首頁>Club>
求個有效方法。
10
回覆列表
  • 1 # 老白嘚啵嘚

    哲學上有句老話,叫“外因是條件,內因是動力”,就是說,孩子的外在行為都是在“特定條件之下,由內在的需要驅動的”。

    我們從動力和條件2個方面看,孩子經常玩手機,是由以下5個原因造成的:

    一是孩子正處於發育期,好奇心強,心智發展不成熟,造成自控力不足。由於自我約束沒有完全建立,孩子的學習的持續性不強,在好奇心驅使下,孩子一旦手機遊戲上手,由此形成的強烈的感官刺激和愉悅感,孩子無法用自身的控制力加以克服,時間長了,就造成了經常玩手機的情況發生。二是孩子用手機上網課期間,沒有形成手機使用規矩。這在客觀上使手機長期在孩子手上,孩子有機會用手機“不務正業”玩遊戲,加之家長失之於管控,造成孩子玩手機上癮,經常離不開。三是家長的示範效應,引導孩子的錯誤仿效。在成人世界手機已經成為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工具,有時在家裡,家長用手機的時間很長,忽略了家庭交流與分享,這在孩子眼裡,玩手機比一切都重要、都好玩,當有機會拿到手機時,就會從開始的模仿進入到自覺並形成習慣。四是家長不正確的管教方式造成孩子經常玩手機。有一類家長對孩子長期“寵溺”,無底限的“愛”,造成孩子一有需求,就滿足,一不如意就哭鬧,家長糾纏的沒有辦法,就“一個手機解決問題”,一了百了;還有一類家長經常簡單粗暴,缺乏耐心說服,而是直接奪走手機在,造成孩子內心對玩手機“極大的稀缺感”,一有機會就玩個不停。五是孩子的同學、玩伴之間對手機及手機遊戲的交流。這種造成孩子“不會手機遊戲會沒的聊,就掉隊了”的錯誤認知,玩手機,玩遊戲就愈演愈烈。

    綜上所述:孩子經常玩手機,是由內在的“好奇”引導,“自控力不足推動”,家長的錯誤示範、不正確的管控以及孩子周圍的不良影響造成的,需要從各個方面加以引導。

    對於根治“孩子經常玩手機”問題,我給家長提一個“親子行動5步走計劃”的建議,供您參考:

    第1步:家長“管住雙手,張開嘴巴”,逐步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

    家長要透過在家裡減少“刷手機”的時間,在手機使用上,給孩子的當好榜樣。家長只要回到家,就要有意識地當著孩子的面把手機關到震動狀態,告訴孩子:“一家人在一起比手機還重要。”然後,多陪孩子做作業、聊聊天、讀讀書,以此沖淡孩子“玩手機”的迫切感,讓孩子感受到還有很多事情比“玩手機”更有趣,變相減少了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度。

    第2步:適時告知孩子“手機”的真面目,消除神秘感。

    家長可以全面告知孩子關於手機的學習、工作和娛樂功能,親自示範手機的知識查詢、新聞瀏覽以及遊戲休閒,告訴孩子,手機和計算器、計算尺等學習用品本質上都一樣,就是個工具,它不單可以玩遊戲,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要有時間觀念,不能耽誤正事。

    第3步:約定“玩手機”時間。可以跟孩子商定下午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可以“玩手機”,每次10-30分鐘,具體視作業多少,不能影響睡眠。

    第4步:家長要嚴格提醒制度。家長一方面要提醒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到了”;當約定時間的鬧鐘響起後,家長要立即提醒“玩手機結束時間到了”。孩子如果耍賴,要以“說話要算數”為理由制止他;如果孩子的情緒受影響,可以適當延長,但以10分鐘為期,不能妥協。這樣做,讓孩子“有了盼頭”,也就降低了玩手機的“稀缺感”和“神秘感”,也就讓玩手機這件事,跟刷牙洗臉一樣,逐步正常化。

    第5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建立新的興趣愛好,逐步淡忘“玩手機”。

    在“玩手機”正常化後,家長要適時帶領孩子專門在原本“玩遊戲”的時間,以“吃大餐”或“看電影”等對孩子足夠有吸引力的活動,帶領孩子到室外去,然後設計“偶遇或者路過”一些諸如:舞蹈、書畫、音樂等培訓機構,看一看孩子對哪個專案感興趣,適時引導、學習,並在人前多多展示,逐步形成新的“興奮點”,也就淡化了孩子對“玩手機”的興趣。 總之,家長面對“孩子經常玩手機”問題時,要認真分析,制定可行措施,先行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再逐步引導孩子建立規則,固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使之“正常化”,最後實現用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替換掉“玩手機”的愛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以上是我的一點思考,希望可以給您一點啟示。

  • 2 # 南淮公子

    應該樹立正確價值觀,週末多帶孩子出去玩一下,吃過晚飯可以帶孩子散散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制訂好玩手機的時間。

