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吃西紅柿
-
2 # 奕斐有話說
希望家長學習優勢累積家庭教育法!
糾錯教育和講道理,是我們家長特別常用的教育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真是弊端非常非常多,無論你是多麼的溫和而堅定,只要你是在挑錯,孩子就會反抗,不僅親子關係出問題,而且孩子的成長也會受阻。
所以我特別想在批判的同時給大家梳理有效的方法,我們這次想要完整的講述優勢累積家庭教育法,讓大家發現:哇,原來教育孩子其實一點都不難,而且根本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
在用優勢累積法的時候,你會發現他非常非常的好用,我們在課堂上會幫助你把80%的問題都排除掉;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跟孩子互動的大量時間都會非常地輕鬆愉快;當碰到真正的問題的時候呢,我會給大傢俱體的方法,讓問題成為孩子成長的機會。
同時,我們還會幫大家梳理,在你腦海裡面一些模糊不清地教育理念,透過這樣的學習,我希望把家庭教育的“道”和“術”很好地結合,能夠解決未來大家在育兒裡面非常普遍性的問題,享受育兒的快樂。
-
3 # 開心廣場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從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比學校教育還重要。
有一句話說得好,孩子就是大人的複製品,你現在的樣子就是孩子若干年後的樣子。
雖說這個問題的標題寫的是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但具體是說家庭作業。那麼就來說一說家庭作業這點兒事。
我們都是打小都是從做家庭作業的時候過來的,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做完作業就各家各戶找小夥伴們玩兒去了。
現在不一樣了,對於家庭作業,有的老師要求學生的作業上要有家長的簽字,而有的家長就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身邊的同事朋友,檢查孩子作業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話題,有的家長心疼孩子做作業太多寫不完影響休息,乾脆幫孩子做作業。
不管從家長檢查孩子作來也好,還是應對學校給學生留作業的量太大也好,家長都不應該代替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甚至是代替孩子寫作業。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待孩子寫作業。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特別提出的是遠離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孩子小自制力相對較差,受環境影響會大一點,這樣會減少外界的誘惑,而集中精力完成作業。
2.如果說一定要檢查作業的話,一定要在孩子做完作業以後才整體看一下,不能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在旁邊指指點點,這裡不對那裡錯了。而且在孩子做完作業之後,家長對孩子作業做錯的地方,只需要給孩子一個大概的範圍,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判斷錯在哪裡,然後改正,從而養成做作業不依賴家長的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做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的事情。
3.對於孩子作業量太大的問題,的確存在每一科的課任都老師都給孩子留了作業,而造成孩子作業確實是多。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做作業效率不高的原因。有的孩子邊學邊玩兒,家長看到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直到時間太晚了,開始著急孩子該早點休息,有的家長就會替孩子做作業。對於時間觀念差,總是磨磨蹭蹭的孩子,要給他們定一個時間表。比如規定他學習1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的時候就是學習,玩兒的時間就是玩兒,不到時間不能做其它事情。這樣孩子就在不知不覺中,自動地延長了學習的時間,慢慢地也就習慣了先做完作業再玩兒。
孩子的教育涉及到家庭、學校,甚至是社會幾方面的因素,家庭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給學校,學校該擔當的責任一樣要擔當
-
4 # 睿心媽媽
