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恃無恐lew
-
2 # 十星科技
防止玉米早衰,一項就可以“白撿”1/5的產量。見下面山東農業大學兩位博士的科研結果。所以說,爭取玉米不早衰,非常重要。
第一,選擇【根系發達,抗災能力強,活稈成熟】的品種品種是基礎。抗災能力決定“在任何年份都可以強過地鄰”。
據《作物學報》高世斌科研結果,乾旱條件下,根系的數量和根重決定了產量。
打一個比喻吧:如果,你家門口有一個2米深的坑,這個坑裡丟進去10萬元鈔票,如果“你”和姚明兩個人比賽,誰拿到10萬元鈔票就歸誰了。你說,你的成功率會超過姚明嗎?不但你的成功率等於0,而且你“進入2米深的坑裡拿鈔票”的結局更多的是“你跳進去了,卻出不來這個坑”!——這個比喻,就是一些“根系少,根系短”的玉米品種容易脫肥早衰的主要原因。
借用楊大海先生的資料,真正好的玉米品種比例不到1%!
但是,排除一部分不能“根系不發達”的早熟品種或者其它性狀優異的品種之外,那麼,其中能夠“根系發達,活稈成熟”的真正的好品種大概佔1/200左右。
根系發達的品種,因為可以利用根系深入土壤深層吸收更多水分和養分,可實現 “四抗四耐” ( 抗旱,抗病,抗倒,抗早衰,耐澇,耐鹽鹼,耐瘠薄,耐高溫熱害)方面的抗災抗逆能力更加優秀,從而實現“活稈成熟”,單株增產潛力大(因為單株增產潛力1/3左右,所以可以實現“減少密度1/4”和“省肥一半”的同時,又可以增產1/5)。
第二點,合理稀植。真正的好品種,是單株增產潛力有30%以上的增產潛力的。比如青島農業大學許瑩瑩碩士的科研結果如下圖,單株增產潛力大的品種,抗倒能力更強。
這樣,一個品種降低25%的密度,就等於單株吸收肥水達到133%,而且更利於通風透光,光合作用好,可以增產1/5左右。稀植更高產也安全高效。
當然,你種植“棒子怎麼長也長不大”的賴品種,你只好密植早衰了——因為,同樣的施肥,密度大了,單株營養不良(相當於玉米單株“七成飽”或“六成飽”),不早衰才怪呢。
第三點,“減半施肥”可以預防早衰,而且更加高產減少你過去施肥費用的一半,改變施肥方法,不但預防早衰,而且更加高產高效。
夏玉米只需要幾十斤尿素即可【因為前茬小麥有大量的氮磷鉀留存,可以“一肥兩用”】——可在抽雄前追施,也可播種時用“包膜尿素”種肥同播。
春玉米只需要你把原來花在複合肥上的錢,用其中的一半改為【磷酸二銨+氯化鉀+尿素】即可。原因,可搜尋《玉米種子:毀於複合肥》的文章來讀。
第四點,噴施控旺劑的同時加入真正的多元微肥“精兵強將之藍色晶典”因為微量元素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氮磷鉀的利用率,且提升抗旱,抗鹼,耐澇,抗病,耐高溫熱害等能力,每畝用50克即可。但是微量元素施入土壤會2天就失效一半,2周失效2/3,所以,噴施最經濟也最高效。
一半結合玉米噴施控旺劑噴施1袋控旺劑+1袋“精兵強將之藍色晶典”多元微肥+1兩尿素即可——加入尿素是更好的粘附葉片,利於吸收。同時,也可以加上幾分錢的“胺鮮酯”,效果很好。
另外,請注意不要用“蕓薹素”或“赤黴素”等激素以免刺激株高誘發倒伏和誘發早衰(這是汪黎明研究員的科研結果)。
-
3 # 小啊火vlog
關於玉米種植,也是有很多方法,需要我們同步進行,在施肥和灌溉方面,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才有新的收穫。
玉米種植,也是有很多方法,需要我們自己去用心解決,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用心,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用心。種植玉米,需要我們自己去用心。
玉米種植,也是需要我們在施肥方面,注意,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才有新的收穫,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在改變中提高,也是一種新的開始,對於種植,需要我們自己用心去做。
玉米種植需要一個科學方式,合理施肥,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才有新的收穫,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在改變中提高合理運用,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能力,種植玉米,需要合理施肥,合理灌溉,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種植好玉米,才有新的收穫。
-
4 # 碼農養雞老吳
玉米早衰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
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
2、耕層變淺
多年來的平翻起壟沒有與深松相結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層加厚,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理活性降低。
3、水肥不足
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預防措施
玉米早衰必然減產。應從品種的最佳化,耕層的加深,水肥的供應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防治,才能保證玉米高產、質優、高效益。實行輪作,避免連作。秋翻地以減少初次侵染菌源。採用合理的種植形式,保證單株足夠的營養面積。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增施有機肥和磷肥、鉀肥。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玉米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
1 、土壤條件:翻地質量差,土壤通透性不良,施用農家肥數量少使土壤有機質缺乏、碳氮比失調、降低生物的固氮能力,從而造成玉米生育後期營養不足。
2 、裁培條件:玉米種植密度或種植形式不合理使單株營養面積相對減小,多年連作會使土壤中積累大最的鐮刀菌、腐黴菌和全蝕病菌,影響玉米生長,播種過早會引起早衰。
3、氣象因寮:不良的氣象條件會引起病害加重早衰。7 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高溫乾旱,光合產物不足,造成莖葉可溶性物質向生長中心籽粒輸送,使莖葉養分缺乏而早衰。8 月中旬以後的大里降水會促進病原菌的萌發侵染,加重早衰。防治方法:建議在秸稈還田時加入秸稈腐熟劑,幫助秸稈充分腐熟。在施化肥時,加入一些甲殼素肥和生物菌劑。另外,在多雨來臨時,應做好排澇防漬工作。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落黃,應在開花初期噴施磷肥,以延長綠色葉片功能期。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也可以防早衰。
