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人有責1
-
2 # 憂惜人生
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個問題牽涉到信任的問題。就像兄弟這樣的感情,你相信我,我相信你。如果那種愛到達了一定時候肯定會取消。等天地合
吧
-
3 # 愛車大家說
我覺得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取消的。
汽車年檢主要是安全檢測和排放檢測。安全檢測就是檢查車輛各項效能是否滿足安全行車的需要,這是為了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安全考慮,不可能取消。而環保就更不用說了,環保形勢這麼嚴峻,機動車排放標準一再提高,尾氣檢測只會越來越嚴格,想取消絕對是門兒都沒有。
我想很多人都對年檢有看法,我自認為已經充分理解年檢的必要性了,即便如此每次到了該年檢的時候心裡還會想:又要去排隊踩油門了,要是取消了多好。因為我實在不想去排隊、實在不想看著自己的愛車在滾筒上轟油門。最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對自己的車已經很瞭解了,如果出現什麼情況的話我會去維修,不可能說剎車不好用了我還硬著頭皮開。
之所以會有這些想法我覺得還是年檢的初衷和現實中的操作似乎有點不同。我想國家之所以規定要年檢肯定是為了安全和環保。但是年檢的程式是否可以再簡單一點?我去檢車,進門先填表,然後去營業大廳登入,這個過程隨隨便便半個小時。如果人多的話還要更長時間。現在移動網際網路這麼發達,為啥不弄個手機預約,到跟前輸入手機號直接上線檢測。而且我們當地的檢測站極其奇葩,檢測報告單竟然不給車主,我實在是想不通你們留著是能吃麼?我花錢檢測的,我想知道車輛狀況,你只告訴我合格了,60分是合格,100分也是合格,我怎麼知道車輛具體狀況呢?只能說他們壓根兒就沒把年檢的意義理解透徹,只是機械地走個過場而已。
但是年檢如果取消的話問題肯定更加嚴重,雖然很多車主都是有責任心的,就算取消了年檢只要車輛有問題還是會及時解決的。但不守規矩不講究的人還是不少。就現在路上都經常遇到燈光不全的車,有些車甚至連牌照都沒有,車況極差。這還是有年檢在把著關,如果取消年檢的話我估計會有更多車況極差的車出現在路上,這都是安全隱患。
所以說年檢想要取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往後去隨著技術的發展應該會有更好、更貼近現實的、更容易被車主接受的檢測手段。
-
4 # 七零憶
取消非營運車的年檢,讓利於民。促進社會發展,……[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
5 # 小豬塊跑
如果可以的話,私家車10年內可以不用年檢的,10年後每兩年年檢一次這樣差不多。說真的看到年檢挺暴力的,平時我自己開都沒像年檢那樣。
-
6 # sw7807
本來就不應該有的事,為了賺錢,這是設計出來的產品。如果檢車費不歸權力部門,是市場化運作,此事肯定立刻取消。
-
7 # 範玉俊
為了更加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建議將4S店、汽修廠、保險公司都加入到汽車年審的隊伍,哪家服務好,裝置先進,檢測快捷,修理更換及時方便,就去哪家,不要人為的搞一家獨大的買賣。
-
8 # alfaromeo6000
我強烈建議取消非營運車的年檢,對於營運車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還是應該年檢,但是應該杜絕黃牛,做到公平公正年檢,畢竟安全無小事。 但對於私家車而言,年檢根本沒必要,說白了年檢也就是給黃牛找飯吃。
-
9 # 使用者52527106089
取締,年檢對非營運私家車沒意義。對於私家車平時都很珍惜和保養,而年檢操作有些粗爆,踩得油門相當在高速跑200公里小時。機子磨損很大,強烈要求私家車非營運7座以下免年檢。
-
10 # 如此壹來
這是車主跟檢測機構等一幫利益集團的博弈,政府是裁判。車主的陣營聲音比較小,要抗大陣營提高談判籌碼就是讓更多的人和利益集團和我們發聲。能招攬的就是車企,車企最具份量與資格,車企的車賣不出去,政府稅收就減少也影響就業等下游的二手車商,作為政府不因為檢測站的利益放棄自己龐大的稅收,還有汽車供應鏈以及從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只要讓汽車銷量下降就是好的兆頭(這次疫情汽車銷量下滑,迫使國六推遲執行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車主現階段要做的就推遲汽車更新,不買不賣,私家車年檢制度一定會調整!
-
11 # 時空S偶然
驗車至少可以簡化,比如重點考慮涉及安全及環保的部分,間隔次數應該參考實際公里數+時間長短,檢測太頻繁,就太浪費社會時間、資源!
