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乒談
-
2 # 二斗高梁
我打球也會自言自語,當打出一個好球時:好,打的好。當打出一個臭球時:媽了×,太臭了。
馬龍莫非也是?
-
3 # 小陳侃體育
乒乓球作為中國的國球,從來都是備受人們關注的一個體育運動專案。在我國的乒乓球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非常多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在賽場上奮勇征戰的乒乓健兒們,在他們身上的那種頑強的拼搏精神也是十分值得大家學習的。
言歸正傳,馬龍作為我國如壇常青樹一般的世界冠軍,如今已經32歲的他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競技水平,這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作為中國乒壇歷史上唯一一位集奧運會,世界盃,世錦賽,亞洲盃,亞運會,全運會,全錦賽,乒壇年終總決賽男子單打冠軍於一身的傳奇球員。如果你對男子乒壇不是很瞭解的話,那我這麼說,馬龍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中取得的成就絲毫不亞於羽毛球運動員林丹,籃球運動員姚明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就。
事實上,馬龍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中能夠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絕非偶然,除了擁有這方面的天賦之外與他自己平日裡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馬龍不僅在訓練時一絲不苟,從不偷懶,而且他在球場外的生活也相當自律。
因此,目前作為中國男乒的隊長的馬龍也是實至名歸,他也在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收穫了無數球迷的心。
不過,一些有心的球迷在電視機前觀看馬龍的比賽時,發現馬龍在比賽裡經常會自言自語的大喊一些令人聽不懂的話,一時間就會感到很好奇。
那麼,馬龍在比賽中到底說了什麼呢?
其實,馬龍在比賽中喊的是:cho-lie (抽勒~) 這種吶喊是在訓練時教練告訴球員的一種鼓勵自己的喊聲。除此之外,乒乓球運動員在球場上這樣喊叫也可以起到給對手下馬威的作用,比如日本乒乓球天才張本智和,他就喜歡在比賽中大喊大叫,干擾別人的心態。不過,與他不同的是,大部分中國球員在球場上大都是鼓勵自己而喊,由於平日裡訓練經常喊,因此在比賽中也不自覺地會喊出來。馬龍亦是如此,他這樣喊也是為了給自己加油。
不久後,乒乓球世界盃即將開始,在此我也希望作為球隊隊長的馬龍能夠帶領中國男乒再創新的輝煌,讓更多的人瞭解乒乓球,愛上乒乓球!
-
4 # 淘寶動嵐乒乓
馬龍在自己失誤的時候自言自語會的說一點什麼,可能是有遺憾,有懺悔,有反思,有思考,有鼓勵,有決斷。
要說有遺憾可以看龍隊的表情包,如果是歪頭咧嘴就是遺憾了,接著會後悔“那個球為啥這樣處理”。然後進入思考,最後的出結論。並且改正錯誤,進而鼓勵自己。然後做出下一個球該怎麼打的判斷結果。
馬龍龍隊的球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的,不管對手是誰馬龍都能找到對面選手的缺點,再針對之,依靠自己強大的六邊形能力(各個技術都很成熟老練),只要被龍隊抓到機會——結果就是蜘蛛網上的獵物,等待被“捕殺”。
也看見過龍隊因為自身有傷的時候堅持比賽,但是因為身體狀態的原因,頻頻出現失誤,他會自言自語為自己剛才的失誤懺悔,借鑑學習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同時也會鼓勵自己。
-
5 # 文字與歷史的遊戲
馬龍在比賽時,如果打的是順風球贏得了一分,他一定會用言語激勵自己乘勝追擊,正所謂“宜將剩勇追窮寇”,要最終會拿下比賽;如果打的是逆風球失掉了一分,馬龍也一定會用話語鼓勵自己穩定情緒,正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轉敗為勝贏對手。因為馬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劉國樑就說,就算馬龍贏得了比賽,但比賽贏得不漂亮他都不會開心。
事實上,身為老將的馬龍,仍然嚴於律己、刻苦訓練,對自己沒有絲毫的放鬆。在訓練中,接不好球的他甚至會怒扇自己耳光以警示自己,因此他在比賽中的自言自語,我們也就能夠猜出其中的內容了吧!
馬龍是閱讀比賽的大師。如此看來這個大師也不是白來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對自己的苛刻和努力拼搏所換來的。馬龍每座獎盃和榮譽的背後不但灑滿了辛勤的汗水,還充斥著無數自省的言語。
這樣的馬龍也是隊內年輕球員的榜樣,劉詩雯也曾經在比賽中因失誤送掉一分,接著她不但懊惱的自言自語,還拍了下自己的腦袋,這也可見老大哥對後來球員的影響之深。
木松觀點:剛剛結束的國際乒聯男單半決賽,馬龍力克南韓的鄭榮植,殺入決賽,這不但粉碎了南韓人的冠軍夢,也為自己的師弟樊振東報了輸球之仇。如果沒有不間斷的自我批評,馬龍又怎能在比賽中砥礪奮進,勇往直前呢?
