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晴柔

    五花八門的陝西面皮

    我在外地的時候最懷念的是我們陝西的麵皮。我家這邊是這麼稱呼的,它其實包括很多種的,擀麵皮、蒸麵皮、烙麵皮,現在還有人加些彩色的蔬菜汁做得五顏六色。另外還有從陝西漢中傳出來的米麵皮,一般是熱米皮。這麼多種麵皮我都非常喜歡,各有各得好。

    我在南方城市待過段時間,當地能找到的都叫做涼皮,還很奇怪的幾乎都是同樣的味道。因為實在吃不到,為緩解對家鄉面皮的思念,我只能買這種來吃。偶爾回次家,不顧車馬勞頓,我是一定要從老家帶上好幾份麵皮的,要不是考慮到不能久放,我也許會帶上幾十份喲。我坐車,通常得一夜才能到我當時在的城市。而無論冬夏,麵皮其實隔上一夜,雖然不會變質,但口感是有了很大變化的。那也沒辦法,有的吃總比沒有強。

    在陝西賣的麵皮,似乎每家的味道都不同,差別不是一般的大。網上是有各種麵皮調味的秘方在流傳,不必討論真假,實地吃上幾家就知道,都是模仿不來的。有共同點,吃麵皮千萬別要不辣的,它的諸多美味都是油辣辣的那步調味賜予的。最得人心的是這樣:老闆從切好的白白麵皮裡夾出幾根,放進一整罐油辣椒調料裡狠狠蘸一下,再讓這撮紅迴歸白白的麵皮隊伍,在大大的粗陋的不鏽鋼盆裡攪拌再攪拌,連粘在盆邊的調料也不要放過,最終,一個利落的收尾,讓這一份油光鮮亮的麵皮落在碟子裡,送至你面前(這麼寫出來我都要流口水了)。

    很多人也會在自己家裡做麵皮,做蒸麵皮的時候比較多,步驟挺繁瑣的,做一次不容易。常常會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做來吃,做得多多的,吃飽喝足後再每個小家分分帶回去吃上一頓。一般有哪位鄰居家做了麵皮,也會熱心的分給四鄰,這已成傳統了。蒸麵皮要先和麵,就是平常要做面時的那種和法。和好面成團後,給面盆加多點的水,開始洗的步驟。這一步如果回憶下初中化學實驗就有印象了,這是澱粉和植物性蛋白分離的過程。最終手中成團的就是麵筋了,是一份標準的麵皮裡不可少的元素。洗出來的水就是做麵皮的材料了。接下來的一步,方言叫做攤麵皮。有專門的器具,叫麵皮蘿蘿(不知道我這麼寫對不對),不鏽鋼材質的,又平又淺,像攤煎餅那樣把面水淋在上面,隔水而放,開火加熱,蒸到凝固、顏色變透明,這一張麵皮就蒸好了。自家吃麵皮,調料做得沒有賣的講究,評價某次的麵皮好不好吃,就是在說蒸得好不好,而不是說調料了。鹽、醋、辣椒油、蒜是基本的調味,每家應該都有不同的風格。

    蒸麵皮是基本操作,擀麵皮、烙麵皮的做法更講究。作為吃的人,覺得這三者的主要區別是口感的軟硬度,蒸麵皮比較軟,擀麵皮硬點,烙麵皮更硬。

  • 2 # y小二哥

    懷戀家鄉的烙鍋 因為他是用多種食材來一起 不管是沾辣椒麵 還是沾辣椒水 都好吃 而且不管是一家人 還是三五個好友一起 就很喜歡那種感覺

  • 3 # 土家妹子生活記

    我最懷戀的美食,當然是臨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做的特色小吃,漂泊在外,每每想起這些美食小吃,就會情不自禁流口水,特懷念這個味道。

    我的家鄉在湖北宜昌的一個土家山寨裡,那裡群上環繞。兒時的記憶,條件有限,沒錢買小吃,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會煮麥芽糖,然後用麥芽糖做很多特色小吃,那時我可喜歡過年了,因為可以吃到很多美食小吃。下面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兒時常吃的美食小吃:

    【麥芽芝麻糖】

    大家聽到這個,可能覺得很普通,這個小吃是自己煮的麥芽玉米糖,配上炒好的芝麻製作而成,都是純手工。這個小吃,主要是炒糖的火候掌握問題,控制好了,做出來的芝麻糖,酥脆清甜,糖不粘牙,麥芽糖的清甜與芝麻的香,越嚼越香。

    【芝麻金果條】

    這個製作過程就比較複雜,分三部分:

    第一步:糯米粉的製作,首先把糯米用溫水泡12個小時左右,撈出控幹水分;用原始方法,石堆窩衝成粉,糯米粉曬乾水分。

    第二步:炸糯米條,首先鍋裡放適量的水,加入適量白糖(根據個人口味),攪拌至融化,放入少量糯米粉成糯米糊糊;然後用這些糯米糊糊揉糯米粉,揉成麵糰(偏硬),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揉成圓團),用擀麵皮的方法擀皮厚約5毫米,大面皮,捲起來,切成長約3釐米、寬約1釐米的長條,下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受熱糯米條會蓬鬆,膨脹成圓形),炸好撈出:

    第三步:炸好的糯米條裹上麥芽糖,撒上一些熟芝麻即可。

    芝麻金果條,吃起來酥脆,糯糯的不粘牙,一點點甜味兒加上芝麻的香味,味道特別好。

    【玉米泡子糖疙瘩】

    這個小吃做起來也簡單,首先玉米煮熟,放外面(也可放冰箱速凍)凍上幾天(凍過的玉米,炒了吃特別酥),曬乾水分,上過炒(炒好的玉米特別酥脆);炒好的玉米裹上麥芽糖,撒適量熟芝麻,用手捏成大小均勻的疙瘩即可。

    做好的玉米泡子糖,吃起來玉米特別酥,細細品味玉米味兒,混著麥芽糖甜還添有一點兒芝麻香,味道特別回味!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色美食小吃,也是我兒時的回憶,無論何時,我都會懷念這個味道,這些美食,在腦海裡已烙下了記憶!

  • 4 # 牽牛花花

    我最喜歡吃媽媽做的窩窩頭

    記憶中小時候吃蔥油餅,媽媽做的餅很軟,很香,香香軟軟,天天吃也吃不膩。蒸花鏌,蒸饃發麵揉麵,擀成薄薄的一層,上面放些自家的花生油,自家種的韭菜,再點綴一些白芝麻,捲成一層一層的,切成大小合適的花捲餅就可以上鍋蒸,出鍋後滿屋都是那噴香的味道。

    在外工作後蔥油餅,蒸花捲在外面很容易吃到,就是少了媽媽的味道。

    說起最想吃的一道菜,那就是蒸窩窩,紅薯面窩窩頭。

    疫情期間終於有時間在家待一段日子,就和媽媽學了怎麼做,一碗紅薯麵粉倒入盆中,鍋中水燒開,用滾水燙,燙的同時用用筷子把麵粉攪拌成絮狀,一直攪,把麵粉攪成一團,用手揉成圓圓狀,再捏成碗一樣的形狀,就可以了。

