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安鈴木目前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了,市場已經被邊緣化中的邊緣化。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是長安鈴木掌舵人,怎麼才能改變目前的形式?各位有何觀點,歡迎談談
10
回覆列表
  • 1 # 仁者無畏

    鈴木汽車可以的。但實事是鈴木的銷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鈴木首先要做的是營銷系統改變。連4S店都少的可憐,想買車的,考慮到後期保養,都望而卻步了。其次,產品更新換代太慢。用車人群定位模糊不清。拿著多年前的車型,少做一點修改,然後變相漲價銷售。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當然埋單的人就少了。再次,長安鈴木的裝配工藝問題,縱觀整個品系,沒有一個車型的裝配工藝能稱的上上乘之作。也就是缺少拳頭產品。鈴木的用料優良,可是產品不盡人意。實在是不應該啊。

  • 2 # 張巖吸塑

    沒有辦法,中國人用慣了筷子,突然之間要大夥放棄筷子用刀叉,顯然是不可能的。人云亦云,從眾心理,這就是目前中國車市的實際情況,鈴木並不比本田豐田日產差,甚至配置在同價位要比它們厚道的多,質量也很可靠,但是好多人車還沒買就考慮保值率什麼的,看著滿大街的兩田和日產,再聽著銷售的神侃,選擇鈴木的機會就變得十分渺茫了。

  • 3 # 方小車

    長安鈴木的副總裁可謂一年一換,去年換了業內堪稱救火隊長的況錦文依然沒有扭轉頹勢,究其原因,其實和鈴木本身供給的車型有很大關係,鈴木這個車企,在嘗試了凱澤西向B級車進軍得到慘敗的市場結局後,又和大眾聯姻,依然失敗告終後,終於明白了自己這個車企的明確方向,前年就提出了“小車,大未來”口號,明確在小車上死磕到底。中國市場,目前還在汽車的初級階段,很多家庭還是需要大,且價格便宜的車型的,這個用車方向和鈴木的造車觀念背道而馳,所以銷量慘,不被認可也很正常。如果說長安鈴木有什麼辦法翻身,那就得等到什麼時候小車在中國恢復生機的時候。

  • 4 # 共有250個使用者說你好

    針對國人的喜好做改進,加大空間,內飾設計漂亮點,實用不實用不要緊,只要漂亮就行,多加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配置。看不到的地方簡配,省下的成本用於加大,降價,增加網點,跟著國產車學,這個總會吧

  • 5 # 下雪的風80072181

    我拿現在的雨燕來說,外觀還趕新潮。但內飾沒跟上,現在的人的生活質量和審美觀都比較高,如果內飾好的話可以加點價。不要極左和極右或單方面去看問題,配置高的,價格低點先開啟銷路,有三十萬人口的城市都要有4S店。

  • 6 # 汽車網評

    提及鈴木這個汽車品牌,稍微關注一下汽車資訊的人都知道現在它在中國的境遇非常的尷尬,說尷尬還是好聽的說法,說糟糕應該更貼切一點,首先就是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的銷量近兩年來呈現滑鐵盧式的大跌,其次就是和合資夥伴的合作也沒辦法繼續了,在今年的6月15日 ,鈴木撤資昌河的事情標誌著昌河和鈴木的“和平分手”。

    銷量慘淡 半年只賣了2.4萬輛

    不要以為只有昌河鈴木出現了問題,長安鈴木一樣出現了危機,由於銷量大跌,所以鈴木被爆出或將撤資長安鈴木,退出中國市場,雖然長安鈴木後來發表宣告稱長安和鈴木都是有實力有責任心的車企,會對消費者負責,言下之意是鈴木不會從長安撤資也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是長安鈴木這江河日下的慘淡銷量真的還有能撐起它在中國市場存在的資本嗎?

    銷量上來看,今年上半年六個月的時間裡,長安鈴木旗下的六款車型銷量分別為驍途0.4萬輛、天語SX40.0075萬輛、Swift0.41萬輛、Alivio0.77萬輛、Vitara0.9萬輛、Alto0.0018萬輛,不得不說這個銷量和納智捷的銷量有的一比啊,和觀致汽車也是不相上下。

    和去年同期相比,長安鈴木的銷量跌到讓人驚訝,儘管去年的銷量也幾乎可以用慘淡形容,資料顯示去年長安鈴木全年的銷量為86513輛,相比2016年整個銷量下跌了26%,不過好歹去年的銷量也有八萬多輛,而今年的年銷量恐怕難過五萬,截止六月,長安鈴木銷量為2.4萬輛左右,按照長安鈴木當前的頹勢來看,年銷量要過五萬恐還需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去支援。

