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ianyefeng
-
2 # 陽光136699081
拍人像我常用光圈優對景深控制非常靈活,拍攝花卉也是一樣。這個模式用習慣了,其它的模式從來沒用過,感光度沒在1OO或2OO這就是我的模式。
-
3 # 行走中的令狐
我是攝影師令狐,長年從事影樓人像拍攝。
我在棚裡 和外景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拍攝任務。
因為現在攝影師都要進行前期的基礎調片,每天幾百張照片,不調完無法下班。所以我會在拍攝時儘量準確一點,給自己後期調整時減少難度。
我在一個景點拍攝前會提前拍攝多張進行調整。達到最理想的暴光引數。有時會微微過一檔,人的膚色會更乾淨一些。
M檔在這種情況下是比較穩妥的選擇。不會因你在移動鏡頭,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暴光變化。
因為我拍攝不是隨機選景,一個固定外景拍攝點要拍一組服裝,大約20分鐘,光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各種暴光組合,選擇上要看拍攝題材。光線變化慢時就用M檔。如果是婚禮跟拍就要熟練的用光圈優先再配合iso自動。
這是我的棚
-
4 # 婚禮攝影師Tanke
這個問題其實很不一般,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大部分攝影師都是對於相機檔位比較熟悉的,其中M檔是用的最多的了,光圈優先倒也是個不錯的檔位,還有快門優先,今天我就提一提這倆個檔位的拍攝運用!首先,光圈優先,我都是佳能相機,正常光圈優先的檔位字母都是A、AV這倆個字母。光圈優先呢,就是攝影師本人設定一個光圈值,然後相機系統根據實際情況來測光,設定一個可以提供正常曝光的快門數值來正常曝光!這樣的操作方式就是光圈優先。那麼,M檔呢,到就有一定的操作難度了,雖然操作難,但是效果很不錯,任何數值都可以變動,不會有固定數值的存在。光圈、快門、感光度都是可以自行變動!複雜就複雜在此,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測光,需要大光圈直接光圈開到最大,然後利用快門速度來設定衡量正常曝光!等等等等,自行設定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有好有壞,M檔就是前期測光需要一定時間,其他都沒問題,而且數值穩定,拍攝起來比較順手,個人比較喜歡。光圈優先AV檔呢,設定簡單,測光快,基本上就是圍繞光圈大小來拍攝測光!需要背景清晰,直接小光圈,快門速度不需要管,人像拍攝需要虛化,大光圈走起來,系統自行設定快門速度,以達到正常曝光!這就是這倆個檔位的介紹,基本上看情況而定。
-
5 # 於治國
人像拍攝,特別是影棚人像拍攝,攝影師們都喜歡用M檔。因M檔可以人為控制曝光、ISO、白平衡等所有引數,可以充分發揮攝影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按照攝影師的意圖,完成攝影師所想。有些時候是必須用M檔的,如慢門拍攝星軌、銀河、水流等,一定要用M檔拍攝。至於光圈優先模式,比M檔快捷方便,也是常用的拍攝模式。
-
6 # 卷太郎攝影坊
拍攝人像的時候,使用何種曝光模式?M擋還是A擋?其實可以分情況來看。我個人習慣在拍攝光線相對穩定情況下時使用M擋,在室內外轉換頻繁,光線轉換較為多變的情況下使用光圈優先A擋。
M擋並不難用很多朋友提起全手動曝光就覺得實在不敢去嘗試,認為使用M擋必須要有很高超的攝影技術和經驗,覺得自己還是用自動、半自動曝光模式更踏實。其實不然,M擋其實適合大多數人像攝影題材。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如果光線變化不是特別大,M擋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曝光,不會像自動曝光那樣經常性變化。而如果想要改變曝光的時候,也無需手忙腳亂,M擋可以固定我們需要的某一個引數,再透過撥輪改變另外的引數即可,操作並不複雜,比自動擋需要多注意的就是眼睛多留意曝游標尺,檢視測光情況,讓曝光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內即可。一般M擋拍攝室內人像、光線較穩定的室外人像都可以勝任。
光圈優先適合拍攝紀實人像如果行走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中,忽而室內,忽而室外,一會順光,一會逆光,時而人造光線,時而自然光,這種情況下拍攝人像,使用半自動的光圈優先更為合適。特別是對於紀實人像,以抓拍為主,需要快速確定曝光。只要固定了光圈和iso,快門速度可以由相機自己給出,如果再圖點省事,iso也可以設定為自動,劃定給一個區間即可,這樣更為靈活。紀實類的抓拍人像,可以根據光線的強弱,設定iso在一個合理的值,選擇需要的光圈值,剩下的就交給相機去自動給出。這樣可以把拍攝的精力放在對焦、構圖上,當然,重要的是不要讓快門速度過慢,這樣有可能會導致拍攝失敗。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根據測光主體的不同,及時設定曝光補償,這樣才會得到精準曝光。
