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州家政達人
-
2 # 霹靂3586
因為李世民先加強了中央集權,之後在騰出手對外擴張對內大興土木,而楊廣妄圖直接透過對外擴張來強化中央集權,同時大興土木,這本身就本末倒置了。
-
3 # 彼岸歷史
在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時候去內搞建設,外行打仗,就像一個本該上床睡覺的人卻選擇去夜店逍遙一宿,身體不垮才怪!楊廣和李世民都不安分,但兩人就只有這麼一個“時機不對”,就造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命運。
從公元220年東漢滅亡開始,三國歸晉、五胡亂華、南北對峙,中華大地已經近400年硝煙未熄,天下苦其亂久矣。楊堅竊周建隋,他深知此時老百姓需要什麼,於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用二十年的時間,換來了一個四海安定府庫充盈的“開皇之治”。但是,大隋朝畢竟享國日淺,四百年的虧空不是二十年就能填滿的,換句話說,它還經不起折騰。而楊廣卻偏偏去折騰了:內部建東都、挖運河、修馳道、下揚州,對外徵突厥、契丹、吐谷渾,甚至連東南亞都不放過,還有高句麗(他就垮在這個不起眼的北韓半島上)。搞笑的是,他東征西討並不全是為了開疆拓土,被征服者只要服個軟上個貢滿足一下楊廣的虛榮心就行了——典型的賠本賺吆喝。大隋朝本就不是很結實的身板很快被掏空,遍佈全國的起義讓這個大一統國家僅僅存在了37年,略勝於秦。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因為連年戰火,天下草定,從經濟形勢來講其實還大不如楊廣。但李世民懂得收,也懂得放,絕不使蠻力。有一件事可以見證李世民的政治和軍事智慧。武德七年(624年)七月,突厥頡利可汗與其弟突利分兵入冦,剛剛消滅割據勢力完成統一的大唐迎來第一次外部考驗。按說,打仗是李唐的強項,更是李世民的強項。但實際情況是,連年征戰,師老兵疲,更重要的是厭戰情緒早已在軍中瀰漫,這是比身體上的疲憊更要命的一個隱患。李世民審時度勢,採用挑撥離間、分化瓦解+金銀玉帛的辦法,竟讓頡利退了兵,威脅解除。這就是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如果李世民選擇硬碰硬的話,別說不敢言必勝,即使勝了也是慘勝,新興大唐必將傷筋動骨。
面對同樣的形勢,楊廣選擇的是針鋒相對,死拼到底,結果殺敵八一千自損八百。而李世民選擇的是收回拳頭,蟄伏蓄力,擇機而發,最後一招制敵。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隋煬帝和唐太宗做了幾乎相同的事情,為什麼唐朝會強盛,而隋朝卻兩世而亡呢?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隋煬帝和唐太宗是什麼關係。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有能力的君主,他們的血統中都含有鮮卑族的血液。隋煬帝是唐高祖李淵的表弟,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叔。
由於他們兩個的姻親關係,隋煬帝的下場讓唐太宗李世民深深感到引以為戒。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例子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可以說,正是隋煬帝的失敗成就了李世民的成功。
隋煬帝楊廣本來是老二,輪不到他做太子,但是由於他的戰功和仁王和善於偽裝,最終扳倒了他的大哥太子楊勇,成為大隋朝的太子。但是扳倒太子楊勇之後,隋煬帝並沒有從此止手而是大肆殺戮太子黨,也包括隋朝的中式清貴和一些有才能的大臣,這就造成了隋朝皇室的凋零和人才的匱乏。這就為隋朝滅亡埋下了第1個伏筆。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老二,李世民幾乎透過同樣的手段,成為了唐朝的太子。但是在玄武門事變之中或者之後,他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就地斬首,但是對於太子黨的舊人,他是能寬大的寬大,能重用的重用。比如像魏徵這樣的有能之士和馬三寶這樣的有才之士。都為後來唐朝的興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這樣做並不是他的胸襟有多寬廣,而是他深刻的明白,如果因為黨爭毀壞了國家的根基,那麼它將會成為是隋煬帝第二。所以當他也想屠殺太子黨的人,是隋煬帝的教訓,止住了他的殺手。