玉米早衰症狀指玉米生長後期玉米穗位下的葉片枯黃、莖稈乾枯,過早地喪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的減產現象,根源在於根系活力衰
早衰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2.耕層變淺。多年來的平翻起壟沒有與深松相結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層加厚,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理活性降低。3.水肥不足。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避免連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因為每一種玉米病害都是有針對性的危害寄主植物,玉米病菌不浸染大豆,同樣大豆的某些病菌也不浸染玉米,這樣經過二到三年的輪作就可以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
2合理密植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協調好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百粒重的關係,使三個產量構成因素乘積達最大值,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溫度、水分等來確定合理的密度。
3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是最效的防治早衰的辦法之一,因為各種病害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減少病害發生,從而減輕早衰的發生。
4培肥地力施底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耕層養分,培肥地力,提高產量,底肥最好是農家肥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可以防早衰,對於不同地塊,酌情施攻粒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注意施肥後及時管理防止根系和葉片早衰。
5葉面噴施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枯黃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快速補給,在開花初期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加磷酸二氫鉀溶液等,能夠明顯延長葉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儘可能不提前。
6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玉米螟是造成玉米早衰的原因之一,因為玉米螟到玉米生育中後期一般都鑽入玉米莖稈中危害玉米,由於大風或大雨造成玉米折斷而引起早衰,近幾年推廣的生物防螟技術能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玉米螟的危害。另外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等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及時防治。
-
5 # 荊先生i
玉米早衰是指玉米在灌漿乳熟階段植株葉片枯萎黃化,果穗苞葉鬆散下垂,莖稈基部變軟易折,百粒重降低造成的減少現象。農民稱之為“通稈”。
玉米早衰的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
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
2、土壤條件
土層不夠深厚,土壤壤通透性不良,土壤中水、肥、氣、熱各因素相互不協調,不利於根系的生長。施用農家肥數量少使土壤有機質缺乏,土壤滲水保水效能不好,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碳氮比失調,降低生物因氮能力,從而造成玉米生育後期營養不足引起早衰。
3、水肥不足
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4、氣象因素:
不良的氣象條件會引起病害加重早衰。7 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高溫乾旱,光合產物不足,造成莖葉可溶性物質向生長中心籽粒輸送,使莖葉養分缺乏而早衰。8 月中旬以後的大里降水會促進病原菌的萌發侵染,加重早衰。
玉米早衰的預防措施
1、使用抗早衰品種,確定適宜密度,改善群體光照、水份及營養條件。
2、科學合理施肥,生育中後期用肥,特別是保證鉀肥用,使植株有充足的營養,增強光合作用,防止早衰。
3、及時灌溉及排水,使根系處於良好生長環境。
4、實行輪作,避免連作
實行合理的輪作,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輪作可以改善土壤中營養不良情況,使玉米生長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5、及時防治病蟲害,特別是莖腐、葉部病害和紅蜘蛛。
-
6 # 候選人
早衰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2.耕層變淺。多年來的平翻起壟沒有與深松相結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層加厚,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理活性降低。3.水肥不足。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避免連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因為每一種玉米病害都是有針對性的危害寄主植物,玉米病菌不浸染大豆,同樣大豆的某些病菌也不浸染玉米,這樣經過二到三年的輪作就可以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
2合理密植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協調好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百粒重的關係,使三個產量構成因素乘積達最大值,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溫度、水分等來確定合理的密度。