其實到底使用何種曝光模式,還需要根據個人的使用習慣,大多數情況下,自動曝光、半自動曝光模式還是相對比較靠譜的,但如果熟練操控曝光設定,M擋效率也並不低。
-
7 # 使用者110664973564
從我的觀察來看,現在大多數照相的人都不用m門擋,而用自動擋的光圈優先。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m檔又稱手動擋,拍攝者必須根據拍攝物件自己設定光圈和速度,這就要求拍攝的人不僅需要弄清楚光圈和快門的關係,而且還需要弄清楚所拍物件所需要的暴光量、景深、及快門速度等。這對照相的人來說,需要一定的攝影理論功底。而一般人難以做到。
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自動相機,它把過去照相中需要人去識別,判斷,計算的快門、光圈等方面很複雜的問題,透過計算機的處理來完成。
當人們在照相時,光圈的大小,曝光的時間不僅涉及曝光的準確,而且還涉及被攝物體的景深要求,所以大家習慣採用光圈優先拍攝照片。
-
8 # 雅傑Jane
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選擇什麼樣的模式去拍攝首先我們要理解所有模式都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手動曝光——M模式。
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大部分都會用M檔進行拍攝。手動曝光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攝影師可以對光圈快門以及所有的拍攝引數進行任意的設定,M檔手動曝光模式下,多用於,影棚閃光攝影和自由獨立式測光表的拍攝情況。
光圈優先自動曝光(A或AV模式)
選擇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攝影師可以自主選擇光圈值,並可以根據選定的光圈值設定合適的快門速度。此模式是能達到虛化背景的效果,也可以是遠近物體都顯得清晰。也是攝影愛好者最常用的拍攝模式。因為光圈可以更好地控制畫面的景深。
快門優先自動曝光(S或TV)模式
選擇快門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攝影師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隨意設定快門速度。相機會自動選擇合適的光圈,以獲得正確的曝光。這個模式可以捕捉運動主題的瞬間動作也可以模糊主題,以體現動態。多用於體育攝影以及對快門速度有要求的暗光拍攝中。
當你瞭解不同的模式帶來的不同效果的。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找到合適的曝光模式。
-
9 # 疆橋
那要看在哪裡拍人像,如果是棚拍,布光的情況下,光量輸出是固定可控的,一般使用M檔拍攝。在戶外,光線多変,而且常常有控制景深的需求,會比較多的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另外,如果戶外人像使用了固定光源或閃燈的情況,可以考慮用M檔拍攝。希望這個回答能有用。
-
10 # ZHL一撇
較專業人士用M檔,一般人用光圈優先。
光線相對穩定時用M檔,否則,用光圈優先。
需要控制景深時,多用光圈優先。
-
11 # 好色之圖
人像拍照時,大家習慣用m檔,還是光圈優先?
M檔是純手動模式,根據拍攝場景需要,手動設定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光圈優先屬於半手動模式,為相機指定光圈值,相機會自動設定快門速度。兩種拍攝模式我都用,M檔居多,但是兩種模式要具體根據拍攝環境來決定使用哪個檔位。
M手動檔純手動模式比較專業,所有引數都是自己設定,在拍攝時可以根據想要的照片效果,來設定光圈和快門引數。說白了,M檔比較聽話,你設定成什麼引數,它就按這個引數為你工作,不會有變動。就像你一樣,在影棚裡拍攝,拍攝場景環境光線相對比較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即便要修改曝光引數,所做的調整也非常小,對於熟悉M檔的人來說,還是很好用的。
光圈優先使用光圈優先的情況,多數都是時間比較倉促的拍攝條件,而且光線變化又比較大的拍攝環境下,要不停的變換拍攝場景,就得根據不同的場景設定不同的曝光引數,如果變換頻繁,比如婚禮現場這樣的場景,總在低頭擺弄相機,會錯過很多精彩的鏡頭,所以就把相機設定在光圈優先,不管什麼場景,只要給出光圈值,相機就會自動設定快門速度,非常方便。
攝影本身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創作行為,一張照片的曝光,每一位攝影師都會有自己的主觀要求,大多數時候,我是使用M檔進行拍攝。能夠比較自由並自主的去調節相關引數,以求達到自己對於照片用光方面的要求。而光圈優先模式,在光線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會經常使用的,但如果時間來得及,我還是會使用M檔,我覺得M檔拍照更有樂趣。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人像拍照時,大家習慣用m檔,還是光圈優先?”的回答,感謝觀看!
