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總是對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嘗試,還總問為什麼他不能做
8
回覆列表
  • 1 # 寶寶成長經典

    首先得看是多大的孩子,0-3歲,你無論怎麼告訴相信他也不會理解。4-6歲,這個時期孩子和大人的溝通算是有效溝通,但孩子不能全理解,只能算是一知半解,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去灌輸,比如看大孩子玩的危險遊戲,大人可以在一旁解釋,並保護寶寶去嘗試告訴寶寶自己做會非常危險,讓他一點點去理解。7-112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聽懂並理解大人說的話,這時候的寶寶你用講道理的方式和他交談,你可以用舉例子的方式告訴他如:人有高矮胖瘦、日有陰晴圓缺,不是別人做的所有事自己都可以做,各種條件不一樣,能做的事也不一樣。這時候和孩子說話用聊天的方式跟他講是講的通的,也可以舉各種各樣的例子,我覺得跟孩子相處,最主要還是講理。就說這些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 2 # 微易管家

    我們去參加幼教培訓的時候,有人跟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和女兒一起到公園玩,她看到公園裡的花很漂亮,很想摘一朵下來,我告訴她不可以,因為公園裡的花是給大家看的。可是過了一會兒,有個男孩子過來,一下子就把那朵花摘掉了。

    女兒問我:“為什麼哥哥可以摘,我不可以呢?”

    老師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哥哥還沒有長大哦。”

    言下之意是哥哥還小,沒有懂得要愛護公物的道理。

    這個問題推廣開來,比如有人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有人亂丟垃圾,有人愛罵人,被孩子看見了,我們都可以這樣回答。

    有時候,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的,也可能不是哥哥,而是叔叔。

    我認為可以這樣回答:叔叔他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不能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等他明白這個道理,他就不會了。你看,爸爸媽媽是不是從來不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啊?

    如果小朋友還是想把公園裡的花摘掉,或者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可以問他:

    “寶貝,如果有好多小朋友跑來,把公園裡的花都摘掉了,你來就沒有花看了,你高不高興啊?”

    “寶貝,如果每個人都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你跟媽媽上街買東西的時候,都聽不清賣東西的阿姨說什麼話了,你覺得這樣好不好啊?”

    在這些事情上,我認為可以從對方的角度切入,讓孩子明白,如果我們做了不好不禮貌的事情,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

    我不太贊成給孩子講太多大道理,比如哥哥摘了花,說哥哥沒公德。

    “我們一定要有公德,不能像哥哥那樣哦”

    這樣的話,孩子有可能看不起哥哥,因為自己不摘花,有道德優越感。以後如果孩子養成了愛挑剔別人的習慣,也不太好。

    大道理講太多孩子也煩,讓孩子嘗試去理解對方的感受,我認為是比較合適的。

    對了,關於禮貌和家教等,我這裡主要是說叫孩子不破壞公物,不要傷害他人,不要亂弄別人的東西。

    還有一點希望家長注意,在很多家長的意識裡,見了叔叔阿姨一定要熱情的叫,才算有禮貌,嬸嬸奶奶叫表演個節目,一定要表演了才算聽話懂事。

    我是不贊成強迫孩子做類似的事情的。有些孩子天性害羞,我覺得不喜歡叫不熟悉的大人,真的沒什麼,這時候父母來一句:“我們孩子還小,有點害羞不愛叫人”就過去了。

    叫孩子表演節目,孩子願意表演當然好了,孩子不願意,父母也可以說“我家寶貝沒準備好,以後準備好了再表演吧”。

    儘量不要叫孩子做那些自己不喜歡,要去迎合大人的事。

  • 3 # 孕婦先知

    這個看年齡。

    年齡太小,3-5歲一下的小孩子,真的就不能理解,說了也白說。可以用其他事物引開注意力;

    年齡5歲以上吧,慢慢的對身邊的事物開始理解了,我們可以嘗試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告訴他們那些事情我們不能做,為什麼。而不能一味的用傳統的暴力的形式去制止孩子。