我認為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加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因為有句話說的很好,一百個優秀教師,抵不上一個稱職的家長。而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應該在三歲開始著手。
有的家長總是對老師要求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怨聲載道,或者有的家長也附和著孩子說,家庭作業太多,難以做完。其實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的老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
尤其是家長,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詆譭老師,說老師的壞話,那會讓孩子對他的老師也有牴觸心理,以後老師說什麼,他可能都有都不想聽或不想照著做的想法,那可不利於你的孩子的成長。
另外,關於佈置作業的問題,學校要求要精講精練,要少佈置一些,但是有的老師可能佈置作業的量有點多。在這種情況下,你作為家長也不好反對。只好要求孩子加快作業的速度,這樣的話才能夠更快的完成家庭作業。
-
5 # 歡樂頌479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於檢查家庭作業的問題,不能簡單附和網上流傳的言論:老師把檢查作業的事情交給家長,老師幹什麼呢?家庭作業在家完成,事關孩子在家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形成。透過家庭作業的反饋,家長能第一時間掌握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摸清第一手資訊,及時不留白採取有效方式,讚揚、批評、說服、溝通、最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培養良好習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融洽了親子關係。
當然檢查作業,可以採取天天查或抽查或免查等多種形式, 交替使用。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督察員”的形象,檢查現場為主,現場是指非智力因素的檢查,不涉及對作業對錯的評判。比如做作業的時長是多少?比如坐姿是否正確?比如書寫質量如何?比如背誦是否流暢、語音是否響亮自信?而不是“檢察官”的角色。一題一題對照檢查對錯,這不是家長要做的,而是該孩子逐題檢查,養成習慣。
關於家庭作業的數量,要相信老師的專業水平,是根據當天授課情況佈置的有針對性的作業。如果數量偏大或者當天語數英三門作業累加較多的時候。一定要制止孩子的煩躁情緒。沒有事事順意的時候,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Sunny面對,盡力而為。如果實在做的較晚,影響休息,可以和老師反映,第二天補做完成上交。因為只有你適應作業,沒有作業適應你。就如同參加工作,走上社會。只有你適應社會,沒有社會適應你。否則,你會四處碰壁。
現在老師會佈置一些網上作業,這個時候,要和孩子有約在先,網上作業不做與作業無關的事(玩遊戲、上QQ等)。網上作業一旦完成,家長要立刻收起電子產品。
-
6 # 三味聊教育
近30年的教學生涯,我太能感受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了!
好多時候,我不顧家長服不服,我甚至想對家長說:
“孩子是否成材,家長應擔當一半以上的責任。"
家長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讓孩子信任的老師。更是孩子心中真正最無私的老師!
孩子再怎麼“雄",他難以掙脫父母的經濟"底氣“。
孩子再怎麼“熊",他難以抵擋家長的家法"霸氣"。
可老師顯得要"可憐"得多:就那點"學識",在孩子眼裡還那麼"看不明摸不透"!
那麼,家長應如何才能發揮好優勢,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我的建議是:
1、"為人師表",比老師做得要更好。因為家長的思品和言行,最容易"傳染"給孩子。
2、對孩子的不良個性和習氣,千萬別視而不見。因為家長默許的東西,在孩子心裡就是合理。
3、對孩子的學習,千萬別以為僅僅是老師的事。因為老師再優秀,也不可能幫你管住孩子學校以外的事。不管你懂或不懂,你必須關心過問。
4、對孩子適度的打罵不能少,但鼓勵表揚更關鍵。因為"不打罵難成材“這是真的。但是更應記住"90%以上的成功教育是依靠表揚而來的。"
5、勤做家務的孩子,往往學習也勤奮。
6、心眼中只剩“孩子學習”這一件事的家長,往往得到的是"失望”。
7、金錢永遠收買不了孩子的“學習心"。
以上是"三味聊心屋"的一點建議,如果對你有幫助,別忘賜個“贊"鼓勵一下!
