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成長和創造

    一學傳習錄,陽明文集,王陽明大傳,陽明電視劇,陽明心學五百年,當代現代專家學者哲學家的相關論述研究著作。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曾國藩。

    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三宋明理學遍覽經典。

    四道德經和莊子

    五壇經,金剛經。

    六加入心學群交流

    七靜坐冥想共修

    八探尋陽明故居等訪學。

    九追溯心學源頭,從周易 十六字心傳等一路過來,到現代當代。

    十反思。

    十一當代,致良知四合院,各類學者資料。

    十二關鍵在於實修。

    十三做直播,錄課,分享。

    十四寫文章

    十五運用於企業管理經營,家庭,關係,生活等

    十六尋明師指導。

  • 2 # 四月天

    首先,推薦大家一本書,可以買來看看楊嶸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王陽明大全集》。不是打廣告,是這本書真的內容很豐富,講的東西也很好。

    王陽明心學其實主要講了三個東西,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老師講到過,禪宗其實就是佛教中的心學。禪宗中有一個著名公案,講的是神秀和慧能的故事,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慧能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所以神秀的偈子沒有入門就是因為神秀沒有悟到佛學的精髓就是空觀,心本來空的,無我的,所以也用不著去擦拭。

    所以王陽明心學和禪宗講的其實差不多,都是說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要想認識世界,根本的在於認識你自己的本心,也就是在明明德,那個“明德”就是“良知”,怎麼明呢?就是“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也就是知行合一,我們不需要像王陽明年少之時格竹子那樣才能格出道理來,也並不是說我們就要放棄物理學,化學了,只是說我們除了格物之外,還得注意如何安放自己的靈魂,這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北大學霸弒母 復旦投毒案,這些還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王陽明心學對我的影響還有一點,就是王陽明先生的坎坷經歷,他的一生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是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之後,反而更加熱愛生活,親近自然,和當地人關係搞得很好,而且還進行講學活動,根本不像一個被貶的人,貴州龍場不僅是他悟道的地方,更是他的一生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無法代替的。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可能也會碰到挫折,我們有時也會心灰意冷,躊躇不前,但是我們想一想王陽明,他遭受了那麼多的困難,命都差點沒了,但仍然熱愛生活,充滿激情,我們能不能想想王陽明龍場被貶時的困境,學習他的精神,在生活中做一名真正的勇者,不畏風雨,砥礪前行,做一名心學的傳承者。

  • 3 # Geek傑哥

    看過,但是看不太懂,看了很多大佬的解釋才有點明白。

    心學的核心在於四個字〔知行合一〕,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覺得是做一件事情,知道它的邏輯,發展變化,就要付出於實際行動。而不是空口無憑,只在思想層面上重視,而在行動上忽視。

    心是宇宙的立法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多時候決定一件事物的,不是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是一個人,一顆心的主觀判斷,有一種力量叫“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很不錯,無論在哪個年代,什麼樣的環境,很多人都只是注重表面上的成就,現代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財富慾望的膨脹,財富增長的問時,內心卻越來越迷茫。你會發現有錢的人並不是全部快樂和滿足。慾望之火越燃越大,終於一天會引火燒身。

    所以陽明心學指出,迴歸內心的平靜,修心養心,開啟與生俱來的正能量,才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 4 # 人生太無言

    看過,連批解的書都看過!只不過對於我來說,沒有任何可取之處!經歷也多了,只不過沒在仕途上努過力,現在後悔了!屬於爛泥扶不上牆的一個東西。看著慢慢長大的兒女,後悔死了!如果早一點拋棄他媽可憐的那點自尊,也不會讓他們跟著我吃苦了!我他媽是個什麼東西!自私透了

  • 5 # 一心問道

    看過陽明心學,可惜本人根器平庸悟商不高,雖有所自得於心,但尚未全然透化。

    今日之世,學陽明心學者很多,真搞懂並得其受用者不多。大多數人,或流於心靈雞湯,或歸於成功學心理學,或陷入言語哲學,或墮入“佛禪“之偏,真可謂:學道者如牛毛,明道者如犀角。當然,學道這種事情,自古及今,皆是如此。有道是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於不明識知之辯,不能透化入心,而此種轉換,非認知理性之努力可以達到。

    若有真懂心學者(不侷限心學,甚至可以通達佛道中醫),必就其用處判其所悟,不能全憑言談知見而觀。我隨便舉幾個例子,供人檢驗一下自己是否得其受用:

    1.靜坐,睡功,站樁,打太極拳等,能否做到又好又快地靜心入定?

