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鈴醫玉海

    張旭被譽為草聖的原因是:他工詩書,曉精楷法,以草書最為知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十聖人之一。

    在唐代的時候,不但有精於楷書的歐陽詢,同時還有工於草書的張旭。相傳張旭的草書是從觀察公孫大娘劍舞以及挑夫走路之中得到的靈感。

    張旭在剛開始練字的時候,學習的是“二王”的書法。後來當他的書法達到一定境界之後,他的心裡有了一種想要創立屬於他自己書法的想法。

    可是張旭卻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書法。有一天他在長安城的街道上行走著,突然看到前面人群湧動,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

    於是張旭跟隨著人群的潮流,向前走去。終於張旭找到令人們激動的原因。原來是公孫大娘正在長安街道上表演劍舞。

    在當時公孫大娘的劍舞是非常著名的。不但在民間有極高的聲譽,而且就連帝王將相也對她萬分欽佩,時常會將公孫大娘請到家中,表演劍舞助興。

    張旭被公孫大娘的劍舞迷住了,他發現公孫大娘的劍舞異常美麗,不同於此時的主流劍術,而是劍走偏鋒,另闢奇徑。看著公孫大娘的表演,張旭感覺到自己的身心已經完完全全地被對方吸引。

    只見公孫大娘身法輕盈敏捷,舞姿矯健,雙劍上下飛舞,忽隱忽現。如同穿行在花叢之間的蝴蝶一般,充滿了情趣與魅力。

    張旭在一旁凝神關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公孫大娘的劍上,一進一退,一招一式都看得極其仔細,不多時,自己已完全融入公孫大娘的劍中。一劍舞罷,眾人散去,張旭仍沉浸其中好久才回過神來。突然他像是悟到什麼,手舞足蹈,興奮不已。回到家後,張旭馬上練習書法。

    只見他彷彿將自己手中的筆幻化成公孫大娘的劍,時旋時轉,時而如猛虎下山,時而如蛟龍出水,變化莫測,字字寫得龍飛鳳舞,神采飛揚。從此,張旭的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距離開宗立派的境界還稍有不如。

    又有一次張旭在街上行走,看到前面挑著擔子的挑夫正汗流滿面地走著。肩頭的兩個擔子忽上忽下,一起一伏,充滿了動感。

    張旭再一次陷入了沉思,當他清醒過來之後,意識到自己終於找到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於是他回到家中,將公孫大娘的劍舞與挑夫肩頭擔子結合在一起,以獻之一筆書的形式在紙上書寫出了一種全新的字型“狂草”。

    張旭,字伯高,後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他工詩書,曉精楷法,以草書最為知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十聖人之一。

    張旭的草書連綿迴繞,起伏跌宕。所謂“張妙於肥”是說他的草書線條厚實飽滿,極盡提按頓挫之妙。唐文宗時,詔以張旭草書、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為“三絕”。

    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

    他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亦被後人尊稱為“草聖”。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

    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痴,如癲如狂。作為唐代的草聖,張旭在繼承“二王”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寫出了“唐代之音”的雄渾、放縱之態。

    《古詩四帖》為張旭狂草之作,極為珍貴。《古詩四帖》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共40行、188字。其內容,前兩首是庾信的《步虛詞》,後兩首是南朝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四五少年贊》。

    張旭的草書自成一格,而他書法來自於楷書,深得歐、虞、褚等人書法精要,取技法於初唐時期書法家,所以他的狂草放縱但是卻不逾法度,字型古勁絕倫,為世人所歎服,張旭的草書能夠兼顧眾家之美,以楷書為根本,更出己意,在書法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張旭終於成為了一代書法宗師,成就了他在書法界之中“草聖”的榮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蘆筍的外皮要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