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嚎鴨
-
2 # 橙菽
隨著網路遊戲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論是在遊戲時間或是遊戲消費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和提升,也順勢湧現了各式各樣的遊戲服務種類和遊戲從業者,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一種較為新興的職業——遊戲陪玩。
遊戲陪玩,顧名思義,就是有償陪玩家玩遊戲。而陪玩之所以會引起廣泛矚目的原因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陪玩居然會成為一種職業?陪玩的出現其實是順應了遊戲市場的發展和遊戲玩家增多的趨勢。人們對於遊戲體驗及遊戲社交的需求逐漸顯現,因此誕生了遊戲陪玩。
但由於某些原因,陪玩一直在大眾心中有一神秘或不理解的印象,認為陪玩市場魚龍混雜,管理不規範等。但它仍舊吸引了大量玩家湧入,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陪玩市場的巨大潛力。那麼陪玩的“真面目”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綜合選擇了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撈月狗陪玩,帶大家體驗一下陪玩的“套路”。
陪玩資訊透明,一目瞭然
撈月狗的陪玩業務是在2017年11月上線的,雖然“出道”不早,但表現力驚人,短短時間內,已經吸引了眾多陪玩大神進駐,使用者活躍度也不錯。開啟撈月狗App,介面正下方就有一個陪玩的分類,點進去就可以看到各類陪玩大神的照片以及接單的次數和價格。
“陪玩大神”資訊頁
遊戲、聊天兩不衝突
透過照片以及語音,我選擇了一個名叫“小藍”的小姐姐陪我玩現在手遊比較火熱的《刺激戰場》。下單之後,小藍髮來資訊,我選擇了連線語音,語音那頭的小藍聽上去是一個很活潑的女孩子,大概是由於個性的原因,在我們的聊天中,也是她一直在引起話題,讓過程不無聊不冷場。
在一個小時的陪玩過程中,我們成功的吃了一次雞,能帶領我這個新手玩家吃雞,小藍功不可沒。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也開始聊天,小藍也說到了成為遊戲陪玩的契機。由於大學生的身份,在時間上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她本身也是一名遊戲愛好者,打的也不錯,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做遊戲陪玩,賺賺外快。
小藍提到,其實大家在這裡就是為了尋找一個可以一起玩遊戲的朋友,只不過對方是陌生人。但陌生人的好處是更有利於大家敞開心扉,互相交流。“其實撈月狗的陪玩都由統一的部門來管理,很正規”,小藍這樣說道,“而且也會有專業的客服人員,有問題也可以直接找他們”。
不得不說,整個陪玩過程下來,遊戲體驗還是很不錯的,同時也可以與小藍聊聊三次元中的事情。對於年輕人來說,專業“陪玩”的相伴可以讓大家玩遊戲時也不再孤獨,也可以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消除寂寞感。
陪玩“上分”介面
此外我注意到,撈月狗還有一種上分模式,類似於滴滴接單,玩家可以選擇需要上分的遊戲以及自己的玩家資訊,傳送訂單,便會有專人接單,在預約的時間內就有大神帶你上分了。
陪玩不混亂,玩遊戲很簡單
總的來說,陪玩的“真面目”並不複雜,就是遊戲玩家一起玩遊戲。而撈月狗在這其中作為較知名的陪玩平臺,以自身內容轉型的優勢,擁有很多硬核玩家,基於電競社交平臺搭建衍生的全新陪玩模式,不收取陪玩方的提成,也不收取佣金,最大權益保障了使用者的體驗。
筆者看下來,撈月狗陪玩支援了大部分的主流遊戲,包括《絕地求生》、《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遊吃雞等,陪玩也均由專業的陪玩部門統一負責管理,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規範與體系。註冊成為陪玩需要提供相關的材料,經過稽核才能透過,最大規模保證雙方使用者的人身與財產安全。
