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人章1
-
2 # 行走人
白鹿原因小說《白鹿原》而聞名天下。近年來在白鹿原上,民俗文化景區扎堆開。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為典型,其在經歷了開業初期的人潮湧動、爭搶攤位之後,從今年春季開始景區人流就出現下降,近期景區客流更是大幅度銳減,不少商鋪大量空置,管理方不得不再次招商。
民俗村專案太少,沒特色在民俗文化村景區,看到最多的是各種小吃店。除了藍田本地特色小吃外,更多的小吃、特產來自全國甚至全球各地,比如有:披薩、叉燒排骨、雲南苦蕎片、蘭州拉麵、重慶小面等。除了吃了似乎沒有看到其他具有特色的東西。
建築的模仿性袁家村、馬嵬驛、何仙坊等,發現主要是賣吃的,不僅有關中小吃,更有全國各地的著名小吃,而建築大都是新建或仿古式樣,基本上一模一樣,來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景區一味模仿大同小異白鹿原民俗村和白鹿倉主打的都是傳統文化,景區都以“白鹿原”為主要包裝看點,其中許多景點如“白鹿村”、“小娥”、“黑娃”等基本雷同,主營業務都是“賣小吃”。讓消費者有了一次性的新鮮,來了就不會再有來第二次的想法。
綜合以上看出。景區沒有抓住城市人看鄉愁、品味鄉土氣息的出發點。表面看確實擺放了不少農耕器具,也似乎古色古香,但這遠遠不夠,不能把人留下來,而旅遊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讓遊客留下來、住下來。
-
3 # 緣於唯一的地方
還是夏天去的白鹿原,可能因為放暑假,帶孩子去比較多,沒覺的人少。這種民俗風情遊,因為免門票,交通一定要方便。除了節假日,週末也應該增加公交車密度,方便學生旅遊,不僅外地遊客,西安的大學生也不少,他們也是潛在的遊客。小吃也要有特色,既要有西安本地特色小吃,也要引進其他地區的特色小吃,畢竟西安是旅遊城市,天南海北哪兒的人都有,要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總的來說白鹿原還是很好的景區。
-
4 # 老蘇原創
這些人造景區,沒有傳統文化的支撐,主要是靠餐飲小吃,和人造景點及專案來吸引遊客。遊客來一次,感到進了小吃城。小吃價格很高,沒有吸引遊客停留下的眼球,也沒有當地傳統文化和自然鄉村的風光美景讓遊客留戀,遊客就沒有第二次願意來,也就是沒有回頭客。許多遊客來一次,透過朋友圈吐槽,形成惡性迴圈,這樣對外內省遊客沒有能吸引力專案,加上文化底蘊內涵單薄,景區持續性發展生命力肯定短暫,這些景區盲目跟風,模仿開發,杜撰民間及古代故事,人工景觀,缺自然鄉村美景風光,遊客來了就吃,沒有地方遊玩。而且,小吃高價,沒有特色,人造景區的同質化是硬傷。最終都會被遊客遺忘,結果是熱鬧一陣子,淒涼冷清是結局。
-
5 # 楊坡16
首先它是旅遊區,旅遊區肯定分淡旺季就如夜市燒烤,有幾個燒烤冬天的生意比夏季還火的;其次旅遊區的衣食住行常人平時肯定是不會接受的!如果哪些放在一般的市區肯定是早死巧巧了還能讓你幹哪麼久。再有花無百日紅,你看那個行業或哪個公司會至始至終的火,阿里不過定了一百二十年的壽命吧!!
-
6 # 大美瀟湘
這種人造景點遲早涼涼,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因為這種沒有根的人造景點始終成不了真的古蹟,千篇一律抄來的作業,還想遊客打高分怎麼可能。最終遊客會用腳投票不再光顧。
本質上就是小吃小商品購物街,沒有真正的古蹟可看西安是古都,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在西安拿把鋤頭隨便挖幾下,就能發現文物。話雖有點誇張,但是說明一個道理,西安的古蹟真的不要太多。旅遊賣的就是噱頭,外地人去西安看古蹟,肯定去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古城牆,怎麼會去馬嵬驛、白鹿原這種偽古蹟?西安本地人對這些景點知根知底,更加不會去花冤枉錢。在外地人和本地人面前,這兩個景點都沒了噱頭,關門也就是儘早的事。
千篇一律沒特色,如今的遊客沒那麼好騙很多地方的旅遊景點為了賺錢,看到什麼火就上什麼專案,但是沒有想到網路時代的遊客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人傻錢多”,而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挑剔。什麼地方好玩,什麼地方不好玩,只要有幾個人去過上過當,在網上一發,影響特別大。因為很多遊客出發前,都會到網上找攻略,如果發現有帖子說這個地方不好,有些人馬上就會放棄,甚至會換個目的地。
兩景點本身確實沒亮點,吸引力不夠馬嵬驛其實是一個比較晦氣的地方,就是唐明皇勒死楊貴妃的地方,我旅遊一般不選這種地方,除了帝王墓,其他墓地不想去看。而且這麼一個小地方,門票還要40元,實在不值。
白鹿原因為電視劇《白鹿原》而聞名,其實出名的是電視,對這個後來建的影視城大家並不是太感興趣。去過的人就知道,景點太新了,很難讓人聯想到這個古蹟。
總之,人造景點開發一定要慎重,遊客品味變了,還像以前一樣粗製濫造,投資就可能面臨失敗的結局。
-
7 # 東海秦二聊旅遊
我個人有個概念,中國有特有的踩盤市場,就是聽說這個地方好,於是來考察學習(踩盤)的人很多,回在遊客中心現有很高的比例。
袁家村在這些鄉村景區中就受益良多,名氣大,考察學習模仿的多,一年上千萬的遊客中,也許一半以上是來學習的。當你復建一個袁家村後,其實頂多也就只能帶來50%的效果,而且外地人很少,隨著新鮮勁過去了,人就越來越少,甚至門可羅雀。事實上,袁家村團隊自己在外地複製的專案,一樣也難脫離這種規律。馬嵬驛還算好的,算是被學習,被踩盤的專案了。
競品增加,產品單一類似,升級慢,互動體驗少等都是景區遊客減少的原因。當然問題中景區遊客減少,還有提問時間的關係,現在是淡季,夏天人會多不少。
想要持續的人流,就要持續的產品和品牌升級,至少是維持。用心,總會有價值
回覆列表
前幾年的鄉村遊催生了馬嵬驛、袁家村、戶縣水街等這些人造旅遊景觀,經過這幾年的複製下不斷的擴大,但遊客卻逐漸減少,失去了原先的新鮮感~,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風格型別都較為雷同,沒有特色特點,包括吃、喝、玩、景等設施、價格、檔次沒有什麼差別,觀一處等於觀全部,一般遊客去過一、兩次也就會沒有了興趣,再加上這些景點主要是以飲食消費為主,品種單一、價格較貴、服務品質跟不上。其二,隨著普通百姓收入的逐漸增加,省外遊、港澳遊、境外遊開始吸引這些鄉村旅遊景點遊客。隨著鄉村遊品牌進入城市,節約了人們鄉村遊的時間,方便了大家,同時,也導致了景區遊客的減少。最後,小打小鬧式圈錢旅遊景點總是顯得不成熟、不大氣,缺少長遠發展理念,崩塌~只是遲早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