楊廣成為太子之後,因為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最高權力。便將自己的父親隋文帝殺害。這導致隋煬帝登記後,輿論風波卷卷而來,成為了大隋滅亡的第2個伏筆。
李世民透過發動玄武門事變,清除了太子黨和齊王李元吉的勢力,他也想要迫不及待的登上皇帝之位。但是他的父親唐高祖李淵怎麼辦?像隋煬帝一樣殺了他父親?不絕對不行,這樣一定會引起民怨離心離德,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只是將李淵逼退。尊他為太上皇,幽居深宮。僅僅是這一點,唐太宗李世民要比隋煬帝楊廣看上去仁慈和善的多。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南征北戰,征討天下。常征伐高麗,但卻失敗了。隋煬帝在位期間修築晉陽宮,修長城,開運河。極大的耗費了民力,直接導致了民不聊生,起義不斷,這不是伏筆,而是直接導致隋朝的滅亡。
李世民在位期間也是南征北戰,定吐蕃,擊突厥。徵遼東(高麗)晚年的時候也是大規模的修築宮殿。但為什麼唐朝沒有滅亡?反而更加興盛?
那是因為他身以隋煬帝楊廣為戎,在征伐之前,一定會休養生息蓄積民力。在征伐之後也一定會減免賦稅,再次休養生息這樣就不會弄得民不聊生,而且老百姓會感念他的功德,為他奮力廝殺,征討天下。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根本原因,為什麼做同樣的事情,隋煬帝楊廣卻背上了罵名,以失敗告終,而唐太宗李世民卻襄上了美名,以成功告終。
那就是因為唐太宗比隋煬帝楊廣更寬容一些,更仁慈一些,更孝道一些,更知道愛惜民力,民心不可違。
-
5 # 斯幽故事會
要說唐太宗李世民和隋煬帝楊廣,這兩人還確實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而且做過很多類似的事。
李世民替李淵南征北戰,穩定大唐江山,楊廣也曾替楊堅領兵征討江南,取得全勝。此外,楊廣在位時,曾多次與高麗作戰,李世民在位時則與突厥多有戰爭。而且這兩個人皇位的得來也很像,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了兄弟,楊廣也曾殺了大哥楊勇。
那麼為什麼他們二人的結局不同呢,唐太宗讓大唐強盛,隋煬帝卻亡了國呢?唐太宗劇照
原因一:帝王應有識人之明作為一個皇帝,肯定要懂得識人,用人。比如說三國時的孫權,他自己不懂得用兵打仗,可是他清楚誰擅長領兵打仗,誰是忠心耿耿。
在識人這一點上,李世民做的是很不錯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都是他發現的人才,也正是這些人,幫助他穩定了大唐。
隋煬帝楊廣也知道臣子中誰有能耐,可是他看不出誰是忠心。比如說忠心耿耿的李渾,他一直以為是奸佞,而心懷不軌的宇文家, 他卻十分倚重。隋煬帝劇照
原因二:忠言逆耳利於行作為一個皇帝,一個國家那麼多事情,肯定有一些是自己想不到的,這時你就要聽取身邊人的建議。
史書中說,唐太宗曾說魏徵是一面銅鏡,因為魏徵是個諫臣,他負責指出皇帝不對的地方。諫臣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是有的,可是他們的話往往是“忠言逆耳”,所以有些皇帝能聽得進去,有些聽不進去。
李世民曾經想修宮殿但是魏徵極力勸阻,李世民最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聽了魏徵的話,還對魏徵的做法大加讚賞。隋煬帝想要下江南,可是下江南花費很大,他身邊也有人諫言了,但是他卻當做了耳旁風。他所到之處就讓地方官員修行宮,這樣勢必會浪費很多財力,這點上他也沒能聽進去臣子的諫言。唐太宗劇照
原因三:君舟也,民水也隋煬帝總共在位時間十四年(公元604-618年),可是這十四年裡,他先後三次對高麗用兵,還開通大運河,到處修建行宮。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耗費財力的大事,在十四年中同時做到,這樣一來,隋朝百姓的賦稅就加重了很多,百姓肯定是怨聲載道。