    2.遭遇重大的挫折,苦難,疾病等打擊,能否自覺有效地走出來?比如:

    倘使遭遇重大的事業與情感挫敗,能否站起來並不留任何負面心結?

    倘使得了較嚴重的心理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等,能否真正自覺地從中走出來?

    倘使得了較重的慢性病,比如慢性鼻炎或者癌症等,能否積極向上地走出來甚至做到修復自愈?……

    3.能否洞察科學,哲學,宗教的侷限?

    4.能否熟練地洞察人性及其人心永珍,並且透視社會歷史世道人心週期輪迴的危機根源?

    5.在家庭關係中,如果原生家庭父母的性情脾氣見識不好,能否做到有效自控並改化自己的脾氣與言行方式?

    6.能否深入地認識自己的性格?能否有效得力地改變自己的過錯或壞習慣?是否洞察力感悟力得到了質的飛躍?是否可以從以前不會語文作文變得下筆千言倚馬可待?是否藝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7.能否從以前走夜路怕鬼到現在不再怕鬼?能否做到負面消極的夢境逐漸減少?能否超越面子心虛榮心?能否面對美色可以做到較好的自律自主且收放自如?能否面對美食可以做到較好的自律自主且隨緣收放?能否復歸天性童心但又成熟圓融?能否較好地參悟生死?

    8.能否真正地理解什麼叫心?能否正確地理解並自覺地修習真正的道德?能否正本清源地理解真正的中華文化精髓?

    ……

    陽明說他的良知及其心學,實是千難萬死之中參得,只可惜一般人看得太輕易。如果你不曾真正在人生之路上,像陽明一樣遭遇過重大的挫折(逆境,疾病,苦難,生死等)洗禮,經受孟子說的那般動心忍性的磨練,並學會真正地從中走出來且變得內心強大甚至覺解,所謂學心學者,大抵還不足以談真懂心學?心學非一般文字概念之學,實是生命心力的精神再造及其覺悟了生死之學,是人生最根本且最高段位的學問。

    僅以此答,回贈相邀!

  • 6 # 雄觀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先從儒家的心學學派說起,弄懂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三者的關係。

    心學的創始人是明朝人王陽明。

    自從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心學致良知的宗旨便蔓延開來,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心學有四句經典的教語: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

    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既然有了良知,就要按照良知去執行去實踐。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致良知,就是達到宇宙天地人的正確認識,良知,是天賦人類生命中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

    在儒家看來,王陽明所指的一種天賦的分別自己善的和惡的意向的道德意識。

    良知是倫理實踐的出發點,修身的功夫就在於,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為中的惡的意向並實施或實現自己的善的意向。

    格物致知有兩個方面含義,一是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二是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個人覺得,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致知就是達到通曉明晰的地步。這也是所謂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真實體現。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話的另一層意思,按照通俗理解就是,你知道了事情的道理後,該怎麼做,就按照道理來,準備錯,這就叫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動保持一致。

    我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有人說,這輩子懂得那麼多道理,但依舊沒有過好,為什麼?

    首先,這個人明白了那麼多道理,算是到了致良知的地步,而這個道理在你心目中已經明確,按照道理有計劃的執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就是格物致知。

    而等到去執行和實踐的時候,卻沒有按照計劃去執行,這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覺得,致良知是格物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的途徑,而知行合一則是致良知和格物致知的最終結果。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只要弄懂了這些,就明白了心學的至深奧義。

  • 7 # 代用名

    王陽明的心學,

    就是弟子們摘錄老師的集錦書名字叫《傳習錄》

    這本書看懂就能悟道了,但一定要看原文才知明原意如何講究:循天理,去人慾(遵循天則規律,去盡私慾障蔽)

    王陽明本人不出書沒出語錄,傳習錄是弟子們向老師在探求學問中的對答與闡述的筆錄,有針對事與物也有針對理與人情世故、有廣泛處也有精細處,在研讀之時要看內容所指“是點還是線或是面”範圍與概念才不會混淆錯亂。儒學知行合一的講究與應用與普通書不同。聖人說過傳書不如無書。因為人有高中低之分,中上者看懂能明,中下者看不懂反而扭曲了適得其反。

    人就是這樣超出自己的認知運用與理解就會格格不入,有的會排擠甚至歪曲出現負面反應導致混亂不堪,也會引發正反抨擊或噴罵互毆有反於初衷…至聖學說是要傳達給人們真理的,倘若扭曲了傳書還真的不如無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問題與事故。哎,所以聖人本也想要指導幫助更多的人但是人自身不上進,聖人也難以傳授明道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土豪”獵人為圓夢9.5萬金買下雙風臉,被調侃人傻錢多,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