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水175562483
-
2 # 肉臉仙姑旅行記
“愛”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強烈的付出慾望,就想對Ta好一點,再好一點,甚至做出自我犧牲,還能獲得強烈的滿足感。
然而子女對父母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這個特徵來,更多的是一種物質和精神上的依賴、需求,要說主動地、強烈地為父母去付出?沒看出來。
當然,絕大部分人對外宣稱的話,肯定都會說,“我愛我的爸爸媽媽”。但我覺得這跟真正的“愛”其實沒多大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出於道德、法律等社會評價的約束:父母為子女付出了這麼多,子女卻說不“愛”父母,這不混賬東西麼?
或者,是一種精神上的愧疚和回饋心理:他們對我那麼好,我要感恩,要報答他們。但也僅此而已了,很難超過對方付出的程度。
而“愛”則不然,無論對方付出不付出,都會主動去做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女神”對屌絲愛理不理的,屌絲沉浸在自己的“愛”中,上杆子的時候照樣很多。
-
3 # 美麗中華17
這是家教有問題……如果你對父母不好,等你的孩子長大了,一定跟你學的,一定對你也不好,所以請大家多多孝順父母,關愛父母,善待父母,感謝父母,給父母自由的生活空間讓父母快樂幸福每一天吧……
-
4 # 蘋果1470926陳輝發
為什么不對前孩子字好,應有都是樣萬能前後,對齊他都以下代要一樣!他們是國花祖國他他倍洋,要做到先禮,後孝該下都父母節斑人,我都要官心他門,〞·讓他們開的成長把。為什麼有1對父母比不上對該子好?
-
5 # hao學習
對父母比不上對孩子的人確實不少。這種人一是嫌棄父母沒素質,思想跟不上形勢,二是指望對孩子付出,等自己老了,孩子會孝敬自己。這種人沒想想自己這種做法就是低素質的表現,自己這種做法就是給自己孩子做的榜樣,孩子能孝敬他嗎?
-
6 # 我是老孫
都說愛是往下傳的!我在沒有做父母的時候,覺得這是不對的,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不理解。但我做了父母之後,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做父母后對子女的關愛是自然而然的,我認為這也是自然界生命能延續的前提。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去孝敬父母長輩雙親!中國還有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孝敬父母這個優良傳統仍然在延續傳承,且與 “愛往下傳 ”並不矛盾!
回覆列表
對父母比不上對孩子的人在當今社會大有人在。第一,父母老了,成為負擔、成為累贅;不但給自己創造不了財富,還成為自己創造財富的障礙。而孩子是自己的依靠,尤其是哪些生存能力差的人,覺得自己一輩子完了,便寄希望於孩子身上,再苦再累,只要孩子能出人頭地就行。第二,老人耳聾遲鈍,很難與之交流;而自己好多不懂的東西可以去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