  • 4 # 陳禾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個前提,就是得先了解並掌握有關孩子的“認知經驗”。孩子出生後,面對陌生的世界,對所有的事物,他都想知道“這是什麼?”“能不能吃?”“好不好玩?”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積澱,好奇的嬰幼兒即不知道哪些事是不可做,不能做,當然也不會控制自己的動作。可以說是“別人做,他要做,別人沒做,他也要做。”但別以為不准他做,把他卡管得死死的,萬一不聽話,就處罰,“打到你以後不敢”?如果父母真這麼做,“嚴厲管教”的結果,孩子沒有認知的機會,就更不知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了。

    我強調認知,其實是“認知經驗”。孩子只有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獲得體驗的機會,才能“認知”一件事物;而在不斷重複的動手體驗下,漸漸找到事物的特點或動靜規律,於是記憶下來。在動手體驗的過程中,大腦漸漸形成一條往返的通道,即所謂“神經迴路”,以後遇到類似事情,都會很自然地採取同樣的處置方式,這就是“認知經驗”的作用。不過,如果任由孩子自己去摸索,孩子能夠獲得的學習能力非常有限,也很緩慢,所以我們一再強調父母“給予有質量的陪伴”的奧秘就在於此。

    在父母“有質量的陪伴”下,孩子的認知經驗在合理引導下發展,漸漸便領會了:

    ①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在體驗中領會了可做或不可做的道理,於是就記住了,不會任性;

    ②知道自己的能力,於是對於有些事別人可做,自己不能做,是因為自己還小,沒有能力做;

    ④由於親子關係良好,互動密切,知道有些事情父母不讓自己做有特殊原因,能夠理解父母,儘量遷就。

  • 5 # 新疆小兒推拿

    可以透過小孩喜歡看的動畫片來給小孩子進行講解,例如小孩子喜歡看機器碼,你就可以給他舉例字,機器貓可以做的事,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做,每個人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事別人能做的很好,不代表我們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反過來想,我們有些事情可以做到很好,但是別人也不一定會做的很好!透過一些典型的卡通事例給小孩進行講解,這樣他們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個人的一些淺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 6 # 廣州親子教育圈

    先讓我們來看看,當孩子不理解別人(不懂禮貌)的時候,家長或者看護人通常會怎麼做呢?

    1. 說教:很多父母都喜歡採取說教的方式來勸說孩子,比如最常見的『你應該把玩具 / 吃的分給小朋友啊,這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好不好?』,尤其是老人們,特別喜歡強迫 3 歲以下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這些說辭是要求孩子做個好孩子、做個懂禮貌的孩子,其背後的含義是: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就不好、不乖了。這種說教往往令孩子覺得很困惑。而有的女性看護人則喜歡長篇大論地對孩子的行為發表意見,卻不知道孩子早已在長篇大論的說教中迷失了。

    2. 恐嚇:這種也很常見,例如『快點把東西收拾好,不然媽媽不要你了 / 走了 / 不愛你了』,或者『你要是不聽話,待會兒你就別想吃飯 / 玩遊戲 / 出門了』,或者『你再不聽話,一會我告訴你爸爸 / 媽媽,看他 / 她打不死你!』這基本是不拿小孩當『人』看,只是作為實驗中的小白鼠一樣給予消極刺激——即使孩子聽話了,也容易缺乏安全感;並且一旦取消了消極刺激 / 懲罰,孩子就容易撒歡地做那些被禁止的事。

    3. 命令:這種就更好理解了,例如『把你的東西分小朋友一半!』,『不許說話!』等等。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自我意識之前(2 歲之前),多半比較聽話,這時候直接用命令的方式可謂簡單粗暴『有效』;但當孩子大一點之後,一味地命令則容易加劇孩子的『逆反』或者『叛逆』,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的媽媽在公眾場合抓狂地命令孩子,卻毫無效果,最後變為恐嚇、破口大罵以及出手揍娃。

