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今年零售業好慘,除了雙11的電商自己刷單以外……
3
回覆列表
  • 1 # 零售專家魚先生

    過去的2019年對中國零售行業來說是動盪的一年。

    首先,老牌外資零售巨頭紛紛敗走中國,家樂福麥德龍相繼被蘇寧物美收購,國外折扣零售商ALDI、Costco 則看好中國廣闊市場,搶灘登陸。華潤萬家不敵本土企業,最終黯然撤離山東北京戰場;圖謀吞併中百已久的永輝,最終竹籃打水計劃落空;步步高收購家潤多,從而進一步鞏固本土勢力;家家悅進軍安徽市場,順利收購31家超市,完成版圖擴張。

    其次,就連近年穩健增長的便利店市場也風起雲湧,併購四起。羅森中國、山海藍圖合力瓜分全時便利店,紅旗連鎖收購9010超市,蘇寧收購OK便利店。

    再就是代表新零售業態的盒馬從捨命狂奔到保命狂奔,京東7-fresh不斷探索新業態尋找突破口,美團小象生鮮接連關停最終沉沙生鮮戰場,就連做得風聲水起的呆蘿蔔,吉及鮮,也面臨資金鍊斷裂,轟然倒下。

    回望2019年,中國的零售市場,儼然是一個群雄紛爭的戰國時代,國內尚未出現絕對的霸主,兼併與倒閉不斷伴隨著零售行業前進的路,而不斷湧現的零售新業態,在尚未完善自身造血能力前,每一步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瞬間停滯,消費市場受到嚴重的打擊。疫情驟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削弱了消費能力,有些企業能夠順勢而為,完成了自身的轉變,在危機中不斷髮掘機遇,有些企業則充分暴露了自身的短板,給自身帶來深刻的教訓。面對2019年嚴峻的市場環境以及2020年疫情的延續,零售業究盡要走向何方?

    1、行業整合和競爭將會加劇。

       2020年將會延續2019年發展趨勢,行業整合將面臨加劇。由於此次新冠疫情覆蓋面積廣,影響週期長,將充分暴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對本身贏利不強,搖搖欲墜的企業,猶如突然一記重拳,進一步加劇其倒閉風險。地區性龍頭企業迫切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加劇了地區間零售企業的競爭。目前一二線城市商業已逐漸飽和,以往重點佈局一二線城市的零售企業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逐漸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發展,將引起與本土零售企業的直面競爭。便利店經過前期的高速發展,擴張過快,平均單店盈利情況較差,若無資本的加持,盈力狀況有所改善,將進一步加劇倒閉風險。

    2、企業將不斷提升自身靈活性,求存求變

       此次新冠疫情,給消費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但新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人們新的需求,如線上購物線下提貨,社群團購,無接觸付款。消費環境所造成的困境激發零售企業主動求變,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同時也促進了零售企業及時應對顧客需求,提升服務質量,以便更好的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

    3、線上線下不斷融合,競爭與合作並存

       線上與線下將不在是誰優誰劣的競爭,而趨向於不斷融合。實體零售將不斷擴充套件線上業務,透過其線下體驗,線上購物的方式,過一步提升購物體驗。電商將進一步擁抱實體,用自身的資料及技術優勢去填補實體所展現的不足。線上與線下將最終形成零售新的形態,競爭與合作並存。

    4、實體店新技術,數字化技術提升

       實體零售面對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趨勢,為了降低營業費用,將逐漸接受新技術的引進,進一步改造賣場,如無人收銀系統,NFC技術,提升效率,改善賣場體驗。同時利用資料分析工具和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提升後方工作效率以及準確性,減少人為干擾因素,更快更準確的掌握顧客需求動向,最佳化商品結構和賣場陳列,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銷售。

    5、生鮮將成為線上和線下競相爭奪的領域

       生鮮做為消費頻次最高的商品分類,是實體賣場最為重要的引流工具,疫情期間無疑進一步突顯生鮮的重要地位。這將進一步加劇生鮮電商,社群團購,實體零售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生鮮電商競爭進入轉折點,經過2019年的倒閉風潮,資本界風聲鶴唳,談生鮮色變,若持續無法實現盈虧平衡,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6、零售業將逐漸迴歸到零售本質,即商品和服務。

