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魄雲魂66
-
2 # 孤笑
我在學院裡生活,可是卻對學院的空氣感到十分不滿,大學教育帶給人們的不該是讀死書、死讀書,甚至讀書死,它應該真正培養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養出一些有骨頭、有判斷力、有廣博知識、同時又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但是,事實上,大學教育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失敗的。今天的大學生很少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獨行。他們只會超超筆記、背背講義,然後走進教堂或舞會,在教堂裡,他們用膝蓋;在舞會里,他們用腳跟,他們的神經系統已經下降,他們不會用腦筋!教育好像是一架冷凍機,接近它的時間愈久,人就變得愈冷淡。太多的理智恰像泰戈爾形容的無柄刀子,也許很實際很有用,可是太不可愛了。我親身在這種世風、學風與文風裡長大,並且親眼看到這一代的兒童、少年與青年如何在長大,在惡補化的小學教育裡、在模子化的中學教育裡、在毫無靈性的大學教育裡、在一窩蜂的留學考試裡,我依稀看到這是一個悲劇的起點,一個惡果的下種。這個悲劇和惡果也許必須在這一代“當家”的時候,才能明顯的看出來。我們的上一代承受了老祖宗們留給他們的悲劇的惡果,現在我們又要承受上一代,眼睜睜的靜候他們的導演和耕耘。這些年來,我對上一代的所作所為已經膚嘗身受,我要坦白的說,我失望透頂!
-
3 # 土木年華23
胡說八道!一是,不是你說取消就取消的,國內外經驗表明,現行培養制度是最合理的!二是,導師奴役畢竟是少數的,是個別現象,不能因點代面,是各個學校自己需要完善的問題。
-
4 # 耳鼻咽喉頭頸科樊大夫
取消了也會有問題。沒人真的為你負責了。
何況對研究生非常刻薄的導師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教授是對學生非常好的。
我自己的導師對弟子們就非常好。
-
5 # 隨元123
班級制老師就不敲竹槓奴役學生了???關鍵是結束萬惡的教育產業化制度,教師迴歸本位。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不是撈錢。
-
6 # 線線跳舞的線
導師有專案有經費,需要課題組一起做實驗,完成資料分析,發表文章。對學生而言,你不進課題組,不做實驗,你能學會什麼?對導師而言,學生什麼都不做,憑什麼教你?上課學會的只是基礎知識,根本無法畢業。研究生和博士生最重要的是實踐(即幹活),出資料,出文章,這樣才具備了畢業的基本條件。
不過現在有不少研究生或博士生素質較差,主要是實驗做不出來,論文不會寫(有的英文太差),資料造假等等。這樣的學生延遲畢業或畢不了業真不能怪導師。每年總能見到這樣的學生,導師還得想辦法幫他畢業。
-
7 #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不現實不可行。
學越上面越窄,但越精深。同樣是數學,有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基礎數學等。同樣是應用數學,又會分為不同的方向。即使是同一個老師的學生,好的研究也會不同,更不用說不同的老師了。研究生最重要的是上課嗎?不是,其實上課只是為了打打基礎拓展知識面,要搞科研,最重要的還是方向的確定,還是對最新文獻的把握。
研究生怎麼分班?怎麼確定研究方向?不固定導師的話根本確定不了方向,確定了方向那是不是又得老師指導?要往一個方向研究下去,導師負責制是必然的。沒有固定導師的話,學術論文怎麼署名?沒署名的話哪個老師還有積極性?
