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歸化是西藥只能治標,而青訓是中藥能治本,歸化+青訓雙管齊下才是中國國足之最佳良藥。同時最好能放養中超,要不然歸化球員也會在中超大環境裡“近墨者黑”失去水準,只要讓高水平的外援與之陪練,方能持續高能,他們也能打壓本土球員的高薪,做好真正的優勝劣汰,讓中國國足最終能選到虎狼之師,而不是足協新政保護下的一群綿羊。
1
回覆列表
  • 1 # 啟航帥

    世預賽的曙光!足協聯手恆大推動歸化,專職小組成立讓李鐵陷入幸福的煩惱

    世預賽的曙光!隨著洛國富成為中國男足第三位歸化球員之後,中國足壇又傳來了好訊息,那些就是足協將會聯手恆大推動歸化。根據《資訊時報》的訊息稱,足協已經成立了歸化小組統籌推進歸化球員的相關工作。眾所周知,艾克森、洛國富和阿蘭已經具備代表國足出戰的資格,而費南多、高拉特和蔣光太的歸化流程也在進行當中。如果所有的歸化都能夠被李鐵使用,那麼衝擊2022卡達世界盃就更有底氣了。

    菲律賓和敘利亞成攔路虎,國足進入至暗時刻

    裡皮“二進宮”國足,就是幫助球隊順利殺入“12強賽”。萬萬沒想到的就是,國足難以擊敗菲律賓和敘利亞,前四場只獲得2勝1平1負的成績,只排在小組賽第二的位置還與菲律賓同分。按照國足現在的情況,出線形勢岌岌可危。最終,裡皮摔下了教鞭離開,李鐵走馬上任。

    恆大為國足準備“彈藥”,6名歸化正在路上

    更新換代不僅屬於恆大,還在中國男足身上體現。大面積的老將離隊,無論是裡皮還是李鐵都希望用更年輕的陣容去衝擊新的任務。然而,所謂的青年才俊和老隊員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以至於國足招募兩位歸化球員都無法讓球隊實力提升。也因為如此,恆大加大力度去引進歸化球員,為的就是讓中國足球可以繼續前進。據悉,恆大為了引進艾克森、洛國富、阿蘭、高拉特、費南多和蔣光太六名球員付出了8.7億。如今,艾克森和洛國富已經披上了國足戰袍,阿蘭也具備了代表中國隊出戰的資格。

  • 2 # 河馬先

    我非常認同此觀點。每個人都是從少年、青年走過來的,如果此階段沒有打好底子,基本功差,平時的比賽足球⚽️接化發能好嗎?這就比喻考大學,平時不好好學習,能考上清華北大嗎。再者,歐洲五大聯賽、中超踢球就好比好學校、差學校,我們只有把中超這個學校辦好,抓好,讓學員們真正意義上的學上東西,才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入世界盃。也讓我們揚眉吐氣一把。

  • 3 # 時分999

    當然同意,確實缺一不可。其實中超和青訓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紅紅火火併且是規範有序的頂級聯賽才是指路明燈,也恰似一面旗幟讓更多有志於足球的青少年堅定信心鼓起幹勁加緊訓練和比賽以期早日成才;反過來,更多更好自己青訓出品的青年才俊躋身到最高級別聯賽才會推動聯賽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

    顯然就國內足球現狀來看,我們青訓工作出現了很大問題,可以說近10年20年國內青訓基本停滯了,甚至說是出現了空白,即使有些基層青訓工作在正常開展,但也無疑是聊勝於無,起碼就目前來看,青訓成果了了,否則也不至於現如今走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更要命的是預計今後十年可能中國足球還要進入更深的低谷期。

    青訓工作不到位,從數量上看可用球員就必然少,同時自然質量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而亞洲盃對陣南韓伊朗的慘敗就淋漓盡致的暴露了我們這一最大缺陷,南韓隊和伊朗隊可謂直擊了我們的痛處。正因為前期青訓工作的缺失給當下和未來一段時期中國足球發展造成了極大影響,所以,從更長遠來看歸化球員只能是權宜之計應急之舉,未來中國足球要發展甚至要實現更大目標只能也必須只有靠自己。