-
6 # 老樂說球
南韓公開賽半決賽,馬龍戰勝鄭榮植,在之前,鄭榮植戰勝樊振東,也讓國乒球迷對鄭榮植重新正視,但是鄭榮植對陣馬龍,國乒球迷還是非常放心的,畢竟馬龍是六邊形戰士,擁有很強的閱讀比賽的能力。並且每球必爭,將每一個球都摳的很細,即使到了10比5領先,輸掉一球,馬龍也會自言自語,非常懊惱。
馬龍是對比賽非常專注的一名球員,他的成功離不開對自己嚴格的要求,就像今天進行的半決賽,在幾個關鍵球的處理上,馬龍總是會自言自語,這也引起了球迷的興趣,馬龍到底在說什麼。和比賽有什麼關係嗎?
其實馬龍在輸掉一分的時候,總會自言自語,如果這個球沒打上,是個無謂的失誤,馬龍一定會在責怪自己,這麼好的機會沒打上。
還記得在南韓公開賽之前,馬龍和王楚欽的訓練,馬龍打丟一球,還扇了自己巴掌,這只是普通的訓練,可見馬龍對比賽的嚴格要求。
在對陣鄭榮植的比賽中,由於是主場作戰,馬龍非常小心,因為鄭榮植的衝擊力很大。所以在有機會球的時候,馬龍失誤的情況下,看直播的時候,我聽到馬龍說了一句:這個球怎麼能拉丟呢?
還有就是打了一個漂亮的球,馬龍得分,馬龍說了一句:yes。
這不是我編的,這是馬龍親口說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馬龍的職業態度。每球必爭,正如今天的比賽,在落後四球的情況下,馬龍可以一分一分的咬回來,這就是馬龍獲勝的秘訣。
-
7 # 百姓體育
馬龍是在提醒自己,一般都是打出一個不滿意的球,被對手得分了,這時就要自言自語明確錯在哪裡,提醒自己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在比賽間隙確實經常看到馬龍自言自語,這也說明馬龍非常專注,對自己要求非常高,每球必爭。有時候一個球處理不好,給了對手搏殺的機會,對手就可能因此起勢。所以自己必須嚴謹,一些細節必須處理到位,儘量減少漏洞,不給對手轉變戰機的機會。
我們只看到馬龍總是在贏比賽,卻不是很清楚他是怎樣贏下比賽的。每局只有11分,東丟一分西丟一分自己就被動了,一旦在比分上被對手壓制,對手心態就非常好了,就會大大增強威力,就會和之前判若兩人,再想把對手壓制下去就很難了,需要一系列的操作,甚至到比賽結束都法完成局勢的扭轉。
馬龍經驗豐富,閱讀比賽的能力非常強,善於捕捉戰機。所以他不會輕易給對手機會,只要他有辦法,他就會把對手捆綁的結結實實,直到取得比賽的勝利。
馬龍當然也會犯錯,他也不可能分分秒秒都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當及時發現自己犯錯時常常自言自語提醒自己,甚至打自己臉(好像曾經看到過這樣的鏡頭)告訴自己不要重犯。
馬龍總是能有穩定的發揮也是有原因的,小將們好好跟馬龍學習吧,六邊形戰士確實非常強大,每個細節都處理好就會成為六邊形戰士,小將們努力吧!
-
8 # 國球第六人
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不僅僅是馬龍,很多優秀運動員在比賽時都會喃喃自語一番。其實這種自言自語是一種自我暗示。比如贏球了,他們會大吼一聲,調動自己的同時還能提升士氣;輸球時他們也會反思剛才那個球是怎麼丟的?
比如,馬龍在最近的一場南韓公開賽的男單半決賽中,他對陣東道主選手鄭榮植,當他贏了一分時,他會來句英文:“yes”,大家都知道,馬龍英文說的很溜,曾經還給翻譯指出過錯誤。比賽的時候來句“yes”,鼓勵自己的同時還能干擾到對方。讓對手知道他現在狀態很好,這其實也是比賽的一個策略。當丟分時,他會自言自語到:“這個球怎麼回事?怎麼拉丟了?”這從側面也說明馬龍對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這種苛刻體現在日常的訓練中就是有些球沒有處理好,馬龍會給自己一個大耳光!
比如下邊這個動圖,馬龍跟王楚欽熱身對練,因為一個回球不滿意,他對自己下手挺狠:
下面再舉兩個例子:
馬龍在以前的南韓公開賽比賽中對陣許昕,他這樣自言自語到:
張繼科在跟南韓選手的比賽中這樣自言自語到:
由此可見,自言自語很多時候是一種自我暗示,也是一種自我宣洩。
-
9 # 使用者3265478122726
有幾種可能:1,鼓勵自己打的好 。2,罵自己臭。3,感嘆對方打的好,比如:你小子挺能博殺啊!看我不整死你!