       無論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商,最基本的本質是提供滿足顧客需求的商品和服務。零售本身是慢功出細活,利潤微薄的行業。近幾年資本催生下野蠻生長的零售業態,枝繁葉茂,卻失去了紮實的根基。2019年的併購及倒閉風潮,將讓更多的零售企業得以警醒,放慢腳步,迴歸零售的本質,從如何提升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滿足顧客的需求中尋求腳踏實地的發展。

  • 2 # 無語落天

    以下摘錄ITM模式創始人陳龍劍本月的訪談記錄。這番話可能會讓中國大多數零售者有真正的認識。

    現在零售業危機面臨的不僅僅是管理和經營的範疇,很多人至今沒有看懂未來的零售方向。2019年就是零售業的轉折年,幾千年以來低買高賣、販售式賺取差價利潤的“買賣”將在2~3年內終結。有很多人試圖在營銷層面去賣貨,還有些所謂自媒體做直播、做明星帶貨,還有的介紹一些營銷思路,都是錯誤的,甚至遊走在欺詐和非法集資的邊緣,非常危險。大有沒有日子過得狀態。

    98%的人總是將實體和電商一分為二地分開看問題,因此,導致大部分實體經營者埋怨電商的發展,去拿西方國家電商發展程度來對比中國,其實,再多的埋怨和悔恨,只能讓我們擁抱網際網路,哪怕你是“被迫的”,也要必須認同。其一是網際網路是中國資訊化趨勢的發展,也是中國崛起,佈局全球化的必然;其二是,目前電商市場結構已經很清晰了,幾個巨型企業已經壟斷網際網路80%的電商資源,國家可支配的資源(除基礎電信外)也不多;其三,網際網路電商時代也即將過去,未來十年是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阿里和騰訊已經佈局,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二馬”的可怕,而很多電商,包括京東蘇寧在戰略上還是很侷限),電商現在除了清庫存之外,其實利潤非常低,不賺錢,也是賠錢賺吆喝而已,只不過實體的成本是顯性的,即貨幣流通屬性,比如房租、稅收、員工福利以及囤貨等;電商的成本則是隱性的,即砸錢給平臺企業進行資料引流和推廣等。應該說,我們現在趕在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好時候。零售未來不會有“新零售”,零售的未來就是沒有未來,未來只有新消費。

    以上是ITM模式創始人陳龍劍訪談記錄。我是非常認可其這個觀點的。改革開放40年,過去的企業經營結構是計劃經濟轉向粗放式市場經濟,因此,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在管理上只要做到精細的成本控制,就能讓企業起死回生,不斷盈利。顯然這種管理更適合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製造業,因此,西方的制度化管理日本的精細化管理就受到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學習借鑑和規範式熱捧,甚至還產生了像海爾張瑞敏“人單合一”、“斜坡球理論”等一批優秀的適合中國本地化的管理哲學。事實證明也確實提高了績效,中國今天的經濟成就就足以說明。但可惜,這種管理制度很可能會“落伍”,甚至可能被淘汰——已不適用於目前企業員工,即對人的管理,尤其是實體制造業,用人荒現象不是偶然,所以,更不可能適合未來的企業存在形式。

    那麼,未來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存在形式呢?只有搞清這個,才能配套相應的管理機制,否則就是文不對題,衣不對人,沒有任何意義。個人認為,未來企業均系“小而創”和“微而新”的形式居多——即10多人左右的小企業團隊,但擁有獨特的創造力、創新力和智慧財產權,這是其市場競爭的核心。因此,當前的大企業會在未來進行市場洗牌,洗牌後的留存企業基本上升級為中國的巨型智慧化、數字化的企業(包括實體制造業),其後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巨頭企業。換句話說,企業如果沒有核心的創新創造技術或不能被複制的獨特模式,未來很難存活或者只是賺個辛苦錢而已。