    4. 批評:我們實在是太喜歡批評人了,因為我們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給批評大的。批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別人的不對,例如『你的表現真是太差勁了!』,『你看看,別的小朋友都沒說話,你怎麼就不能安靜一點呢?』這種方式對於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或者說在孩子臉皮還沒變厚之前)比較有用,會讓孩子感到內疚、慚愧,但是對於還不能理解別人的想法的孩子,以及習慣了批評的孩子幾乎無效。

    5. 孤立: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以後,採取孤立和迴避的態度,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孤立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時也無法真正讓孩子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的。有的家長雖然沒有刻意孤立孩子,但是夫妻意見太一致了——媽媽一開口罵人,爸爸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打人——沒有人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勸解和開導,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孤立了。

    6. 表揚: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予以表揚。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到的很少,因為很多成人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覺得『孩子本應如此』,做到了是理所應當的,做得不好才該好好教育。

    7. 忽略:曾經在北京的新光天地電梯裡,看見有個滿身名牌的年輕媽媽,對於自己孩子的哭泣求饒不聞不問。當時孩子一直哭著『媽媽,對不起!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你理一下我好嗎?』可是這位媽媽直接無視了孩子,不為所動。

    8. 直接懲罰:這也是很常見的處理辦法了,畢竟很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頓,下次就不敢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回答過: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 Cecilia 的回答 在此不詳述了

    9.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孩子打人時,家長就打孩子,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這種做法對於 4 歲以上的孩子有一定作用,但是對小一點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被打了。

    10. 啟發誘導:反覆勸導孩子,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不對,然後要求孩子複述。這種做法依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更有效。

    那些選擇破口大罵或者暴打一頓的家長,其實是在對於自己『沒法管教孩子』的無能感的宣洩。回顧上述處理方法,有助於我們分清自己慣用的辦法是什麼,以及是否有其他溫和有效的替代方案。

    下面說回正題。

    題主想讓小孩子理解別人,但遺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難理解別人的,尤其是 4 歲以下的孩子。@zack 西西爸 提到了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而在 1978 年,心理學家又提出名為『心理理論』的說法,大意是孩子要到 4 歲左右,才能逐漸瞭解到自己和別人所感知、所想、所做是不同的。因此,儘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但卻不一定對 4 歲以下的孩子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和還沒上幼兒園的『熊孩子』溝通起來太費勁兒:明明看起來如此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不明白呢?明明答應了的事,怎麼說變就變呢?

    所以,如何讓孩子理解別人,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至少對於 4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理解別人的——連理解自己都略顯困難。所以,需要區分年齡段和個體情況來予以引導。

    1. 對於 4 歲以下的小孩子,儘管他們不能理解別人,但你卻可以試圖去理解他們,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提出解決方案;這才是最有效的。

    先說說我家小萌抓眼鏡這種『不禮貌』的行為。

    很多時候,在大人看來小孩子『不懂禮貌』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在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又約定好新的表達方式,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所謂的問題。

    2. 對於 4 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嘗試讓他們去理解社會規則、別人的感受等,從而形成使其受益終身的『換位思考』方式。

    當孩子滿 4 歲以後,心智發展會進入高速增長期。這時可以教給孩子什麼叫『換位思考』,幫助他們瞭解別人的感受。我覺得有幾種方式是值得推薦的:

    (1)預先學習。繪本或者故事正是很好的『預演』方式。例如《David, No!》等繪本里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調皮搗蛋的行為,和孩子一起讀這類繪本,有助於孩子提前形成約束和規則,從而避免出現上述行為。這類繪本很多,可以買一整套陸續學習。

    (2)場景再現。當制止孩子不禮貌的行為以後,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靜下來時,需要重現當時的場景,予以教育。例如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後,可以回家以後由爸爸或者媽媽表演孩子的行為,並告訴孩子:這樣是沒法達到目的,並且會影響到別人的!接下來,注意了,需要進一步教育孩子,詢問『這種做法對嗎?』如果孩子說『對』,那就明確告訴孩子『不對』,並解釋原因——直到孩子能說出『不對』,再予以表揚和肯定。連續幾天進行這樣的場景重現教育,對孩子形成禮貌的行為是非常有幫助的。