李世民總共當了二十三年的皇帝(公元626-649年),在這二十三年裡,李世民勵精圖治,不曾發動大規模戰爭,減免賦稅,百姓生活也是安居樂業,最終才有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對於百姓,其實很簡單,誰能給自己幸福安逸的生活,誰就是好皇帝,他們心裡就向著誰。這點唐太宗做到了,隋煬帝卻沒有。隋煬帝劇照
原因四:一人重用人才,一人嫉妒人才唐太宗繼續完善隋朝的科舉制,用來選拔人才,不管出身如何,但凡是有真本事的人,唐太宗都會重用,所以在開國的那些元老去世後,大唐也還是有很多人才的。
而隋煬帝呢,他卻嫉妒人才,就說那個被譽為“大隋第一才子”的薛道衡,最終也死在了楊廣手裡。薛道衡曾經寫過一篇《高祖文皇帝頌》,可是楊廣非但沒有因此獎賞薛道衡,還認為薛道衡寫文章誇讚自己的父親,是在貶低自己,說白了楊廣就是和自己的父親爭風吃醋,最終因此殺了薛道衡。
隋煬帝和唐太宗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的不同也決定了隋朝與唐朝不同的命運。
-
6 # 文物樑子
一句話三層內容,概括二人差別:
李世民長期打造有政治追求有長期實踐錘鍊的堅強團隊;善於聽取正反意見,集體決策;穩健持重。
相反隋煬帝雖然從文帝手裡繼承了隋帝國所有資源,包括軍政大權。但是帝國軍隊沒有共同政治目標,隋煬帝只是繼承者,而不是締造者,他雖然領導了平定南朝的戰爭,與軍隊有故交,但故舊親信不多。決策只在自己的好惡,基本不聽他人意見。最大差異,是在位期間,基本在全國巡幸,中抒不穩,全國動盪!
-
7 # 盪漾飛劍
同樣的事情,最一樣的應該就是弒兄奪位吧,儘管這都是非常有辱身份的事情,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比隋煬帝楊廣更明白名聲的重要性,自己作為一個帝王,就算是每天表演也要讓全天下百姓都認為自己是明君,如此一來自己就已經佔據了大義,別人一旦敢起兵造反,那就是叛逆,是反賊,是十惡不赦的破壞安定者。而楊廣就沒有佔據大義,使得造反的部隊都成了起義軍,自己反而成了暴君、昏君,也就導致了兩朝完全不同的命運。
弒兄逼父退位這種事情是一輩子的汙點,李世民做了很多事情來彌補、掩飾自己“玄武門之變”所做的一切,畢竟李建成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那豈不是誰都可以去汙衊,為他辯解就是在與李世民為敵,此時的皇帝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李世民,與李世民為敵,豈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而由於封建時代的特點,皇帝作為一言堂,說什麼就是什麼,普通百姓怎麼可能會知道真相,他們知道的全都是經過粉飾之後的內容,而且他們都是窮苦老百姓,只要皇帝能夠讓他們吃飽飯,那就是明君,李世民帶領整個唐朝進入“貞觀之治”這個太平盛世,那必須是明君啊。
而隋煬帝楊廣呢?既然沒有帶領隋朝進入太平盛世,那就應該好好的猥瑣發育,等著國家慢慢的強大起來,自己皇帝的身份可以真真的做到控制國家的一草一木,再進行改革,但是隋煬帝非但不猥瑣,還非常的高調,居然三次帶領大軍遠征高麗,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大軍長途跋涉,軍費開支異常龐大,隋朝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只能強烈的搜刮民脂民膏,最終激起民變。此時如果楊廣意識到隱患已經非常嚴重,好好的猥瑣一把,那隋朝還有救,結果你丫的還修建大運河,哎呦我去,秦始皇修長城引起了那麼大的民怨,你這大運河工程可不相上下呀,這一下坐實了昏君的帽子,再也摘不掉了。
隋煬帝楊廣該猥瑣的時候不猥瑣,發育不起來,如何能夠好好的統治文武百官,所以,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隋煬帝的步子跨的太大了,如果能夠一步一步來,說不定,就變成了隋、宋、元、明、清。可惜可惜。
-
8 # 馬未都談收藏