    最後簡單一句話,靠自己就必須把自己的青訓和聯賽搞好,打造自己的高質量青訓體系和高度職業化聯賽,唯有此才有可能趕超足球強國,讓中國足球永遠走在世界前列。

  • 4 # 球盲百小易

    雙手贊成!歸化球員是提升國足實力的最快捷途徑,但並不是讓球隊實力始終保持先進的根本方法。只有狠抓青訓和提升聯賽質量,讓本土球員的實力得到提升,才能從根本上治療國足羸弱的頑疾。當然了,如果能把青訓、聯賽發展、歸化結合起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最近幾天,歸化球員的風潮愈演愈烈,中國足壇陷入一片沸騰。隨著幾名球員的相繼歸化,球迷也看到了國足的未來,2022年世界盃我們或許真的可以一戰,到時候以武磊、侯永永、延納里斯、蕭初等球員組成的班底要扛起國足的大旗。這樣的前景令人憧憬,也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歸化球員的到來,能夠給中國足球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一方面,這能提升競爭力,讓本土球員更加努力地奮鬥;另一方面,這能提升聯賽實力,讓中超成為世界足壇比較有特色的聯賽。從兩這兩方面來看,歸化球員確實有他們獨到之處。再說了,歸化後他們代表的就是中國足球,沒有什麼可非議的。

    但是,我們在看到有利的一面時,也要看到弊端。那就是這究竟能不能發展中國足球事業。這裡說的中國足球的發展不是片面的成績好、能奪冠,而是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喜歡這項運動、投入到這項運動。如果說過足沉迷歸化球員,就會導致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坐享其成——反正成績可以讓歸化球員去提,自己能力不行就不做了。這會讓足球越來越偏離大眾,看得人多,踢得人少,這顯然不是足球發展的正途。

  • 5 # 中超客棧

    歸化球員是一劑藥引子,我個人不排斥,就連德國這樣的世界級球隊都有歸化球員,中國為什麼不能有?歸化並不是一條捷徑,他應該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帶路人,就像25年前日本的拉莫斯。中國足球要想崛起根本上還是要依靠青訓和聯賽這兩條腿,二者都不能偏廢。為什麼球員薪水這兩年居高不下?不就是因為十幾年前青訓這條腿斷了,導致無人可用,市場是不會說謊的,踢球的人少了,那市場上的高水平球員就成為稀缺產品,薪酬水漲船高也就是自然的了。試想如果我們青訓水平高,人才前浪推後浪,怎麼可能出現物價虛高的情況呢?聯賽也需要有序健康發展,有競爭才能進步,中國足球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一個成熟穩定的高水平聯賽,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就犧牲聯賽,那中國足球永遠無法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無論是青訓發展,還是聯賽建設,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堅守十年二十年,成功水到渠成。

  • 6 # 落葉無情心

    肯定認同!歸化是提升足球實力的一個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其實最根本的還是要青訓做得到更好,不然歸化球員本來就不多,而且有實力的球員更少,這樣還是會出現坐吃山崩的局面,所以歸化的同時還要注意青訓及聯賽的質量。就好像卡達一樣,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歸化球員,但之前為什麼沒有這次亞洲盃那麼出色的表現,就是因為之前卡達一直都是歸化,並不是很注重青訓,而為了2020年世界盃,人家除了歸化之外,還大力投入青訓及聯賽周邊的各種投入。

    其實我們10多年前的年輕隊員並不是很差,但為什麼一到成年隊就不行,就是因為整個聯賽的大環境導致球員到了23歲之後沒有鍛鍊的機會,或者說讓這些有能力的球員不能再提升。

    其實像比賽場地一樣,沒有好的場地,球員一直在菜地一樣的球場中打比賽,這種是對球員的身體及技術都會有影響的。

    可能很多人說巴西都是在街邊踢,確實人家平時都是這樣因為是街球,但只要進入球場,那麼場地這些都明顯比中超很多球隊主場要好得多,並不是說人家一直在不成型的球場上踢比賽。

    所以,歸化是重要,但歸化之後如何讓這些人及國內球員一直成長,這才是更要注意的地方,歸化了這些人就會離開原來的俱樂部,但如果不能繼續成長,那麼就等於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漫畫和動畫中,哪些很弱的超能力卻被強行安排得很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