-
12 # 志勵好攝
我習慣用光圈優先,因為它簡單,可以只調光圈就能使曝光平衡;拍人像題材這個模式完全是可以勝任的。
至於為什麼用光圈優先,還是先了解下相機常用的有三個檔位——光圈優先(AV檔),快門優先(TV檔),手動模式(M檔)。
先了解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門和ISO。它們都可以調整畫面的明暗,但它們的工作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1.光圈: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就跟窗戶一樣,打得越開就越亮。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就越暗。
2.快門:
快門速度越快,閉合時間短,進光量越少,畫面越暗;快門速度越慢,閉合時間長,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這個好理解
3.ISO感光度:
ISO越高,畫面越亮,噪點越多;ISO越低,畫面越暗,噪點越小。感光度是簡單粗暴地提亮畫面,所以要以失去畫質為代價。
光圈、快門和ISO都可以控制曝光,因為工作原理不同,所以它們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達到一個完美的曝光。
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是隻控制光圈大小,系統自動配合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感光度可設為自動,更省事兒。
光圈除了控制曝光外,還有個很好用的功能——虛化背景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越虛;可以很好的把主體與背景分離出來,突出主體。
光圈優先模式AV檔:主要用來拍靜物,人像和正常的街拍,對快門速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使用。
如下圖,背景色與人的衣服顏色很接近,虛化背景同樣可以很好的突出人物快門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是隻控制快門的速度,系統自動匹配光圈大小以達到正常曝光,ISO可設為自動,更省事兒。
快門速度越快,凍化瞬間的動作
比如拍水滴下濺出水花的瞬間,快門速度調到1/1000秒。這樣畫面嚴重欠曝!
怎麼辦?把光圈調大就行了,不用你親自去調,快門優先下自動幫你設好光圈大小以達到曝光平衡
快門速度越慢,記錄了快門時間內的每個動作,連成一條線
快門優先模式TV檔:主要用來拍運動的物體,對光圈要求不高的的主體,如賽跑 馬路上的車 流水等。
M檔M檔為全手動模式,光圈、快門、ISO都要自己設定,不要覺得M檔很難,其實懂了光圈和快門的原理,M檔也完全可以理解了。
可以這樣把它簡單化,在同一場景下,首先確定好我今天要拍的東西適合什麼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再固定設定一個安全快門或是多大的光圈,ISO設為自動,最後是不是也就剩下一個要隨時調節的了。
比如我要拍騎腳踏車人,我覺得快門設定1/1000秒為安全不糊快門,ISO設為自動,那隻要調整光圈大小就可以控制整個曝光了。
M檔對很專業的人來說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樣,這個我不過多去解釋M檔的用法,怕弄出笑話。
心得:透過以上對三種模式的介紹,你就知道什麼情況下適合用什麼檔。
光圈、快門和ISO是相互配合又互相影響的曝光三要素
光圈最佳化用起來更簡單,不管什麼場景都會根據光圈值自動曝光平衡
M檔場景切換後,又要重新設定合理的曝光值。
-
13 # 雙下巴金金醬
人像拍照時,大家習慣用m檔,還是光圈優先?