-
7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我是十歲男孩辣媽,陪伴孩子成長的這十年,我收穫了很多。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的努力與進步我看在眼裡,也記在了心裡;同時,透過教育孩子,我自己也有了很多提升。所以我要感謝孩子,因為他的降臨,我從青澀懵懂的女生,蛻變成為一個獨立特行的辣媽。
根據這些年的育兒實踐,我認為孩子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家長的提升。當我們在身體力行的去給孩子做榜樣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讓自己成長。
現在的人都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很幸運我是其中的一員。雖然說,在很多方面我自己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我從來沒有停下學習和實踐的腳步。在育兒路上,本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與其說我們是在管教孩子,不如說我們是在管理自己。家庭教育絕對不是發號施令,而是行動力的引導,思考力和創新探索精神的並存。
事實上,孩子的問題,很多都是來自於家長自身的問題。但是,許多家長就認識不到這一點,沒有辦法正視自身的不足,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正確的榜樣引導,這才是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
8 # 雞蛋殼裡的蝸牛
現在的教育在我看來,分兩個方向,要麼管的太嚴,要麼太嬌慣,各有利弊,相對來說,嚴苛一點的還能有規有矩,只是孩子有的缺乏自信和獨立性,而太嬌縱的已然已談不上教育,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幹啥說啥,怎麼都可以,哪怕回嘴或者打罵家長,都不為過,甚至還變態的認為好玩,我曾經認識一個男家長,他兒子剛學會第一次罵人的時候,把他樂的前仰後合的。
佛系育兒的也有,但是為數不多,基本隨孩子性情,只要不出格,學習好點差點都不是太在意,這一類人教育出來的孩子,情緒飽滿,性格分明,只是因為家庭觀念,有的孩子也不是特別介意成績高低帶給自己的榮辱感。
我個人則覺得:社會向來殘酷,現實,擁有一副Sunny向上的心態,在該努力學習的年紀稍加管束還是應該的,否則將來面對大環境,還是要適應的,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挫折教育,也未嘗不可。
我不會刻板的遵循任何一套管教模式,只要適合孩子的,他能接受,又不違背原則,同時還有效的方式方法都可以拿來運用,該有脾氣的時候還是要有,該責罰,該打幾下的時候也要在控制好尺度的時候打幾下。
其實我們都沒有與生俱來的教育能力和方法,孩子生下來了,家長的身份才能夠成立,在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他們慢慢長大,我們慢慢摸索,只要理性對待,不斷學習,我相信,只要孩子是一個健康善良,又肯努力學習的人,我們就是成功的父母。
-
9 # 第1世界
說實話我對大多數的家教持保留意見!尤其是剛剛升級當父母的寶爸寶媽們,他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自然是被折磨的體無完膚心力交瘁,反而孩子越來越難帶,時而因為怎麼教孩子意見不和演變成家庭大戰。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裡的小皇帝,沒有受到過一丁點的挫折,一碗飯長大的太子爺,別人對他好是應該的必須的!兩三歲就和父母頂嘴,四五歲就開始打罵爹孃,七八歲就敢動刀子了,各位想想這樣的孩子長大能有什麼出息。
我對現在的家教有些失望,古話說“棍棒頭上出孝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該給孩子適當的逆生長是必須的,就像桑樹扁擔要小樹的時候彎,樹長大了想彎恐怕你也彎不了了!先說到這有好建議共同探討,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希望!共同努力吧!
-
10 # 眯眼看世界43
孩子教育問題,最值得研究!你無論多麼成功,孩子教育如果失敗,那麼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1.教育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試問,你的規矩根據啥制定的?就是科學的嗎?為啥不按照你說的去做就要被懲罰,合理嗎?公平嗎?規矩越多,孩子犯規的可能性越大。孩子那麼小,有惡意嗎?他做事都是隨性而為,把握基本原則,就不會有原則性問題。
2.我教育孩子一直遵循獨立自主原則。
我很贊同這句話“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
3.父母要為孩子把好世界觀、人生觀、是非觀、價值觀、愛情觀等等大原則大方向,讓其自主處理自己的事,就不會出現原則性問題。
-
11 # 淅爸育兒記
現階段的家庭教育,覺得孩子不好管教?這兩個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孩子,在過去的階段和現在的階段,有好管教的時候嗎?還是以前就特別好管教,現在的孩子就極難服侍?
反而個人覺得,現在的孩子要好教很多,只是家庭教育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階段,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
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們以前沒那麼多破事,什麼家庭教育,什麼作業,什麼陪伴,不一樣好好的長大沒學壞,成龍成鳳了!
可提醒一下,我們以前,網路是奢侈品,手機沒那麼多功能,沒有復讀機,沒有故事機。
再提醒一下,我們以前,彈珠,貼紙,小彈弓,布娃娃,四驅車,這些全是我們的致命誘惑點。
同樣是玩具,同樣是益智,卻少了很多的負面資訊。恰恰是這些資訊,今時今日才需要我們更注重家庭教育,注重作業,注重陪伴。
簡單粗暴的玩具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可以行得通;資訊量巨大的玩具和娛樂方式,再去搭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樣行得通嗎?
