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知一二R
-
2 # Sunnytom
現在的本科生沒什麼競爭力了,堅持讀下去吧,如果不太喜歡所選擇的專業可以多修一個專業,但讀了一年退學真的划不來。
-
3 # 八閩狀元郎
研一想退學,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真的,這其中就包括我。但是你既然問到了“該怎麼辦?”這也說明,你明白 退學的代價 和 重新抉擇的困難。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能讀研本身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所以大家都會格外珍惜。但是讀研以後,發現研究生專業、導師不是自己喜歡的,研究生生活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心中的失落感不免倍增,這點我能夠感同身受,但我也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經歷和感悟分享給你,能夠為此時的你提供一點指導和幫助。
選擇留下的理由——感謝讀研給予的獎勵距離研究生畢業已經過去3年時間了,3年來我成長和進步很大,與我而言,這是3年研究生學習給予的最好的獎勵。讀研的3年,是我一生中最辛苦、最幸福、最難忘的3年。因為我的本科大學和專業並不是太好,所以從大一就開始確立了考研目標,大四複習的時候很努力地準備,最後順利考上了目標大學的研究生。可問題就在這裡,目標大學不一定就是想象中最理想的大學,尤其在讀研的第一個月,“退學”也是我那時候有認真思考過的想法。但最終,我還是堅持讀完了三年,並且收穫很多。在退學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選擇。
我在這邊給你提三個不退學的建議:①遇到好老師一定不退學,好老師一輩子可能只會遇到一次;②如果你的學校不差,也不要輕易退學,因為退學了你不一定考得上;③如果你能扛過三個月,就忘掉退學的想法,因為你已經適應了。
1、想退學的第一個月——入冬太快、食物太粗、導師見不到
剛讀研的時候,我其實不太適應,因為我是一個南方人,研究生學校在北方。那年冬天來得特別早,國慶還沒到,大家便穿起了厚厚的棉服,氣候是第一個不適應的條件。北方的食物和南方相比,做的都比較粗糙,各種麵食和粗糧,有的食堂甚至連白粥也沒有,饅頭我也吃不習慣,食物是第二個不適應的條件。而相比這些,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們那屆的導師都是被安排的,我導師那會在外地開會,我在入學的第一個月裡,幾乎就是無人管的狀態。除了正常的公共課外,剩下時間都是待在宿舍和圖書館,根本不知道如何學習。這三個條件相加,是不是構成了“退學”的理由。更糟糕的是,我導師那屆就我一個學生,我連同伴都沒有。
2、故事反轉的第二個月——我親愛的導師突然降臨
國慶前和同屆其它專業的同學聚了個餐,才發現原來想“退學”的不止我一個人。有一個女生,他的導師是一個年紀很大口音很重的大爺,上課說話她聽不懂,她特別想退學。還有一個男生,他覺得他人大的金融學比我們學校的好,所以也想退學重新考。當然,也有不少人談起自己的專業、導師和同學時,非常認同和滿意。和他們相比,我退學的理由居然是因為見不到我的導師,只聽說她年輕時的導師,曾是一個在民國時期就很有名的哲學大師,而她又是如何如何牛逼,所以內心還是有所期待的。那次聚會聽到別人關於退學的抱怨後,反而給了我很大的安慰。而幸運的事也在隔天發生了,聚餐後第二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個“老太太”的電話,讓我去某個飯店門口等她,關鍵她沒告訴我“她是我導師”,電話中只說要請我吃飯。
3、一頓“大餐”——收買了我堅定讀書的心
記得那是一家並不算是很起眼的餐廳,但排隊的人卻很多,因為是提前預定的包間,所以我很悠閒自在地進屋落座。不一會兒,一個自稱是我大師姐的非常漂亮的女孩進來了,又過了一會,一個自稱是我二師兄的黑社會模樣的大哥又進來了......陸陸續續來了好多人,後來我們學院的院長也來了。說實話,能坐在院長旁邊吃飯,對我來說很意外,因為本科的時候看院領導基本都是在臺上,突然覺得自己也有點膨脹。最後,一個個子高、氣質優雅的老太太抱著一箱白酒進來了,著實讓我感到震驚。那頓飯吃的很好,首先是一屋子的人氣很暖和,改變了我對北方冬天的看法;另外就是我吃到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消除了我對北方食物的偏見;最重要的是,終於跟那個心心念念一個多月的老太太喝了一下午的酒。這個下午,把原來所有的“退學”雜念拋開了。
三段小經歷和感悟,一點小轉折,言語很難去表述箇中滋味。從導師請我吃的第一頓飯開始,我最美好的研究生生涯,真正開始了。三年來,我不光從課堂中學到了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不斷應用知識和積累經驗,三年系統性的學習,讓我變得比普通人稍微博學一點,更重要的是讓我學會了更加獨立去思考。如果能遇到好導師,我希望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
4 # 要重新來過
堅持下去,別退學。現在的社會學歷越高,你獲得的機會就越多。很多公司的管理,高層管理基本上都會考慮學歷,並不是你能力很高就會受重用。
拿我們公司來說,以前還認可非全日制本科(自考成人本科),隨著公司的發展,現在管理層的招聘,都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研究生就更吃香了。
以前覺得讀書沒什麼用,但是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要是能重來一次,我肯定好好讀書,加油吧,堅持下去。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為什麼想退學?