-
10 # 興海亭
這要看他內心信仰是什麼,一般的人,肯定是在說:我的媽呀,又得了一分。要是他信佛,一定在唸“阿彌陀佛”。要是他迷通道教,一定是念“無量壽佛”。如果他熟讀經典,一定在唸“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如果他崇拜劉國樑,一定在唸“胖子救我”……
-
11 # 星夜明瞳
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打球習慣,這種“習慣”是他打球戰術的一部分,往往與打球不可分割。
也就是說:這些打球習慣,球員已經離不開了,在比賽中,只有完成這些習慣,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如果一旦不做這些“習慣”呢,就會感覺空蕩蕩的,好像少了點什麼,很不自在、很不習慣,並且,進而還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比賽節奏,對比賽很不利。
所以說: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打球習慣”,往往卻對球員很重要~比如:大聲叫喊,摸球桌,用衣服擦汗,發球時顛幾下……等等,都是如此。
而對於馬龍來說,在比賽中還有一個小習慣,那就是:有時候會“自言自語”。
那麼,馬龍這種“自言自語的習慣”,都是在說些什麼呢?對比賽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有人透露,據說,馬龍這種“自言自語”的說話內容和戰術意圖為:
一、在順利時:加油和震懾。也就是說,馬龍在打了一個好球,或者是在比賽中比較順利的時候,就會自言自語地說一聲“yes!”
二、在困難時:自責和提醒。如果馬龍在打丟了一個機會球、或者是比賽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就會自言自語地說一聲“這個球不該這樣啊,我怎麼打丟了呢?”
諸如這樣的話語,就是馬龍對打丟了的球感到非常可惜,在內心裡會有一種自責,這時,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語一句,就是要很好地提醒自己: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有了機會就要抓住。
當然了,同時,也是在告訴對手:這個球只是我不小心打丟了而已,你也不要太得意,後面你就撿不到這樣的“漏”了。
總之,對於馬龍來說,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同時,又大賽經驗豐富,善於和對手鬥智鬥勇~這些打球習慣,也都是他戰術體系的一部分。
-
12 # 逍遙御風清揚
馬龍是目前國乒的定海神針,是大滿貫,目前24個世界冠軍,是國乒中贏得世界冠軍最多的球員。
在比賽中經常看到龍隊自言自語,大多是在自己打丟了沒有得分的時候,當然贏了球或者打出一個非常提氣的球,也會大喊一聲,但中國球員的偶爾的喊叫只是給自己提氣,並沒有想去影響對手。但國外不少選手,比如張本智和,和瘋狗子一樣嗷嗷嗷的大叫,除了給自己打氣之外,還想著去打亂對手節奏,打心理戰擾亂對手,去影響對手的發揮。
馬龍在打丟了球或者自己處境不好的情況下,有時候會自言自語,大多數時候都是說:“這球不改這樣”、“這球怎麼打丟了”之類自責的話,一來是讓自己提高專注,處理好下一個球,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二來我們都知道馬龍對自己要求特別高,對自己丟球感到懊悔,用喃喃自語的方式來回憶一下剛才的處理方式有哪些不妥,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給自己減輕一點心理壓力,快速忘掉這個球投入的下一個球的準備中。
馬龍目前是國乒隊長,24個世界冠軍中有6個是單打冠軍,不僅是世界冠軍數量最多的,同時也是單打世界冠軍數量最多的,這說明馬龍目前的個人能力是最強的。
回覆列表
問題:馬龍在兵乓球比賽時無論贏球還是輸球,都會自言自語幾句,你知道他在說什麼嗎?
其實,不只是馬龍,不只是乒乓球運動員,很多運動員都有這樣的習慣。乒乓球領域大家比較熟悉,王皓髮揮不好的時候會有一個抬起右手的動作,王勵勤在正反手擊球失誤的時候會重新做一次徒手動作。
馬龍在比賽中發揮好的時候,比如之前韓國公開賽和鄭榮植的半決賽,不斷地給自己喊“yes”;發揮不好的時候,比如和隊友王楚欽打的時候因為一個失誤,自己給自己抽一嘴巴子。類似的例子有很多,那麼這背後究竟是有什麼因素呢?
1、給自己打氣(舒緩壓力),給對手壓力尤其是在打比賽的時候,要知道場內外的壓力很大的。能夠看見的壓力包括:觀眾、場地、雙方教練、對手的發揮等;還有看不見的壓力,比如親友團對於自己的期待、自己的目標等等。甚至有時候,一場比賽可以決定一個運動員的命運,因為TA們代表的是國家,而不是自己。
壓力越大,在比賽中就越容易想贏怕輸。所以,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一定是要學會給自己釋放壓力,TA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方式,自言自語其實也是一種。所以這就是為了給自己解壓,同時,你的壓力小了,對手的壓力自然就大了,張怡寧曾經說過,賽前握手的時候就知道,對手完全不自信她自己有贏的希望。這就是比賽中的氣場流動。
2、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個環節人不是機器,比賽中肯定會有失誤的,而且還有很多是低階失誤。所以像馬龍和王勵勤這樣非常自律的運動員,如果某一環節擊球上出現了失誤,他們會選擇重新做一次動作,想清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爭取不再出現類似的低階失誤。
3、讓自己更加專注比賽不僅僅耗體力,而且耗費精力,因為每個回合都需要盯球和算球,所以比賽到了中後段,運動員的體力和精力會出現一個“極點”,這時候就盯不住球,注意力不集中了,那麼擊球成功率就降下來了。所以運動員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提醒自己,讓自己更加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