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小宇宙科學哲學

    構造地震產生的真實原因是地球自轉大幅度持續減慢或加快。

    地震就是地殼振動,這種振動強烈的話,可使地面變形和斷裂,造成物毀人亡的地質災害。什麼是構造地震?傳統的觀點認為地震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使地震發源地內部物質發生了形體和位置的改變引起的,這種地震稱為構造地震。構造地震是最常見的,而且造成危害最大,涉及範圍最廣。它是在地殼運動中,岩石在力的作用下發生形體變化或地面斷裂錯動,使地殼升降發生變化。巨大的能量以波動的形式,由地震源頭向四周釋放。首先是縱波到達地面,使人感到上下顛簸,接著是橫波傳來,又使人感到前後、左右搖晃,後來就是我們見到的強烈的地震災害了。我們熟知的唐山、汶川和玉樹等絕大多數地震都是這樣形成的,而且這幾次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相當巨大,特別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他自己創立的地質力學觀點,並結合地震儀器的測定,研究觀察了一些地區地質構造和活動斷裂的活動規律,總結出了一套預報地震的方法。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認為,地震的發生主要起因於岩石受力破裂,從堅硬到破裂,再從破裂到發震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岩石所受壓力的變化,伴隨著岩石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移動、錯位、拱起以及其它現象。岩石所表現的一系列變化現象同地震活動存在一定聯絡。我們不妨要問,岩石受力來自哪裡?

    為什麼說地球自轉大幅度持續減慢或加快是構造地震產生的真實原因呢?我們知道,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的,這是整個地球運動最本質的特性。那麼,地球上所發生的一些自然現象都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著必然的聯絡。

    首先,把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即慣性定律作為理論依據。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不論物體處於怎樣的運動狀態,慣性總是存在的。當物體本來靜止時,它一直“想”保持這種靜止狀態;當物體運動時,它一直“想”以那一時刻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慣性與運動狀態無關,與是否受力無關。質量是物質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所具有的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所具有的慣性小。其次,把地震的發生地和發生現象作為現實依據。第一,每次地震都有震中區,地震波都從震中出發,並沿球面均勻地向四周傳播;第二,是構造板塊的平移斷層和斷口是不會發生強力電磁振盪的,而在地震之前,這種電磁振盪經常被記錄到;第三,大多數地震的震中恰好都在山地和丘陵地帶,海洋中的地震中心也通常分佈在水下山脊和山峰的位置上,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帶內電荷的數量多,而且電磁場強度較高;第四,地震前會出現地光閃耀、地聲轟鳴、井水翻花冒氣、水位升降、動物的異常反應和奇異的地震雲等。現在的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某一地區岩石發生了斷裂是該地區發生地震的直接原因,再結合慣性定律得知,由於地球自轉大幅度持續減慢或加快,地殼構造大小板塊之間為了保持各自運動的慣性,但質量大小又不同,會產生強烈的擠壓、錯位和拉裂,從而造成了岩石的受力破裂或地表上土地的斷裂、移位,甚至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這就給地球內部的能量創造出釋放的條件。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太陽光,日積月累,地球內部能量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釋放出來,主要形式包括地熱和能量波。地震波就是能量波,從震中發出,並沿球面均勻地向四周傳播,所以地震災害發生以後還伴隨著有餘震,少量地熱的散發會出現井水翻花冒氣。由於當地構造板塊之間的擠壓、錯位和拉裂,使當地的磁場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變化的磁場能夠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能夠產生磁場,從而使天地之間的電荷聚集,併產生電磁振盪,於是就出現了地光閃耀等。強烈的擠壓、錯位和拉裂也會產生地聲轟鳴和水位升降等。動物的異常反應也是受到了當地電磁場的變化,引起動物感覺器官電磁場的相應變化,從而使動物感覺不適,產生異常。

  • 2 # 一介須翁

    構造地震是怎樣產生的?下面這個答案可以說比較標準的答案:構造地震是由地球內部應力引起構造變動而發生的地震,一般活動頻繁,延續時間長,震級高,波及面廣,破壞性最強。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的90%。

  • 3 # 何藥師詳談健康

      構造地震亦稱“斷層地震”,是地震的一種。

      由地殼(或岩石圈,少數發生在地殼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發生斷層而引起。地殼(或岩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變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岩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

      地殼變化

      地震是地殼岩石的突然變化,地殼岩石層在力的作用下會形成褶皺;褶皺進一步彎曲就會折斷,形成斷裂;斷裂兩邊進一步位置錯動,形成斷層。褶皺的形成是非常緩慢的,而褶皺斷裂、錯動卻往往發生於瞬間。構造地震就是地殼中的岩石突然斷裂、錯動引起的地面振動。

  • 4 # 黎包今

    構造地震到底是怎樣產生的?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構造地震也叫“斷層地震”,它的成因現在流行三種說法:斷層說、岩漿說、相變說。中國地震界對中國地震構造劃分為:理論板緣型、板內斷裂型、板內塹裂谷型。具體來說,構造地震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不均一性,加上地殼內部熱能的變化,使地殼各部分岩石受到一定的地應力的作用。地應力作用尚未超過岩石的彈性限度時,岩石會產生彈性變形,並把能量積累起來;到了地應力作用超過地殼某處岩石的強度時,就會在那裡發生破裂,或者破裂帶,或者原有的破裂帶重新活動,它所積累的能量則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彈性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就引起了地震。

    可見,地震只是現象,而地應力的變化和發展才是它的實質。不斷地摸索地應力從量變到質變的活動規律,才能把握住構造地震的實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多歲能幹什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