好比咱用駕駛小摩托的方式來開汽車,分分鐘車毀人亡了。
所以莫再念叨以前,因為以前的單純已經沒有了,教育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否則不但孩子,連自己都要慢人一步!孩子從來就沒好管教過。不管現在你的孩子多好教,多聽話,他從來就不是一個省心的主。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他就是什麼。這話同樣只適用於以前,現在還要再補充一下。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若想成就一個孩子,你除了要給他,還要給他撐起防護盾!”
講個例項,抖音、快手、美拍等平臺。
寶媽愛看,孩子也跟著愛看,起碼我家孩子是抖音迷。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上面的資訊魚龍混雜,有動物的,有小朋友搞笑的,也有炫富的,整蠱的各種。
沒有家人的陪伴下,我是不允許孩子觸碰這些軟體的,資訊量太大太隨機,例如我的女兒在看了一段時間APP上面的化妝型別之後,自己就開始畫得亂七八糟的= =1.
我始終認為,最好的家教,就是陪伴,高質量的陪伴。
不是簡單的陪在孩子身邊就叫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往往花不了你幾分鐘。
還是上述例子,我會陪著孩子看,對於一些極度毀三觀的,我會直接給他跳過,對於一些比較容易模仿的,我就會給孩子解釋,跟他說,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偶爾她不聽或者不確認她是不是聽進去了,我會帶她示範一下,讓她知道後果是什麼。
例如某APP上有個影片,是女生戰立抱腿,而男生拉著女生的手,形成倒立後空翻的。孩子覺得這很好玩,我就陪她玩了一會,然後,我再帶她到床上,讓她試著和弟弟玩這個,結果一下子就摔了,再反過來讓弟弟和她玩這個,連提都提不起了。
而在這之後,我和她解釋了,要完成這個動作需要很多很多的條件,力氣,身高,技巧。最最重要的是這個動作很危險,如果剛剛不是在床上,現在就必須要去打針針了(她能理解的痛苦,以及她的害怕= =1.這樣說她才能理解。)
若要教好一個孩子,家庭教育方式,就應該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不要提以前,那都過去了;不要說別人,人家的情況和咱的不一樣(指不定人家爹是李剛);最後,今天偷得懶,明天會變成巴掌,拍得自己啪啪響!
-
12 # 茱小豬
現在的人都越來越注重家庭教育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我覺得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在身體力行給孩子做榜樣的同時提升自己,與孩子一同成長。
然而家庭教育的方式真的很重要。
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樁大事了,這需要有才能和淵博的生活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艾麗卡•雷斯切爾在其著作《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裡指出,自我意識是優質教育的基石。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是如何影響自己的行為和選擇的,然後才是基於學術研究成果之上,學習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我覺得家庭教育應該注重的是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培養。這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教會孩子的情緒管理和自我管理。
-
13 # 庫馳科技
這問題太大,寫細了一兩篇論文都說不完,我就從溝通的角度提幾點。
第一,要明白什麼是家庭教育,都有哪些特點,包含什麼元素,優先順序又是怎麼樣的。
第二,對於這些元素,你是否清楚如何去實現。是否能根據小孩的具體表現,聯絡到家庭教育中所缺失的具體內容,並且說明原因。
。
第三,家長是否存在不可調和的現實困難,或者是否願意為此花費精力。對於家庭教育以及具體內容的認知和看法你們是否一致。當雙方對具體元素的理解存在分歧的時候,你是否有能力進行解析或者反思。
第四,家長說的假話還是真話。
搞清楚這四點,溝通就不難。就算溝通不了,也不至於會拖累你的工作。
-
14 # 貼心媽媽
現階段的家庭教育,許多家長把分數看得比什麼都重,卻忽視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好品德教育。培養出許多嬌慣成性的孩子。讓教育更貼近生活,學習的目的是明理,懂得老師和家長每天疲於奔命的付出。讓孩子懂得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培養一個孩子要許多的社會資源和物質滋養,就如小雞破殼而出,只有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讓孩子體驗挫折,孩子才會不斷成長。
-
15 # 平涼家長之家
家長來信:我家孩子十一歲,很快要上初中了。可是這孩子太不懂事,自理能力太差了,啥都不會,大事小事總是不停的犯錯。上初中後離家太遠了肯定是要住校的,他這樣的,一個宿舍八個孩子都是半大小子,誰又肯讓誰?到時候可怎麼辦啊?
