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渺煙波之
-
2 # 秋雨魯北說歷史
和珅的權勢是其他人都不能比的,乾隆時代的和珅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比較紀曉嵐和劉墉都屬於謀略型官員,對於和珅他們也是沒太多的辦法,為了在官場生存是不可能和位極人臣的和珅進行爭鬥的。
先來說劉墉其實他父親比他還要名氣大不僅官至宰相而且是清朝初期的名臣,而劉墉也是透過父親的關係走向了仕途,他在乾隆時代表現不是很突出只是在乾隆帝去世後參與的扳倒和珅的政治運動。在乾隆時代和珅權傾一時劉墉也是甘於其下意圖未來的,電視劇說他是羅鍋這個是無據可考的,畢竟清朝出仕還是很看長相的,醜或者羅鍋當官是不可能的。
紀曉嵐和和珅的關係就比較微妙了,作為四庫全書的總編纂他的出任和和珅也是有很大關係的,紀曉嵐確實很有才閱微草堂筆記也可以證明這一點。紀曉嵐年級比和珅大20多歲但深知中庸之道的他和和珅的關係搞得很融洽,他的為官之道也是非常具有謀略的,老謀深算也不為過。
總體上說三個人是不可能出現電視劇上那種爭鬥的情況,畢竟就當官而言和珅是這兩位不能比的,在官場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得罪權臣是沒有未來的。
-
3 # 一醉解千愁z
首先來講,劉墉和紀曉嵐,一個出生於1720年,一個1724年,和珅出生於1750年,大了二三十歲。影視作品中的插科打諢,也並沒那麼輕鬆。真實的歷史中,和珅跟紀曉嵐的關係非常好,官場當中,如果真有人那麼義正言辭,不屑一顧,分道揚鑣,視人如敵的話,他離死也不遠了而且,鬥爭說到底,不過利益而已!紀曉嵐大多時間任的是文字性沒有實權的官,與和神沒多大沖突,這也是二人交好的前提。當然也沒有實力與和珅去鬥!甚至紀曉嵐會給和珅出謀劃策,和珅也會給他分一杯羹。至於劉墉,跟和珅的關係就沒多好了。劉墉的父親劉統勳,軍機大臣出身,死後乾隆親自弔唁,諡號,文正!(不懂的童鞋去查一查,這兩個字值多少錢!)劉墉向來自號天下第一家,跟他父親一樣,剛直不阿,本身也瞧不上和珅。當然,和珅一手遮天的時候,劉墉也不得不避避鋒芒。嘉慶登基後,清算和珅,劉墉一手督辦此案,你覺得他跟和珅關係咋樣呢?手機碼字不易,有錯難免,還請見諒!
-
4 # 暢享明亮1706
當代大多人都是透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等熱門影視劇,來得以瞭解到清朝乾隆時期的寵臣和珅與紀曉嵐、劉庸的關係。根據大部分的影視劇情戲劇化的表達,使不明就裡的人都認為他們三人關係密切,而且紀曉嵐與劉墉表面上整日與和珅嬉笑怒罵,實則勢同水火,一旦捉住和珅的軟肋和貪汙證據便不依不饒,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紀曉嵐和劉墉在劇中的正面形象。
但是歷史上三人關係並沒有那麼複雜,大多數人所瞭解到的只是電視劇戲化後的結果而已。在清朝乾隆時期,紀曉嵐、和珅和劉墉三人的確同朝為官多年,但是電視劇對他們的關係、年齡、官職等時間點處理的都有所偏差,與真實歷史並不相符。另外,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電視劇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劍拔弩張。
三人官職、年齡差距大,交集甚少正如問題中所說,紀曉嵐、劉庸和和珅他們三人,在乾隆當朝期間同朝為官,但是因為三人官職差距甚大,工作職能不同,所以他們之間能夠有真正的交集機會並不多。
