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撮茶
-
2 # 芲穹展翅
危言聳聽,不是所有的醫患關係都緊張,個別案例,不能以點帶面,更不要以偏概全。醫生只要有正常的醫德、醫術,還是受人尊敬的職業。不是所有醫生都是壞人,更不是每個醫生都命懸一線。好醫生仍然是天使!懸壺濟世仍是一大美德。
-
3 # 春天來了088
本人是醫生,從醫20餘年,科室業務骨幹。我覺得學醫的不會少,醫生圈子畢竟相對來說還是很小,封閉性也很強,外行人只能看到醫生的好,甚至一些醫者漂浮在行業表面吊兒郎當的自己比較輕鬆,他們也不反對學醫,廣大老百姓的孩子還是覺得很好的,還是非常積極的報考醫學,我覺得應該正面看這個問題,畢竟我們醫生的技術業務需要傳遞和繼承,醫生少了不是什麼好事,看病更難,醫患問題更不好處理。
-
4 # 吶言xy
學醫的可能不會少,就連現在高職高專也有醫學專業。但是優秀的學生選擇學醫的會越來越少,學成從醫的也會越來越少,轉行的會越來越多,到私立醫院的會越來越多,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最終會是什麼!
-
5 # 大腦袋格式化
從醫快三十年了,說說自己的感覺,學醫的人不會少,因為現在想進醫院的人擠破頭,門檻起步都要博士了。不過人員質量越來越差,不論從學問還是從品行上,舉個例子,最近抗擊新冠都寫請戰書,年齡大的醫生豪毫不猶豫的都簽名了,而年輕的一個都沒簽,說怕傳染給孩子。。。。。。
-
6 # 回國後再說
報考醫學的人數在不斷減少。大學招不到醫學生,分數一直在降低。所以,現在不光是學醫的人數在減少,關鍵是醫學生的素質大不如前。真擔心將來醫療系統!
-
7 # 男科小弟
今天中午在食堂吃飯。和放射科的同事一桌。聊起剛畢業找工作的事!他說,當時,他爸準備了錢,怕一旦招聘不上,就走走關係。
但是,現在,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你一旦畢業,各家醫院都搶著要你。
確實如此,因為,幾乎每週都會有獵頭給我打電話,詢問我是否要換工作。原因就是所有醫院都用人慌!
我們醫院兩個普外,因為人少,已經合併成一個科室。但是,人員仍舊在下降。
這說明什麼還不明瞭嗎?
-
8 # 骨科醫生王小帥
不會出現醫生荒,但優秀的醫生肯定是越來越少了。以前醫二代大部分是要學醫的,繼承父業,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從小耳濡目眼,他們往往成為優秀的醫生,很多達到比父輩更高的高度,但現在我身邊同事的孩子已經基本不再學醫了,大環境不好,醫生不再被尊重,動輒打殺,收入也不行,週期太長,學醫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他們完全可以流向其它更好的行業。“父輩沒辦法,孩子是不能再走老路了”,這是很多同行的原話。關乎民生,關乎健康,似乎該被給予更好的引導。
-
9 # 高校輔導員斌哥
一、醫患關係確實不好,但每年的衛生人員還是有所增加的。
據《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指出:
2019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292.8萬人,比上年增加62.8萬人,增長5.1%。2019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7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3.18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2.61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41人。
二、醫荒一直就有,而非2020年出現。
儘管我國衛生人員很多,但我國人口基數大,一旦人均就成了“醫荒”,而且,地區差異明顯,偏遠地區、衛生中心醫療資源尤其欠缺!