是不喜歡這個學校,不喜歡這個專業,不喜歡這個導師,不喜歡讀書,學習能力跟不上,生活不習慣,人際關係處理不好,還是戀愛或者是失戀了,或者是覺得父母太辛苦了,想早點工作等等。
我個人覺得,現在讀研或者還在讀大學的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其父母與其父母的父母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會更開明、更重視孩子的教育,也更尊重孩子的選擇,更希望孩子快樂……,而獨生子女也有與其父輩不同的地方,更自我、更張揚,也更少約束,自律性較弱……
所以你應該找到想退學的根本原因,根據原因再作決策,並充分考慮決策所帶來的風險和後果,對自己的決策的最差的後果是否可以承受,有沒有再彌補的辦法,所有都考慮清楚了再慎重決定,最好提前跟父母溝通好。
前兩年,一位朋友的小孩上了大學,堅決要退學,父母怎麼溝通都不行,後來朋友讓我跟他聊聊,本來叔也不想管別人家的閒事,但盛情難卻,只好勉為其難。
聊了兩次,終於知道一些原因,原來是孩子心裡一直有個坎,高考後覺得自己考得不夠好,所讀的專業也不是自己報的第一專業,想復讀重考,父母沒同意,才勉強去讀,到學校後恰好有個同班同學之前在另一個更好的大學讀了三年,說是忽然不喜歡所學的專業,重新參加高考進了他們班,那位同學己經二十四歲了還能有勇氣重新選擇對他也有影響。
聽了孩子說的,我問他,這些還不是你想退學的根本原因,我們一起列一列原因,看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透過逐一排除,找到主要原因,一是覺得平臺不夠,看不到前途,二是不喜歡所學的專業。
根據原因,我的解釋是平臺很重要,但個人努力也很重要,山窩窩裡也能飛出金鳳凰;至於不喜歡所學的專業,現在學校裡也可以轉專業。
但這孩子說他打算以後還讀碩,用保研率、考研錄取率、被錄取的主要學校,轉專業的程式、條件和轉成率進行說明。說實話,我心裡還真被他說服了。
我又問他既然決定退學,打算怎麼辦?家裡是否有條件支援他。他說一是復讀重考,二是申請出國留學。(看來這孩子是真有想法)
我又與他一起分析復讀重考的後果及各種後果的大致機率,申請出國留學的後果及可能性,並強調復讀的時間換失和經濟損失,至於家裡是否有條件支援他的選擇,我建議他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好好溝通,我還開玩笑說,就當你父母不是父母,是投資者,想想怎麼讓投資者信任你。
結果大家肯定知道滴,我是不可能說服他的。
接下來的事大家肯定猜得到,這孩子是鐵了心想退學了,我反過來開導朋友了,無非是從以下幾點開導:
1、孩子沒有想法家長急,孩子有想法家長也急,不如放寬心,和他一起規劃未來吧;
2、都是獨生子女,今後他有了很大成就,別指望他能照顧你們,無非是你們在我及其它人面前有點心理優勢,如果他是個普通人,就在你們身邊,你們需要,說不定偶爾還可以關心一下你們,有時被啃老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認可和幸福;
3、男孩子想折騰不是壞事,萬一折騰的結果比現在好呢,俗話說要折騰趁年青,千金難買我願意,重在過程嘛,難道沒看到現在四五十歲的人還在折騰呢。
4、孩子折騰是需要花錢,根據各家條件吧,如果他成功了,父母省吃儉用準備留給他的幾十萬沒有用,如果他成了廢人,上百萬也不夠用,不如把這些錢當作投資,使他受到更好的教育,增強他的能力。
5、其它,不想讓想退學的孩子知道,省略500字左右。
有類似經歷的家長看了以上所寫的,是不是覺得我象孩子的託,可能會說真是站著說話腰不疼。
那麼,對想退學的孩子,我也有幾句話說,免得有不公正的嫌疑:
1、你想要得到更多,肯定要付出更多,堅持加自律會超出你的預期,水滴石穿嘛。
2、很多事,憑什麼你都不太瞭解,就下結論說你不喜歡,比如學校、導師、專業之類,未免太武斷了吧。
3、為什麼讓與學習相關性不強的事影響你的學習呢,比如失戀、人際關係等等,你為什麼不能拿出你想退學的勇氣把這些關係處理好呢。
4、世界上最關心你、對你最無私的人就是你的父母了,對他們好一點,不要做依賴他們又使他們不堪重負的決策,畢竟他們所能提供給你的條件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如果他的不負責任,隨心所欲,不能堅持和忍耐,可能你也沒有條件上研究生。
5、如果是覺得父母太辛苦了,想早點工作,那麼我只能說你真懂事。不過你上網看一看招聘公告,好的公司和崗位沒有個過硬點的碩士學歷學位還真連門坎條件都達不到。
6、其它,不想讓家長知道,省略200字左右。
最後,還是宣告一下,以上僅供參考,確實是站著說話腰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