  • 3 # 蘇州匠欣亭園林景觀設計

    首先自己儘量不玩手機,培養小孩其他方面的興趣,比如畫畫,打球,對身體和文化素質方面的,讓他養成習慣,並鼓勵他。

  • 4 # 卡斐樂Cafele

    1.解決意識的問題

    孩子應該在讀書吧,給他樹立良好學習的觀念,展望未來,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玩手機不會給自己帶來益處,應該以學業為重。

    2.善意提醒監督

    看到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就善意地提醒一下,不要惡言相向。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好動,可以培養他一些額外的興趣愛好。例如踢足球、打籃球、游泳等等。讓他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自然而然就不玩手機了。

    4.多花時間陪孩子

    沒人陪伴才會導致孩子總是愛玩手機。平常週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散散步、到遊樂場玩一玩等等。

    5.手機每天只充電一次

    每天可以玩手機,但是手機只能充電一次,電量沒了就不能再玩了,這樣做,孩子會剋制開啟手機的次數。

    6.樹立榜樣

    孩子都喜歡跟著大人學,大人玩手機,他們也玩。所以,作為父母,就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以身作則,少玩手機。

    7.使用老人機

    對於不聽話、控制不住自己的熊孩子,只能採用老人機這種方法了,強制性讓他沒辦法玩手機。

  • 5 # 妙悟芳華

    孩子經常玩手機,怎麼治?我有一個方法,用逆向思維和孩子玩個小遊戲:

    第一步:告訴孩子手機的用途及如何正確合理的使用。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制定遊戲規則。

    遊戲名稱:我是爸媽的守護神

    遊戲目的:保護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陪伴我快樂成長。

    遊戲規則:

    1、寶貝監督爸爸媽媽除正常的接聽電話,語音影片外,不準用手機玩遊戲、看電影等。

    2、爸爸媽媽如果需要用手機做其他的事情,必須經過寶貝的同意,同時說明使用原因,使用時間,並接受寶貝的監督。

    獎懲措施:

    寶貝如果發現爸爸媽媽犯規,有權對爸爸媽媽進行懲罰,並對懲罰措施及時記錄,逐一兌現。例如:罰爸爸給寶貝買個棒棒糖,罰媽媽週末陪寶貝去遊樂園玩等。

    特別說明:如果產生意見分歧時,需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商量,再做決定。

    同時父母也要盡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做好榜樣,儘量避免再孩子面前玩手機。

    二、回家儘量將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收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

    三、實物替代,例如孩子喜歡玩消消樂、找不同等遊戲,可以陪孩子一起用實物在現實中玩樂。

    四、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轉移其注意力。例如繪畫、模型組裝、打球、騎腳踏車等。

  • 6 # 不凡書屋

    對於孩子玩手機的事情,我也許是個另類的媽媽。我是不反對玩手機的,特別是電腦。但是有前提條件的玩。現今社會不會玩手機、玩電腦,就像缺了條腿,孩子在學校也會覺得自己不能很好的融入,會有缺失感。另外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很多事情是相當容易就能夠想清楚,說明白的。所以我的孩子玩手機和電腦是有明確目的性的。

    首先,告訴孩子手機和電腦是工具,不是玩具,要學會使用它們而不是玩物喪志。

    其次,要孩子明白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對身體是有傷害的。要學會控制時間,自己制定時間設定鬧鐘。自己制定的時間計劃要嚴格遵守,父母在開始的時候一定要監督控制。孩子的自制力是要鍛煉出來的。“說到做到”是基本訓練。

    最後,大家都知道孩子是有逆反心理的,越不讓做越是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絕對的制止也許適得其反。但是上癮了的話就要強制“戒毒”了。相信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應該面臨的不是“網癮問題”。

    孩子做到以上兩點基本上過度玩手機和電腦的情況就會好很多。接下來就是家長的功課了。

    1.給孩子挑選益智的遊戲。大部分益智遊戲的時間都不是很長的。

    2.選擇含有遊戲成分的教育性質的APP。比如“天天練”我覺得就是非常好的,除了按照課本教授知識,裡面還有一個很吸引孩子的地方就是“通關拿金幣”。每一個課程的後面都有知識測試類的通關小遊戲,孩子玩兒了,學了,金幣也掙了。“百詞斬”也不錯,形象生動,孩子像在玩“猜猜猜”就把英文單詞學了。這類產品很多家長要多費心挑選適合自己孩子的。

    3.適當獎勵遊戲時間。我們大人挑選的遊戲孩子也許不喜歡,那麼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好的表現時,可以把玩手機看電腦作為獎勵機制,但注意獎勵也要有時間限制。比如:獎勵孩子玩自己喜歡的遊戲十分鐘,十五分鐘等。不要超過二十分鐘,不然陷進去出不來了。

    5.習慣的養成。讓孩子學會控制玩手機玩電腦,一開始家長一定要堅持陪同,當孩子養成習慣之後由陪同改為監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父母也一樣,如果想自己擁有自己的空間那麼前期就要付出。

    我家小滿每天中午放學“百詞斬”10分鐘;吃飯;“自由遊戲”10分鐘;午休。晚上沒有遊戲時間,作業壓力大。週末手機電腦遊戲時間兩小時,分為四次每次30分鐘。自己定鬧鐘,鬧鐘響馬上停,每次遊戲間隔3小時以上。我空間裡面的“小滿影片”是孩子自己設計內容,感覺雖然效果不好但是孩子自己做的就很開心了。