另一方面,劉墉、紀曉嵐、和珅三人實際年齡相差很大,其中年紀最大的劉墉實際上比和珅大了30多歲。除此之外,和珅表面上雖然年齡最小,但是因為和珅是乾隆期間的寵臣,自然蒙受皇恩,和珅得以抓住各個機會,得以步步高昇,最終和珅年齡最小,但是官職卻是最大的一個,而且身兼數職。
紀曉嵐和劉墉年紀比和珅大許多,所以他們兩人更加深諳為官之道,平時行事處事圓滑,對待和珅這樣一位權臣、寵臣,他們是不會向電視劇中那樣,正面對抗和打擊和珅的。
劉墉與紀曉嵐淵源深遠,私交甚密當代很少有介紹紀曉嵐與劉墉關係的影視劇,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劉墉與紀曉嵐其實淵源很深,而且他們兩人的一直私交甚密。很多人不知,紀曉嵐師從劉墉之父劉統勳,一直是劉統勳的得意門生,紀曉嵐初入仕途時,蒙受了劉墉父親的大力推薦,對紀曉嵐後來的仕途助力甚大。
除了劉墉父親的關係,他們兩個人平素的興趣愛好相同,兩人都尤其喜歡研習佛法和收集硯臺。另外,在平時交往中,他們兩人一方面會時常互相寫詩和贈送心愛硯臺,有時又反而會因為爭奪心愛硯臺而鬧脾氣,一時之間啼笑皆非。
和珅與紀曉嵐私交還不錯當代世人透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逐漸認識了紀曉嵐和和珅,在劇中兩人都為乾隆寵臣,整日嬉笑怒罵。但是歷史上他們之間朝中的地位相差懸殊,和珅貴為軍機首輔,在工作職能上很難與紀曉嵐在朝中有所交集。
和珅雖是貪官,但是不可否認,他能力卓著,能言善辯,因此深受乾隆帝寵愛,曾經一度身兼九門提督等多個朝中要職。反觀紀曉嵐是個文人,雖然才華卓著,但只是在朝廷中擔任文官,他的主要工作是為乾隆編輯書籍,如傳世的四庫全書等書都有他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與和珅相比紀曉嵐並無實權。
紀曉嵐經過前半生的流放坎坷,逐步處事圓滑,深諳朝中為官和生存之道。因此紀曉嵐是不會像劇中那樣,與當時在朝中如日中天的權臣和珅正面對抗,反而會無時不刻忌憚和珅的權利威勢。由於顧念和珅的權勢,紀曉嵐雖沒有與和珅同流合汙,但是平時私交還算不錯。
劉墉與和珅同朝為官,關係平淡歷史上劉墉與紀曉嵐一樣,在官職上劉墉與和珅兩人相差同樣很大。劉墉為官多年,在朝中深諳生存之道,與紀曉嵐一樣是處事圓滑的人。雖然和珅是乾隆身邊的寵臣,此時劉墉並沒有選擇依附於和珅,與他為伍,但是也沒有能力和機會與和珅有很明顯的正面對抗。劉墉對待和珅與和珅的政敵,劉墉選擇兩不相幫,保持中立,採取獨善其身的做法。
劉墉與和珅關聯最為密切的便是嘉慶掌權後盛極一時的和珅案,當時劉墉奉旨查辦和珅結黨營私一案,當時和珅被控二十條大罪,劉墉為安撫民心和朝中局勢,劉墉當時向嘉慶帝建議儘快結案,降低惡劣影響。最終和珅能夠未被斬殺,得以保留全屍亦有劉墉的一份功勞。
總結:劉墉、紀曉嵐與和珅三人關係並不密切,和珅勢大,當時劉墉和紀曉嵐兩人雖沒有加入到和珅的勢力,但是三人因為在朝中官職地位和職能不同,平時交集甚少,基本是不會有機會嬉笑怒罵,搞笑逗嘴的。
-
5 # 鳴沙古今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的朋友,可謂是對紀曉嵐和劉墉與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是耳熟能詳了,有朋友不禁有疑問:既然紀曉嵐與和珅鬥了一輩子,劉墉也是與和珅鬥了一輩子,那麼紀曉嵐和劉墉為何不強強聯手呢?
