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生活和學習的道理,你最喜歡哪些?談談你的理解吧?
7
回覆列表
  • 1 # 草原上的白球鞋

    《論語》是我從小學到大的,雖然從來沒有看完過《論語》。對於《論語》中印象對深刻的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做學問很簡單,每天只用三件事來多次檢查自己:答應別人的事是不是認真的去做了?和朋友相處是不是言而有信?老師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不是很好的運用?

    這三點看似簡單,能有幾個人能堅持一輩子呢?太少了。反觀我們自己答應別人的事、對待日常的工作是不是盡心盡力了?還是敷衍的多?與人交往是不是都處於真誠,對自己的朋友是不是言而有信?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不是在認真實踐?當然現今的社會複雜多變,人與人交往存在太多的功利,有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顯得過於迂腐,但那是真性情,如果每個人都戴上一副假面具生活,人生中還有多少真實可言?從現在起,讓我們每天都用這三面鏡子照照自己,為生活多保留一些純真,我相信慢慢地人生會品出另一種滋味。

  • 2 # 教書匠日記

    《論語》讀過很多遍了,最喜歡抑或說最有感觸的是其中談“孝”的部分。我最欣賞的是《里仁》篇第21章,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即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而且要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懂得這句話的真意,而且時時提醒自己要將這句話銘刻在心。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身在外地,求學、求職、工作,對父母的照顧和關心其實是極少的。偶爾的假期回家也只是匆匆數天,甚至來不及細細觀察他們額上是否又爬上了皺紋,他們的鬢邊是否又多了白髮。

    我和身邊的朋友經常發牢騷,說自己馬上就要跨入“奔三”的行列,感覺時間很殘酷,但是時間真正的殘酷在於,我們在長大的同時,我們的父母卻在一點點變老,而對這一切,有時我們竟一無所知。

    還記得去年那個名為《遇見二十年後的父母》的影片,感動了數十萬網友。影片裡當子女們看到化完妝後、二十年後的父母時痛哭流涕,影片外的我也哭得淚流滿面。這讓我忽然意識到,在漫長的時間流逝中、父母容顏逐漸的變化通常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但是他們瞬間的蒼老卻帶給了我們時不我待的衝擊,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一部分。

    時間真的太可怕了。有時也會天真地想,如果我不長大,父母也不變老,那該多好。

    所以,不管現在身處何地,我總要提醒自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3 # 量子收藏

    可以說《論語》是一部區分君子和小人的專著,任何人只要看了論語就只願做君子,而唾棄小人,故有“半部論語安天下”之說。這個世界只要人人都讀一點論語,小人就無處藏身了。最好的方法是把論語納入高中教材。

  • 4 # 一隻特立獨行的pigger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都反省我自己:替別人謀劃事情不忠誠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老師的傳授不復習嗎?

    現在的我們正是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識,才讓我們逐漸不認識自己了!

  • 5 # 煮史問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站在黃河岸邊,看著奔流不息的滔滔黃河水:逝去的一切就像黃河水,日夜不停,不停地逝去,不停地奔流而去。

    一般而言,大家把“逝者”理解為時間。 但是,此處的“逝者”是可以作諸多替換的。

    周天子所構築的禮樂制度,也像眼前滔滔黃河水一樣逝去,世風日下,日夜不停。

    諸侯戰爭所造成的天下亂世,一切曾經的繁華像眼前的黃河水一樣逝去,日夜不停。

    年紀越來越大,諸多曾經的美好,曾經的熱血,也像眼前的黃河水一樣逝去,不捨晝夜。

    儒家學術也像眼前滔滔黃河水一樣逝去,不停地流向遠方,傳播至遠方,不捨晝夜。

    ………

  • 6 # 財經文化評論

    論語是告訴君王如何統治天下的,不是教普通人成為君子的,我們一直在誤讀。我喜歡的是“君子不器”,君王要有氣度,要有大的格局,不能斤斤計較,不能只看某一方面。

  • 7 # 一聲佛號一聲心

    《論語》中喜歡的句子太多,列舉幾個吧:

    一: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對待一個人、事,千萬不要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不可隨便下定論,更不可以據此傳播,這在修行德行上是要不得的,所以有句話叫“謠言止於智者”。

    二: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老了,兒女儘量不要出遠門,如果一定要去,一定要先妥善安排好,不要讓父母沒人照應。

    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也膾炙人口,一句話點明瞭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談論事情,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小人談論事情,只問有沒有利益可圖。

    四: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標準,見到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就要想自己也要達到那個境界水平,見到一個不如自己道德學問的人,就要把他當成自己的鏡子,參照自己身上的不足,反省自己。

    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切人、事、歷史,都是人的問題,人才能夠弘揚道,弘揚真理。但是“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它是抽象的,呆板的,不能弘揚人。所以現在提倡以人為本,確實是這麼回事。

  • 8 # 一聲佛號一聲心

    《論語》中喜歡的句子太多,列舉幾個吧:

    一: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對待一個人、事,千萬不要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不可隨便下定論,更不可以據此傳播,這在修行德行上是要不得的,所以有句話叫“謠言止於智者”。

    二: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老了,兒女儘量不要出遠門,如果一定要去,一定要先妥善安排好,不要讓父母沒人照應。

    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也膾炙人口,一句話點明瞭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談論事情,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小人談論事情,只問有沒有利益可圖。

    四: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標準,見到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就要想自己也要達到那個境界水平,見到一個不如自己道德學問的人,就要把他當成自己的鏡子,參照自己身上的不足,反省自己。

    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切人、事、歷史,都是人的問題,人才能夠弘揚道,弘揚真理。但是“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它是抽象的,呆板的,不能弘揚人。所以現在提倡以人為本,確實是這麼回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十年二十年的友情你不會覺得膩,換成愛情就感覺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