    (3)以身作則。當孩子具有自我意識以後,會不僅僅『聽』父母怎麼說,還會『看』父母怎麼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進而教育孩子時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媽媽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鬧,但是教育方式確實拼命喊著,『別哭了!煩死了!別吵了!吵死了!』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都可以大吵大鬧,卻要求我不能如此?很多父母喜歡言傳,不喜歡身教,是因為言傳很輕鬆,還因為他們從心底認為『我是你老子,我說的話你就該聽,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毀壞自己的威信。

  • 7 # 新疆小兒推拿

    可以透過小孩喜歡看的動畫片來給小孩子進行講解,例如小孩子喜歡看機器碼,你就可以給他舉例字,機器貓可以做的事,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做,每個人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事別人能做的很好,不代表我們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反過來想,我們有些事情可以做到很好,但是別人也不一定會做的很好!透過一些典型的卡通事例給小孩進行講解,這樣他們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個人的一些淺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 8 # 廣州親子教育圈

    先讓我們來看看,當孩子不理解別人(不懂禮貌)的時候,家長或者看護人通常會怎麼做呢?

    1. 說教:很多父母都喜歡採取說教的方式來勸說孩子,比如最常見的『你應該把玩具 / 吃的分給小朋友啊,這才是懂禮貌的孩子,好不好?』,尤其是老人們,特別喜歡強迫 3 歲以下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這些說辭是要求孩子做個好孩子、做個懂禮貌的孩子,其背後的含義是: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就不好、不乖了。這種說教往往令孩子覺得很困惑。而有的女性看護人則喜歡長篇大論地對孩子的行為發表意見,卻不知道孩子早已在長篇大論的說教中迷失了。

    2. 恐嚇:這種也很常見,例如『快點把東西收拾好,不然媽媽不要你了 / 走了 / 不愛你了』,或者『你要是不聽話,待會兒你就別想吃飯 / 玩遊戲 / 出門了』,或者『你再不聽話,一會我告訴你爸爸 / 媽媽,看他 / 她打不死你!』這基本是不拿小孩當『人』看,只是作為實驗中的小白鼠一樣給予消極刺激——即使孩子聽話了,也容易缺乏安全感;並且一旦取消了消極刺激 / 懲罰,孩子就容易撒歡地做那些被禁止的事。

    3. 命令:這種就更好理解了,例如『把你的東西分小朋友一半!』,『不許說話!』等等。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出自我意識之前(2 歲之前),多半比較聽話,這時候直接用命令的方式可謂簡單粗暴『有效』;但當孩子大一點之後,一味地命令則容易加劇孩子的『逆反』或者『叛逆』,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的媽媽在公眾場合抓狂地命令孩子,卻毫無效果,最後變為恐嚇、破口大罵以及出手揍娃。

    4. 批評:我們實在是太喜歡批評人了,因為我們就是被自己的父母給批評大的。批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責別人的不對,例如『你的表現真是太差勁了!』,『你看看,別的小朋友都沒說話,你怎麼就不能安靜一點呢?』這種方式對於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或者說在孩子臉皮還沒變厚之前)比較有用,會讓孩子感到內疚、慚愧,但是對於還不能理解別人的想法的孩子,以及習慣了批評的孩子幾乎無效。

    5. 孤立: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以後,採取孤立和迴避的態度,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孤立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時也無法真正讓孩子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對的。有的家長雖然沒有刻意孤立孩子,但是夫妻意見太一致了——媽媽一開口罵人,爸爸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打人——沒有人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勸解和開導,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孤立了。

    6. 表揚: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予以表揚。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做到的很少,因為很多成人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覺得『孩子本應如此』,做到了是理所應當的,做得不好才該好好教育。

    7. 忽略:曾經在北京的新光天地電梯裡,看見有個滿身名牌的年輕媽媽,對於自己孩子的哭泣求饒不聞不問。當時孩子一直哭著『媽媽,對不起!對不起!我知道我錯了!你理一下我好嗎?』可是這位媽媽直接無視了孩子,不為所動。