所以說,導師制不是問題,問題是需要限制少部分無良導師對整個導師隊伍的影響。現在的導師負責制導師占主導地位,如果導師不同意畢業,則學生可選擇太少。如果學生想換導師的話,因為導師之間相互都很熟悉,一般礙於面子,其他導師不會接受的,接收了以後兩個導師怎麼相處?一種情況,如果這個導師人緣不好或其他導師和他有矛盾則問題就好辦了。還有一個,應該有個學術評價小組,如果學生和導師有矛盾的話,如何公正評價學生的學術成果,能夠使學生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順利畢業。
不過,導師同樣有導師的難處。比如說,有的碩士生在上學期間生孩子,耽誤科研,老師有什麼辦法?辦法很少。再比如,有的學校要求發表一篇文章,有的學生髮表一篇文章後就什麼不幹了,不聽導師的,問題是,畢業需要大論文,內容不夠怎麼畢業?碰到這種學生著急的是導師,總不能不讓畢業吧,導師也要面子,也要考慮後面的招生。怎麼辦,好多時候需要導師親自上陣。
導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難處,但相對來說,導師主導性更強,需要考慮不良導師的影響。
-
8 # 禿子扛槍目標明顯
水多樂嘉棉襪面多了加水 有意思嗎 咋不想想 為啥總不能恰到好處 沒有資料 沒有分析 沒有邏輯推理 沒有用心 高校管理需要賦能 需要提升 這是技術活 與政治無關
-
9 # 生物醫學科普愛好者
提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瞭解研究生的培養方式。在你報考研究生的時候,你的研究方向就已經決定了。雖然像清華、北大、中科院的研究生有所謂的輪轉制度,就是第一年你可以在不同的實驗室裡輪轉,接觸不同的導師及研究課題,一段時間後再確定師從哪個導師,但沒有哪個學生願意花一年的時間去輪轉,因為攻讀碩士學位的時間就是三年,大家都想按期畢業,沒有人願意延期,所以儘快確定導師及開始工作有利於按期畢業。所以沒有固定導師的制度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今天在這個實驗室做一點實驗,明天又到另外一個實驗室做點實驗的,一個系統的研究成果都沒有,三年後你如何答辯?導師奴役學生的說法也很片面,一個導師決定接受一個學生的時候,其實他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學生做實驗的費用及補貼都要由導師支付,沒有經費是做不了實驗的。導師必須不斷地去申請專案,而申請專案就需要不斷地出成果,成果哪來?就靠他招收的研究生做實驗出結果,所以他會逼著學生做實驗,雖然有時候會很不盡情意,但沒辦法,實驗室要延續下去只能這樣,況且經歷這般地痛苦,對學生也是一種鍛鍊,如果有好的成果出來,不但有利於導師,也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而一旦招收的學生不但能力差還又懶惰,最要命的是心理承受能力還差,罵兩句就玩失蹤跳樓,攤上這樣的學生只能自認倒黴。同濟那個跳樓的研究生,他的導師在他進入實驗室後的10個月,就給他掛了一篇影響因子10以上的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的待遇,要知道一篇影響因子10以上的論文在一些985高校都是評教授的條件,碩士期間能發10以上的論文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說明這個導師對他其實真的很不錯。至於後來事情為何走到自殺的程度,細節不清楚不敢亂說,我猜測是因為導師給他掛了共一作者的論文,希望學生能有所回報,做出更多的成果來,而這個學生有其他的考慮。雙方談不來導致最終悲劇的發生。
-
10 # 詹子佈道
真的是一個好問題,正好有話要說。
同濟大學研究生跳樓事件,一下子又牽動了學生給導師打工這個話題。
起初,我也是很憤怒的。憤怒於導師不尊重學生,視學生為學徒,把自己做的課題(工作)分擔給學生,自己卻獨享課題成果,無論是評獎還是轉讓都不見已經畢業的學生所付出心血的蹤影。
今天,突然意識到,自己狹隘了。
術業有專攻,一門學問,愈到高深處愈專精。
不應該也不可能要求我們每一個導師都是大師,是通才,所以,導師僅僅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是很正常的事。
導師所承擔的課題,也必然是其最擅長領域裡能力所及的最前沿學術研究了。
那麼,學生跟著導師學習導師最擅長領域的學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所以,學生跟隨導師去做導師的課題,才能學到導師最精髓的學問,在導師的帶領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學術研究,這才是最好的求學過程,才不至於閉門造車,自編自導自演理論資料,只求論文圓滿。
所以,學生給導師打工,是學生追求學術學問提高的再正常不過的學習過程。
當然,我們依然譴責導師指使學生去做和科研無關與課題無關的生活瑣事,譴責導師做甩手掌櫃對學生承擔的工作不予指導,譴責導師剝奪學生髮表論文等享受科研成果署名權,譴責導師身授學術不端。
同濟大學陸同學的事件,是一出悲劇,傷害的,不僅僅是陸同學的生命,還有同濟大學的聲望以及所有嚴格要求學生做學問的導師的責任心。
(宣告:不瞭解陸同學的導師和陸同學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位導師是否是出於嚴格要求還是其他,不予置評。但是現在這個後果,必定會引起所有高校研究生導師對學生提要求的風險意識的增強甚至過敏,出於避險心理,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導師對學生學術要求趨於鬆散。)
最後,我的結論是,導師負責制不是造成悲劇的根源,不能因此而貶低導師負責制。
-
11 # 梁六一
導師奴役研究生 研究生不敢反抗 還是因為導師手中權力太大
是自殺還是謀殺?研究生到底遭受了怎樣蹂躪?