-
10 # 潘發明
我認為出現醫生荒是好事情。
現在的人天天罵醫生、天天罵醫院,甚至連帶抨擊醫療政策。
解決的辦法是取消所有公立醫院,能賣掉的儘量賣掉,實在賣不掉的,自動破產清算,遣散醫、護人員。
解散所有公立醫學院、醫藥大學,不再培養醫學專業人士。
讓這個社會不再有醫生這個職業,免得招罵。
有病咋辦?有病就扛著吧!抗不過的就死唄,人類重新迴歸自然選擇機制。
-
11 # 999風清揚
不可能。近年來,我們這邊"二本"醫學院醫學專業按"一本"分數線招錄,說明醫學專業還是熱門,醫生還是香悖悖的職業。現實也是如此,醫生的社會地位,人際關係,薪酬待遇等圴較其它行業有優勢。所以,以後醫荒的言論不成立。
-
12 # 珠穆拉瑪8848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是不可能鬧醫荒的。反則有增無減,全能型醫生的培訓人員在2020年繼將上崗了,特別是《小兒科》的醫生。
-
13 # 中醫學是我生命中全部
真正的醫荒就是現在,正因醫荒才有這麼多的病病有癌症,不是從醫人員多就能不醫荒,如果人多能把疾病嚇退去的話,那就讓國家多發放執業醫師證很容易解決,但問題是有了執業醫師證的人有沒有敢走疾病的能力,真正能敢走疾病的人才是真醫師,魔高一尺,而醫道要高一丈才能降服病魔,現在是病魔高一丈,醫道只有一尺的反數而已,是病魔暢通無阻,醫道退宿並幫兇充當疾病的漢奸,有執業醫師證的醫生成為疾病的幫者。這不是醫荒也成了醫生暴發富有的源泉基地。
-
14 # 孫悟空娶師傅
我只能說要是我的孩子以後讀醫我就打斷他的腿,學什麼不好偏要讀醫。5年本科,3年規培,3年研究生,另外8年乖乖呆在住院部,然後等你資歷夠老了你就可以出門診了,上午30個病人甚至更多,下午又來一波。說一個身邊真實的故事吧,一個據說工資很高門診大佬在60歲的時候終於能成功買房了,這收益的確是夠高的
-
15 # 奇文共賞263
醫患關係,商品交易,苐一步,
案頭肥肉,任人牢割,苐=步,
醫死醫活,只要錢多!第三步,
矛盾爆發,牢獄是家!苐四步!
-
16 # 美景播放Harbin
不是越來越少,是大批人削尖腦袋往裡擠。為什麼,箇中原因還用解釋嗎!三甲醫院不但病人人滿為患,醫生也一樣為數都不少。可憐了下級醫院,冷冷清清無人問津。這局面是怎麼造成的?醫改的主謀們最清楚,但在那裡裝糊塗。
-
17 # 中華民族到了最
不會!醫生是高尚的職業!讓人羨慕的職業!現在科技發達,看病方便多了!收入又高!又是鐵飯碗!人的生老病死誰也離不了醫院!醫院有著廣闊的市場,無疑是掙錢的行業!醫生看病只要不出醫療事故,看好看不好基本不擔責!病人看病都是有求醫生!只要能看好病不會計較花錢多少!看病不講價!要多少給多少!!
當今社會百姓去商店是上帝!購物實行三包!去飯店是貴賓!吃飯講究味美價廉!去醫院就靠運氣了!
所以永遠不會缺醫生!缺的只能是醫德高尚的白衣天使!缺的只能是醫術高明的扁鵲華佗!
-
18 # 使用者7948060137077
荒個錘子:你不上有人上,看看高考醫學類錄取分數就明白了。沒聽說哪家大學醫學專業沒錄滿的。國家每年幾十萬的醫學類畢業生你以為畢業鬧著玩嗎?幼稚
-
19 # 東峰不是風
中西醫各有千秋,怎能妄論西醫是偽科學呢?――至於醫患關係緊張,高幹病房怎麼不存在呢?――做為公眾平臺,希望不要誤導!
-
20 # 瀘永春
這問題……一.醫院、醫生要少走套路,不能只傾向於錢,而偏離醫風醫德……
二要出臺專門的醫療事故責任劃分與賠償法律法規……
三.那些專業的醫鬧、醫騙、醫詐還普片存在……
回覆列表
【1】做醫生除了醫術高明外,還要有醫德,懂得怎麼為人處事。
【2】作為醫生對待病人和病人家屬可謂要跟家裡人一樣,語言表達的能力更要達到高階語文老師的水平,對不同文化水平的人,說不同文化水平的話,而且不能要任何的小情緒。
【3】目前存在一些無德的醫生,只需吃一點藥,卻開多多藥給你。可以吃藥好的,卻叫你打針。可以打針好的,卻叫你做手術。
【4】做醫生不易,但還是要支援醫生的,要不大家生病了,找誰治?
【5】具備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的人還是有很多的,做醫生恰能滿足那些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的人的心願,他們心地善良 信念堅定,有學醫的決心,也就是說學醫的人不會減少,2020年不會出現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