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師楊立新

    一個把什麼都看淡了的人,不一定就是心理出了問題。

    關鍵是,如果他還有糾結,還有內心矛盾,還有不舒服,那麼,說明他還沒有把一切都看淡。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都會有自己的痛苦悲傷,對於痛苦悲傷,有的人會淡然而過,有的人會困在其中。

    人生在世,其實最重要的是愉快和順暢,一切看淡了,心也就不累了。

    萬事不需要強求,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窮困擾,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只會讓自己不開心。

    一生有多長,只不過三萬多天;永遠沒有多遠。

    走過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嘗過酸甜,才知平淡就好;歷盡興衰,才知知足就好;費盡思量,才知糊塗最好。

  • 2 # 劉國民81223781

    所謂看淡不是完全把一切事情都放下。事情要看落給誰家,一個胸懷寬廣的人不盡把自己的應該事做完,也有著生活中的瑣事,生活就如夢幻一般,可以拿的起放的下。為了一些所謂事情能夠放下就放下,把事情看淡,是要清淨自心。

    一個心裡總是把任何事都往心裡放,長期下去會使自己的本質工作沒有做好,還會把別的事情做錯。一個有著智慧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了起了。

    有了這種境界他會給自己帶來長久的塊樂,因為心胸坦然以寬大和強大之心,看淡並非心裡出了毛病,而是心靜自然涼,心淨了放下一切瑣事,輕鬆上陣的精神去完成新的路程!

  • 3 # 心理竹先生

      首先應該瞭解“把什麼事都看的很淡”是你天性如此,還是由於過去種種經歷,讓你覺得你“應該”把事情看的很淡。

      如果你天性如此,就如成語“人本涼薄”,您並沒有錯,不需要改變,沒人規定這個年齡必須活潑,沒有必要為了別人所謂的活力而刻意成為自己不能成為的樣子,也就沒有必要為此覺得困擾。

      實際上,在生活中類似淡漠的人常見分以下四種:

      第一種,書香門第

      他們不用為日常生活奔波勞累,從小家庭條件好,工作後收入也不錯。

      每天有大量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特別是一些文藝青年,整天詩詞書畫的,很少費腦子去想和外界溝通,乃至於計算的事,因此能夠通達,實際上就是不諳世事。

      類似這類人,心理上的,可能見識和閱歷的不夠導致的,這些所謂的“看淡”只是固步自封結果。

      就如《淮南子·說林訓》說: “夫隨一隅之跡不知固天地以遊,惑莫大焉。雖時有所合,然而不足貴也。”

      第二種,經歷過世態炎涼的人

      他們是經歷過特別傷心的事,比如被親朋背叛,不停地做好事卻不停地被人誤解,失去了重要的人,經歷過生死劫難存活下來等等,一些重大的事情,讓某些人覺得其他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去計較。

      實際上,一個人的思想軌跡與他的經歷有關。

      當他經歷過了大風大浪之後,他喜歡望向平靜的海面,人的內心渴望的不是爭鬥而是安享。

      第三種是有信仰的人

      真正有信仰的人,比如非常虔誠的佛教徒,非常執著的儒家學者,他們對那些聖賢教誨從不懷疑,只要你不去有意惡意攻擊他們崇拜的人,世間的事在他們看來只是有助於修行或者提升素養而已。

      第四種是對生活失去熱情的人

      可能沒經歷過什麼事,但是每天重複的枯燥的或不喜歡的事情讓他一眼看到將來,沒有什麼希望改變,因此,生無可戀。

      就像《羅曼蒂克消亡史》裡葛大爺說過一句話:我要操心的事兒太多,我沒這個命。

      當然,或許題主無非是遇到了一個把現實裡普通人很看重的世俗利益得失看的很輕的人罷了,他們只不過是把"在意"轉移到了別的地方而已,就好像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一樣。

  • 4 # 北莊1號院

    很多人將一個人把什麼事兒都看的很淡,跟自我放逐、親情淡漠混淆在了一起,前者是未會是心理出現了問題,而後者,則是心理上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由於快節奏和高壓力,導致為了提升自我效率和生活質量,很多人開始選擇了斷舍離的生活。某種程度上,斷舍離生活也是一種將很多事、很多物都看淡的一個自我訓練過程。

    由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貪之本性,導致我們積累的實質物資和虛擬物品、精神食用物儲備,都可能遠遠超過自身的消化和處理能力,而我們又從不知該如何停止,從而帶來了焦慮、強迫、抑鬱將種種不良精神狀況。

    在這種物慾橫流、窮奢極欲的社會潮流背影下,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對人生及生活本質問題有過思考的人,都開始對外部事物開啟了審視模式,並逐漸對一些、甚至大多數很多都很看得的事情看得很淡。這是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也是一種真我回歸。

    有不少人覺得他們腦子有問題,比如明明可以好好賺錢的,明明可以當個大官什麼的,但就是不去爭取,對名利看得很淡。

    但在他們看起來,太看重名利的人,才是真正腦子有問題的。因為那樣話,就脫離了生之意義、脫離了生活本身的樂趣,甚至是對生命的浪費和摧殘。

    所以,與期考慮他們是否心理有什麼問題,不妨聽聽他們對生活、人生的看法,多多聆聽,去真正了他們,然後,你可能會發現差異所在。

    致那些陷入失眠、焦慮等痛苦方面的人們,如果真的能看淡一點,尤其那些外物,放下一些,我們的人生路,可能會更好走一些。

    既能輕裝上陣,又何必定要負重前行。

  • 5 # 0雲小二0

    把什麼都看得很淡怎麼能算心理有毛病呢?雲淡風清。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是一種境界,源於中國的傳統道家思想,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淡然處之。

    小二認為把什麼都看得很淡的人要分兩種情況去分柝。

    一是這個人經歷某種人生重大挫折或者創傷,或者連續經歷人生打擊後。心無鬥志,心如死灰,對人生已無半點希望。做什麼事都己沒有半點動力。對什麼都產生不了半絲熱情。消極,悲觀,絕望的一種心理狀態。這不是把什麼都看得很淡,這是心死了。把人生看絕了。遇事逃避現實。這種情況心結已結,只有自解心結方能死灰復燃而達到人生頓悟。從而讓心復活,產生人生積極的熱情。

    二是這個人自身修養己到家。對任何事都淡然處之。有條有理,什麼事都能朝最好的方面努力。敗了不憂,成了不喜。順其自然,無所為,卻有所為。有所為卻無所謂。

    小二青春年少時因親人離去曾對人生絕望過好些年,一味的胡混,一味的逃避。人過中年慢慢的才明白,人生的責任和義務,又稍微有點看淡的境界。但還只停留在對人生看絕和看淡之間的一種狀態。遠沒達到雲淡風清的高度。

  • 6 # 使用者9163222630532

    有一病人不遠萬里去一著名醫院檢查身體!結果出來之後醫生說沒事!可這病人不幹了我不遠萬里來檢查你得給我檢查點病出來呀!

  • 7 # 費玉山

    看輕榮辱穩如山,

    大智若愚似神仙。

    塵世凡夫多恩怨,

    清風一縷散雲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想買一輛皮實耐用省油的摩托車來送外賣,車型不限萬元以下,請問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