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中生有hz

    在東西方歌唱方法中,所謂西洋唱法或美聲大概與我們的京劇有異曲同工之妙,即有獨特的發聲方法和特色。當然不如京劇受普遍歡迎,尤其是清末民國至四十年前,中國京劇達到了兩次高峰。一次是傳統京劇,以“四大鬚生”和“四大名旦”為代表;另一次就是至今仍有許多粉絲的所謂“樣板戲”,現代革命京劇。排除其他因素,那八齣戲的藝術水平,不論是其現代曲調,還是舞臺表演,都是一個很難超越的高峰。

    京劇等戲曲在中國是雅俗共賞,而美聲興起於18世紀的義大利,併成為義大利歌劇的專屬唱法和風格。與中國戲曲雅俗共賞截然不同的是,美聲歌劇的觀眾主要是上流社會和附庸風雅的其他階層人士。歌劇演唱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式場合,觀眾都要西裝革履,正襟危坐,絕不會隨便喊叫,由此也可以看出是一種小眾藝術。

    近期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一檔節目中偶然聽到,一個男歌手用美聲唱法演唱“康定情歌”等民歌,聽起來不僅不好聽,而且十分怪異。他解釋說用西洋唱法演唱民歌,是為了讓歐美人能更喜歡中國民歌,以利於推廣中國民歌。

    他恐怕是想多了。歐美人聽到這樣的“中國民歌”只會有兩個反應:內行人說,這根本不是中國民歌;對中國不熟悉的人會說,原來中國民歌和我們的歌劇是一家呀!當然這樣唱出的所謂“中國民歌”,中國人更不會喜歡,說的嚴重一點,是對中國民歌藝術的一種褻瀆。

    這實在是一個笑話級的試驗,用西洋唱法演唱中國民歌,那還是真正的中國民歌嗎?用豫劇演唱《音樂之聲》能推廣《音樂之聲》嗎?用黃梅戲去唱《費加羅的婚禮》或《魔笛》會是什麼效果?只有一個結果——笑話級的滑稽!

    一個在臺灣成名的華僑男歌手創作唱紅了至今仍流傳的兩首歌,但看他唱歌實在是感到他唱的很累,觀眾聽的也累,看著更累。或許是他學漢語比較晚,他的演唱總是在靠“標準的口型”來發每一個音。口型非常到位,就像那些美聲唱法的歌唱口型。但這畢竟不是正常人說話的方式,也不是情之所至,張口就唱的自然口型。

    音樂學院培養的歌唱家或歌手,包括唱民歌的,多數也或輕或重地在唱歌的同時,表演標準口型。只有那些天生會唱歌或自學成才的民間歌手在演唱時,才自然大方,無“機器人”特點。

    通俗唱法始於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聲音的主要特點是完全用真聲唱,接近生活語言,聲音自然,近似說話。通俗歌曲一般以年輕人為中心,唱他們的故事,抒發他們的內心情感。先興起於港臺,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流入大陸,並迅速流行起來。形象一點說,通俗歌是普通話,民歌是方言,西洋唱法是歐洲人的“京劇”。

    總的來說,通俗歌曲更接近生活,曲調歌詞都與日常說話和情感具有許多相似,因此最受歡迎。民歌往往與民族特色風情密切相關,各民族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曲調甚至配器,如號子、山歌、小調等。西洋歌曲在中國則進一步“陽春白雪”化,所以更加屬於小眾“特供”。

  • 2 # 喬挺進6379066080

    最優秀的特點就是團結一直,四十首民歌大聯唱 ,火把節 ,藏族的歌曲 ,遇上你是我的緣 ,卓瑪 ,敬你一碗青稞酒 ,神奇的九寨 ,我要去西藏 ,很有民族特色 ,西洋音樂有, 邁克學搖滾 ,布里瑟農,避開 ,真棒 ,斯卡布萊集市 ,美麗的花蝴蝶 ,阿拉伯之夜 ,加州旅館 ,聖女團 ,,,,,這些音樂無法代替 好聽 ,通俗的歌曲就很自然了 ,也就是流行歌曲自由發揮 ,很簡單 。而流行歌曲很廣 ,什麼樣的歌曲 音樂都會出現 ,我暫時不能具體 表明 太豐富了 。

