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昊叔Crescdim
-
2 # 治療椎間盤高手
你好!看到你提的題目是長期堅持雙盤打坐會傷膝關節嗎?也想和你溝通一下,我認為長期堅持雙盤打坐,不僅不會傷及膝關節,反而會增強膝關節的功能,打坐其實就是一種坐著拉 腿上筋的一種靜運動,長期堅持打坐,能把腿上的攣縮經絡拉到原來的長度,增加經絡的韌性和彈性,能把經絡攣縮的筋節開啟。讓原來不通的經絡暢通,腿上的經絡暢通了,膝關節的供血得到加強,膝關節的功能會更強。所以說長期堅持雙盤打坐不會傷及膝關節的。
-
3 # 夏日清風139688321
長期堅持雙盤打坐會傷及膝關節,肯定的!
-
4 # 柘溪散人
這個問題不要一概而論。
一般情況下,如果成年人沒有接受過柔韌性鍛鍊,雙盤較難。如果強拉硬扯,肯定對關節不利。
雙盤前,應先充分準備,開啟髖關節,增強膝關節柔韌牲,循序漸進,不要心急,久久為功。可常做蝴蝶飛和晃海活動。
每次雙盤前,要充分熱身,先做單盤晃海,然後雙盤,如此則不傷身。
-
5 # 走召月兌
有的雙盤後,痛了很久都沒好的人,那是堅決說會傷膝,但也有盤了二三十年都沒問題的,當然會說沒問題,所以這問題因人而異,以我的經驗,沒有雙盤之前,膝已經有問題的,會加重膝的問題機率非常大,所以不宜學習雙盤打坐,但如果學習雙盤前,膝是沒問題正常的,可以學習雙盤打坐,由之前的盤幾分鐘再慢慢延長時間,麻木就要放下,痛的話就邊拍打按摩痛的地方邊堅持打坐,會慢慢越來越適應的,反正我就是慢慢熬過來的,現在每天打坐兩小時不會麻痛,打坐幾年後,行路會變得輕快,僅供了參考。
-
6 # 陳更洪
打坐靜修幾乎是所有門派所共同採用的姿勢之一。也叫共法。我幾乎天天都堅持雙盤腿靜坐。可以起到放鬆身心,消除疲勞,培養元氣,打通經脈的作用。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腿部非常僵硬,沒辦法雙盤,但透過每天一有時間就壓壓腿,逐漸從散盤,到單盤,再到雙盤。從每天坐五分鐘,十分鐘,再到每天坐半小時,一小時二小時。長久的習練,必將對身體有一個質的飛躍。
-
7 # 次角藝生
打坐,要得法!
不能受寒涼,長衣長褲,不能當風打坐!
天氣涼了,要蓋毯子!
飲食,禁忌寒涼食品!
意守丹田,要似守非守!意念不要過重!
回覆列表
如果動作不當或者髖關節活動受限,則有可能會損傷膝關節。
行業中有一些聲音在質疑雙盤打坐,認為這個體位對膝關節損害很大,因為有一部分人在雙盤打坐之後出現了膝關節或踝關節的疼痛甚至損傷。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雙盤是無害的,覺得雙盤好處很多,出了問題肯定是動作沒做對,並舉出不少沒有出問題的練習者作為反例。
其實當你提出一個觀點,卻發現對方總能提出反例來反駁,此時就應當敏銳地意識到,雙方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過沒有給各自的觀點加上足夠的限定條件。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任何原則、定理通常都只在特定的框架之內才能夠有效、適用。
探討全蓮花坐或者任何一個動作,比如跑步腳到底那個位置著地好,都應當把相關的前提條件說清。比如可以解釋,什麼樣的人練習雙盤打坐可能會損傷膝關節,那些練雙盤卻膝蓋沒事的人身體素質又有什麼不同之處。而不應該非黑即白地下一個武斷的觀點。
雙盤之所以給部分人帶來關節損傷或疼痛,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完成這個動作中某個關節的活動幅度受到了限制,因此讓其他關節受力更大。
雙盤這個動作需要的下肢靈活性包括:髖關節的屈曲、外旋與外展,膝關節大幅度的屈曲和微小的內旋,以及踝關節的蹠屈、內翻與內收。
膝關節在垂直方向上受力沒問題,但是最怕的就是側向和扭轉的應力。常見的運動傷,如半月板、前十字韌帶以及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基本上都是這種外力導致的。
所以,回到全蓮花坐。其實這三個關節裡最關鍵的當屬髖關節,踝關節次之,膝關節只要能彎曲幅度夠就可以。當髖關節不能有足夠的靈活度,尤其是外旋受限,那麼踝關節就要更大的內翻幅度來代償。這兩個關節靈活度不足,那麼夾在之間的膝關節就必定要受力更多。
下面就從髖關節的角度來簡單分析。一方面是骨骼結構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肌肉的原因。
1. 骨骼結構異常:股骨扭轉角過大
大腿的股骨頸和最遠端的內外側股骨髁所在平面形成的夾角就是股骨扭轉角,反應了股骨自身從近端到遠端發生的扭轉程度。正常情況下,應該在12-15度左右。
如果扭轉角過大,那麼在雙盤時就會出現,明明髖關節外旋到了足夠角度,但是大腿遠端-膝關節處還是抬在空中,落不了地。
如果暴力下壓大腿遠端,強迫膝關節著地,那麼就可能會對髖關節造成損害。
如果再把小腿和腳往上硬掰,那麼又會對膝關節產生側向(內翻)和扭轉(內旋)的應力,而這對半月板和外側副韌帶損害是較大的。也許最初沒有不好的感覺,但是長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損傷。
股骨扭轉角是骨骼的結構性問題,想透過訓練或者手法改善幾乎是不可能的。
簡單判斷股骨扭轉角的方法:先找到大轉子的位置,然後讓大轉子水平指向側方,這樣粗略確定了股骨頸的方向。然後屈膝90度,把小腿擺放在如下圖的位置——髖內旋。去觀察小腿和沿大腿縱向的垂直平面之間的夾角,如果目測大於30度,那麼很可能就代表股骨的扭轉角也過大。
通常你會發現,股骨扭轉角較大的人,即使未經專門的柔韌度訓練,其髖內旋的表現出來的幅度往往就會更大,但是髖外旋則可能受限。具體的,我之後講到假胯寬這個主題的時候會詳細解釋。
2. 肌肉的因素:髖內旋肌限制髖外旋活動度
主要肌肉包括:臀中肌與臀小肌的前束以及梨狀肌。
因為梨狀肌在雙盤坐這個屈髖幅度之下,其功能就變成了讓髖關節內旋——肌纖維位置變化而處在了髖轉動軸心之上(如下圖),因此柔韌度不足會限制髖外旋的幅度。
除了肌肉的限制因素之外,髖關節內部運動學、骶髂關節、骨盆整體位置等方面也同樣可能影響到髖外旋的活動度(為何有人單側受限),所以需要進一步判斷。
綜上,如果髖關節受限的原因來自於股骨扭轉角過大,那麼就不建議再去強迫自己做到標準的雙盤。如果是因為肌肉、關節內部運動學等原因導致髖關節受限,可以進行相應的處理來改善關節靈活度就可以。比如透過拉伸、肌肉能量技術或者關節鬆動術等等,下圖為梨狀肌拉伸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