    我們家做小米粥喝的時候,待小米粥五六成熟時,喜歡把捏好的窩窩頭一起放鍋裡煮,煮到八九分熟時,小米粥的味道和窩窩頭的味道甜絲絲的,紅薯面窩窩頭微微甜絲絲。

    現在人們都提倡吃粗糧,粗糧對身體益處多多,窩窩頭就成了我們家必備的一道湯。

  • 5 # 林青霞家常菜

    紅燒肉 很多地方都有 ,是還是感覺家鄉的紅燒肉是最好吃的 。

    材料 :五花肉 花椒 生薑 八角 桂皮 香葉 料酒 生抽 老抽 蠔油 白糖

    1準備好材料

    2五花肉切成大塊 ,焯水。

    3熱鍋放少量的油 ,然後放生薑 八角 桂皮 花椒 炒香撈出 。

    4然後放糖炒出糖色 ,把焯好水的五花肉放到糖裡邊 上色攪勻 倒入料酒 ,生抽 老抽蠔油。

    5倒入開水 ,小火慢燉 50分鐘 。

    6大火收汁出鍋 ,紅燒肉就做好了 。

  • 6 # 山裡人8903

    上世紀60、70年代,家鄉的肉包子味道。至今回味無窮,可是40多年了,無論價格高低,再也沒有碰到這麼好吃的肉包子味道了。

  • 7 # 御香排骨

    我的家鄉在山東,比起山東人掛在嘴邊的火鍋、牛肉,羊肉,燒烤…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我最懷念的家鄉美食竟是山東烤地瓜。

    橫向對比山東的其它美食,烤地瓜並不起眼;縱向對比其它地區的烤地瓜,我們這裡的烤地瓜很多,也不是很顯眼,卻是我最想吃的。

    好的烤地瓜攤必備自己做的烤爐,還有當地人自己種沙土地瓜,又沙又甜,這樣樣烤出的地瓜才會更香,更有味道,才會有那種小時候的味道。

    雖然只是一塊小小的烤地瓜,確是我整個童年的夢想,要是能天天吃上烤地瓜該多幸福啊,那時候日子過得苦,不像現在要什麼有什麼,那時候能吃上一塊烤地瓜就能幸福大半年。

    人們在外地想吃燒烤了,能找到最正宗的火鍋;想吃小面了,也容易找到勉強能替代的小面;想吃烤魚了,家附近溜達溜達能看見一家解解饞;唯獨想吃土爐烤的地瓜,只能是思念家鄉了。

  • 8 # 龍哥說電商

    小時候媽媽給我做的洋芋飯!因為那時家裡窮,糧食不夠吃,所以用洋芋和米飯搭配在一起,在鍋裡燜熟,那味道至今難忘!

  • 9 # 翟欣欣5

    不算是家鄉的美食,就是小時候奶奶做的米飯鍋巴。現在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就是沒有以前的味道了,長大一點意思都沒有~

  • 10 # 老師141795542

    最懷念莫過於60年代玉米加野菜煮的湯粥,在我們居委會大院,大家用大鐵鍋煮的湯粥,哪味道好極了,玉米~野菜~鹽~青油,加泡菜,做出來的湯粥,一個大院的人,每個人都吃了兩三碗,現在想起哪感覺,太美味了,想起都流口水,呵呵。

  • 11 # 悅寶美食

    黃泥醃鴨蛋是小時候記憶中幸福的味道,記得小時候媽媽做的黃泥醃鴨蛋個個流油,煮熟熱後的黃泥醃鴨蛋,熱乎乎時從中間切開滿滿的的鴨蛋油就會流出來,香氣四溢,再配一碗白米粥,簡直就是人間美味。現在想起來還是滿滿的幸福感。

    那麼好吃的黃泥醃鴨蛋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黃泥醃鴨蛋的簡單做法:

    1.先把新鮮的鴨蛋清洗乾淨,充分晾乾。

    2.準備好的黃泥和食鹽以2:1的比例調成漿糊狀,再加入適量黃酒。加入黃酒的目的是讓鴨蛋更快的出油,而且味道更香。選用粗鹽 細鹽都可以,如果使用粗鹽就要充分融化開。

    3.把充分晾乾的鴨蛋,放入調好的黃泥漿裡滾一圈,使鴨蛋表面沾滿泥漿,用一個封閉的容器密封好,大約20天左右黃泥醃蛋就醃好了,夏天醃製時間會時間更短些。

    這種方法醃製的鴨蛋時間短,而且個個流油,你也趕緊來試試吧!