    也曾輝煌 最高年銷量22萬輛

    長安鈴木是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0%、日本鈴木株式會社出資40%、鈴木(中國)出資10%於1993年建立的合資品牌,至今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可以說無論是在合資品牌中還是在自主品牌中都算得上在汽車領域內有經驗的車企。

    雖然長安鈴木現在銷量奇差,但它也曾是讓人迷戀和有過輝煌歷史的。說它令人迷戀可以從Alto談起,儘管Alto只是獲得了日本鈴木技術支援、中國自主生產的掛著長安鈴木車標的一款車,前身就是長安Alto,但是因為後來掛著鈴木的車標,所以在很多70或者是80後的印象中,Alto簡直是不可抹去的美好情懷。

    而關於輝煌,長安鈴木曾經的銷量是很多車企羨慕並且渴望不可及的,據有關資料表明,長安鈴木的銷量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巔峰,全年銷量高達22萬輛,不過自2011年以後長安鈴木的銷量開始下滑,並且一直沒有剎住,從2011年的最高22萬輛到2016年的11.5萬輛,再到2017年的8.6萬輛,可謂是真正的詮釋了什麼叫江河日下。

    從長安鈴木曾經的銷量來看,不能否認它曾經確實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車企,為何如今落成這樣一個局面呢?並且長安鈴木也不是沒有過自救,2015年的時候長安鈴木推出了Vitara,整體上的反響還是不錯的,2016年每月銷量都能保持在4000輛左右,但是好景並不長,隨著長安鈴木品牌影的口碑和影響力越來越差,Vitara在2017年的銷量也慢慢的降到每月2000輛左右。

    沒抓住市場真正需求 缺乏研發創造力

    為什麼長安鈴木的自救沒有用呢?小編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沒有深入把握市場需求和變化,雖然長安鈴木明白SUV車型火熱,在自救的過程中也發力於SUV領域,比如推出Vitara、驍途等車型,但是他好像沒明白之所以SUV市場火熱是因為消費者都是衝著SUV空間大的特點來的,長安鈴木認為堅持自己的特色才是王道,所以一直在造“精緻”的小型SUV,結果就是銷量越來越差。

    其次就是研發創造力差,比如就外觀方面來說,設計平淡無奇,沒有吸引力。縱觀在售的六款車型,找不到一款外觀能讓人眼前一亮或者是印象深刻的,其中Vitara居然成了家族的顏值擔當,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銷量稍高;此外,新車的研發能力太弱,放眼當下車企,那一家不是在積極的佈局和規劃未來的產品矩陣,不斷研發新產品,但是長安鈴木依舊不動聲色,大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姿態。

    寫在最後

    自從鈴木從昌河撤資以後,外界紛紛打趣鈴木推出中國就差和長安說“再見”了,雖然長安鈴木多次宣告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但是看著這慘淡的銷量長安鈴木到底能堅持多久還真是一個問題,不少車企7月的銷量已經出爐,而長安鈴木或許還需再等幾天,因為需要時間去鼓足勇氣。

    所以如故偶U還是堅持自己只做“精緻”的小型車的理念的話,它也就也沒什麼翻不翻身的說法了,除非消費習慣又變了,不然就只能走向邊緣了。

  • 7 # 俺是草爺

    中國汽車文化還不成熟,還沒到車就是一代步工具的普遍看法,所以買車時內心渴望一步到位,就像以前配電腦,cpu顯示卡都想很好,換到現在普通用,整合顯示卡就蠻好

  • 8 # 走完318和109的男人

    華人喜歡大車!所有日系中國混的都好唯獨鈴木!噴了說長安做工不好!其實買了鈴木都知道沒啥毛病!不是長安問題!而是鈴木把中國當印度,以為我們跟三哥一樣一輛車掛幾十個人?存在嗎?華人買車講究空間大!排量大!鈴木全是小排量自吸,要麼小渦輪還賊貴!鈴木現在車子小,外觀差,內飾醜,價格高於其他所有日系!你說華人能選鈴木?Vitara價格買輛X-Trail!X-Trail多大啊!雖然塑膠後備箱,安全性差!但是大啊!

  • 9 # 一顆炙熱的紅心

    提高車的質量,降低售價,瞄準消費人群推出更小排量的車,摩托車的價格買到質量優異的車,上班族還是需求挺大的,為什麼非得跟別人擠一條衚衕呢

  • 10 # 小黃60324329

    每臺車是好車,品牌附加值不高,相對競品價格有些貴,降價也比較少,偏小車型價格是大一號車價,外觀不是很漂亮,4兒子店少,優點就是配置良心,三大件放心,但是還是品牌和價錢

  • 11 # 啊麗a

    個人感覺沒有符合華人的口味,比如Vitara是非常好的一款產品,車身加長200mm,軸距加長10mm,此車定能大賣!