答案就是歷史上劉墉、紀曉嵐與和珅三人之間的關係,並非如電視劇裡那樣。
歷史上的劉墉與紀昀的關係相當融洽。紀曉嵐出自劉墉之父劉統勳的門下,兩人有師兄、師弟之誼。大學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筆記》中記載,紀昀與劉墉關係極好,紀昀才思敏捷,劉墉字寫的很好,故紀昀常請劉墉為自己寫對聯。比如“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是紀昀非常喜歡的詩句。劉墉死後,紀昀即將其寫下來,作為輓聯相贈。
嘉慶九年,劉墉去世。第二年,紀曉嵐去世。劉墉去世之前,還給紀昀送過硯,紀昀在硯上題詞說,“餘與石庵(劉墉)皆好蓄硯,每互相贈送。”
劉墉與和珅的關係歷史上劉墉入京任官之後,久在官場混跡,為人十分圓滑,根本不可能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任何對抗。儘管他不會滿意和珅的所作所為,卻不會因此而表現出來。劉墉當時的做法是獨善其身,既不附和,也不怎麼反對。
當然,當乾隆帝死後之後,包括劉墉在內的一批生前與和珅“和睦相處”的大臣則是深明大義,積極的參加了對和珅的處理。尤其是劉墉,建議為和珅保留全屍,以顧及乾隆的顏面。
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其實,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並沒有劍拔弩張,鬥得不可開交。紀曉嵐比和珅年長許多,晚年的紀曉嵐性格低調,為人處世也變得圓滑,而年輕的和珅處世外向潑辣。兩人既有政見不同帶來的爭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對紀曉嵐的關照;在人際關係上,更多的是紀曉嵐對和珅的幫助。
據說,紀曉嵐曾經因為直言進諫惹惱了乾隆,被髮配到了新疆三年,最後還是和珅來求情,才把他召回來負責編輯《四庫全書》,從中可見和珅和紀曉嵐關係還是不錯的。實際上,紀曉嵐與乾隆的關係倒是有點緊張,有次紀曉嵐在乾隆面前談論朝政,被乾隆訓斥一通:斥責紀曉嵐不過是個“腐儒”,如何也敢議論軍國大事!把紀曉嵐鬧了個大紅臉。
民間演義寄託了百姓的美好願望,卻與歷史事實相差甚遠其實,劉墉(比和珅大三十歲)、紀昀(比和珅大二十六歲)兩人在朝中雖居高位,但一直沒有擔任過軍機大臣進入中樞,而且乾隆還批評劉墉遇事模稜圓滑、紀昀讀書不明事理,他們都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檔案和正史中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和珅遇到的真正對手是其在軍機處的幾位同僚,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阿桂,他出將入相,德高望重,對和珅總是不理不睬。和珅一直嫉恨他,想扳倒他,但卻因乾隆對阿桂信任倚重而作罷。
所以,關於無論是紀曉嵐鬥和珅,還是劉墉鬥和珅,都寄託了老百姓對大貪官和珅的嫉惡如仇,意欲懲治的願望,希望有一個人能出來對付他,打擊貪官,為民除害,而紀曉嵐和劉墉因為文采出眾,在百姓中間名聲也很好,因此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故事的主角!
回覆列表
紀曉嵐、和珅、劉墉同在乾隆朝為官,都是成年人又是有身份的人,經常插科打諢是不可能的。況且大清那麼大,同一個時期分工也不同,大多數時候連見個面都困難。即使見了面因為政見不同,說話應該很謹慎很客氣,否則被對方抓了小辮子吃不了兜著走。透過查證三人有交集的時候不多,經常各忙各的,就是在編《四庫全書》時,工作上有交叉。
和珅活著的時候,權勢熏天,大家畏首畏尾大氣不敢出。和珅死了,犯罪事實大白於天下,敢議論的人多了起來。和珅是有罪的,對大清的影響是深刻的不可逆轉的,事後拉開一段時間不禁問,和珅胡作非為的時候,剛正不阿的劉墉在哪裡呢?聰明絕頂的紀曉嵐在哪裡呢?為什麼不制止呢?於是產生了戲說喜劇之類的文藝性的東西,滿足一下精神飢渴的人們的想象罷了。那麼歷史上的他們是什麼生存狀態呢?下面輪廓性的勾畫一下。
乾隆24歲登基為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期間,國土面積1316萬平方公里,人口4.36億,使清朝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每當提起乾隆皇帝,不禁想到和珅、紀曉嵐、劉墉三大中堂,這三人給大家的印象是和珅狡猾貪婪、紀曉嵐鐵齒銅牙、劉墉剛直不阿。那麼歷史上三位中堂達人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人出身
劉墉出身名門望族,祖上連續三輩中進士,父親是大學士劉統勳,紀曉嵐的父親曾為雲南知府,二人都考中進士。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父親是武官副都統。和珅三歲喪母,九歲喪父,後在旗人的貴族子弟學校“鹹安宮”進行了系統學習。19歲參加科舉雖然名落孫山,但隨後以世襲的方式做了三等輕車都尉,官階從四品,開啟了仕途之旅。