    8. 直接懲罰:這也是很常見的處理辦法了,畢竟很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頓,下次就不敢了。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回答過: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 Cecilia 的回答 在此不詳述了

    9.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孩子打人時,家長就打孩子,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這種做法對於 4 歲以上的孩子有一定作用,但是對小一點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被打了。

    10. 啟發誘導:反覆勸導孩子,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不對,然後要求孩子複述。這種做法依然是對大一點的孩子更有效。

    那些選擇破口大罵或者暴打一頓的家長,其實是在對於自己『沒法管教孩子』的無能感的宣洩。回顧上述處理方法,有助於我們分清自己慣用的辦法是什麼,以及是否有其他溫和有效的替代方案。

    下面說回正題。

    題主想讓小孩子理解別人,但遺憾的是,小孩子是很難理解別人的,尤其是 4 歲以下的孩子。@zack 西西爸 提到了皮亞傑的認知理論,而在 1978 年,心理學家又提出名為『心理理論』的說法,大意是孩子要到 4 歲左右,才能逐漸瞭解到自己和別人所感知、所想、所做是不同的。因此,儘管有人提到了需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但卻不一定對 4 歲以下的孩子有效。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和還沒上幼兒園的『熊孩子』溝通起來太費勁兒:明明看起來如此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不明白呢?明明答應了的事,怎麼說變就變呢?

    所以,如何讓孩子理解別人,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至少對於 4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法理解別人的——連理解自己都略顯困難。所以,需要區分年齡段和個體情況來予以引導。

    1. 對於 4 歲以下的小孩子,儘管他們不能理解別人,但你卻可以試圖去理解他們,並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提出解決方案;這才是最有效的。

    先說說我家小萌抓眼鏡這種『不禮貌』的行為。

    很多時候,在大人看來小孩子『不懂禮貌』的行為,其實是孩子在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如果根本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又約定好新的表達方式,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所謂的問題。

    2. 對於 4 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嘗試讓他們去理解社會規則、別人的感受等,從而形成使其受益終身的『換位思考』方式。

    當孩子滿 4 歲以後,心智發展會進入高速增長期。這時可以教給孩子什麼叫『換位思考』,幫助他們瞭解別人的感受。我覺得有幾種方式是值得推薦的:

    (1)預先學習。繪本或者故事正是很好的『預演』方式。例如《David, No!》等繪本里面列出了很多小孩子調皮搗蛋的行為,和孩子一起讀這類繪本,有助於孩子提前形成約束和規則,從而避免出現上述行為。這類繪本很多,可以買一整套陸續學習。

    (2)場景再現。當制止孩子不禮貌的行為以後,等父母和孩子都冷靜下來時,需要重現當時的場景,予以教育。例如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後,可以回家以後由爸爸或者媽媽表演孩子的行為,並告訴孩子:這樣是沒法達到目的,並且會影響到別人的!接下來,注意了,需要進一步教育孩子,詢問『這種做法對嗎?』如果孩子說『對』,那就明確告訴孩子『不對』,並解釋原因——直到孩子能說出『不對』,再予以表揚和肯定。連續幾天進行這樣的場景重現教育,對孩子形成禮貌的行為是非常有幫助的。

    (3)以身作則。當孩子具有自我意識以後,會不僅僅『聽』父母怎麼說,還會『看』父母怎麼做: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就會讓孩子感到困惑,進而教育孩子時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媽媽希望孩子不要大吵大鬧,但是教育方式確實拼命喊著,『別哭了!煩死了!別吵了!吵死了!』孩子會想,為什麼媽媽都可以大吵大鬧,卻要求我不能如此?很多父母喜歡言傳,不喜歡身教,是因為言傳很輕鬆,還因為他們從心底認為『我是你老子,我說的話你就該聽,即使我做不到,你也得做到』。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在毀壞自己的威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學英語和晚學英語真的會有天壤之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