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淵回

    《道德經》強調清靜無為,是不是什麼都不管了?這是對道家的誤解

    認為無為什麼也不幹的,就是對中國傳統道家思想文化的一種誤解。

    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經,作為道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經典。其中是強調清淨,是強調無為。但並不是我們普通大眾認為的,什麼也不做。

    什麼也不做,我們自己閒著,每個人都知道啥也不幹,休息著舒服,何必要你去講?如果真的是什麼也不幹的意思,道德經也不會寫五千多字。

    文字作為表達人思想情感的工具,他在具有準確性的同時,還具有相當大的模糊性。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語言文字在漫長的時間,歷史長河當中的演變是有很大變化的。我們綜合道德經的全篇思想,會發現所謂的無為,是在強調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才叫做無為。

    那麼什麼是無不為呢?就是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做為。所謂,颶風起於萍沫。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因素的產生,都是因為一個細小的因素而引起的。無為而無不為,就是治之於未亂,在某件事情還沒有產生的時候,就把它遏制住,就把他處理好,這才叫做無為。

    武之聖者李小龍的,截拳道就是截取了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以攻為守,治之於未亂,治之於未攻。在敵方出拳,甚至想要出拳,還未出拳的同時,迎頭痛擊。在敵方起腳,還未起腳的同時,就不給他踢腳的機會。在敵方攻擊的同時,甚至想要發起攻擊,還未攻擊的同時,就搶先去打擊敵人。從而未發先至,以攻為守,取得勝利。

    透過上面的理解,我們很容易得知:道家的無為,比我們普通的有所作為,更加的難,更加需要智慧,更加需要能力。

    雖然說事物在發生還未發生的萌芽狀態,一般更容易得到解決。但是,萌芽狀態的這個時機很難把握。一件事情還未發生,你怎麼知道他要發生?一件事情剛剛發生,剛剛有一個苗頭,你怎麼知道這件事以後會產生重大影響呢?

    火災燃起來的時候,很遠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但是,引發火災的一個小小的火星,卻是人們花費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也是很難觀察得到的。

    所以說,道家的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比我們普通的有所作為。難上百倍,難上萬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淵回認為能做到真正無為的人屈指可數。

    由此,老子才有必要洋洋灑灑寫了五千真言,留下道德經供我們參考。所以說,認為道傢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用管了,這是對道家思想文化的最大誤解。

  • 2 # 無憂谷逍遙子

    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包羅永珍深刻闡述了天地萬物自然規律,採用比喻的手法來論述“人與天地”的大道之理,核心思想是“人如何順應自然規律”,所以老子的“無為而治”不是絕對的“無為,什麼都不幹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順應自然規律,如“庖丁解牛”般應對天地社會的變化採取相應措施實現最佳目標,道家思想集大成者莊子更加提出了“無用為用”的思想,演繹了天地萬物之真理!

  • 3 # 禾木兮

    老子的無為不是真的讓我們無為,他主張無為是為了無不為,無為是為了更大的有為。

    他的無為主要強調要順應自然,順應形勢,要多向大自然學習,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天人合一。

    他讓我們明白世間萬物陰陽和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可違背大自然的規律,逆天而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要充分掌握這些格律,適時而動,才能取得大成就。

  • 4 # 河東來

    中國的“無為”實際上是一個宗教概念。

    實際上就是勸大家不要反抗神,不要反抗宗教。

    為什麼中國的宗教有這個學術般的概念來面對民眾?

    因為中國的宗教有點特殊,是無神論者發明的名義有神,實則無神的特殊宗教。

    也可以形象的稱之為形式上的宗教。

    中國的三皇五帝,在上古時代,他們都是神,還是大神,從造字來說,皇是大神,帝也是大神。

    明明他們是人,怎麼就變成神了?

    無神論者想到了一種“造神”的方法,那就是“裝”。

    只要穿上溝通天地的“禮”服,享用了溝通天地的“禮”樂,遵守了溝通天地的“禮”制,人就可以由“裝神”成為“真神”了。

    脫下衣服,神又可以轉換為人。

    這就是“禮教信仰”。

    而周圍的蠻族人,恰好也是無神論者,也按他們的圖騰形成了“蠻教信仰”,“裝”他們的“蠻神”,如著名的蚩尤,也是有名的“蠻神”。

    周公將“禮服”加入儒的理念,將“儒服”取代“禮服”,就由“禮教信仰”轉化為了“儒教信仰”。

    無神論者創造的,無論是“禮教”,還是“儒教”,都是不希望老百姓牴觸的,都希望老百姓是無為的。

    怎麼樣實現“無為”,讓老百姓不進行反抗,來實現“無為而治”呢?

    老子的傳人提供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君無為,法無不為”,提出這個解決方案的是韓非子,其方法就是用神的“法”強迫老百姓去信,從而達到“無為”的目的。

    第二種是“君無為,而臣有為”,提出這個解決方案的是莊子,其方法就是用臣的“道”去軟化老百姓去信,也可以達到“無為”。

    這兩種思想引起了中國古代的兩件歷史上的兩件大事,他們影響的君王都是“帝”,而且名義上都是大神,是宇宙的主宰。

    “君無為,法無不為”引起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實際上是想“滅儒教”而“興法(道)教”,把“儒”全部改造為“吏”。

    “君無為,而臣有為”引起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君君臣臣”體系由“君君道道儒儒”變革為“君君儒儒”,將“道”全部改造為“民”。

    兩個事件都導致了皇權作為宗教權的力量集中,由於中國的宗教只是名義上的宗教,實際上是大大的鞏固了中央集權體制。

  • 5 # 貴州熱點資訊

    無為而治,可用“以正治國,以奇制勝,以無為取天下”這句原文來切入進行闡述,講的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三項能力:

    “以正治國”就是正人先正己,正外先正內,正下先正上,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領導者首先要學會自我管理,從而影響他人、下屬、外部的自我管理,具體點來說就是端正自己則家人才會端正,家人端正則左右親信才會端正,左右親信端正則政府內閣才會端正,政府內閣端正則整個國家才會端正。

    “以奇制勝”就是在謀略上要能博謀善斷,識機適變,如此才能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達到敗敵制勝的目的,如《孫子兵法》中的“用而示之不用,遠而示之近,近而示之遠,親而能離之,逸而能勞之……”奇的核心就是反履之術,反行其道,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通權達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以無為取天下”就是順人性,足人慾,得人心,任人長,授人權,賞人功,以此獲取天下。漢高祖劉邦此話就是最好的證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所謂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擅於讓有能力的人為我所用,並籍此獲取自己的功業,通俗點說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關鍵在於一個“借”字——借一切外力,而“借”的具體方法就是以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以滿足別人欲求來滿足自己的欲求。

    另外,再多聊兩句,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除了善於反省自律、博謀善斷、知人善任之外,還應該具體戰略眼光,確定清晰地發展方向統一人,崇高地團隊使命凝聚人,“正、奇、無為”只是實現戰略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臘八蒜,用什麼醋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