二、職位高低
劉墉歷任翰林院庶吉士、 太原府知府、 江寧府知府、 內閣學士等職。在江寧做官期間民間口碑不錯,人稱“包公”再世,有《劉公案》流傳。劉墉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內閣學士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
紀曉嵐擅長的領域主要在教育,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曾負責編撰約8億字的《四庫全書》,嘔心瀝血皓首窮經。
和珅長相俊美,文采出眾,通四種語言,在外交、軍事、理財方面都有一手。從政29年,一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重要的職位升遷就有47次之多,是皇帝的寵臣加兒女親家。
比較看來,作為滿人低等武官的落榜子弟,和珅起點低晉升快,論自身的情商和眼力勁,論做官的能力和運氣,和珅比進士出身的劉墉和紀曉嵐要強的多。
三、正的被貶邪的受寵
兩袖清風的劉墉受到彈劾大的有五六次之多,其中乾隆五十二年初,劉墉因為漏洩與皇帝的談話內容而受到申飭,被罷免了大學士職務。乾隆五十四年四月,上書房的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做為總師傅卻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
從以上被貶事件可以看出,剛正不阿的劉墉在皇帝和百官心裡的地位。作為劉統勳的長子,根紅苗正廉潔奉公學問高,尚且如此。可見漢人在滿人坐莊的朝堂做事有多難。有功有用時花翎頂戴,稍一不慎就是萬丈深淵。
而和珅儘管欺上瞞下劣跡斑斑,卻鮮有遭彈劾被貶斥的記錄。這裡邊的原因可能有:大臣們洞悉皇帝的心思,既然皇帝看好和珅,大臣們也沒必要碰皇帝的逆鱗自討沒趣,或者和珅拉幫結派勢力大,老虎屁股摸不得。
有人不禁要問,乾隆朝文臣武將人才濟濟,皇帝何以對和珅情有獨鍾百般呵護?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眾說紛紜。於是有人杜撰說,人家是前世的緣份。君不見面容姣好的和珅長得酷似當年死於非命的年貴妃麼,連額頭的紅痣都和乾隆留在年貴妃臉上的紅記一模一樣。而乾隆是舊情難忘難忘,對和珅好是在償還年貴妃當年的情債。
四、乾隆作為惹非議
乾隆晚年居功自傲、奢靡揮霍。政治上重用和珅,對其縱容袒護,使和珅坐大成勢,掌控了國家實權,大肆收受賄賂,侵吞國家財產,敗壞了朝綱。乾隆帝六下江南聲勢浩大,每次都在萬人以上,花費是康熙帝的百倍以上,所到之處極盡奢侈糜費。乾隆在位時先後發生“文字獄”130多起,文字獄胡亂過度實施禁錮了思想,摧殘了人才,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五、塵埃落定
乾隆帝活了88歲,在和珅的吹捧下,在“十全老人”的自我陶醉中,成了歷史上年紀最大的皇帝,大清在他手裡實現了由最興盛到衰落的急劇轉變。四十年後,外國列強的船堅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閉沉悶的國門,昔日的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榮耀宛如黃粱一夢。
劉墉不透過阿諛奉承來攀附和珅,而是獨善其身。入京任職之後,也沒有實力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正面抗衡。而乾隆駕崩後,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劉墉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不顧年邁抖擻精神,迅速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奏報朝廷,把和珅投入了監獄。
和珅透過揣摩皇帝的心思,把皇帝說的沒說的事都辦得妥妥貼貼,從而獲得了權力財富等一系列好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了百官眼裡的“二皇帝”。想當官找和珅,只要花大錢沒有辦不了的事,成了大家的共識。和珅也因貪汙受賄兼投機做買賣,積累了鉅額的財富,以至於成了18世紀的世界首富。可惜這一切都是基於乾隆帝的庇護,乾隆一死自己也玩完。“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睢汛合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和珅吟完詩懸樑自盡時才49歲。
紀曉嵐是劉墉之父劉統勳的門生,與劉墉私交甚好。劉墉喜歡書法,紀曉嵐喜歡吟詩作對,因為二人有才有位有功有德自律,所以都得以善終並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