第一句:孩子犯錯很正常,聖人成了聖人之後照樣會犯錯,何況乎孩子?永遠不犯錯的,那叫上帝,不叫孩子。
第二句:孩子所“犯”的,哪些錯是真的錯了?哪些錯就只是家長眼中的極具主觀色彩的所謂“錯”呢?更何況,什麼叫“永遠有犯不完的錯”?一件兩件的錯便等於永遠?一天兩天有錯也等於永遠嗎?
當然,有類似“為什麼孩子永遠有犯不完的錯”這樣想法的家長,實在不少。家長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孩子真的永遠在犯錯嗎?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層面:
第一是外因:錯誤的養育方式
人們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我個人來看,這話真是太保守了!家長哪裡只是第一任老師?家長簡直是孩子未來能走多遠、能飛多高的唯一話語權者!家長更是一言決生死直接給孩子施予“好孩子”或“壞孩子”咒語的那個人!若用公式簡單表達:家長=上帝(孩子的)。家長對孩子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家長對孩子說,“你不行!”於是孩子就從此喪失了“行的”可能性。
1、包辦的太多
包辦太多,孩子就喪失了由“不行”到“行”的機會。
咱家孩子又不是孫先生,天生地養石頭縫兒一蹦出來就自帶神外掛。就算是自帶神外掛,孫先生不也萬里迢迢去拜名師了嗎?通徹於天地的七十二變不是孃胎裡帶來的本事,會繫鞋帶、會用筷子、會洗小手絹等等本事,也都無法開個神外掛從孃胎裡帶來。
能很利落的繫鞋帶,真心不是件容易事。孩子們細嫩而笨拙的小手,至少需要三五十次以上的訓練,才能讓每一個手指頭像跳舞一樣默契而靈活。尤其是第一次,會特別特別慢,一根細細的鞋帶,這麼一彎那麼一繞,再這麼一繞那麼一彎,簡直比操作比一幢房子還大的第一代計算機還艱難。這樣的時候,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笑眯眯溫柔地目光鼓勵,以及任時光怎麼飛逝都不急不躁願意等到天荒地老的耐心!
可嘆的是,大人是怎麼做的?大人早已經忘記了自己幼兒時候像豬寶寶一樣笨拙的手指和一次又一次把鞋帶綁得一團糟“光輝戰績”。他們只是一個勁嫌棄孩子笨、嫌棄孩子慢、嫌棄孩子不用心,總之就兩個字:不行!為了強化孩子確實“不行”這個結論,有些家長們近乎粗暴地把孩子的小手捋開,近乎炫耀地三兩下繫好鞋帶,甚至還會意味深長地再盯孩子一兩眼……那潛臺詞,不忍卒睹!
一件繫鞋帶的小事尚且如此,其他的呢?
第一次學喝水、第一次學吃飯、第一次學穿衣、第一次學洗澡……樁樁件件無數個第一次,孩子們想要自己學著乾點什麼的時刻,立馬就會被家長們或溫柔或暴躁地阻止並且毫無商量餘地包圓給代辦了。最使人不忍深思的是家長們阻止孩子理由:孩子剛一動筷子,“快別亂碰,會把桌子弄得一團糟!”孩子剛一碰湯勺,“快別亂動,會把弄髒!”孩子剛準備自己學穿衣,“快別添亂,衣服都拿倒了!”——為什麼要這麼急切的阻止?答案不過三個字:怕麻煩。
是啊,餐桌亂了,後續整理過程又瑣碎又費時間,太麻煩;衣服髒了,要換要洗要收拾,太麻煩;孩子自己穿衣服又慢又笨又顛顛倒倒還得重來,太麻煩……家長們全權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真是的因為“愛”?其實不,真相不過是:怕麻煩!
2、看守的太死
愛你=怕麻煩=全權包辦!