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每個攝影師喜歡使用的檔位可能都不一樣。我覺得其實攝影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具體在過程中使用什麼檔位並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但是就拍攝環境來說,m檔和Av檔還是各自有自己的優勢的。
拍攝環境變化不大,適合M檔m檔的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都需要自己來調節,不需要相機做過多的計算,所以相對來說曝光更準確。在拍攝的時候,每一張照片的曝光引數都是一樣的。這種檔位就比較適合拍攝環境沒有變化的場景來拍攝,比如室內棚拍,室內的光線也是人工打出來的,光線的引數不變,相機的曝光引數也不變,那麼拍出來的每一張照片曝光質量也是穩定的。
還有,在光線充足,天色變化不大的室外也可以用m檔來拍攝。總的來說,就是在拍攝條件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就非常適合用m檔。
當然了,如果一個攝影師用慣了m檔,即使是光線條件產生變化,只要心中有熟悉的引數設定,也可以很快進行調節。
拍攝環境變化多,需要隨機應不變的場合,適合Av檔av檔下,只需要調節光圈的大小即可,快門速度和感光度都可以由相機計算自動給出。所以av檔非常適合在拍攝環境變化比較多的情況下使用,比如一下拍室內一下拍室外,一下拍強光出,一下拍陰涼處。
還有一種場合,比如需要迅速的抓取瞬間的照片,也推薦使用av檔。比如拍攝婚禮、會議或者是一些活動,這些場合要求能快速地、正確地曝光,所以是用av檔速度更快一些。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
14 # 宅家懶羊羊
棚拍要用燈,當然M方便控制,外拍人像就不用燈了?外拍用燈還是M檔好,光圈控制閃光,快門控制環境光,想突出主題和棚拍一樣不用太過在意控制景深,靠輪廓光結合調節快門速度就可以把主體從背景中完美地區分出來。如果確實不用燈估計你都不知道該怎麼曝光了吧!話說真不用燈或只用用反光板什麼的還是A檔好使,至於原因,題主深耕攝界多年,能玩轉布光的絕對比用自然光的層次要高得多,卻還來問這個,你是想考考答題者吧。
-
15 # 春夏VS秋冬
這一張就是對焦好一點了,同樣用人像模式
直接拉近鏡頭拍攝的。
其實拍攝過程中因為不同的環境等因素導致選擇的檔位也是不同的,而拍攝好與差更與拍攝者的經驗相關。
-
16 # 大林Jensen
個人認為可以從M擋的存在及設定上去理解這個問題,之所以叫M,即英文Manual(手動)的縮寫,意味著需要攝影師去手動去設定相機的引數,即曝光值,光圈,快門速度,ISO等,所有引數都是固定的,這也就意味著它的存在上適用於一個光照情況相當固定,變化不大的場景。
這樣攝影師可以更加專注於對焦,構圖等操作,拍攝出來可以曝光固定,合理設定下,透過試拍等,基本曝光值也會比較準確,不會欠爆過爆的情況,能真實還原出拍攝環境的光線氛圍。這樣設定的存在,也就意味這個檔位相對是適用於室內拍攝的,如題主所說多用的棚拍,以及會議,聚會之類的環境。
其他室外情況基本光圈優先能勝任絕大部分的很場景,當然體育攝影這類,拍攝快速運動的人物或物體時會用到快門優先模式,以確保得到清晰的畫面。
-
17 # 寂東淨遞
在感光度相同、都用最大極限光圈小一極光圈的前提下,用光圈優先和手動模式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手動模式的操控感和成就感更好一點,可在曝光正確、過曝、欠曝及程度上進行選擇,但需要一點時間。光圈優先的方便性好,一切快門交給相機。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以及手動模式都是半自動模式。B門的手動性更強。需要指出的是,抓拍人物時還是快門優先、程式自動、全自動更能拍到。先談拍到,再談拍好。
-
18 # 凝一天下
人像拍照時,大家習慣用m檔,還是光圈優先?
看到這個話題,很想嘗試回答一下。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自己也非常喜歡人像攝影。也一直都在努力學習攝影中。
因為自己時間有限,外拍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個季節都出去拍過照片。
我這裡沒有經驗分享,在此回答問題,也只是說說自己的人像攝影拍攝體會。
回答的不是專業術語,還望各位老師,各位朋友敬請見諒。
我基本上都是在戶外拍攝,也比較習慣用m檔拍人像,這是因為用m檔可以拍攝出來自己想要的,比較理想的畫面效果。
因為喜歡用手動調整相機引數,來達到控光的效果。這樣就可以拍攝出來與環境光不一樣的畫面視覺感。
透過調整引數,可以壓暗背景,調控現場光線環境,根據拍攝風格,達到拍攝不同題材的攝影人像作品。
下面就分享給朋友們我的攝影作品,這張照片拍攝的時候是接近下午,光線特別明亮,而且又是順光。
真正的拍攝現場環境,沒有這樣的光影效果。我利用樹葉作為前景遮擋,調整引數才拍攝出來這樣的光影效果。
以上所說都是自己的拍攝體會。
在這裡向您學習了
使用器材,佳能60D
鏡頭,18—200
-
19 # 扶柵望海
光線充足時可以用光圈優先模式,光錢比較暗談心裡沒有把握時可以選擇手動對焦模式,第一.合焦比較準確第二.合焦也比較快。
回覆列表
我習慣用m檔,因為正如教材描述的那樣,全手動檔(m檔)能使攝影師精確的控制曝光。有人會說AV,TV檔也可透過曝光補償達到自己的要求。怎麼說呢?m檔看起來操作反鎖,感光度,光圈,快門都要設定,但也因此給攝影師更自由的操作體驗。相機把這三個設定也按放到順手的位置,實際操作並不麻煩,拍人像第一次設定好了,拍攝過程中往往也就是稍微調一下快門校正曝光。我m檔用習慣一直就沒改過,無論拍什麼都是,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