由於遊戲市場的規模逐漸擴大,遊戲玩家的人數也正在一步步突破原有限制,陪玩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都非常大,值得關注
-
3 # 盒子君聊遊戲
我覺只要別胡思亂想是可信的,但沒必要這樣玩遊戲。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遊戲陪玩這種服務,可能是在網路遊戲問世年代就開始了,而根據我所知遊戲陪玩服務分為兩種,一種是線上遊戲陪玩,另一種是線下游戲陪玩,有著不同的體驗。
大家好,我是盒子君。一位專業遊戲工作與愛好者來聊聊遊戲線上線下陪玩服務。
線上遊戲陪玩意思是隻在遊戲裡上線陪著你玩,現在有些網站你可以選擇男女,也可以選擇玩遊戲的技術能力,當然你如果不相信陪玩人的身份還可以要求一直影片玩遊戲。
這種線上遊戲陪玩我覺得是最安全,也是最省錢的,但是又有什麼意思呢?我認為遊戲還是自己體驗自己探索最好玩最有意義。
線下游戲陪玩這就是真人陪你玩遊戲,一般只有網咖才會有此服務,你可以選擇在你旁邊開多一臺電腦和你一起玩,也可以選擇一位服務員工坐在你旁邊看著你玩,或者跟你聊聊天。
但是人家不會跟你走,然後他們還會下班,還要你出餐費,所以很麻煩也很貴,還不太安全。
說實話,我就不太喜歡花錢請別人玩遊戲陪自己,怎麼想就怎麼坑,遊戲還是一個人玩最快樂也很自由。
-
4 # 奇趣雜遊
如今的遊戲行業可謂是發展空間極大,有著各種各樣的不為人知的從業者,而“遊戲陪玩”服務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陪玩服務分為大致分為2種,一種是網路陪玩,第二種是真人陪玩。我們先說第一種網路陪玩,它也分為2種類型,一個是聲音好聽和聊天能力強(男女都有的)。另一個就是技術好、意識強,主要以代練、帶人為主。他們以陪玩時間或者回合數量來收取費用。這種陪玩呢比較便宜,幾元到十幾元的都有,但是基於“網路交易”還是有一些人會被騙,很多都是付錢後直接刪好友,要麼就是時間沒到就下了。所以找這種網路的遊戲陪玩一定要注意,要麼熟人介紹,要麼固定的YY頻道或QQ群找人,這樣一來就會大大降低被騙機率。另外,小編再三提醒,千萬不要和遊戲陪玩產生感情,什麼借錢呀、打賞呀最好不要發生,畢竟錢不是那麼容易賺的。 在說一下真人陪玩,首先它的名字就很敏感,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這種遊戲陪玩大多都出現在高階網咖,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一小時不等,不同遊戲也有不同價格。玩家可以一次性選擇很多個遊戲陪玩。她們大多都為女生,不但人漂亮、聲音甜,遊戲還有一定的技術,畢竟天天都在打遊戲。雖然說這種遊戲陪玩不會被騙錢,但是遇到“託”可能性很大,她們會以各種方式讓你買網咖東西,或者就和你磨時間讓你花更多錢。如果想要防止被騙那麼最好去口碑好的網咖找遊戲陪玩。很多人認為這種“服務”並不好,有的說名字不雅、行業不正,又有的說他們是行業的毒瘤。但是就小編來看,這個行業其實還可以,能幫助人緩解壓力、舒暢心神,而且而且如今人多工作難找,多出一個行業有何不好。但是大家還是要多注意一些,畢竟什麼東西都有不可信的一面。
-
5 # 小baby玩遊戲
這個東西看你走什麼方式正經陪玩的話有平臺,我記得刀鋒電競就可以。不正經的話。。
-
6 # 遊動態
你聊這個,遊君我可就不困了啊~哪怕現在是午休時間~
我們的獵遊APP,就是給廣大遊戲玩家提供陪玩,快速脫“單”的平臺,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獵人”陪你一起上分,或者是在歌房裡聊天唱歌~陪你一起玩
我們近期還有線下活動哦~
-
7 # 老肥羊
我覺只要別胡思亂想是可信的,但我覺得沒必要這樣玩遊戲。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遊戲陪玩這種服務,可能是在網路遊戲問世年代就開始了,而根據我所知遊戲陪玩服務分為兩種,一種是線上遊戲陪玩,另一種是線下游戲陪玩,有著不同的體驗。
