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億童學前教育
-
2 # 未名之光
我們是做幼兒園眾籌的,當初我們看過很多行業,從餐飲、汽修、美容美髮、化妝飾品等,最後選擇幼兒園這個行業,而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呢?說下我們的判斷依據。
1、人口紅利
現在二胎放開,新生嬰兒大幅增加,2016年和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高於“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1644萬人的水平。
2、幼兒園缺口大
從今年到2020年3年時間,北京市學前教育學位缺口在17萬到18萬之間。有關資料研究表明2021年,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這個缺口太大,如果一所幼兒園投資200萬算,就需要2200億。因此雖然國家財政投入增加,還是不足解決。需要引進民間資本。
而以我們眾籌了10個幼兒園的專案資料,想湖南長沙、廣東惠州那些三四線城市幼兒園投資都在300萬以上。
3、城鎮化趨勢加劇
政府報告指出,5年來“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 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今年“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今年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3%以上。"
城鎮化發展,人口聚集在一起,入園兒童也集中在一起,城鎮入園難問題更突出。
4、毛入園率要達上升
2016年毛入園率是75%,教育部要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入園兒童增加,入園率要提升,這就需要建設大量的幼兒園。
5、政策法規支援。
2017年9月7日 - 9月1日《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民促法》)正式實施,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這個為民間資本進入,給出了法律的保障。
6、幼兒園場地稀缺
幼兒園場地很缺少,一般幼兒園需要戶外場地,每個學生3平方以上。如果300學生,就需要900平方以上的戶外場地。僅僅這個要求,就沒多少地方可以滿足。由於這種場地稀缺+每個幼兒園招生有數量限制,形成了幼兒園行業獨特的不完全競爭情況。
所謂不完全競爭就是一個地方,有一個家幼兒園做得很好,有一個幼兒園做得一般。但他們都會同時存在,做得一般的不會被擠跨。為什麼呢?
一個是好的幼兒園,他有招生上限。如招生滿員是300人,那招滿之後,他就不能再招了。而其他小朋友就只能選擇另外一家幼兒園了。如果其他品牌看到這裡生源充足,想進來做,但卻由於場地限制,找不到場地,所以也進不來。這也是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之一。
7、收益長期穩定
一個幼兒園一般是租約10年以上,而當幼兒園招生滿員後,後期的收益都比較穩定。不像其他行業,今天生意很火,明天可能生意冷清。
以上就是我們看好幼兒園行業的原因。而從我們眾籌投資的專案看,參與的投資人都比較滿意。另外把錢投資到幼兒園對投資人來說是一件比較光彩的事情。
-
3 # 嗨阿凡提
勤儉持家,勿亂投資,需謹慎。有些錢,不等於你有錢!投資很大的,國家在加強管理與調控,不要搞得血本無歸。切記!!!
回覆列表
不知題主有沒有關注《民辦教育促進法》。
9月1日,《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此舉一出,幼教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幼教界進入全新的時代,幼教機構則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
新法實施後,這3大趨勢需要我們關注:
趨勢一
大型民辦幼教集團呼之欲出
新《民促法》正式實施後,大量資本及優秀管理人才湧入幼教行業,民辦幼兒園迎來併購整合的浪潮,大型幼教集團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對於幼兒園而言,未來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是園所之間經營模式的比拼,如何積極融入大潮、使自身不斷髮展壯大,才是每一位園所經營者、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趨勢二
辦園資質和水平要求更高
隨著新《民促法》正式落地,幼兒園所接受的監督管理也將更加規範和嚴格。從整體來看,整個幼教行業在“優勝劣汰”後將實現全方位提升,最終惠及更多的孩子及家庭。
趨勢三
“品牌”打造才是幼兒園最好的出路
過去,幼兒園是靠特色取勝,未來的幼兒園則是靠品牌來取勝,對於區縣的幼兒園來說,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品牌尤為重要。
新《民促法》的頒佈將讓幼兒園面臨空前激烈的競爭,這對於擁有獨特品牌與定位的幼兒園而言,無疑是巨大利好。而對於徘徊在普通水平的民辦幼兒園而言,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幼兒園必須儘快找到突破點,品牌打造無疑是優先考慮的因素。
回到題主的問題,隨著新民促法的實施,幼兒園將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市場,投資幼兒園不僅是教育事業的進步,也能資本市場的一塊打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