  • 12 # 找對了小二1320

    鈴木車子設計師有問題,外觀太醜又小,你以為還是當年的Alto天下嗎,那個車就是當今的老年代步車,想翻身門都沒有

  • 13 # 主試角

    關於鈴木退出中國市場,角師傅我在去年8月份就預測到了。當時寫了篇分析文章,還被很多看客們說是黑鈴木。

    又到了月初,作為汽車媒體人最敏感的就是單月銷量資料。估計過幾天,網路間又開始瘋傳現代、起亞在華銷量資料慘淡且要退出中國的訊息。但今天角師傅要說的是,真有可能從中國退市的並不是現代,也不是起亞,而是——鈴木。

    為什麼會是鈴木?且聽角師傅給大家分析,咱們分析速戰速決,畢竟大家手機看,護點眼。

    前幾天,長安鈴木剛推出全新車型驍途,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其實並非全新車款,而是鈴木鋒馭的中期改款改了個新的中文名而已。憑良心,角師傅覺得鈴木的車其實本質還是不錯的,而且非常節油,很適合都市代步使用。但也正是因為尺寸的原因,使得鈴木在中國並沒有聚攏更多的人氣。2017年上半年,長安鈴木總銷量不足4萬臺,甚至還不如哈弗H6單月銷量多呢。

    此外,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標緻雪鐵龍和長安鈴木,這四家合資企業中,雖然雪鐵龍現在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但與鈴木相比,簡直一天一地。在很多競品紛紛推出新車型之際,鈴木依舊在中國市場對老款車型做著中期改款的工作,沒有新車型的血液注入,讓鈴木在中國市場漸行漸遠。同時中國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可能會讓鈴木再無實力搶佔中國市場。

    在今年上海車展中亮相了全新的小型SUV——IGINS,今天有了新的訊息,從大家相互傳聞的7萬元起售,一直到今天曝光的13萬元起售價,這款車先期已進口身份登入中國市場,註定不會低於10萬元,鈴木在華走的棋完全被自己的策略所打亂。

    IGNIS將成為鈴木在華的轉折點,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很有可能會重新考量這個“拖後腿”品牌,或者鈴木自我審視,重新分析全球市場,退出中國市場或者以另一種姿態轉型,才會真的有未來。

  • 14 # 好的不睡覺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鈴木忘記了自身的優勢和以往的生存秘訣!鈴木一直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在資金,品牌影響力的不足,所以設計的產品都是巧妙的躲避主流產品,注重差異化設計!也就是說,鈴木的產品都是特立獨行的,要麼你不喜歡,一旦喜歡上鈴木的一款產品,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同類競品!比如Alto,北斗星,Swift,Jimny,天語,利亞納,市場上哪款產品與之對應呢?鈴木都是極具特色的產品,才能在各大汽車巨頭的夾縫中成長壯大!可是似乎現在鈴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發力點!對於中國市場,我認為鈴木還是很有希望的!有大量的潛在支持者和市場好感度!只是產品實在背離中國市場需求!不要說中國消費者不成熟,只喜歡大,配置高!消費者永遠是市場的主導者,不要想強加意願給消費者,那樣只能是拍在沙灘上!我建議,鈴木可以在儘可能少投入資金的情況下,以現有資源裝置平臺改造最佳化!完全按照中國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佈局未來市場!比如說寶駿品牌,不論發動機還是變速器還是成本控制還是整體品質做工,都不是很好,可是依然賣的火熱!這是因為寶駿非常聰明圓滑,有對市場的超強洞察力!空間充足,配置豐富,外形靚麗!畢竟以貌取人是大多數人的天性!再具體一點,鈴木完全可以把Vitara拉皮一下,底盤軸距不變,只是擴大駕乘部位尺寸足矣,做個加長旅行版的Vitara,畢竟作為運動旅行特性的Vitara實實在在需要大空間的配套才實用!驍途可以底盤架構不變,動力系統不變,做一款mpv版的驍途,無非是大拉皮罷了!長度寬度的增加,空間的充裕,座椅的多變靈活性,其實這些都是鈴木比較拿手的技術,比較日系車在空間設計,人性化設計方面有絕對的優勢!另外,最簡單快捷的產品,可是打造兩廂加長旅行版的Alivio,長度最低不要小於大眾蔚領,座椅要向寶駿學習,全系後排都能放純平!其實對於中國消費者,價格不是問題,多花點錢小意思,只要是滿足他們內心需要的就OK!空間,配置,個頭,外形,最主要的是面子!適者生存,願鈴木安好!

  • 15 # 一身正氣礙著誰

    原因只有一個。就拿所謂“深入人心”的“Alto”來說,十幾款車型。腦殘黨偏偏引進最老,最醜的一款。那麼多“北斗星”偏偏引進最難看的一款,所有時尚的,漂亮的都視而不見。大,小,不是決定一切的。但是,顏值卻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頭有些錢想投資一所幼兒園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