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王珣( 350年一401年),字元琳,小字法 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書法家。 王珣歷任大司馬參軍、散騎常待、輔國將軍、吳 國內史、尚右僕射等職。王珣善行書、草書,書 體成熟,運筆自然。傳世作品有《伯遠帖》、 《三月帖》等。他的名作《伯遠帖》是東晉時十 分難得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 的唯一真跡。

  • 2 # 鈴醫玉海

    王珣的文獻記載我來告訴你,王珣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導之孫,是著名書法家王洽之子,是“書聖”王羲之的侄子。

    因為他與王羲之同出一門,深得王羲之書法的精要。

    王珣的來歷是這樣的:在我國的歷史上,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3人廣受後人傳頌,並且尊稱為“一門三傑”。不論是曹操還是曹丕與曹植,都是當時非常有名氣的文學家。不但善於賦詩,而且都寫得一筆好字。

    無獨有偶,在不久之後東晉大族“琅琊王家”也出現了另外3位被後人推崇的三個赫赫有名的文學家。這3個人就是王羲之,王獻之與王珣。他們被後人稱為“王氏三英”。

    王氏三英在文學上不遜於曹氏三傑,而且在書法上更是遠遠超越了他們。

    王羲之被後人尊為“書聖”、王獻之被尊為“小聖”、王珣則是被尊為“亞聖”。一門三聖,這簡直就是奇蹟。

    從小王珣就在王羲之的影響下長大,他耳濡目染當時代表著魏晉文人風骨的王羲之的所作所為,在心中對王羲之充滿了崇拜,不論什麼事情他都以王羲之為榜樣,用盡全部心思效法王羲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在書法方面用功最深。

    王珣不但效仿王羲之在自己的家裡建造了墨池,而且還準備了整整18缸專門用來研墨的水。而王羲之要求自己兒子獻之練字的時候也僅僅規定了15缸。可見王珣是多麼的渴望練就一筆好字。

    王珣為了練好字,離開自己的家來到王羲之的家,與王獻之做伴,一面傾聽王羲之的教誨,一面與王獻之在一起認真練字。

    王珣與王獻之兩個人都是非常有天賦而且勤奮的孩子,他們在練字的過程中互相比較,看誰寫的字更好,寫的更接近王羲之的筆跡。

    有一次王珣看到王獻之的字跡,發現在這篇字跡之中有一個“點”寫得極有神韻,無論他怎麼模仿都無法做到。於是他找到王獻之問道:“獻之哥哥,你這個字上的一點是怎麼寫的?我為什麼怎麼寫都寫不出來這個味道呢?”

    王獻之看著王珣所指的那一點,羞紅著臉說道:“這篇字跡是我寫完之後找父親炫耀,結果父親在這個字上寫了一點,之後什麼話都沒講。後來我拿著字跡又去向母親郗璇炫耀,母親看完整篇字跡之後對我說,只有一點像羲之。而這個點就是父親親筆寫的,也就是你所指的那個點。後來母親告訴我,要想寫好字,有天賦是不夠的,還需要刻苦的練習,總結規律。然後吸取教訓之後再練習,要循序漸進的進步。”

    王珣聽完王獻之的話後,也領悟了話語的意思,於是沉下心來收起輕浮的心態,回到了書房刻苦練習寫字。終於到後來,他與王獻之一起成為了我國書法歷史上偉大的書法家。

    王珣的《伯遠帖》僅次於陸機的《平復帖》,堪稱無上至寶,其書體為成熟的行草,運筆自然,各字是分立的,古逸灑脫,確實是晉人特有的風神,堪與二王爭輝,後被清代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

    王珣的《伯遠帖》僅次於陸機的《平復帖》,堪稱無上至寶,其書體為成熟的行草,運筆自然,各字是分立的,古逸灑脫,確實是晉人特有的風神,堪與二王爭輝,後被清代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堂。

    王珣的此帖書跡俊逸流暢,勁健靈動,其結字縝密,而又大小參差,疏密有致,儘管信手寫來,更顯風流之美。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

    王珣此帖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是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這就是王珣的文獻記載。這些反應出王珣筆鋒的瀟灑,字跡的無價之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認識一個男的5天,剛剛有好感,他卻暗示我同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