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000000李浩

    可以阻止,家人必須時刻關注著,防止意外發生,各種開導估計也沒用,趕緊去醫院治療,剛開始嚴重先用西藥控制,西藥見效快,但是會復發,藥停了就會復發,而且那西藥還死貴,副作用還很大,把我爸吃的牙齒鬆動,眼睛看不清,病情一但控制住,趕緊去當地省中醫醫院,用中藥治療,喝個幾個月就徹底好了。我爸就是得抑鬱症這麼治療好的,而且我爸當時沒治之前很嚴重,唉聲嘆氣,尋死尋活,嘴裡不停的說活不成了我想死,。所以如果你家人得了那個病別放棄,找對醫生肯定會治好的

  • 2 # TT寶寶不哭

    這位使用者,你好!

    1.自殺意念在抑鬱症中亦屬多見,約佔82%,但抑鬱症患者中約15%最後死於自殺。這說明什麼?有67%想要自殺的患者其實都沒有走上自殺這條路,這個資料是想告訴你,不是全部想要自殺的抑鬱症患者都阻止不了。

    2.抑鬱症患者在輕生前半數會將消極觀念告訴他人,多為直接表達。如果患者的這些消極言行能引起周圍人的重視無疑對預防自殺有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如果多關注抑鬱症病人的消極話語,多重視抑鬱症患者的感受和生理狀況,平時的反應特點,待人接物的做法,即關注抑鬱症病人的“一舉一動”,便能有效阻止抑鬱症患者的自殺。

    3.對抑鬱症的準確識別。失眠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但在基層醫院往往不能識別抑鬱症,而給患者僅開鎮靜藥服用,因不能改變症狀,可導致患者絕望。(對治療失去希望)因此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失眠症狀不能等閒視之。需要及時準確的診斷,並給予抗抑鬱藥物和有效的鎮靜劑。因為如果正常人失眠頻率較高的話,常常心情煩躁、低落,並伴有疾病發生的可能。何況抑鬱症患者?所以想要阻止抑鬱症患者的自殺,最基礎的便是識別出抑鬱症,才能有效地採取措施來避免悲劇的發生。

    4.一般情況下,抑鬱症的嚴重程度與自殺風險成正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自殺在抑鬱症狀改善後發生或在自殺之前抑鬱症狀突然改善。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抑鬱症狀改善(但非痊癒)後患者活動自如(抑鬱症嚴重時精神運動遲滯,患者無法行動),自殺得以付諸實現。所以一般認為抑鬱症出院一年後自殺率最高。因此,對抑鬱症康復者在出院後的一年中要注意觀察,避免悲劇的發生。

    5.抑鬱症患者很少能自己走出抑鬱的陰霾,有自殺想法的是重度抑鬱症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必要時採取藥物治療。

  • 3 # 青音約

    這個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抑鬱症的人想自殺。這種想自殺的想法或者自殺的行為,是來自於抑鬱症本身帶給患者的感受。抑鬱症是種精神疾病,基本的症狀是消極低沉,感受不到快樂,睡眠出現問題。沒有興趣做任何事,當然這是重度抑鬱。

    其實讓患者想自殺的,就是感受不到快樂。這種不是心情,不像普通人今天在傢什麼都沒幹,“感受不到快樂”,覺得沒意思,而是一種心境。心境指的是持續性的狀態。抑鬱症患者對任何事情,都感受不到興趣,這是特別大的打擊,無論你在幹什麼,吃喝玩樂,或者工作學習,都體會不到快樂或者樂趣,這是多麼可怕的啊。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狀態,抑鬱症患者才想要自殺,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會以為死了就一了百了,就不用受這種失去任何樂趣的影響了。有時候也是因為只有死或者是過程,才能帶給抑鬱症患者一些感覺。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偽命題,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或者行為是否能阻止,就好像能不能不讓感冒的人發燒一樣。其實你想治感冒,及時去看病,遵醫囑按時吃藥,就不會發燒了。同理,治好抑鬱症,或者不讓病情到重度抑鬱,引發自殺行為,非常需要讓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並進行後續的治療。尤其是有自殺想法的重度抑鬱症患者,一定要去專科抑鬱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治療,輔助配合心理諮詢,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最快速的康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和手麻但腰不麻會是骨質增生壓迫神經引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