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走近歷史文明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君王都是以王為稱號,他認為自己的功勞非常的大,甚至高過三皇五帝,所以他用皇帝作為稱號。他的自信也並非是空穴來風,雖然他做過的很多事都被後人所詬病,但說起他的功績,那也是確確實實有的。

    秦始皇的三大統一

    一、統一文字

    文字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沒有統一文字前,各地的文字和讀音都有不同,嚴重的阻礙了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交流,也不利於文書檔案的閱覽和書寫。之後秦始皇接受了李斯“書同文”的建議,以秦國小篆為統一書體,廢除不同字型,並讓李斯、趙高、胡毋敬、書寫《倉頡篇》、《愛歷篇》、《博學篇》作為範本在全國推行。在當時,除了以小篆為標準外,還有一種較為簡單的書寫字型稱為隸書,這種書寫方便的字型在民間和各地政府都有使用。

    二、統一貨幣

    文字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關鍵,那貨幣在人們生活中、在經濟發展中更是不可或缺。幣制的不統一給國家的財政收支和各個地區的商品流通都帶來了阻礙。所以秦始皇下令統一貨幣,主要採用兩種方法:其一、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造幣,違令者嚴懲不貸。

    其二、規定了兩種貨幣。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是二十兩。銅錢則是以“半兩”為單位,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鑄有“半兩”字樣,每錢重“十二銖”。並且廢除原來六國所流通的貨幣,珠玉、龜貝、銀錫不再作為貨幣使用。

    三、統一度量衡

    在戰國時期,度量衡也是非常混亂的,度量衡在貨品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牽扯到國家收賦稅的標準。度量衡的統一不僅可以改善當時混亂的局面,還大大的便利了經濟發展。秦始皇下令度量衡以秦國為標準,廢除其他不同制度,並在度量衡的標準器上刻上詔文,推向全國。

    度制:寸、尺、丈、引為單位,十進位制。

    量制:龠、合、升、鬥、桶(斛)為單位,也是十進位制。

    衡制:銖、兩、斤、鈞、石為單位,進位是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統一六國,廢除分封制 推行郡縣制

    秦國是靠著統一其他六國而來的,六國的統一結束了諸侯紛爭的局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掉原有的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分封制。分封制度就是給有功的大臣或者王公貴族以土地作為封賞,形成諸侯國、藩國等等。但是也是有規定的,諸侯國必須服從王的調配,還要進貢等。但是畢竟這山高皇帝遠的,不是時時刻刻都可以約束的到,看著自己日益壯大的勢力,一些諸侯國就開始不安分了,也就有了無休止的諸侯爭鬥。秦始皇看到了這前車之鑑又怎能繼續如此呢?於是他便廢除掉分封制,改為郡縣制。郡縣制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地方的管轄權歸於中央政府,不僅有效的防止了地方的割據分裂,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北擊匈奴、秦徵南越

    這兩次征戰對於統一之後的秦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起到了穩固的作用,而且對於邊遠地區的的經濟發展都是很重要的。

    北擊匈奴:

    由於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無暇顧忌到匈奴,致使匈奴的勢力日益壯大,並且趁機南下。到了全國統一的初期,匈奴的主力已經佔了陰山地區西部和賀蘭山之北,匈奴的存在嚴重的威脅了關中地區和咸陽的安全。為了解除威脅,秦始皇命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率主軍自陝西榆林進入河套北部,另外一部分兵力由蕭蒹關直趨河套南部地區。秦軍的突然來襲加之匈奴駐在此處的兵力有限,很快,秦軍就將河套地區的匈奴掃蕩清除,順利收復黃河南岸。秦始皇三十三年春,又掃蕩了賀蘭山地區的匈奴,秦軍旗開得勝。

    秦徵南越:

    這裡的南越地區指的是今天的福建、浙江東南部、廣東和廣西的一些地區。雖然當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六國,但是對於南越還是沒有完成統一的,對於一心想要做到統一的秦始皇來說,徵南越是必然的,雖然南越存在的威脅不如匈奴,但是南越的存在也是歷史悠久,實力也不容小覷,而且這裡的物產資源比較豐富,這麼大一塊肥肉是沒啥理由不要的。此次戰役動用了五十萬大軍,可以想象得到當時戰爭的聲勢浩大。

    修築萬里長城

    經過北擊匈奴過後,秦始皇為防止匈奴人去而復返,便讓蒙恬和扶蘇帶人修築長城。其實早在秦國之前就已經有長城了,只不過不夠完善,秦始皇這次修築長城主要目的是要把原有的長城加固修繕,把秦、趙、燕三國原有的長城連線起來。竣工後的萬里長城猶如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屹立在東方,對國家的安定和軍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都是我們比較熟知的,一代君王的功績也不是我們寥寥幾筆就能夠詳盡的。不得不說,這位爭議頗多的帝王真的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2 # 隨風吃風

    始皇順應歷史潮流和民意,統一了六國,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透過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設立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修建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國民的安全,不被匈奴欺負。因此,秦始皇可稱得上是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 3 # 菲常劇場

    第一:滅了六國。

    第二:把城牆改造成了長城。

    第三:統一了思想和文字貨幣。【焚書坑儒】

  • 4 # 魔都浪兒

    1.統一六國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後消滅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在39歲時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2.修築長城

    秦始皇稱帝后派大將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為防止匈奴南下,又徵集大量民夫在 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築了西起林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

    3.統一貨幣

    戰國時期各國貨幣不同,秦統一後貨幣分為金和銅兩種,黃金稱 “上幣” ,以鎰為單位,銅錢稱 “下幣” ,統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

    4.書同文

    秦始皇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整理,以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劃簡省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形體均勻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成為 “秦篆” ,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

    5.南征百越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將率大軍50萬,發動了征服嶺南越族的戰爭。四年之後將整個嶺南地區劃入了秦國的版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畫漫畫小說電視劇電影等文藝作品中,你最討厭的情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