【全文共1779個字,16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是"學生"還是"奴隸"?
算一算,從2015年到現在,也有三年多了吧。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
以為每天會學術交流,沒想到只是幹些雜活
從開始到現在,每天都在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本來以為找到了一個好導師,結果經常見不到人。
起初導師總會發一些命令,取個快遞、翻譯個東西什麼的,湊合去了。
本想專注於自己的專業,卻被逼著給老師賺名利
後來,導師開始給一些跟專業方向毫無關係的實驗課題,實在是莫名其妙。但是心裡明白,你不做,導師就會對你有意見,畢業就危險。
本以為做完這個就可以做自己的課題了,沒想到又來一個。每天累死累活泡在實驗室,中午連飯都沒時間吃。時不時地還要擔心下試劑會不會沒控制好,爆炸了怎麼辦?
可是天天住在實驗室,連逃都沒法逃。
好不容易放假回家了,以為可以輕鬆點了。沒想到在家連吃飯都不能準時,懶覺也不能睡,馬不停蹄的幫導師弄資料,寫實驗大綱。和父母吃個飯都得請個假,不然導師就會發火。
後來,越來越沒時間回家,甚至春節、中秋節都得在實驗室。重感冒的時候路都走不直,還要一次次卡時間加試劑,甚至連著幾晚不能睡覺。
身心俱疲,卻得不到任何安慰
熬了幾天後,心臟突然特別不舒服,那一瞬間真的有要猝死的感覺。
太辛苦了。前年到去年,兩次休克。在醫院的時候告訴導師目前的情況,本來以為她會同情和體諒。沒想到她只會嘴上說好好休息,轉頭又催著趕緊把實驗做完,資料趕緊給她。
象牙塔夢碎,考博受阻,畢業難難難!
平時其他的所有課程都被導師逼著不準上,可是那些也是要考試的啊!一節課都不聽要怎麼考試?如果掛了科,獎學金就別想了。
求了好幾個同學讓他們幫忙錄音,拍照。好歹擠出了點時間學學,雖然最後成績不是很理想,至少沒掛科。
到現在都無法釋懷的是,當初招人的時候說是碩博連讀,現在申請的時候導師突然說自己沒有帶博士生的資格了。
算了,大不了重新考博。結果呢,報名的時候,因為導師的延誤,導致報名出現問題,沒辦法考博了。
不考就不考吧,可是做牛做馬,沒日沒夜的工作,無休無止無償,甚至之前論文得到的獎金都還沒發全。
現在還在做那兩篇跟畢業毫無關係的實驗和論文,六月份就要畢業了,再不開始自己的畢業設計,估計就要延畢了。
不考博了,現在就想順利畢業。
還是跟導師商量下吧,總不能真不讓我畢業。
無法忍受的絕望,我只要個灑脫!
操,威脅我?老子憑什麼要幫你寫論文,你得獎的那些,完成工作指標的那些,全他媽是老子搞的!快死的時候也沒見你關心一下,就知道壓榨!現在付出這麼多,還畢不了業!
這是五樓吧,挺高的。
去他媽的。
(跳)
為什麼一個好學好問的學生,想專心搞自己研究的學生,會被逼的連自己的課都上不了,做一些原本老師該做的事?
為什麼連放假的時間都不放過,理髮還要請假,一點空間都不給學生?
2019年新的一年才開始,就又一次披露出研究生自殺事件。回顧去年,研究生跳樓事件頻發,每一起事件的爆料中都涉及兩個看似和學生毫不相干的詞語,那就是壓榨、欺辱和奴役。
是 "保姆"還是"男寵"?