線上遊戲陪玩
意思是隻在遊戲裡上線陪著你玩,現在有些網站你可以選擇男女,也可以選擇玩遊戲的技術能力,當然你如果不相信陪玩人的身份還可以要求一直影片玩遊戲。
這種線上遊戲陪玩我覺得是最安全,也是最省錢的,但是又有什麼意思呢?我認為遊戲還是自己體驗自己探索最好玩最有意義。
線下游戲陪玩
這就是真人陪你玩遊戲,一般只有網咖才會有此服務,你可以選擇在你旁邊開多一臺電腦和你一起玩,也可以選擇一位服務員工坐在你旁邊看著你玩,或者跟你聊聊天。
但是人家不會跟你走,然後他們還會下班,還要你出餐費,所以很麻煩也很貴,還不太安全。
-
8 #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在遊戲直播競爭逐漸白熱化的情況下,部分直播平臺開始謀劃多元化佈局。近日,虎牙宣佈推出新的遊戲產品“陪玩”。觸手直播相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將發力多元化營收和遊戲陪玩業務。
最新的陪玩價目表也是驚人。
前不久,五千萬身價的UZI正式宣佈退役,但LPL眾多選手在空閒時間都會做陪玩,其中UZI的價格竟然是2800元每小時。
然而,遊戲陪玩並非新鮮玩意,帶起遊戲直播潮湧,又被遊戲直播的浪潮給淹沒的王思聰,早早就已經在佈局,而且效果——看上去很美。
在反反覆覆被限制消費,並被錯冠以“老賴”頭銜後,王思聰這個昔日的國民老公,如今變得有些灰頭土臉。
陪玩還是陪練,不重要,重要的是陪……
666元一小時的王思聰,你消費過嗎?在閒聊中,朋友八卦王思聰的窘境時,翻出了“王思聰限消事件”前夜,2019年10月末的一則舊聞:
某遊戲微博爆料,王思聰在遊戲陪練平臺上註冊賬號,陪練價格666元一小時,並且已經接了十幾單。
朋友以此來笑談王思聰的“經濟危機”如此迫在眉睫,以至於要用陪練來翻身,反而比大傢伙揶揄羅永浩轉戰相聲界來還債先行先試了。
只不過,從效果上來說,羅永浩轉戰直播帶貨後,明顯比王思聰更強悍。
誠然,這不過都是玩笑話,王思聰去註冊賬號的遊戲陪練平臺,本身就是他投資的一個專案。
所謂簽約陪練再就業云云,也不過只是他為自家產品代言的噱頭。
儘管,從爆料上看是真的有付出“勞動”,權且就當是他在微博上做各種付費問答的另一形態。
只不過,儘管網紅王思聰親自站臺了,可這則爆料依然被大多數人所忽視了。主要是這位仁兄為各種遊戲平臺、各種遊戲姿勢站臺實在太多,秀的過頭,觀眾們早就審美疲勞了。
話說回頭,遊戲陪練這個業務,確實有那麼一點起風的跡象。
比較公認的說法,這一業務萌芽於2014年,這和電子競技復甦和電競(遊戲)直播興起,其實是同一個時間節點,如果再仔細觀察下,會發現這個時點恰恰踩在了PC端的《英雄聯盟》(2011年9月)和移動端的《王者榮耀》(2015年11月)這兩款電競形態遊戲興起的時間軸中點上。
結果,儘管知道遊戲陪練的人,遠沒有知道遊戲主播、電競戰隊和選手的多,但卻在2019年1月,一起成為了國家人社部發布的13個新興職業中的一員,合稱為電子競技員(從事不同型別電子競技專案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
無電競,不陪練。在《英雄聯盟》之前,國內遊戲主流大多是角色扮演類,陪練沒生存土壤,最多隻能代練;在《王者榮耀》之後,移動端的降維讓更多的普通玩家也可以隨時隨地“推塔”,代練出來的賬號等級一旦迴歸技戰術沒絲毫提升的原主人手上,也會很快降級。
於是乎,陪練也就真正有了市場,陪著玩家去成功的推塔、吃雞。
這樣的需求強烈嗎?說不上來。倒是王思聰親自加持的這個陪練平臺,在相關新聞特別喜歡強調2個數據,其一是平臺註冊玩家2000萬,其二是註冊遊戲陪練200萬。
十分之一的比例,看上去頗為讓人感覺惶恐。這樣的市場貌似供過於求了點,哪有什麼潛力可挖。貌似要做教育的快手在11月提出的100萬“老師”對應2億多“學生”,看上去讓人想象空間更大一些。
或許,遊戲陪練這個職業太過新鮮,所以連運營者自己都惶急和缺乏經驗了吧,就如同急衝衝的祭出王思聰入職陪練這樣的噱頭一般。
但至少有一點,這個行業做對了。過去,這個職業叫做遊戲陪玩,現在改為遊戲陪練,不僅高大上、顯得很有運動味道,而且還剝離了另外不太好的那層味道。