3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是最效的防治早衰的辦法之一,因為各種病害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減少病害發生,從而減輕早衰的發生。
4培肥地力施底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耕層養分,培肥地力,提高產量,底肥最好是農家肥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可以防早衰,對於不同地塊,酌情施攻粒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注意施肥後及時管理防止根系和葉片早衰。
5葉面噴施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枯黃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快速補給,在開花初期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加磷酸二氫鉀溶液等,能夠明顯延長葉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儘可能不提前。
6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玉米螟是造成玉米早衰的原因之一,因為玉米螟到玉米生育中後期一般都鑽入玉米莖稈中危害玉米,由於大風或大雨造成玉米折斷而引起早衰,近幾年推廣的生物防螟技術能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玉米螟的危害。另外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等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及時防治。
-
7 # 廣東彭傑
玉米早衰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
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
2、耕層變淺
多年來的平翻起壟沒有與深松相結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層加厚,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理活性降低。
3、水肥不足
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預防措施
玉米早衰必然減產。應從品種的最佳化,耕層的加深,水肥的供應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防治,才能保證玉米高產、質優、高效益。實行輪作,避免連作。秋翻地以減少初次侵染菌源。採用合理的種植形式,保證單株足夠的營養面積。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增施有機肥和磷肥、鉀肥。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玉米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
1 、土壤條件:翻地質量差,土壤通透性不良,施用農家肥數量少使土壤有機質缺乏、碳氮比失調、降低生物的固氮能力,從而造成玉米生育後期營養不足。
2 、裁培條件:玉米種植密度或種植形式不合理使單株營養面積相對減小,多年連作會使土壤中積累大最的鐮刀菌、腐黴菌和全蝕病菌,影響玉米生長,播種過早會引起早衰。
3、氣象因寮:不良的氣象條件會引起病害加重早衰。7 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高溫乾旱,光合產物不足,造成莖葉可溶性物質向生長中心籽粒輸送,使莖葉養分缺乏而早衰。8 月中旬以後的大里降水會促進病原菌的萌發侵染,加重早衰。防治方法:建議在秸稈還田時加入秸稈腐熟劑,幫助秸稈充分腐熟。在施化肥時,加入一些甲殼素肥和生物菌劑。另外,在多雨來臨時,應做好排澇防漬工作。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落黃,應在開花初期噴施磷肥,以延長綠色葉片功能期。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也可以防早衰。
玉米早衰症狀指玉米生長後期玉米穗位下的葉片枯黃、莖稈乾枯,過早地喪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的減產現象,根源在於根系活力衰
早衰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2.耕層變淺。多年來的平翻起壟沒有與深松相結合,甚至光旋不翻,造成犁底層加厚,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理活性降低。3.水肥不足。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避免連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因為每一種玉米病害都是有針對性的危害寄主植物,玉米病菌不浸染大豆,同樣大豆的某些病菌也不浸染玉米,這樣經過二到三年的輪作就可以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
2合理密植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協調好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百粒重的關係,使三個產量構成因素乘積達最大值,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溫度、水分等來確定合理的密度。
3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是最效的防治早衰的辦法之一,因為各種病害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減少病害發生,從而減輕早衰的發生。
4培肥地力施底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耕層養分,培肥地力,提高產量,底肥最好是農家肥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可以防早衰,對於不同地塊,酌情施攻粒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注意施肥後及時管理防止根系和葉片早衰。
5葉面噴施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枯黃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快速補給,在開花初期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加磷酸二氫鉀溶液等,能夠明顯延長葉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儘可能不提前。
