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020153659432
-
2 # 西出陽關坐看雲起
一、最喜歡蘇軾的一首詞是《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二、蘇軾的經歷,是其創作風格形成的決定因素蘇軾(1036年~1101年),登上政治舞臺伊始,正是王安石推行改革新法之時。王安石“自然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自然會將倡異議之人不惜全予罷黜。”(林語堂)蘇軾與王安石的政治分歧,註定了他一生的命運多舛、歷盡磨難。王安石的繼任者章惇拜相後,繼續迫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1101年5月,蘇東坡去世前的兩個月,在真州遊金山龍游寺時,寫了一首詩《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用自嘲的口吻,概括了三次被貶謫黃州、惠州、儋州的政治仕途,頗有“蓋棺定論”的意味。加上一生三次喪妻之痛,對他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摧殘。
面對政治的失意,儘管“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狗苟蠅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沒有向命運卑躬屈膝,更沒有迎合屈服,始終率性而為,悲則悲之,喜則樂之。最困厄、心力交瘁時,儘管也曾一度篤信宗教,以求內心的安寧,“一念清淨,染汙自落”(《安國寺記》)但人生主流始終樂觀向上、豁達散淡,“一蓑煙雨任平生”。形成了雋永清逸、豪放曠達、氣勢恢宏、蘊含哲理的創作風格。正如林語堂先生對蘇東坡的評價:“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莊亦諧,生動而有力,雖需視情況之所宜而異其趣,然而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
三、《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是蘇軾對人生的洞達和領悟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寫於1083年。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嶺南賓州。謫遷時,其歌妓柔奴,面對生死莫測、瘴疫肆虐之地,毫不畏懼,義無反顧、毅然決然隨行。王鞏北歸後,蘇軾為之洗塵。問及嶺南艱苦生活,柔奴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十分感動,作詞而贊。
上半闕寫柔奴外在的美,皓齒清歌,輕風相送,彷彿炎海雪飛,愜意清涼。
下半闕,寫柔奴內心的堅韌。面對艱難的嶺南生活,淡然臨之,笑答:此心安處是吾鄉。何等輕描淡寫,坦然處之。但優雅輕鬆的背後,是堅毅、磨難的歷練,其中生離死別,艱難苦恨,唯有經歷者,才能感同身受。
蘇軾對柔奴的讚譽,既是對一個柔弱女子堅強的歎服,更是對自己堅韌內心的一種認同。晚年,蘇軾先後被貶謫到荒無人煙、生存艱難的惠州和儋州,但他仍然樂觀豁達,矢志不移,率性而為,直至生命盡頭。
四、“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啟迪《定風波·最羨人間琢玉郎》中,“此心安處是吾鄉”,化用白居易的“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初出城留別》),是畫龍點睛之筆,也是這首詞的精髓,是蘇軾對人生的洞達和領悟。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意義。人的一生,依靠物質、精神兩大支撐。生活、事業中,不可能得心應手,一帆風順。崎嶇坎坷,挫折磨難,時常相伴。我們要學習蘇軾率性、豁達的人生態度,堅韌不拔,愈挫愈勇,“此心安處是吾鄉”,以求內心平靜,精神慰藉,足慰平生。
回覆列表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