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小蝸牛621

    特發性震顫簡稱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首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具有互相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有多個特發性震顫家未發現跨代現象,性別分佈平衡,一般認為這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65到70歲前完全外顯,也有報道不完全外顯和散發並列散發者和有遺傳病臨床特徵完全一致,通常認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確定相關基因特性,特發性震顫發病年齡的雙峰特徵,提示,可能存在兩個不同的異常基因,家族性震顫發病,年齡比散發病例早,提示早發的特發性震顫,更強烈的受遺傳易感性的影響,遺傳易感效能明顯影響臨床亞型特徵。

  • 2 # 醜痕

    特震有50%家庭遺傳傾向,長期不自覺的一過性的頭左右輕微擺動或前後輕微點頭,舌與下頜也會震動,說話口齒不清,兩側肢體對稱的不自覺的震顫,無痛感

  • 3 # 北京仁愛堂國醫館客服--周李傑

    特震有50%家庭遺傳傾向,長期不自覺的一過性的頭左右輕微擺動或前後輕微點頭,舌與下頜也會震動,說話口齒不清,兩側肢體對稱的不自覺的震顫,無痛感

  • 4 # 使用者6027216554074

    特發性震顫也叫原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有遺傳傾向的運動障礙疾病。本病無種族,地區,性別差異。發病可見任何年齡,但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家族史者發病年齡較早。

  • 5 # 程氏針灸程凱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

    如果不是老年人,並已經確診了ET,常規治療效果不顯,下面介紹一下針灸治療的方法和經驗。

    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等情況下,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此時血管收縮、心率加快,易發震顫。此時應興奮副交感,以抑制交感,減少震顫的程度。

    具體的做法有兩個:一是臍壁刺激,肚臍周圍有豐富的神經叢,透過脊神經,進行中樞調控。這也恰恰符合中醫學中對精神類疾病從足陽明來論治的原則。一般適合於有胃腸道症狀的患者,如便秘、腹脹、便溏。針刺有特殊手法要求,自己可以先用肚臍抖罐的方法,就是在神闕穴拔罐,然後抖動30秒,結合閃罐。

    另一是耳迷走神經刺激,就是耳穴的方法,因為耳甲艇和耳甲腔內是十二對腦神經唯一個淺出體表的位置,即迷走神經,而恰又是副交感,用弱電刺激、針刺或耳穴貼壓,均可有效。

    儘量找到準確的耳迷走神經點,最好是結合耳穴的電阻測定進行治療,當然照著書貼壓,如耳中、口、食道、肝、胃、額、顳等穴,亦會有效,因為基本上這些穴位的位置已經包容了耳迷走神經點的位置了。

    以上方法可用於患者治療的第一個階段,因為以上方法刺激量均小,患者容易接受,有助於快速緩解症狀。一般情況下,2周左右應該可以見效,穩定1-3個月,可以進入到第二個治療階段。

    第二階段就要以腦(中樞)的治療為主了,因為此時患者症狀平穩,對針灸已經適應,甚至藥物也已經減量,在此基礎上,一般結合頭針,對腦部一些功能區進行針刺治療,具體穴位根據情況選擇,一般顳部少陽經位置上的陽性點比較重要。治療週期,因人而異。

    此類患者即使治療效果顯著,也應該儘量避免引起緊張的事件和情緒,後期效果與日常生活方式相關,症狀不顯已是效佳,很難完全根除。

  • 6 # 老張健康科普

    1,特發性震顫又稱原發性震顫,是以震顫為唯一表現的常見運動障礙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2,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症狀。往往見於上肢或雙上肢,頭部也常累及,下肢較少受累。

    3,情緒激動或緊張,疲勞,寒冷可使震顫加重。部分患者飲酒後震顫可暫時減輕。

    4,特發性震顫為姿勢性和動作性震顫。有別於帕金森病引起的靜止性震顫,小腦病變引起的意向性震顫。

    5,此病治療的一線藥物為普萘洛爾和撲癇酮。藥物治療不佳,可行手術或腦深部電刺激術。

  • 7 # 青墨宿

    手抖:緊張激動,餓了累了,拿東西,寫字,注意集中手發抖!如:端茶倒水,拿酒杯端碗,上臺講話,人多,寫字時候,心情不好激動時等手抖!