6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玉米螟是造成玉米早衰的原因之一,因為玉米螟到玉米生育中後期一般都鑽入玉米莖稈中危害玉米,由於大風或大雨造成玉米折斷而引起早衰,近幾年推廣的生物防螟技術能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玉米螟的危害。另外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等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及時防治。
-
8 # 米米可心王二妹
如何防止玉米早衰,指玉米在灌漿乳熟階段,8月下旬至9月上旬,植株葉片枯萎黃化、果穗苞葉鬆散下垂、莖稈基部變軟易折、百粒重降低造成的減產現象。農民稱之為返稈,一般發生在壤土、砂壤土和種植密度較大的田塊。
-
9 # 沽河農夫服務員
玉米早衰是由於水份及養份供應不足,或著是抗病能力下降所致,我認為解決玉米早衰辦法應該在種植玉米時增加優質有機肥或菌肥跟種,這樣能夠刺激玉米根系生長,只有玉米根系生長旺盛才能使玉米徑杆粗壯,另外還能起到墎苗的作用(縮短玉米間節距離),根系發達了吸收養份及水份的能力加強了,才能達到抗病早衰的目地。
-
10 # 皖北阿育
玉米早衰症狀指玉米生長後期玉米穗位下的葉片枯黃、莖稈乾枯,過早地喪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的減產現象,根源在於根系活力衰竭。
玉米早衰的原因
1、玉米品種抗性差
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早衰現象。
2、土壤條件
土層不夠深厚,土壤壤通透性不良,土壤中水、肥、氣、熱各因素相互不協調,不利於根系的生長。施用農家肥數量少使土壤有機質缺乏,土壤滲水保水效能不好,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碳氮比失調,降低生物因氮能力,從而造成玉米生育後期營養不足引起早衰。
3、水肥不足
玉米灌漿期是玉米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灌水,土壤肥力不足又不能及時追施化肥,那麼玉米就因栽培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
4、氣象因素:
不良的氣象條件會引起病害加重早衰。7 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高溫乾旱,光合產物不足,造成莖葉可溶性物質向生長中心籽粒輸送,使莖葉養分缺乏而早衰。8 月中旬以後的大里降水會促進病原菌的萌發侵染,加重早衰。
玉米早衰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避免連作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因為每一種玉米病害都是有針對性的危害寄主植物,玉米病菌不浸染大豆,同樣大豆的某些病菌也不浸染玉米,這樣經過二到三年的輪作就可以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
2、合理密植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協調好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和百粒重的關係,使三個產量構成因素乘積達最大值,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溫度、水分等來確定合理的密度。
3、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是最效的防治早衰的辦法之一,因為各種病害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減少病害發生,從而減輕早衰的發生。
4、培肥地力施底肥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耕層養分,培肥地力,提高產量,底肥最好是農家肥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可以防早衰,對於不同地塊,酌情施攻粒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注意施肥後及時管理防止根系和葉片早衰。
5、葉面噴施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枯黃可以進行葉面噴肥,快速補給,在開花初期葉面噴施尿素溶液加磷酸二氫鉀溶液等,能夠明顯延長葉片功能期,使成熟期儘可能不提前。
-
11 # 川鄉小何姐
玉米早衰症狀指玉米生長後期玉米棒位下的葉片枯黃,秸稈乾枯,過早的喪失了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的減產現象,根源在於根系活力衰竭。一 :早衰原因。1.抗大小斑病,及青枯病能力下降玉米品種,容易發生早衰現象。2.多年沒有深翻的土壤使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通透性差,致使根系不發達,生長性降低。3.水和肥料的不足,在玉米灌漿期間是需要水和肥料的高峰期,如果天氣乾旱不能及時灌水,還有土壤的肥力不及時追加的話,那麼玉米就會因為栽種的條件不良而發生早衰。二 :防治方法。1.同一土壤實施輪作方法,避免重複栽種。2.從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溫度,水分等來確定玉米的栽種密度。3.選擇抗病強的品種來栽種,能減輕早衰的發生。4.增加耕地的土地肥力,提高產量,底肥最好是農家肥與氮、磷、鉀肥配合施用。5.玉米的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根腐病等是造成玉米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及時噴灑農藥防治。
-
12 # 鄉遇小名
近年來,玉米早衰現象日趨嚴重,特別是一些比較乾旱的地區,早衰現象更為普遍。發生早衰現象的玉米,葉片過早枯黃,沒有光合作用,導致玉米植株生長力衰退,過早倒伏。造成玉米籽粒乾癟,凸尖缺粒,產量出現嚴重下滑。
玉米早衰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生理原因,生理原因由內因和外因方面原因。所謂內因主要是作物體內養分失調紊亂、轉移、病害等,外因主要是土壤、氣候、和蟲害的影響等。由於這些因素的不同變化,導致了玉米正常生長受到抑制,產生早衰現象。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早衰的原因,看看哪些不良因素會導致玉米發生早衰現象?