  • 7 # 認知整理

    普遍的社會大環境影響。若要想孩子不經常玩手機,除非他周圍的環境就是那樣很少受手機干擾的生活。最影響他的生活環境就是家庭環境,如果家庭中能塑造出一個對手機使用有節律的環境,對孩子影響是會比較大的。具體可操作的方法是,大人固定手機的使用地方與用途,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大人在書房使用手機是因為工作而不是玩。這樣大人固定下使用的地點後,會傳達給孩子大人不是在哪裡都在耍手機。

    另一種方法是看孩子到底玩的手機裡的具體的什麼?假如是遊戲,那麼到底是什麼遊戲?這個遊戲大人可不可以也玩下,能與孩子交流對同一個遊戲的體會,甚至還可以瞭解這款遊戲背後的開發等等。如果是玩的其它的,也可不可以同樣的去了解一下他喜歡的那一方面。

    最後,出於對孩子視力的保護,可購買防藍光的眼鏡,在孩子玩電子產品(手機、平板、看電視)是帶上這個眼鏡。

  • 8 # 侯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如果孩子有不好的性格和習慣,父母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看是不是有問題,如果孩子沉溺於手機,父母該自私辦呢?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手機也吸引著人們的關注,特別是許多孩子沉溺於手機遊戲,讓家長非常苦惱。

    首先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如果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機也是不現實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比如每天玩半個小時,到時間就停止下來,這樣孩子就不會上癮了;很多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缺少陪伴,感到孤獨才把手機當作自己的精神支柱,時間長了就沉溺於手機,父母要多對孩子進行陪護,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把精力轉移到興趣愛好上來,多帶孩子參加實體中的遊樂場。

  • 9 # 教子有方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已經對玩手機上癮了,強行制止必然會激烈地反抗。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時候,家長不妨提出帶孩子外出走走,逛逛公園、打打球,跑跑步等。

    做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慾望,讓孩子明白,除了手機以外,其實還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2.懂得拒絕孩子

    孩子雖小,但是也懂得接受父母所灌輸、教育的道理。

    當孩子提出要玩手機的時間,家長不要立馬嚴詞拒絕,可以先跟孩子講講玩手機的害處。讓孩子明白,其實手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也有許多的壞處。

    比如會造成近視,戴眼鏡,眼睛不舒服等,讓孩子感受到“害怕”。

    如此一來,孩子自然不敢常提玩手機一事。

    3.培養興趣愛好

    假期,孩子有很多的空餘時間,如果過於無聊,孩子自然會想要玩手機。

    家長不如趁此機會,為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出門,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對大自然保持一份熱愛、好奇。

    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可以為孩子買一些益智又好玩的玩具,比如說拼圖、積木等。

    或者透過一些有趣的圖書,來培養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

    總之,家長要學會利用各種的玩具、遊戲,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沒有空餘的時間想要玩手機。

  • 10 # 思並快樂著

    方法很簡單,沒收孩子手機,把家裡所有的iPad,手提電腦,包括手機全部設定密碼鎖,非經大人同意,孩子沒有任何機會接觸到電子產品。

    我孩子現在在上初二,根據對他周圍孩子的觀察,深感: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我周圍有2個學霸媽媽,其中1個孩子直到高二都沒為孩子配備手機,還有一個孩子媽媽家裡基本所有電子產品都對孩子設定禁區,包括手機,電腦,電視等。

    我自己的孩子在初一配備手機,但他對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都在我們的監督之下。我們對家裡所有電子產品都設定了密碼,非經我們同意孩子根本無法進入。孩子的手機主要由我們保管,孩子只有週末或節假日偶爾跟同學外出的時候才有權利無密碼使用手機。

    孩子身邊有不少同學,父母對孩子電子產品使用的監管很不到位。他小學6年級,我經常會從孩子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同學熬夜玩遊戲,發朋友圈的痕跡。升入初一後,雖然學校嚴禁學生帶手機,但依然有一些學生“頂風作案”,把手機偷偷帶入學校,併發朋友圈展示。手機伴讀,可以想象孩子的學習效果,父母的教育何其缺失。

    電子產品對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依賴於孩子的自律根本行不通,所以,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父母必須樹立權威,最好的方式是從源頭做起,一開始就明確規則並嚴格執行,否則,手機遲早會成為親子關係的幾大隱患。新聞中不少見由於父母不讓玩手機憤而跳樓的極端悲劇,可以想象父母的縱容之下,孩子的手機癮到了何種程度!

    回到這個問題,孩子能有機會偷偷玩手機,證明手機監管規則的缺失,父母需要做的是儘快把規則確立起來並嚴格執行下去。當然,如果孩子對手機已經重度成癮症,“病去如抽絲”,父母行為也不宜過激,一點一點降低孩子對手機的依賴,把孩子注意力慢慢引導到其他方面,這是父母的長期功課。

    以上,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控油效果比較好的洗髮水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