  • 8 # 澤元堂客服孫杰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的疾病,前期變現輕微,但是後期的嚴重性還是比較高的,可能會出現很多的併發症。建議儘快中醫治療。

  • 9 # 溫吉煥醫生

    發性震顫臨床上也稱為原發性震顫。是一種神經內科常見的具有遺傳傾向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率明顯增加,如果有家族史,發病年齡較早,患者可以表現為雙手和前臂姿勢性和(或)動作性的震顫,一般不伴有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徵。有些患者可出現頭部震顫,但不伴有肌張力的障礙。發病後病情長期穩定,很少進行性加重,一般不致殘,輕症患者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

  • 10 # 天津昌盛中醫醫院客服王培凡

    特發性震顫,又稱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具有一定遺傳傾向,以震顫為唯一表現的常見運動障礙性疾病。特發性震顫是終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癒,但此病不影響患者壽命。

  • 11 # 大洋網

    63歲阿伯老張,自50多歲開始出現不可控制的手震,就連用筷子夾菜入口都不行。痛苦之下,他天天靠二兩高度白酒逃避。沒想到醫院幫他確診了,是特發性震顫惹的禍。中山一院神經外科劉金龍教授團隊幫其在丘腦腹中間核的腦深部植入起搏器,一舉“定震”。這也是中山一院首例成功病例,給手顫病人多了一條治療之路。

    老張術後不再手抖,還可以和醫護人員做“對手指”的精細動作。

    痛苦:“貪杯”背後是長年手震

    “你們不懂這病有多難受!”老張個子高壯,聲音洪亮,說起“特發性震顫”這病卻一臉痛苦。八九年前開始,他寫字、抓筷子時手開始不受控制地抖動。他說,參加大兒子婚禮時他要上臺講話,拿著講稿抖呀抖,尷尬得滿臉通紅,也把自己的毛病徹底暴露了。

    此後,好多人跟他說,手抖多數是遺傳引起,沒法治,老張一想,確實他父親、大伯、姑姑也有這毛病,於是就醫之心就淡了。

    後來,他發現喝酒後人變得暈乎乎的,手也遲鈍了,竟然不抖了!老張從此走上了“日日貪杯”之路,靠著天天喝二兩高濃度白酒“緩解”手抖問題。

    沒想到,手抖越拖越嚴重了,近兩三年發作的幅度、頻率越來越高,他連喝水、搬物件等非精細動作都難以進行,更別說正常工作了,最後就連生活自理和社交都沒法進行了。

    確診:特發性震顫 發病率1%

    2017年,老張扛不住了,輾轉多家醫院看病,有醫生懷疑是“帕金森綜合徵”。可據醫囑吃藥,手抖問題卻並未改善。後來,終於在上海一家大醫院,老張被確診為“特發性震顫”。

    原來,這是一種很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因為特定腦深部神經元異常放電特別頻繁,導致患者上肢遠端姿勢性、動作性震顫,還會伴頭部、口面部或者聲音震顫。此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國外醫學研究證實人群發病率約1%,而60歲以上r人群更多見。老張沒想錯的是,它真的有遺傳性傾向,30%~50%的患者有家族病患史。

    本想著找準問題,醫生開出的“阿爾馬爾、撲米酮”抗震顫治療藥物,吃後療效也會不錯,可是,服藥後老張血壓明顯升高,停藥後又震顫反覆發作,痛苦不堪。甚至一年間,藥物抗震顫也失效了。

    手術:腦起搏器讓他“無須再抖”

    今年5月,老張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過系列診斷評估,神經內科陳玲教授和神經外科劉金龍教授建議老張做“腦深部電刺激手術”。醫生們在他的腦部裝了個起搏器,以後這個腦內電極就會調控著他本來異常的腦深部神經元,透過規律性、爆發性放電,讓他的手“無須再抖”。

    老張說,手術是局麻的,“特別刺激”。原來,手術團隊在術前根據CT、MR影像,反覆計算確認手術計劃的靶點,選好近額手術入路;關鍵是術中需要清醒的患者聽指示舉手、握拳等,幫助醫生利用X光機、電生理測試進行植入電極的位置確認,某種程度上算是醫患共同完成手術。術後,困擾老張八九年之久的手抖問題根治了,他終於回到了正常工作與生活中。

    從此,特發性震顫患者將多了一條治療之路。腦深部電刺激(DBS)療法不僅能夠治療特發性震顫,而且還能有效治療帕金森病和癲癇以及肌張力障礙等疾病。中山一院已為此類手抖患者開放就診綠色通道。

    專家論治:治手震四種辦法優劣話你知

    特發性震顫聽起來拗口,但其實發病挺常見,就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沒有其他病徵的手顫手抖,發病比帕金森綜合徵還高。劉金龍教授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特發性震顫一發病就得治,臨床上發現病程進展是非常慢的,可能10年、20年都變化不大,只有0.5%~11.1%的患者出現了明顯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才需要治療。而在治療上,四種方法如下:

    1.藥物抗震顫。這是一般患者最先選用的治療方案,但容易出現耐藥,而且副反應較大。

    2.注射肉毒素。在震顫發生相關的神經、肌肉觸點注射,透過抑制神經元的衝動釋放與傳導,達到抗震顫效果。不過肉毒素的維持時間僅10周左右,而且長期使用可導致神經、肌肉“癱掉”。

    3.神經毀損手術。透過電生理監測,找到腦部異常放電特別頻繁的靶點,用高溫比如射頻,將異常神經元滅活。不過,這一治療4%~20%在一年內復發;只能做單側毀損治療,如果做雙側的話術後可能併發言語障礙、精神改變、不自主運作等情況,而且神經毀損是不可逆的。

    4.腦深部電刺激(DBS)療法。這一療法從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臨床,如今接受DBS療法的患者,更安全有效,自身也僅感覺到埋在鎖骨皮下體積為54mm×54mm×9mm的電池,實現體外充電,管用15年。“可以說,是電生理監測,讓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成為今後治療特發性震顫患者的首選手術方案。”劉金龍教授說。

  • 12 # 苗方春生昕時業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症,約60%病人有家族史。

    特發性震顫是單一症狀性疾病,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

    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鬆時震顫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常見於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

    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徵。應對症治療。 

    本病多於十餘歲或成年早期發病,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症狀,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常累及一隻手或雙手或頭部,症狀直到後來才逐漸變得明顯。

    除了帶來外表和社交尷尬,通常不引起殘疾,有的病例震顫可妨礙手完成精細動作如書寫,喉肌受累時可影響發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少量飲酒可使症狀顯著緩解,但為時短暫,機制不清。檢查通常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徵。  

  • 13 # 康復科李醫生

    特發性震顫也叫原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有遺傳傾向的運動障礙疾病。本病無種族,地區,性別差異。發病可見任何年齡,但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家族史者發病年齡較早。

    目前來看,本病的確切病因還不清楚。約30%-50%以上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目前已確認兩個致病基因位點。

    臨床表現為震顫,也是唯一的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多數發生於手及前臂,也可累及頭頸部,下肢,偶爾影響舌,面部,軀幹等部位。

    有的患者因震顫而妨礙手部完成精細動作如書寫,喉部肌肉受累而影響發音。患者少量飲酒後症狀暫時緩解。

    臨床診斷標準,雙手及前臂明顯且持續的姿勢性和動作性震顫。不伴有其他神經系統體徵。可有頭部震顫,但不伴有肌張力障礙。

    現在主要透過藥物治療,如普萘洛爾,阿羅洛爾,撲米酮,地西泮等。預後長期穩定,很少進行性加重,通常不致殘,症狀輕微者不必治療。僅少數患者因活動困難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 14 # 疑難雜症講解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

  • 15 # 使用者103492615995

    特發性震顫又稱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症,約60%病人有家族史。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惟一臨床表現。本病的震顫常見於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

  • 16 # 醫露

    特發性震顫,屬於椎體外系疾病,大部分都是由遺傳而來。

    特發性震顫,好發於55歲以上人群,症狀就是手抖,和帕金森很像。

    但是有很大區別

    特發性震顫的顫抖表現在動作時,比如拿筷子就會手抖,不動就不抖了,安靜的時候就沒有任何症狀。屬於大腦中控制平衡的神經出現問題,對手的控制能力降低。

    帕金森則未必會出現手抖,典型症狀是動作緩慢,不過帕金森患者的手抖是安靜抖,動作不抖。

    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 17 # 蓉憶健康

    特發性震顫屬於遺傳性疾病,就是在緊張的時候或者是,特定的時候出現震顫,這個病屬於遺傳性疾病,但是對其他系統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

  • 18 # 康復治療師吳小豔

    你好,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希望上述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 19 # 仁愛堂國醫館客服劉園園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原發性震顫,約60%的病人有家族史,而且透過一些基因的檢測,有一些基因的位點和這個病是密切相關的

  • 20 # 古法平顫湯療法

    特發性震顫有兩個發病高峰,一個是二十到三十歲,另一個是四十到六十歲,往往跟家族遺傳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如果父母兄弟姊妹患有這種手抖的症狀,患特發性震顫的機率要更高一些。再有特發性震顫跟情緒有一定的關係,情緒激動精神緊張的時候更容易加重。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特點,特發性震顫的病人飲酒之後,這個震顫會得到減輕這是它的特點,但是不鼓勵患者朋友。因為飲酒的第二天,這種震顫會更加的加重,飲酒後減輕症狀只是它的一個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根2.5平方電線擰在一起相當於5平方電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