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鹽酸索他洛爾

    最新心血管報告指出,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2.45億,高血壓絕對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的健康。

    高血壓病人使用降壓藥存在哪些用藥誤區?

    高血壓複雜的病因決定了高血壓的難以治癒性,至今為止多數高血壓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因為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所以無法治癒。患者一旦確診高血壓,就需要堅持終身用藥治療,目的是控制血壓穩定,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較低,這也使得本身不致命的高血壓卻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其實主要還是在於血壓控制不佳導致的嚴重併發症。而想要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關鍵就是控制血壓的穩定,其中最為根本的措施就是長期規律的用藥。但是,高血壓患者常存在一些用藥誤區。

    1、沒有症狀就不吃藥:這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比較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存在的誤區。在他們看來,自己還那麼年輕,沒有任何的不適症狀,就是血壓高一點,不吃藥也沒事。殊不知,高血壓的危害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的,即便沒有任何症狀,也會逐漸損傷靶器官,誘發併發症。記住,一旦確診高血壓,無論年輕與否,都應及時用藥。

    2、降壓藥是萬能的:有些患者雖然會一直吃藥,但也常有血壓失控。這是因為該類患者 把降壓藥視為萬能的,總覺得自己堅持吃藥,血壓就能控制好。而對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不顧,該怎麼吃就怎麼吃,仍舊菸酒不離,熬夜通宵,殊不知這些不當的生活方式都是升高血壓的高危 因素,即便在吃藥,也難保血壓穩定。得了高血壓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藥物身上,吃藥不代表血壓穩定,還得健康生活,同時注意定期監測血壓。

    3、隨意更換降壓藥:降壓藥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總覺得貴的就是好的,或者是聽別人說用的好就是好的,隨意更換降壓藥,而且是經常性的。如此頻繁地更換降壓藥,會導致降壓藥療效不穩定,不利於控制血壓穩定。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只要是能夠穩定血壓的降壓藥,就是合適的,沒必要選擇進口的、貴的。

    4、錯誤的用藥方式:很多患者雖然在用藥,但是血壓也常有失控,可能是由於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等未能遵循自身血壓的波動情況來選擇。建議高血壓患者要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自己的血壓波動情況選擇合適的用藥時間,如一般晨起時血壓最高,此時服藥可穩定血壓;用藥劑量方面,如果發現既往用藥劑量已經無法穩定血壓,就需遵醫囑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加大劑量,如果發現夏天血壓降低明顯,也可遵醫囑減藥。、

    5、過度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降壓藥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但 一般是可控的,而且多數人都能耐受,患者不應該以此為藉口拒絕吃藥。降壓藥的副作用相對於不吃藥的危害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一般來說,降壓藥常見副作用有頭暈頭痛、面部潮紅、升高尿酸、血脂、血糖等;乾咳、升高血鉀等,注意提防,發現異常就醫即可。

  • 2 # 心腦血管醫生羅民

    每一個高血壓患者都想要快速降壓,但高血壓的治療從來不是短期的事,穩定緩慢的降壓才是最正確的降壓!

    高血壓患者降壓過程中的錯誤概念!

    1,很多人認為高血壓不治療也沒事

    現實生活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高血壓不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也是絕大多數壞事的開端,發現高血壓卻不治療,放任自流,則會明顯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程序。研究表明,收縮壓降低10mmHg,中風的危險就降低56%,冠心病的危險性下降37%,因此,必須及時、有效地把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

    2.沒有明顯症狀就不需要治療

    血壓的高度與併發症相關,而與患者自身症狀不一定相關。即使沒有症狀,高血壓對患者臟器的損害也是持續存在的。因此,必須及時治療,並且需要早期治療。

    3.只要是降壓藥就可以隨便吃

    用藥必須根據患者病情、血壓程度、併發症、合併症等進行個體化治療,高血壓急症應選用快速降壓藥;控制血壓應該選用長效且效果平穩的降壓藥,一種藥物效果不滿意則需詢問醫生,判斷是否增加劑量或聯合用藥,有併發症時應選用對相應靶器官有保護作用的藥物。

    4.血壓正常就停藥

    我們應該認識到所有降壓藥都只在服用期間才有效。如果血壓正常就停藥,那麼血壓或早或晚都會恢復到服藥前水平。降壓藥需長期服用,必須選擇合適的藥物,將血壓穩定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內,才能減少對身體的危害。

    5.透過服藥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高血壓治療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人體對此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可以逐漸適應,除了高血壓急症之外,降壓治療應緩慢進行,不能操之過急。如果超出了調節範圍,關鍵臟器血流量不能保證,反而會造成頭暈、心悸等不適的情況。高血壓患者在確診前早已有很長的時間處於高血壓狀態而不知,因此,我們一般希望比較和緩地把他們的血壓降至達標,以免發生直立性低血壓、血壓波動大或者跌倒等其他不良反應,我們認為1~3個月內使患者血壓達標比較理想,

    以往我們混滑了緊急降壓和快速降壓的概念,隨著各項工作的進步,醫學的發展,我們發現降壓速度不同時,患者的轉歸有巨大差異,並非幾分鐘幾小時,而是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裡使患者血壓達標,起始治療一般服用單一藥物,必要時也可以用聯合治療,針對患者的情況,我們可以適量增加藥物劑量,但不可輕易換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進行產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