玉米早衰的原因分析1.土壤原因:不同環境條件的土壤,對玉米的早衰影響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種植玉米的土壤不夠深厚,通透效能差,不利於水肥,溫度的相互協調,最終都會影響玉米根系的發育,造成玉米繩子後期營養不良而發生早衰。
2.氣候因素:惡劣的氣候條件也是引發玉米發生早衰的原因之一。例如在玉米的生長髮育期,持續的高溫乾旱或者陰雨連綿造成玉米土壤缺氧,肥料流失嚴重,根系生長減弱,都會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早衰。
3.密度過大:不合理的種植密度,致使玉米葉片接受不到充足的光照,通氣效能變弱。並且會加重田地溼氣的散發,引發各種病害,從而出現早衰現象。
4.病蟲害原因:莖腐病,紋枯病,玉米螟,紅蜘蛛都是造成玉米早衰的原因之一。莖腐病會造成玉米葉片萎蔫,失水後逐漸乾枯,發生早衰。紅蜘蛛病害嚴重時會使玉米葉片失綠枯萎,莖稈腐爛,葉片發黃變幹,玉米穗出現下垂,植株發生倒伏並早衰。
玉米早衰的防治對策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環境,選擇抗逆性強,抗病害的優良玉米品種。避免使用大田留種,並進行拌種除菌,把握好種植時機。
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深耕,改善土壤的疏鬆透氣能力,為玉米的根系發育創造良好條件。疏鬆的土壤能為玉米提供源源不斷的水肥和養分,使玉米茁壯發育。同時建議玉米和豆科類農作物進行輪作,可以有效的減輕病蟲害的發病機率。
合理的密植可以大大降低玉米早衰現象的發生,根據自己地形的特點以及玉米的品種,合理規劃種植密度,確保光照條件好,排灌方便的優質良田。
科學管理,合理施肥。増施有機肥,尤其是鉀肥的應用。土地貧瘠時要做好後期的追肥工作,防止脫肥減產。及時澆水,防止乾旱,多雨季節還應注意排水,避免發生水澇。
玉米生長期內發生的各種病害要及時防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透過不同的病害採用不同的用藥方式,防止因病害傳播而加重玉米的早衰現象。綜合來看,玉米的早衰現象發病原因多樣,防治難度也較大。因此,我們在種植玉米時,從前期播種到後期管理,都要嚴格按照科學的種植方法,從土壤,水肥,溫度,蟲害多方面去進行綜合防控。勤查多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避免因玉米早衰而發生不必要的減產。
-
13 # 農村雷雷
防止玉米早衰,水肥都得跟得上,不能讓缺水缺肥!玉米半米高時施一次肥,授粉時施一次肥,保證不讓缺水,玉米對水的要求也高,不能讓旱著了,注意病蟲害,及時噴灑治蟲的藥,多去玉米地觀察,及時補水,及時噴灑農藥!
回覆列表
近幾年,玉米早衰比較普遍,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地力的問題。一般化肥施用較多,秸稈腐熟不充分,土壤板結容易引起玉米後期早衰。所以建議在秸稈還田時加入秸稈腐熟劑,幫助秸稈充分腐熟。在施化肥時,加入一些甲殼素肥和生物菌劑。另外,在多雨來臨時,應做好排澇防漬工作。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落黃,應在開花初期噴施磷肥,以延長綠色葉片功能期。在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也可以防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