  • 3 # 空靈鼓李雨紅

    小編認為民歌更加好聽,因為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所以每個地方的民歌都不一樣。如當你聽雲南民歌《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非常婉轉,動聽,也能夠感覺到雲南那種濃濃的傣族風情。這和你聽陝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山丹丹開紅豔豔》會給你一種高亢嘹亮,黃土高原的氣息。

  • 4 # 從心遇見音樂

    不同的音樂風格,其實都是融入了不同文化的一面,所以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能讓不同地域的人盡情去演繹。所以有的地方的風俗風情味很濃,那在當地發展出來的音樂形式可能就會受到當地人喜歡的多些。

    所以,音樂是來自於生活,不同的生活節奏會決定著音樂的韻律。

    當然,如果站在“喜歡”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是沒什麼特定規律,只是音樂的風格或音樂形態,都只是生活的一種形式表面。好比一杯咖啡,在你品的同時,你可以不去想咖啡的產地來自哪裡。

    所以,聽眾,還有演繹者,都是可以隨著生活的歷練有所差異,甚至是跨界和交集,但,這也僅僅是生活裡的一種。

    不同的音樂風格在不同的人的內心裡,都是生活的一種印記。喜歡與不喜歡,你說了算。

  • 5 # 手機使用者50233687055

    小時候我很喜歡民歌!七十年代革命樣板樣戲和民歌都是主力!因為六七十年代,中國是封閉起的。加上我才十多歲,我家裡六兄弟姐妹都會樂器,但都是整的民歌之類。西洋唱法不懂!感覺西洋美聲唱法怪怪的!不習慣!九十年代喜歡港澳臺那些通俗歌曲!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子嘛。退休後從事教小提琴!天天接觸了一些西方音樂,才知道西方音樂那一套體系很完整,畢竟西方音樂是經過二百多年文藝革命和復新了的,是比民族音樂要先進許多!漸漸喜歡上了美聲唱法的西洋歌曲!比如歌劇同樣喜歡!後來發現美聲唱法的嗓子相當就是一件樂器,技巧難度真大。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由當初喜歡民族歌以後轉為西洋歌曲!我還認為是我從事西洋樂器的關係!直到聽了中央音樂學院某教授的講話才知道!音樂也與人一樣是需要心智成熟哦!簡單的東西容易膩!通俗和流行音樂就屬快餐文化!容易膩。民歌稍好些!聽複雜的難度大的美聲唱法的歌曲才不會膩。這個道理很簡單。這就是習慣問題!多聽多欣賞,其中的奧妙之處自然無法形容!人呀!沒站在一定高度,是看不到山下風景的。現在西方音樂在中國還是很普及!所以大環境也起一定作用哦!這也不能說明是崇洋媚外!

  • 6 # 亂駛的犁

    西洋民謠通俗我都喜歡,只要我覺得合適我,但我學得民族器樂應該各民族又地方樂器來個大整合,絃樂,馬頭琴二胡京胡低中高音整合,管樂把笛子的單純音與蘆笙葫蘆絲的複音結合,吹奏樂把鎖吶與西藏長號結會,長號漢族民間也有的,彈奏樂則楊琴琵琶月琴冬不拉串起來,打擊樂則有套鼓大小木魚鐵板編鐘寺廟裡的坐鐘吊鐘串並起來,當然還有大小不等的鐃 鈸和鑼,,,總之集全國之民器樂,搞出一個大型的民樂交響樂團來,壯中國威揚我文化,這才是我最想最喜歡的。民謠用西洋配樂,聽久了總感覺彆拗,這可能是偏見,應該與寫譜的人有莫大的關係,用民樂隊演繹西洋交樂曲也未必不好。關鍵是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菜,而不是給西洋樂做配菜,中西樂器合璧又是另種範疇。

  • 7 # 鶴髮童心沈奶奶

    開門見山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如果從欣賞的角度來說,我都喜歡。但如果非要選個最喜歡的,我會選西洋樂。尤其,如果能聽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那將是非常美好的享受。我知道,清華校園裡有可以聽音樂會的,所以,還是要努力讀書啊!如果從自娛自樂的角度來說,通俗的歌更適合我平時唱唱,進行自我抒發、自娛自樂,也滿足自己的自戀心理,呵呵。

