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運動可以有效的降血壓嗎?
9
回覆列表
  • 1 # 動漫集結地

    運動是可以降血壓的,但是前提是,要科學的運動,要注意各方面的條件。

    有學者調查研究,堅持體育鍛煉或堅持體力勞動的人與相同年齡組不堅持體育鍛煉或很少參加體力勞動的人相比,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後者為前者的3倍。實踐觀察發現,絕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可以從運動療法獲益。早期高血壓病患 者,可以透過單一的運動療法達到血壓控制,中、晚期患者可以減少抗高血壓藥物,從而降低藥物費用。同時運動還能強身健體,增強心肺功能,降低動脈硬化的危險,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等。

    運動療法為什麼能降低血壓?其作用機理是什麼呢?

    (1) 長期神經過度緊張或情緒激動,導致支配心血管系統的中樞神經調節發生問題而發生高血壓病。

    堅持運動,可使高血壓病患者情緒安定,心情舒暢,使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焦慮和激動得以緩解,使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的小動脈得以舒張,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2) 長期堅持運動療法的高血壓患者,透過全身肌肉運動,可使肌肉血管纖維逐漸增大增粗,冠狀動脈的側枝血管增多,血流量增加,管腔增大,管壁彈性增強,這些改變均有利於血壓下降。

    運動還能產生某些化學物質,能促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並有利於血液中膽固醇等物質的清除,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因此可有效延緩和治療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

    (3) 長期堅持運動可調整自主神經功能,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改善血管的反應性,引起外周血管的擴張和血壓下降。 高血壓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1、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運動。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不同於正常人的身體鍛鍊,要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會有效,而一旦過量會有風險。

    為達到既有效又安全的運動治療,運動前應做運動測試,醫生將根據測試結果,結合病人的其他病情(如:是否合併冠心病,糖尿病等)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

    運動時不僅需觀察心率,還需嚴密觀察血壓以及患者自我感覺等。

    2、選擇適當專案。

    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根據自己的病情、,年齡、體力、愛好等情況進行選擇。避免競爭性專案。

    3、掌握適應範圍:

    嚴重的高血壓病未控制暫時不宜運動:

    高血壓病已經發生心、腦、腎併發症,如已經合併有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等,且病情未穩定者,暫時不宜運動;病情已穩定者,需嚴格控制運動量。自我感覺不適時暫時不運動

    4、把握好運動量

    根據病人活動時的心率、血壓和自我感覺等把握。

    5、嚴格遵守運動三部曲:一定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及運動後的放鬆運動。6、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由於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為中老年人,尤其是過去沒有運動鍛鍊的習慣者,開始的運動量要小,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應循序漸進,根據病情和體力逐漸增加運動量。高血壓病的運動療法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所以持之以恆,方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 2 # 小番健康

    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甚至可以與藥物治療相比。確實有不少輕度高血壓的病例,在運動訓練一段時間後血壓很穩定,不再需要用藥物維持血壓。不過,這樣的患者在遇到季節冷熱交替變化時,需要注意血壓變化,以防沒有用藥而造成不利的後果。對中度以上的高血壓,我們強調藥物治療是必須的,運動療法可以作為重要輔助療法。

      適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方式

      1.踮著腳尖走樓梯

      踮著腳尖走樓梯,可以使血壓平穩,而且精神飽滿。與平地行走相比登樓梯的運動量更大,不但可以使肌肉、呼吸器官及迴圈器官得到鍛鍊,腰部和腳部肌肉也得到增強,全身的機能得到改善。

      老人用腳尖走路要注意,如果身體素質不太好,走的時候需注意,不要應為鍛鍊而摔倒,嚴重的會引起癱瘓。

      2.步行

      步行可按每分鐘70~90步開始,約每小時步行3~4km的速度,持續10分鐘。主要適用於無運動習慣的高血壓病患者作為一種適應性鍛鍊過程。以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國內應用醫療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療高血壓取得較好療效。

      3.健身跑

      高血壓患者在進行健身跑前要作心電圖運動試驗,以檢查心功能和血壓對運動的反應性。高血壓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後不產生頭昏、頭痛、心慌、氣短和疲勞感等症狀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內。跑步時要求精神放鬆,步伐是十分重要的。

      高血壓病人選擇一天中從事運動鍛鍊的時間要避免清晨和晚間。據資料報道,人體晝夜血液流變學的指標,尤其是血粘度,從晚上20點至凌晨6點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以零點至6點升高最明顯。血粘度在凌晨至8點顯著增高。這與臨床資料顯示的腦中風發生在凌晨數小時內明顯增多極為相關。為避免誘發病情加重,清晨不宜進行有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這雖然與我國大多數地區群眾體育鍛煉的習慣時間不相一致,但從科學健身的角度,尤其是心血管病人的康復體育運動效果來看,宜在上午九至十一點,或下午四至六點之間較好。

      4.太極拳

      由於太極拳動作柔和,肌肉放鬆且多為大幅度活動,思緒寧靜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練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後,收縮壓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安靜時收縮壓的平均值約比同年齡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壓患者打太極拳時最重要的是注意一個“松”字,肌肉放鬆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鬆”,從而促使血壓下降。此外,打太極拳時要用意念引導動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靜,這有助於消除高血壓患者的緊張、激動、神經敏感等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晨空腹喝水到底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