陪吃飯、陪酒、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
楊寶德以為這些是保姆乾的活,萬萬沒想到,考上研究生的他,每天被導師指揮著做這些。
並且導師還經常叫楊"臭小子",用詞曖昧,也經常在晚上十點之後找楊聊與學術無關的瑣事。
他試過申請換導師(直接放棄的話沒有碩士學位證),被拒,後來他找到了另一條路來解決問題,那就是出國。不知道他為了討好導師又都忍辱負重的做了什麼,導師同意了他的出國意向。
他興奮跟女友說等回國後他們就結婚。
轉折發生在一天後。導師向楊寶德詢問實驗結果,他回覆道,"周老師,我下午去自習室做英語閱讀去了,實驗結果出來了。"
導師有點不愉快。之後就反悔送他出國的事,他又一次絕望了。
一週後的聖誕節,他獨自從學校離開,沒有帶手機和錢包。當天夜晚,他在灞河溺亡。
為什麼一個導師在知道學生有女朋友的情況下,還讓他幫忙拎包、逛超市、陪吃飯喝酒,跟他如此曖昧?您就這麼缺男朋友嗎?
為什麼答應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送他出國又反悔?像他這麼聽話的人不多了,您要好好利用,是嗎?
是 "玩偶"還是"兒子"
去年三月,武漢理工大學研三學生陶崇園在宿舍樓墜樓身亡,死因直指其導師王攀。那天,距離他26歲生日只有兩天。
聊天記錄顯示,王攀曾長期讓陶崇園送飯,打車、買車票、叫醒起床、找眼鏡以及私人工作等。
後來他要求陶崇園把數千元的獎學金捐給研究所,陶想申請出國的時候他百般干預,並在其找工作時給予威脅,讓他承諾以後繼續為研究所服務。
更令陶崇園家屬震驚的是,王攀竟然多次要求陶崇園喊他"爸爸",而且還要說"爸爸我永遠愛你"。
出事當天,陶頂不住壓力打電話給母親,他媽媽察覺到有點不對勁,就趕到學校來。他告訴母親,他有點受不了了,想擺脫導師。
最後陶稱要回宿舍拿本書,讓母親等著。不料卻突然跑起來,陶母感覺不對勁,從後面追去。
沒等母親反應過來,他就跑進了宿舍樓。等到母親跑到宿舍樓大門時,陶崇園已經從樓下墜落。
學生自殺後該導師稱其因為抑鬱症自殺,與自己無關
為什麼連送飯、找眼鏡這麼瑣碎的事情,還要學生專門來家裡幹?
為什麼學生想要出國,想要完成夢想,甚至找工作,導師都要百般干預?
為什麼堂堂碩士生,正經學問還沒學到,卻要被導師逼著叫"爸爸"?爸爸這個詞,你真的擔得起嗎?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不禁思索,好導師是否還存在,到底是什麼樣子?
Ta或許是這樣:
為什麼世人眼裡的"象牙塔",會變成優秀學子的地獄?
為什麼這些備受尊敬的老師,會將得意門生變為名利的工具,"時保聯(時刻保持聯絡)"的男寵,招之來揮之去的"兒子",像是被控制的玩偶一般?
學術環境本該純粹,為何讓它變得如此複雜?
衷心地希望這樣的豺狼虎豹能越來越少,希望用心求學的學子能學有所成,也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發生。
-
12 # 伯樂209066202
取消傳統的教育方式是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項改革。打破常規才是改革。我呼籲中國政府應重視高校生繼續再教育的發展。把一些陳舊模式的改變視為改革。使之良性健康的發展。
-
13 # 行走天涯28131978
假博士是怎麼創造出來的?是博士導師,博士評審委員會,是大學。社會上出現假冒偽劣博士,不僅僅要揭露假博士,更要挖掉產生假博士的土壤。1:假博士的導師取消博士導師資格。2:假博士評審委員會成員,取消評審資格。3:大學取消博士授予資格。只有這樣,才能遏制大量假冒偽劣的產生。
-
14 # 春秋大義割韭菜
這不是放屁嗎?國外研究生都是導師負責制甚至導師負責研究所都是歸屬院校控股的獨立法人企業,你這建議是吧研究生教育和大部分文科研究生一樣教師制。博士就連楊振寧李政道錢學森雖然成果斐然世界,博士階段都是導師做實驗室小工身份包括臺灣丁肇中。換導師,你以為是喜劇電影學院或者北大光滑管裡穴院混子博士。
回覆列表
什麼叫奴役?你幫導師幹活,學習到的東西那是自己的,發表的文章也是自己的。所以導師和學生是互利共贏的關係。
你要以導師奴役你的心態去讀研究生的話,那你這個研究生肯定是失敗的,因為學習終究是給自己學呢,不是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