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豆媽在英國
-
2 # 麥田守護者16
小兒溼疹,即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稱為遺傳過敏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是一種慢性、複發性、炎症性面板病。多於嬰幼兒時期發病,並遷延至兒童和成人期。以溼疹樣皮疹,伴劇烈瘙癢,反覆發作為臨床特點,病患本人或家族中常有明顯的“特應性”,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主要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皮膚髮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髮糙、脫屑,撫摩孩子的面板如同觸控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溼都可使溼疹表現顯著。
-
3 # 使用者149356721
小兒患溼疹後,因癢而表現煩躁不這,哭鬧不寧,夜不能眠。繼發感染後,還會發熱、區域性淋巴結腫大。
凡是有滲出黃水結痂的部位,可先用煮沸過的花生油、豆油塗抹浸潤,待1~2小時後,用溫水將黃痂洗掉,再用1%~4%硼酸溶液或0.5&127;%呋喃西林溶液溼敷15~20分鐘,最後塗上雷夫諾爾氧化鋅軟膏。黃水基本消失,可外搽維生素B6霜或氫化可的鬆軟膏等。另外,也可口服脫敏藥,並補充維生素C和鈣劑。
注意保護面板,不要用肥皂水洗患處。並避免毛織品、塑膠布、新衣服直接與病兒面板接觸。用牛奶餵養的嬰兒儘早加輔食,爭取早日以普通飲食代替牛奶。不少溼疹嚴重的孩子,斷奶後明顯好轉和治癒。
-
4 # only135028594
發紅、連成一片、有明顯瘙癢感,細看面板很乾燥,而且有皮屑。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水皰、滲液、結硬痂等。大多數寶寶在2~3個月時開始長,溼疹可出現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嬰兒期多發於面頰和頭皮,對稱發生,常波及軀幹和四肢。
-
5 # 波妞媽媽4
會在臉上起一片一片的紅疹子,而且特別癢,身上腿上都會有,對寶Bora說太遭罪了,我家寶寶就容易溼疹,我給擦膚愛保好了,這個食品級非藥品沒有激素,能在寶寶面板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細菌保護面板,對溼疹很管用
-
6 # 朱劍笛
溼疹通常是指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的最常見體徵和症狀是面板乾燥和嚴重瘙癢。但是,不同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差別很大,具體取決於患者的年齡和疾病活動性。
急性溼疹的特徵是強烈瘙癢的紅斑狀丘疹和水皰,伴滲出和結痂;而亞急性或慢性皮損表現為乾燥、鱗屑或表皮剝脫性紅斑狀丘疹。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出現長期抓撓導致的面板增厚(苔蘚樣變)及面板裂隙。
大多數特應性皮炎患者的面板對多種環境刺激高度敏感,比如暴露於食物和吸入性變應原、刺激物、物理環境的變化(比如汙染和溼度等)、微生物感染和應激。
60%的特應性皮炎發生在1歲以前,將近85%的病例在5歲前發生。
在3歲內的嬰幼兒當中,特應性皮炎的典型表現是:瘙癢、發紅、鱗屑和結痂性皮損,發生在伸側面和臉頰或頭皮。特應性皮炎的皮損通常不會發生在尿布區。急性皮損可包括水皰,嚴重者可出現漿液性滲出和結痂。
在2-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中,特應性皮炎的特徵是滲出較少,而且常在屈側(特別是在肘窩和膕窩、手腕的掌側、腳踝及頸部)分佈有苔蘚樣斑塊。頸部兩側可能出現網狀色素沉著,即所謂的“特應性髒脖子。
大多數患者的溼疹會在兒童晚期之前消失,但有些患者可能會持續到成年期。
特應性皮炎的診斷是根據病史、皮損的形態和分佈以及相關臨床徵象所做出的臨床診斷。英國特應性皮炎工作組釋出的特應性炎診斷標準除了必須有面板瘙癢的證據(包括患兒父母報告兒童有摩擦或搔抓表現)以外,診斷特應性皮炎還需要滿足下列標準中至少3項:
1. 面板皺褶處受累史。包括肘窩、膕窩、頸部、眼周區域和腳踝前側。
2. 哮喘或枯草熱病史(或者,對於4歲以下的兒童,其一級親屬中有人有特應性疾病病史)。
3. 在過去一年記憶體在面板廣泛乾燥。
4. 兒童在2歲前出現症狀。此標準不適用於4歲以下兒童的診斷。
5. 可見累及屈側面的皮炎。對於4歲以下的兒童,該標準的滿足條件為臉頰或前額和肢體背側面發生皮炎。
但是,診斷這件事,應該還是由醫生來進行,普通家長了解一下就行。
-
7 # 醫學微視
【什麼是特應性皮炎?它與溼疹有什麼關係? 】
【小兒溼疹都有哪些症狀?一般長在什麼部位? 】
【小兒溼疹具體症狀表現是什麼樣的? 】
主講人:馬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面板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面板病與性病學組組長。
回覆列表
孩子最重要的反應就是“癢”。瘙癢導致小孩子睡不著覺,小孩子夜裡是長身體的時候,這個病最重要的就是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小孩子如果小時候沒有管好,在臉色和四肢的伸側,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往屈側延伸。一般的小孩2歲後,逐漸就蔓延到膕窩。這是這個病在兒童期和兒童期到成人的一種典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