    通俗的歌曲,大家都能唱,唱得好不好,眾說紛紜,也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同樣一首通俗歌曲,哪怕你唱得跑調了,但是,只要你的聲音很有特色,或者,唱腔上與眾不同,一樣會有很多人覺得好聽,一樣可以很流行,畢竟人口數量在那裡。

    另一方面,畢竟大眾水平參差不齊,且大眾水平畢竟是大眾水平,可另一方面,藝術又是很講究天賦的,尤其音樂。有句話說得好,一個貧窮但有才華的人,往往在音樂和數學方面最能表現出天賦異稟。所以,可以說,在通俗歌曲裡面,作詞、作曲、還是演唱上,不乏永恆的經典,可謂是藝術花園裡的奇花異草,但更多的通俗歌曲充當了藝園裡雜草的角色。

    而民歌給人的感覺就專業得多,且門檻要高得多。民歌相對來說,唱得好不好,多數人是能夠聽出來的,因為它是有一定標準的。這個標準相對比較清晰。所以,很多普通歌手是不敢唱民歌的,這個太暴露唱功,太暴露實力了。而民歌唱得好的人,唱通俗歌曲就比較容易。而很多唱民歌的民間實力派在各種選秀活動中、比賽中嶄露頭角,也印證了我上面說的,有些人是具有音樂天賦的,無論貧窮富有。

    且民歌幾乎都是出自相對專業的人士的作詞、作曲,所以,在我這種非專業人士眼中,可以說,我聽過的民歌都是達到一定水準的優秀作品,無論是作詞、作曲,還是原唱。而且,有些民歌在演唱上確有一定的難度。平時,出於愛好,我也自學過一些好聽的民歌,有些好聽的,家喻戶曉的歌,真的唱不上去,即便好不容易唱上去了,也唱不出那個味道來。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位音樂老師,他的頭髮已經白了,早就過了退休的年紀,來我們農村做音樂老師的。當時,我就覺得他和其他老師不一樣,他生活上比較講究。現在我覺得,能遇到這樣的老師,是我們農村孩子的幸運。他會唱民歌、也喜歡攝影,會洗照片。他在音樂課上教我們唱的,都是民歌。像《南泥灣》、《茉莉花》、《友誼地久天長》、《阿里山的姑娘》等等,真的很感謝能遇到這樣的老師。

    西洋歌,我也覺得非常好。上高中的時候,英語老師讓我們練聽力,在課上,我們每個人戴著耳機聽英文歌。那個時候,聽力課上,自己有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聽得太投入,一首《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聽到一半,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其實,我沒聽懂歌詞,但是,整個旋律充滿悲傷。後來,我就去買了經典英文歌曲的磁帶,裡面有很多好聽的歌。

    後來,我非常喜歡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和他的女搭檔長笛女天使鮑汀·絲坦伯格的作品。慢慢地,我妹妹長大了,她在大學裡學外語,又修了法語,給我推薦了好聽的法語歌曲,這讓我明白,外國有很多好音樂的。說到這,又讓我想起了很好聽的一首俄羅斯民歌《三套車》。再後來,我知道了《夜後的詠歎調》之類的音樂也是非常OK的,慢慢地我開始喜歡上了那種宏大場景下演奏的音樂,因為太令人震撼了,直達心靈。總之,西洋樂非常棒。

    如果有條件,我覺得領略高雅藝術,才是最值得人們花時間、花精力的事情,那才是人間最大的享受。

  • 8 # 一播報

    這個是隨心情和品位提升而定的,音樂是沒有高低之分的,都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勞動和生存中總結出來的精華,只有走近了解了,才會懂得並喜愛,有時候有些場景,你的腦海裡會跳出一些旋律,可能就是你所聽過的音樂,就可能是那個地區或民族的音樂

  • 9 # 做一個勇敢的中國人

    我喜歡西洋美聲唱法,年輕時考入剛剛成立的廣州業餘愛樂合唱團,曾得到男高音歌唱家羅榮櫃,女高音歌唱家鄭湘娟和男高音歌唱家尤永根的指導,美聲唱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先進的最完整的音樂體系,我喜歡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也喜歡中國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更喜歡世界十大音樂家裡的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創作的交響樂。美聲唱法也是肺活量運動最好的鍛鍊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用遙控器關後,我再加一個開關控制電源,或者加一個空開控制電源,請問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