    零售業只是產業結構的一個縮影,目前零售業做的就是轉型升級,尤其是現在高度集中開業的大商場和城市綜合體,未來的意義不大。因為未來整個產業呈CPS(消費端~智慧定製生產~服務端),因此,零售業將被這個結構或模式的密集的小型服務商所逐步取代,集約化的商場會被去中心化、批發商和流通商會被去網路中間化逐步蠶食,零售企業如果在今年不能順利轉型,或者還是找不到轉型方向,大部分企業不會跨過2020年。

  • 3 # 益姐小家電

    臨售也是要看區域和片的,不能一杆打死一船人,在旅遊區,人流量交高的步行街,菜市場,學校周邊,以及一些高檔寫字樓,遊樂場所,這些地方的零售服務不但不會凋零,反而會有增長屈勢這要看你咋麼去看了

  • 4 # Q佛度有緣人

    如何看零售業的未來。

    目前國際形式不確定因素增加,新技術和新業態越來越多。

    未來的零售業必須要轉型升級,多業態融合,中國市場潛力大,活力足!未來人們的收入會大大增加,這必將推動人們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對於零售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

    未來的零售業將會升級轉型成為實體零售和網路零售相融合,線上線下的全渠道發展成為大趨勢。

    任何行業都需要好的服務。未來的零售業應當是與服務並存和發展的,人們越來越注重服務品質,就比如你去買東西,如果店家的服務態度不好,就會讓人產生不愉快,就不願意買他家的東西了,相反,服務做的好的就更容易把東西賣出去。

    再一個現在中國單身狗越來越多,生育率越來越低,未來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將會愈發嚴重。將來的零售業會更加數字化,智慧化,從選購商品到使用都會實現高效,快速,智慧便捷的一條龍服務。

    未來的零售業面臨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所以必須要轉型和升級,落後一個腳步就可能被淘汰。

  • 5 # 紫薇情

    現如今天,傳統零售業銷售正處下坡狀態,大街小巷到處可見門面出租或轉讓,電商的崛起,人們消費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尤其是現在短影片的流行,直播的興起,讓大家對消費產品更直觀,隨著5G的到來,未來零售業消費的體驗及習慣也就更高,越來越多的人看短影片和直播,未來是人人直播的時代,也將帶動新一輪的零售

  • 6 # 吹牛皮的魚

    對廣大企業而言,新零售不僅是渠道形態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影響了消費品行業的競爭力模型,產品和品牌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以消費者為中心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在各領域的精細化運作中。

  • 7 # 臨沂板牙哥

    臨售也是要看區域和片的,不能一杆打死一船人,在旅遊區,人流量交高的步行街,菜市場,學校周邊,以及一些高檔寫字樓,遊樂場所,這些地方的零售服務不但不會凋零,反而會有增長屈勢這要看你咋麼去看了

    最後在這裡我祝大家能開開心心,生意越來越好,錢越賺越多,身體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

  • 8 # 尋你and奔跑

    對於題主零售業未來的看法,筆者不敢去談,因為框架太大,零售業包含的分、子業態太多了。

    若單純從小便利店的前景來看,筆者覺得這兩年並不容樂觀,這種不樂觀並不是說便利店沒有市場,沒有價值,而是說這兩年在便利店連鎖短期內湧入的資本太多了,這種情況必然會給各家便利店的實際運營帶來極大的困擾。

    我們知道,作為便利店這種商業形態,是需要一定的消費群體作為基礎才能支撐的,假定原來一個便利店的有效輻射範圍可以到500米,那麼這個便利店自然是盈利的。可短期內資本的大量湧入,將會直接導致同範圍內的同質便利店數量劇烈增加,而這無疑會使原便利店的有效輻射範圍減至300米或100米,從而其覆蓋人群也會因此產生大大的減少.....

