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瘋狂君

    作為冬泳新手,我也諮詢了不少冬泳老前輩。他們就是告訴我游完必須跑步把身體跑熱,把寒氣跑走。至於已經入了寒氣原理也差不多吧,就是跑步

  • 2 # 源艾YUANAI

    如果身體被寒氣入侵,是很容易產生病邪的。

    中醫傳承的艾灸,就是一個很好的驅寒祛溼的方法,而且操作也簡單方便,自己在家就能操作。對於冬泳人群,透過艾灸的方法來去除身體、腿部溼氣是非常好的。同時,可以每天晚上睡前泡腳,也是能夠有效的去除寒溼。

    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覺冷;當一個體虛的人,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覺不注意蓋被子,經常吹空調,沖涼水澡,往往就容易讓我們體質受“寒”。

    當身體“寒”氣越來越重時,身體慢慢更容易進入“溼”氣,一個身體“溼”氣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不舒服;

    特別注意:寒溼氣往往透過5大穴位進入體內!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痠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②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溼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引起我們腰痠背痛,腰膝痠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⑤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溼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痠痛,風溼關節炎等症狀。

    “寒溼”是萬病之源,我們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溼和補充陽氣及時恢復體力。

    當體內"寒溼氣"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迴圈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痠痛。

    然後就會發生於堵,"淤"的時間長了易出現阻塞,身體易痠痛,麻木,脹痛,渾身不舒服,在疏透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於堵時間長了,會怎樣?會長瘤,長"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症,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所以,避免寒溼、排寒祛溼非常重要,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

    1、艾灸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溫散寒邪、活血止痛、補中益氣、溫陽補虛、排毒邪熱、消瘀散結、防病保健、延年益壽等功能。

    取穴: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命門、足三里、大椎、區域性阿是穴(即哪痛灸哪,身體哪裡感覺寒涼,這些部位就應該是施灸的穴位),這些穴位可以算是一個整體的調整,提高正氣,補氣血。

    灸法:艾條溫和灸或隔姜灸。每穴15分鐘左右。使用艾灸罐艾灸盒的話,要適當延長時間(一定要根據年齡、體質不同調整好時間)。

    2、泡腳

    最簡單的補血法——晚上泡腳,泡腳之後別忘了按揉湧泉穴。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春天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溼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鮮燉燕窩中的品牌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