  • 12 # 陳正陽

    我記憶當中家鄉的美食很多,特別是小時候吃過母親製作的扁豆糕,總是念念不忘其味道。我們老家在魯西黃河中下游平原,地處黃河灘區。因為大部分耕地都河灘裡,以前水利設施也不好,所以耕種的時間和農作物品種要根據每年黃河上游的汛情而定。如果汛情無大礙,可能種正常的適易農作物,如果不正常可能就種植些生長期較短的經濟作物,扁豆就是其中一個品種。扁豆的產量不高,其營價值卻很高

    。可以益氣化溼、消暑,還有一定的抗癌功效。還有消退腫瘤、健脾;防治便秘、預防心臟病和癌症,抗衰老等功效。下面我把扁豆糕的具體做法分享給您:

    扁豆糕的做法詳細步驟

    1.將扁豆洗淨,用開水泡30分鐘(也可以用溫水浸泡5到6小時),泡到豆子漲,用指甲輕輕可以掐爛,體積也可以看出,比上一步剛剛泡上明顯增多。泡好的豆子濾去水分,加入白糖(我小時候母親都是用糖精,沒有那麼多錢買糖)和酵母粉。然後按扁豆和麵粉的比例

    2:1的量加入麵粉。用適量的水調整稀稠,用筷子能攪動這樣的粘稠狀態即可。切點紅棗片加入發酵好的糊中,把麵糊倒入籠屜裡,小火慢燒,讓面豆糊繼續發酵約十多分鐘。然後大火燒至鍋頂上氣然改中火蒸30分鐘。蒸好的扁豆糕晾涼後切塊,大小塊和形狀根據自己喜好而定,切面可以看到豆子很多,時不時的還好吃到紅棗,來一塊嚐嚐吧。現在東北買不到扁豆,所以也沒辦法制作,從網找個圖片分享給朋友!

  • 13 # 淘金謀士

    謝謝邀請!我的家鄉是天津,讓我懷念的天津食品應該不少,天津煎餅果子、南市羊肉燒麥、天津老豆腐、豬排骨湯小餛飩、大福來嘎巴菜、糖果子、手切銅鍋涮肉、張記三鮮包子、白記老爆三羊肉餃子、耳朵眼炸糕、慶發德的羊肉蒸餃、天寶樓醬貨、中立國小炸糕小豆粥、桂順齋祥德齋糕點、起士林西點等等。我走遍大江南北,乃至國外,這些美食除天津以外,沒有品嚐過,我長期居住北京,北京的類似食品從來不吃,因為水平相差太多了。還有一種食品讓我至今難忘,就是在天津南馬路上的一家早點部,他家的豆漿是用大鐵鍋煮的,這種豆漿開了好久了,上面飄著一層後後的皮,豆漿很濃,大師傅給我盛了滿滿的一碗,當我端碗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豆漿居然沒有灑出來,豆漿香甜乎嘴,後味感覺淡淡的苦味,三十多年了,我再也沒有嘗過這麼好的豆漿。

  • 14 # 小王故事集

    要說起家鄉的美味,我首先想起了家裡的洋芋攪團,那種粘粘到酸爽,帶著一股洋芋特有的味道,實在讓人回想不止。

    我那時中午飯時同行二三人,一人一碗,菜可以自己想要多少就多少,確實美味。下面看一下人們評價:

    若要吃好飯,洋芋砸攪團

    這場平凡而奇妙的美食行動

    用千錘百煉的力量與耐性

    讓洋芋反應出驚豔的形態

    洋芋攪團韌糯爽口、酸辣鮮香

  • 15 # 心態好久行

    我的家長在美麗的大海邊,四季如夏,那就是湛江的徐聞縣,離海南只有一個港口,湛江出了名就是海魚了,那鮮啊!你懂的,不過家鄉隨然說海長海生,但是我們家鄉的海味還真不便宜。再個就是我們家鄉的醃粉了,簡稱:涼粉,是我們湛江人基本都知道的東西,簡單醃一醃,一萬五元。反正總得來說,非常適合我們口味吧!有機會你們可以去試試哦!

  • 16 # 日照龍神廟小助手

    最懷念小時候家鄉的白麵高樁饃饃,只有逢年喜事兒才有人做,而且白饅頭都是先給家裡的老人吃,饞嘴的孩子們,一人只能吃到一小塊白麵饅頭解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比較適合吃什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