別主動召誤解,別為了一點流量和關注玩曖昧,陪練才會有未來。
於是乎,這個新興職業一下子就吊住了慾望的眼球。門檻低,7會玩遊戲就能來陪練;機會多,線上線下都能陪練的模式讓哪怕小鎮青年也可以足不出戶、一展拳腳;收益高,才熱起來已經有百萬年收入的陪練,未來自然還有突破空間。
結果,每一次新興職業出現後,必然出現的雙生子式的雙百萬營銷套路就完成了,其一曰行業人才缺口以百萬計,其二曰你的年薪可以價值百萬。
乍一看,有案例,有資料,經得起審視。可仔細一琢磨,這根本是陪練行業的一次自我神話。
如果用這位美女陪練已經比較高的陪練價格來換算呢?199元/小時的價位,每天工作8小時,全年無休,也超不過60萬。儘管,這個數字,也是大多數職場人們所不能企及的。
不過,誰又能全年無休還超負荷陪練呢?機器人也要保養吧。
自我神話要不得,而來自外界的妖魔化同樣也會影響到陪練這個隨著電子競技作為一項年輕人參與性較高的運動逐步普及後,市場需求逐漸顯現時的走勢。
旁的不說,光是最初的陪玩概念,早年就曾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引導到了歧途,一些應用以美色相誘惑,陪玩不用在遊戲中有技術含量,實際是作為某些有顏色服務的幌子。
而陪練這個概念重新確立之後,儘管對於“往歪處發展”有了一定抵禦能力,卻依然難以抹除萌芽期加諸在身的這層妖魔化陰影。甚至於,一些玩家本身對陪練者的行為不端,最後也會影響到整個職業的口碑。
此外,即使沒有這些實質性的花邊,一些陪練從業者也可能創造出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攬客花招,早前就有紙媒以《“遊戲陪玩”江湖:女靠聲男靠技,摳腳大漢美圖秒變“女神”》為題,批評過陪練這個小眾市場已然亂象叢生。
怎麼破?用更標準、規範的職業規則完成低門檻進入後的高標準要求。
所幸,較之發展多年卻從未樹立過業界規範,還走在“潛規則”路上的某些網際網路行業,電競陪練卻在風口初起之時,就已經在正本清源。
7月31日,上海在全國率先完成首批電競運動員註冊,彼時在業內乃至全社會引發巨大反響。
恰恰也就在同一天,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釋出了一份名為《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標準》的公告,這意味著今後電競愛好者可以透過認定平臺進行考核,合格者將被授予“電子競技陪練師”官方職業技能認定。
是否會有一個可能,在所謂200萬陪練聚集的當下,持證上崗將會成為下一個必須且必要的趨勢,哪怕是有證者優先推薦“工作”,違規者吊銷證書,也是一種確保行業不神話、不妖魔化的護城河!
至少,作為一個被國家認可的新興職業,這個契機才是風口,甚至還可能出現專門培訓電競陪練師應試的培訓機構,未來陪練也能出現中高階職稱,就如快遞行業一樣,也未可知。
陪文化能成為一門生意嗎?哥玩的不是遊戲,是寂寞。
這句2009年因為《魔獸世界》代理商更換而爆出的無厘頭流行語,早就被人遺忘。直到十年後,遊戲陪練走紅,再度被人翻起。
“陪你玩到2020”,在作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不少遊戲陪練打出了這個口號。更多的媒體則反覆的用陪練的興起來佐證早就被證明過無數次的都市病——大城市年輕白領們,在人生打拼中辛苦無助而寂寞,甚至就此能敷衍出“十一種孤獨”或“十八般寂寞”。
陪文化,似乎成為了現代都市裡的一種年輕人通病。
陪玩遊戲、陪看電影,並不一定在身邊,在陪練平臺上,或許只是一起在某個遊戲裡組隊,抑或是在某個點播App上開個包廂。
據說,陪練或者陪玩們,會把花錢請他(她)們來陪的人,稱呼為老闆。這種帶有強烈風塵味道的稱謂,隨著在媒體上曝光頻次的增加,也讓整個新興的職業,被裹上了一層抹不去的顏色。
陪你玩到2020,是一個生意嗎?或許,並不是。
這不過是在刷劇、刷答題、刷飯局和一眾刷存在感姿勢背後的有一種生活方程式。就和吸貓、曬娃、拍抖音差不多。
只不過,作為當代年輕人的一種社交方式,它透過收益這層聯絡,顯得多少有些功利化而已。
但即使沒有陪練,遊戲的世界裡依然充滿著陪伴。