瞧,這就是大多家長“愛”孩子背後的真相,“怕麻煩”才是家長心裡那些個曲裡拐彎的、連自己也不曾發覺的真正心思。
因為怕孩子給自己添太多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家長們寧可化身超級保姆包辦孩子的一切。但是,這包辦,往不好聽了說就是赤裸裸扼殺、明晃晃阻礙孩子試錯和成長的可能性。這樣的愛,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真正的愛嗎?是一朵雲用全部的生命溫柔包圍另一朵雲然後不著痕跡處推動並與他一起前行的愛嗎?其實不。不過就是“容嬤嬤”式的看守員罷了,是以愛為義把孩子往廢了養的“圈養”。
能“圈養”一輩子麼?
有個孩子,高三畢業時候,確實考了不錯的大學。然而,原本應當無限美好的大學生活,卻成了他的“地獄”。從小到大,他沒看過電視、沒動過電腦、沒用過手機,他也沒洗過襪子、沒疊過被子、沒刷過馬桶、甚至連每一頓飯什麼該吃什麼該喝、該吃的應當吃多少該喝的應當喝多少都是家長全權包辦的。他甚至從不曾一個人去過理髮店,理完頭髮他也從不曾付過帳……家裡不缺錢,但一家人不看電視、不玩電腦摒棄一切物質慾望與誘惑、杜絕一切時代洪流與資訊,全力以赴陪他拼第一流的考試成績。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可是他沒辦法適應大學生活。襪子至少得帶三打以上,穿髒了直接換新的,至於舊的哪裡去了一般是想不起來管的,東一隻西一隻燻得整個宿舍都是臭襪子味,常常是舍友們打掃衛生時候一簸箕一簸箕端得往出倒。這些生活細事尚能湊合,最無法忍受的是他對這個時代的一無所知。有天有個舍友哼哼周杰倫的一首歌,其他舍友興趣大發,你一句我一句串了個不亦樂乎,唯獨他,傻愣愣連周杰倫名字都沒聽過——而這件事,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長期被無形孤立、被另眼相看的種種負性情緒全面爆發,他不得不休學。
這孩子的情形在現下家族教育中極具代表性。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極端型別是,在小學中學時代被父母管控過於嚴格,上大學之後直接成了脫韁的Mustang……這個世界上無數被養廢了的孩子,無非都是家長一方想要創造一個特別聽話、特別乖巧的“提線木偶”,而孩子既想要釋放生命本能的自然欲求又想要積極體驗與自然、與人群、與社會之間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切互動。
博弈到最後,絕大多數都是家長大獲全勝,而孩子要麼放棄自己從此破罐子破摔,要麼退行了生命成長的本能,從此什麼事兒都不敢去試、不敢去幹!
第二是內因:孩子的心理動機
1、動機喪失,從此懶得幹、不想幹
家長包辦的過多、看守的太死,容易導致的第一種後果是:孩子積極向好的心理動機完全喪失——從此懶得幹!不想幹!
身在職場的我們每天累成狗,工資若十年不見動彈,職位二十年不見動彈,還會有往下堅持的勁兒嗎?就算職位時時有升、薪資時時有漲,可老闆整天都是誰欠了他八百吊錢似的從不見一句好話一個好臉,一天兩天好忍,一年兩年的咱還願意繼續幹下去嗎?朋友圈裡有感而發寫了兩句話得一溜兒的點贊和回覆,咱是不是三冬頓覺三春暖?成年人尚且如此需要來自於他人的及時反饋和動態激勵,何況小孩子?
小寶終於能把“一”字這一橫寫得不那麼曲曲彎彎了,急忙拎了來興沖沖給媽媽看。可媽媽一張嘴就是“瞧瞧,這裡,還不夠好看,下筆不準,收筆不穩……”叭啦叭啦一大堆指點。確實,是好心好意,可孩子以後還有興趣給你看嗎?還有興趣繼續練習寫字嗎?如此這般,點點滴滴處打擊的累積,到最後學習和寫作業都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孩子天性裡就有的對陌生事物的探索、好奇以及從心而發的熱情喪失殆盡。然後,家長在孩子學習、寫作業過程中的監管力度與督促手段越來越不管用時候便常恨恨地罵,“是在給你自己學,又不是給我學!”事實卻是,“提線木偶”式的乖孩子早已經習慣了被家長撥一下才動、不撥絕不動——因為他們的心理機制剛巧與大人相反:反正是給你們學!