-
12 # T7101
完全有可能取消。這是人民的呼聲。黨和政府不會不考慮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的。不會為了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而不顧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利益。相信黨,相信政府一定會順應民意,最終取消私家車年檢的。現在全黨上下都在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像這種純粹形式主義的東西一定會得到改正的。
-
13 # 學海無涯178561164
年檢不取消,越來越嚴格,就是九十年代的計劃生育號召一樣,當前人口只降不升,又出臺鼓勵,車過幾年也有可能,所以政策應該靈活些,年檢檢不過報廢了,大多數人被車一系列經濟支出傷了心,拍下去經濟受挫又想回升人的心會失去,
-
14 # 天和Auto
汽車年檢沒有取消的可能性,排放、安全、違章處理三條線並行很難拆分。
首先說明汽車年檢並不是中國特色,汽車工業大國如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同樣有苛刻的車輛年檢規定,以德國為例也是兩年一次檢測,檢測內容包括排放和車輛安全,因排放比標準不同用車成本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德國汽車的平均更換週期是相當短的,大量德國二手車流向海外欠發達地區的原因正在於年檢以及高排放帶來的高昂用車成本。
其次如法國也是兩年檢測一次,日本則是四年新車免檢之後兩年檢測一次,只有美國的不同州有不同的年檢規定,有些州是兩年檢測一次、有一些是終身檢測一次,這點確實令人比較羨慕。不過大部分國家與中國汽車年檢制度基本相同,所以也不用認為在國外用車可以無所顧忌。
不過與國外的汽車年檢相比國內還是有一些細節上的區別,核心多出的專案是違章處理,參考國外的處理方式實際沒有必要改變。
我們的駕駛證有12分看似很嚴苛,但海外如美日韓對駕駛證的要求更苛刻,日本駕駛證只有六分闖一次紅燈就要扣一半,而且罰金是國內的5倍左右,這是日本交通秩序總能令人刮目相看的核心。
而違章處罰不與車輛年檢掛鉤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很多國家的車輛違章資訊是與個人徵信結合的,車輛存在嚴重違章行為該車輛所有人能夠享受的社會福利、公共交通的使用都會受限,面對汽車引申出的各種問題用車人會主動的處理。
同樣的方式在國內也可以執行,但在發展過程中用車人的素質是良莠不齊的,一步到位的嚴苛管理只會打消更多人的購車用車慾望,為促進汽車消費也許只能適當放寬。所以目前車輛違章處理與汽車年檢並行已經是一種相對的寬鬆,對於這點不應該抱怨,否則一旦與徵信掛鉤開車真就不是那麼隨意的事情了。
不過也不能否認年檢存在諸多問題,檢測線的社會化有些模仿海外的模式,但在社會化之後在檢測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會有些漏洞(作弊)。
只有嚴格的按照規定執行,排放和安全技術指標合格的車輛應該無條件過檢,不合格的車輛應該在處理問題達標後過檢,發現問題不解決問題反而透過收費作弊的方式處理,這種操作讓檢測線失去了誠信,這是大部分人車主對年檢排斥的原因。
在51新規後車輛年檢加入了OBD故障碼檢查,在技術手段升級後如發現問題後還能作弊則是對車輛所有人的不負責,這種行為應該在升級規則後嚴查。嚴格按照機動車故障碼反饋進行車輛故障處理,讓年檢真正能夠等同於一次“汽車保養”才能體現價值所在。
至於尾氣排放的檢測倒是檢測線背了鍋,油電轉換是國家戰略、排放老舊車輛也是大方向,其中確實有很多人的心酸甚至營運車輛的血淚,但面對常規能源即將引發的嚴重國際問題只能讓個人利益排在國家利益之後。
作為幾臺車包括貨車的所有人同樣能感受到很大壓力,只是宏觀的看待問題也只能選擇預設;至於檢測線只是執行政策的機構,對老舊車輛的淘汰可以說交給任何一個單位都會背上罵名,如果交給汽車銷售商對已售車輛進行溯源,估計車市就要崩盤了。
檢測線社會化之後已經是服務業,不應該再有“官氣”,在執行規則的同時應該讓服務水平同步提升,對於檢測線而言車主才是上帝。
-
15 # 小成大號
本人不主張全部取消,但感覺現在車檢又不怎麼合理,個人觀點,七座以下非營運車,強制檢測尾氣,但應在轉速350o轉左右測試,因很多網友反映高轉速傷車甚至毀車。高速120邁轉速、3200轉左右,鄉鎮路更低。35oo轉檢不出來,是檢測器的問題,不是車的問題,應換先進裝置,不能讓檢車成毀車,損害車主權益,車主都會愛惜自己生命,對愛車自會保養,其餘檢測就沒必要,就算其餘檢測合格了。車輛1年內出故障。車檢所也包不了。萬一出事難扯皮。只測尾氣。時間減少。費用也少,黃牛也會少或沒有。如果車檢是塊大蛋糕,合理也難撬動。
-
16 # 夏天的風33266
怎麼不去檢測汽車出廠時有沒有合格,甲醛有沒有超標,防撞梁厚度有沒有到達,安全效能 質量方面有沒有偷工減料,這些事不去查,什麼事都讓消費者來買單
-
17 # 現在車輛
年檢可以,但要改革。一是車檢後因機械故障原因導致的事故檢驗中心要承擔連帶責任。二是年檢與違章處理、交強險上保脫鉤。三是檢驗免費。四是改變檢車專案和方法,以更貼合安全環保實際。
-
18 # 使用者9496869900935
一個成熟發達或理性的汽車市場和社會環境是要顧及和尊重百姓利益和私有財產權益的,才可能有可持續性的良性發展。即便你去中蒙邊境的口岸轉轉你很容易看到那邊很多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前蘇聯汽車依然使用中。而我們這麼大力度的治理汽車尾氣,霧霾依然存在。其實最可怕的還不是老車不能上路,而是叫不醒裝睡的人最後大家都變得麻木了。
-
19 # 仁緣泰山
年檢是應該的,只有一個要求:年檢的費用和所有不合格責任均有生產企業和質量監管部門來負責!因為車是廠家造的,合格證是質監部門出具的,所以不合格也應該是你們來承擔呀!你們覺得如何?
-
20 # A開心a
不可能的,車檢會檔多少人財路知道嗎,不找託的有幾個,審一個車三百,要向那些人分成多少想想吧,收錢的整改很難,就好比城市停車收費,公路本來就是公共面積,收那麼多錢都去哪裡了。不合理的多了。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能讓有關人士腰包滿滿的舉措,在還沒有設計出新的灰色收入之前,怎麼能輕易取消呢!有車你就成了挨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