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麵包財經
-
2 # 阿酷的生活
我從02年至14年,在四川的一個小縣城代理美邦,當初是多麼的輝煌,特別是過年過節,顧客都是在搶貨,根本沒有庫存,99%的加盟商都是盆滿缽滿,但隨著公司上市,公司壓加盟商的訂貨指標逐年增加,但是款式更新少,價格高,質量一般,加上公司管理人員高高在上,官場氣息嚴重,加盟商賺不到錢,又受氣,就一片一片關店,我開了12年的美邦也只有關了,其它的子品牌都是價格高,款式差,都沒有做起來,現在公司這個樣子,我們大部分加盟商在08年開始就預計有今天,
-
3 # 你的月光我來剪
現在更多的快消品牌加入市場,大家可供選擇的更多了,美邦最早的那批顧客80後都已三十多了,基本不會再買這個牌子了吧,一來年齡不合適,二來檔次也不夠!
-
4 # 獨角獸工場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楚雨蕁的那句:“今天端木帶我去了美特斯邦威,買了很多東西……”相信如果現在的小男生想討好女朋友,帶女生到了美特斯邦威,估計只會得到女生的一個白眼。當時的美邦還是很風光的,能在最火的偶像劇裡植入廣告。可曾經的服裝大王在2016年底的財報中顯示,僅2016年上半年,淨虧損就達到了6019.08萬元,年度虧損超一億元,3年時間關閉了1500餘家門店。
2011年美邦的業績達到頂峰值,營收99.45億元、淨收12.06億元。可這也是美邦發展的拐點。2011年底,美邦就遭遇了庫存危機之後,國際品牌強勢入駐。我們熟悉的森馬、真維斯、佐丹奴等品牌和美邦一樣遭受到了巨大的危機。大量的國際品牌,例如H&M、優衣庫、ZARA等,主打年輕人市場,快時尚的理念吸引著消費者,自此,美邦等品牌的產品、營銷優勢一下子就沒了。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了。美邦的產品價格一般在300元以內,而網際網路上服裝類是賣得最好的,服裝類中又是這個價格帶賣得最好。所以,整個網際網路服裝品牌都是美邦的競爭對手。很多時候我們更願意透過天貓、唯品會、京東等線上APP來購物,就算是去商場,也是奔著幾個大熱的牌子,美邦的競爭力已經急速下降了。家附近目前有一家美邦的店鋪,一直在打折促銷,不過幾乎沒有新品,很多人根本就不會進去,寥寥幾個進去的也會很快出來,有人開玩笑:美邦裡的導購都比顧客多了。
-
5 # 阿野騎行
它怎麼了我不知道,但是我從它家買的襯衣還是穿了挺久的,算算有三年的秋冬春季
-
6 # 繁睲點點
還有真維斯。跟美邦當年的款式都差不多,現在都差不多關店了。07年,08年的時候,我們這裡的李寧,美邦,真維斯多火爆!現在已經好久沒進去看過了,偶爾去了一次,看了下里面的款式還停留在07,08年的樣子,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買呀
-
7 # 使用者59907921471
以我的經驗來談,我大學那會兒08年,穿美邦,覺得不錯,到了11年後就不再穿了,首先樣式醜,質量差,與國外的快消品完全不是一個檔次,16年,我媳婦兒給我買了個mecity的皮衣,還花了一千多,把我心疼的,後來才知道是美邦所謂的高階品牌,呵呵,就穿了一次,大概穿了不到一星期,然後吐水,掛在衣櫃裡面了,今年拿出來穿。哎喲媽呀,外皮全部掉完,我想你這樣騙錢你能留住客戶嗎?線頭一堆,完全是模仿,呵呵。請問你讓我如何愛你這樣的騙子
回覆列表
根據美邦服飾釋出的2017年三季報,公司預計2017年全年公司將虧損2.07億元——3.62億元,這說明美邦進行品牌創新、渠道轉型及供應鏈最佳化的轉型之路依舊未能做出成效。
美邦的業績下滑是從2012年開始的。當年整個服裝行業陷入行業危機,各個企業都存在庫存積壓的問題,為了擴大銷量降價銷售,掀起全行業內的降價潮,服裝行業競爭加劇,多個服裝企業傷筋動骨。
2011年美邦服飾的鼎盛時期,營業收入99.45億元,淨利潤約12億元。而在2015年的低谷期,美邦服飾的營業收入為62.95億元,較2011年降低了近四成。虧損4.32億元。
2016年美邦賣掉了一家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扭虧為盈。
2017年前三季度美邦營業收入44.43億元,同比下降5.69%;虧損1.24億元,在2016年公司盈利0.36億元。在這幾年中,美邦就不可避免的要關閉低效門店。
分業務來看,美邦的直營零售業務已經成正增長,而加盟批發業務仍同比處於下降狀態,拖累了整體收入。公司仍處於業務調整期,費用率高,而單季收入波動大,經營有待改善。
為了挽回節節下滑的業績,美邦推進品牌創新(美邦主品牌由單一休閒風格細分為五大風
格)、渠道轉型(加強購物中心及其他新興渠道合作)及供應鏈最佳化這三項措施,但目前仍處調整期。目前直營端已初步顯效、但加盟端銷售仍存壓力,業績端壓力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