就好像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弄堂裡的所有人,集中在街道上看著高高放置在桌子上的小尺寸黑白電視,去一起為中國女排歡呼一樣。在電子遊戲興起的那一天,無論是在遊戲廳裡對戰著《街頭霸王》,還是在家裡的遊戲機上和一眾小夥伴輪流在《坦克大戰》裡互相斥責著“豬隊友”,還是一個人默默的在《傳奇》與《魔獸世界》裡,等待著朋友們上線拉怪、刷副本,又或者是端著手機在地鐵裡和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一起爽一把《王者榮耀》……
一切的一切,都是陪伴,都是生活方式,也都讓我們從1980,走到1990,再來到網路中的2000和開啟手機模式的2010。
2020,我們該怎麼玩遊戲?方法,沒有人知道。
哪怕是行走在遊戲行業最頂層的設計師,也搞不明白。
畢竟,遊戲所營造的虛擬世界,也隨著科技一起在快速迭代。
我們在十多年前,完全不可能想象離開了網咖或家裡的電腦,我們還怎麼去找到朋友一起玩耍。
在二十多年前,完全沒辦法預見,我們有一天會有那麼多從沒見過面的玩伴。
往前回溯三十年,電子遊戲就算再先進,也總歸是和家門口的小夥伴一起的一種娛樂,就和拍畫片、跳房子、撒尿和泥、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差不離的存在。
甚至哪怕是5年前,當太多太多的人開始不再去網咖玩遊戲,而是端著手機在玩著其實就是單機遊戲、沒有多少互動的熱門卡牌遊戲時,我們又怎麼會預料到,沒過幾天,手遊開啟了電競模式:當年在《傳奇》中養成的一把屠龍刀、江湖任我行的千里獨行模式,徹底被無數個豬隊友給顛覆。
甚至於,哪怕4年前,電子競技的各種國手們,還要靠在淘寶上賣肉鬆餅過日子,卻沒想到遊戲直播的大風口開始,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技術(手上功夫、口若懸河)來實現千萬富翁的夢想,順便陪伴了許許多多的人,度過一個個白天黑夜。
3年前,陪練還叫陪玩,還總是充斥著這個帶顏色的味道。
2年前,吃雞剛剛興起,誰也沒想過還要和陪到最後一刻的好兄弟、你死我活;1年前,當我們還只是在玩遊戲時,許多組隊的玩家已經把他們的遊戲經歷,變成了核心期刊上的精彩論文。
隨著摺疊屏的突破,更多的人開始幻想上下螢幕同步開兩個遊戲、或一個遊戲兩套玩法的可能……
陪你玩到2020,哥玩的不是寂寞,是迭代的生活方式。
回覆列表
遊戲陪玩在我看來,是屬於靠聲音吃飯的一種職業遊戲模式,往往大多數陪玩都是以女生為主要人群,服務物件以男性為主,也有部分男扮女裝的人才靠變聲器混之於這個陪玩隊伍之中,在我來看陪玩服務只分為兩種,一種是非職業陪玩,而另一種是職業陪玩。
非職業陪玩非職業陪玩都是以男主播為主,就好比某些主播中途會帶各位水友上車開黑,然而一般能帶上車的水友基本上都為該主播房管,以及在主播直播期間刷過不少禮物的人,才有資格上這輛車,我們不能說某某主播和水友開黑是為了,某些利益什麼的,因為非職業陪玩在遊戲期間是沒有收取任何費用的,只要你是房管就可以隨時隨地的上車,不過這也要看個人與主播的關係,在相比職業陪玩裡,她們眼中才能說是隻為利益而去服務,兩者相差甚遠。
其實早在前兩年我就和某鬥魚主播開黑過,中國隊長不知道大夥聽過沒,一個以跳舞出名的非主流主播,粉絲應該有二十幾萬左右,由於我每天晚上都會看他跳舞,直播期間送了不少免費的禮物,幾萬魚丸什麼滴,就這樣我當上了他們房管中最最廉價的一員,這此期間也有和他們五黑過,當時玩英雄聯盟這主播拿出了他兩千多把的老提莫說帶我們飛,結果很意外的翻車了,實屬無奈啊。
職業陪玩職業陪玩個人第一感覺,她們全身上下都是金子做的。
早期瞭解陪玩是在兔玩訓練營所得知的,期間我還特意的看了下她們那陪玩的資料,基本上都是前凸後翹讓人慾罷不能,也不知道是不是善用了世界上的四大邪術PS,其每位陪玩的自身標價也有所不同,定價不一樣,有的100多一小時,有的60塊,還有的甚至要200多,有時我在想現在的社會怎麼會變得如此然人捉摸不透了,憑什麼她們叫價怎麼高呢?資本在哪?就因為聲音好聽嗎?要是會所和陪玩服務你會選擇那個,我想大家都明白,至於這些職業陪玩靠譜不,說實話本人從來沒體驗過,但我可大機率能想象的到一群摳腳大漢利用變聲器與你一起互動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