    故此對於單一小便利店來說,一般來說其短期內的競爭會劇烈加大,前景並不容樂觀。

    其次,便利店這種商業形態對租賃房屋的形態、位置等因素是有著相當高要求的,這也是傳統便利店無法大規模複製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但隨著資本的大量湧入,為了追求短期的目標與數量,房屋位置、形態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經營者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了,而對於這種情況,後期的經營者必然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最後,短期內便利店連鎖資本的大量湧入,會造成區域性地區的房租直線上漲(或居高不下),這一影響短期內可能看的不太明顯(一般便利店的房屋租賃基本都在5年以上),但此效應將會進一步的抬高便利店的經營成本,從而會對以後的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

    綜述,對於小型便利店來說,其是有市場存在價值與意義的,其小型化、便捷化與質最佳化將會成為零售商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然目前短期內大量融入行業的資本及連鎖開店潮,同質競爭的不斷加劇,將會使其面臨著一個市場更為殘酷化的

  • 9 # 2019金木

    零售業必須和網路資訊結合,不然早晚要行業淘汰,網路資訊經營新模式是主趨勢,一步電話就可以解決所有消費得時代,零售經營的模式要升級兩條腿走路才能利於不敗之地。

  • 10 # 幣勝財經說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的現代零售業面臨諸多問題,不管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一方面是在產業結構等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另一方在服務的效率上明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零售業的智慧化、數字化、個性化、多元化尚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興起,中國的零售業迎來了一個技術賦能的時代,即智慧商業時代。

    智慧零售將透過對場景的感應能力,使場景資料化,並即時儲存和自動彙整;同時將不同場景的資料進行協同共享。而這種協同價值必然會帶來零售行業成本、效率和體驗的最佳化與重組。

    這一次的革命很可能是顛覆性的,它將繼續沿著零售的本質而重新改寫零售行業的執行規則,我們必須站在這個時代的前沿來重新定義未來的遊戲規則。

    今天,低價和便捷已不再是消費者追捧的熱點,如果仍然還沉浸在“控制價格、擴張地盤”的傳統思維裡,不能與消費者的痛點零距離“接觸”,那麼必然會在未來的商業大潮中被沖刷得無影無蹤。

    每一位有前瞻性的零售企業家都應該清醒地看出未來的大勢,明白當下的形勢,能夠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冷靜、客觀、務實的判斷,從而在這個全面深刻的零售行業大變遷的當口找到一條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模式和路徑。如果還是一味地沉浸在過去那種單純依靠“增速紅利”所帶來的美好日子裡,在行業即將或正在發生鉅變的前夜依然看不清變化、看不出危機、想不到進取,我們有理由相信“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一定會在傳統零售思維的人們中間重複上演。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1 # 散戶一家親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一次的革命很可能是顛覆性的,它將繼續沿著零售的本質而重新改寫零售行業的執行規則,我們必須站在這個時代的前沿來重新定義未來的遊戲規則。

    今天,低價和便捷已不再是消費者追捧的熱點,如果仍然還沉浸在“控制價格、擴張地盤”的傳統思維裡,不能與消費者的痛點零距離“接觸”,那麼必然會在未來的商業大潮中被沖刷得無影無蹤。

    每一位有前瞻性的零售企業家都應該清醒地看出未來的大勢,明白當下的形勢,能夠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冷靜、客觀、務實的判斷,從而在這個全面深刻的零售行業大變遷的當口找到一條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模式和路徑。如果還是一味地沉浸在過去那種單純依靠“增速紅利”所帶來的美好日子裡,在行業即將或正在發生鉅變的前夜依然看不清變化、看不出危機、想不到進取,我們有理由相信“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一定會在傳統零售思維的人們中間重複上演。

    未來將是一個智慧零售的時代,這必是一場深刻而又徹底的產業革命,當然也是創新的機會和價值所在,具體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擁抱消費主權時代

    任何企業都必須認真傾聽消費者的心聲,消費者正在覺醒,這是一個彰顯消費者主權的時代。

    我們正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城鎮化生態、中產階級崛起和數字消費浪潮這三股力量正在推動中國從製造大國向消費大國進化。每個消費者的生命,企業的命運,都來自消費主權。

    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具有個性化,人的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分散,這對零售自身的應變能力和服務素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說,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會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屬資訊賬戶”,裡面記錄了個人所有的生物資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肉燉粉條是先炒豬肉還是煮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