正如同我們在職場,所有管理制度、獎懲制度都形同虛設的話,除了您和我這樣高度自律又自覺的“傻瓜”會由心而發不去踐踏規則之外,天長日久的一盤散沙,整個組織體系會不會癱瘓啊?就連您和我這樣高度自律又自覺的“傻瓜”,在一個過於鬆散和放任的大環境裡久了是不是也會不知不覺被“帶歪”?小孩子的自律與自覺天然地無法與優秀的成年人比,所以這根胡蘿蔔和小鞭子要用得好、用得妙、用得呱呱叫,那才叫做“足夠好”的家長。
“胡蘿蔔”是什麼?及時反饋+動態激勵。
“小鞭子”是什麼?從心而發的動力+恰到好處的督促。
一根胡蘿蔔再加一根小鞭子,是每個人目標堅定、持續向前的標配,而不論這人是成年人或者小孩子。
2、過於自卑,再也不會幹、不敢幹
家長包辦的過多、看守的太死,容易導致的第二種後果是:孩子有可能會過於自卑—— 再也不會幹、不敢幹!
有個朋友曾託付了個孩子來,讓幫忙輔導一下語文。這孩子是個什麼情況呢?學習還湊合,生活習慣也還行,個人品行等等也都過得去。就一條,不自信。他的不自信到了什麼程度呢?上課時候本來聽得好好的,結果老師提問點到了他的名字,他一站起來,原本會的東西瞬間忘得乾乾淨淨,腦袋裡一片空白——這種情況不少孩子都有,倒不算嚴重。這是剛開始的他,發展到後來,課堂上老師一開始提問,不論叫沒叫他的名字,他都會緊張到全身發抖、臉色煞白、冷汗直流。他緊張到極點的樣子被同學看到,時不時會鬨堂大笑;同學們越笑,他就越緊張。孩子們的堅強和堅持有時候真叫人佩服,他這種情況常規的發展就是厭課、厭學什麼的。但沒有,他一直堅持去學校、堅持去上課……可是,他的掙扎與努力,家長從來看不見,家長眼睛裡只有他太多太多的不行和不好!
後來熟悉了,他也肯跟說很多事兒了。他說從小到大所有記憶中,他就沒做過哪怕一件讓父母覺得滿意的事兒,他從不曾在父母那裡聽到哪怕一句表揚話、肯定話兒。約好跟同學一起做作業,約了誰、幾點幾分出門、幾點幾分回家,都得父母決定的才算。他說印象最深的是小學二年兩門課都考了九十九分,高興壞了,一口氣跑回家給媽媽看成績單,媽媽拿過成績單看了看,很嚴肅地拿來紙和筆要求他把語文捲上丟分的那兩個字寫五十遍,把數學捲上算錯的那一道題寫五十遍,然後再在雪白的大紙上寫“我粗心、我錯了”六個字,寫五十遍。
“不自信”這事兒,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不只會對孩子心理發展產生消極影響,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及個人能力的綜合發展,甚至會導致孩子慢慢喪失融入集體的勇氣或者心理品質反常、性格極度扭曲。
小結:為什麼孩子永遠有犯不完的錯呢?因為大人想要的那個“完美孩子”,永遠不是眼面前這個活生生的有缺點的孩子,這二者之間的落差和距離,太大了——如何矯正?只一句:永葆自己的生命激情,把孩子放開,慢慢來。
前進還須三分勇,登峰尚欠一腔情。願我們的家長能夠真正“看見”眼前頭這個有許多缺點也有許多可愛的孩子,使他們能夠有足夠安全的心理加油站,動力十足、永不拋錨,永遠蓬蓬勃勃朝著Sunny的方向。
回覆列表
孩子都渴望獲得父母的肯定、尊重與幫助
很多家長們總是喜歡將自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要知道,絕大多數孩子都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像一個有經驗、有智慧的朋友,能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能尊重他們的獨立性。
當然,孩子們在成年人眼中有很多幼稚不足的地方,但他們也並不希望被當成“什麼也做不好的小孩”。所以,孩子越是做得不好,正處於低谷期的時候,他們越需要父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