隋末隋煬帝統治期間,勞役不息,天下死於役,導致隋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隋朝也隨之很快滅亡。但是,歷史上有很多類似隋朝的大一統王朝,如漢、唐、宋等,在王朝末期也經歷了隋末的殘酷腐朽統治,但是大都能夠依靠慣性苟延殘喘很長時間。隋朝一度海內一統,繁榮昌盛,卻"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 回顧歷史,隋末,天下地主武裝紛紛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權為根據地的關中地區最多,關中地區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階級上層人物,在地方上勢力強大,在社會上聲望卓著,在政治上能量很強。李淵在《授三秦豪傑等官教》一文寫到,"義旗濟河,關中響應,轅門輻湊,赴者如歸。五陵豪傑,三輔冠蓋,公卿將相之緒餘,俠少良家之子弟,從吾投刺,鹹畏後時,扼腕連鑣,爭求立效"。說明了關中豪強的數量、質量很高,勢力強大,在受到朝廷的壓迫後,反心尤盛。所以,在統治集團變亂時期,這些豪強,藉機起事,紛紛而起。 再看江淮到嶺南地區,這些地方原來都是南朝的統治地區,有眾多支援南朝的豪強地主,隋朝建立之後,它們大都成為隋朝的異己力量。所以,後來在南方地區爆發了大規模武裝反抗隋朝的叛亂,其時,陳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雖然平定了這次大暴動,但是採取的是鎮壓和妥協結合的方式,很多叛亂頭領後來成為了州郡的刺史、縣令,所以這股強大的勢力並沒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變,這些潛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還有黃河中下游地區,即今河南、山東一帶地主起兵的數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來複雜,妄起風波,舊號難治(三國時期,曹操為穩定河北曾經建都於鄴)。隋徵吐谷渾後,國家馬驢死者十有八九,後徵高麗,隋煬帝詔征馬匹十餘萬,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權的根基已經搖搖欲墜。 於是,統治階級內部的三股勢力,以李淵、楊玄感為代表的隋朝高官顯貴,以蕭銑、沈法興為代表的南朝殘餘勢力,以梁師都、劉武周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強群起反隋,鋒鏑鼎沸,星離棋佈。史家有論,稱割據叛亂為"土崩",農民起義為"瓦解",隋政權不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主階級的支援,頃刻間土崩瓦解,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可見,隋煬帝實施苛暴的徭役、兵役,毫無限制地壓迫勞動人民,甚至貴族地主,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地主反抗,固然是隋政權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隋朝是在中國經歷長期分裂之後建立的統一王朝,其情況頗似秦朝,外表強盛至極,在大一統的表面下卻湧動著各種割據勢力的暗流,統治階級內部埋藏著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統治基礎很不穩固,這種隋政權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強盛之際,轉而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
9 # 史海尋蹤
同一件事情,很多人都做過,但做事的方式,達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隋煬帝修大運河眾人皆知,李世民修大運河沒發現相關資料,想來是後期的修繕維護。
隋煬帝楊廣,雖然記載其荒淫無度,卻也並非一無是處。史書記載其“美姿儀,少聰慧”。楊廣聰明,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在隋統一南朝陳時,楊廣還是統軍的主帥,
對於楊廣修大運河,本來是個好事,溝通南北,改善運輸。但壞就壞在他不惜民力,把一件好事搞成了要人命的事。隋唐大運河並非重新挖掘,而是將各朝代的運河連線起來。徵用了百萬民力,而且是日夜趕工,被累死折磨死的民伕不計其數。有一說,修運河共徵360萬民伕,死亡250萬人,看似有些誇張,但損失很多人命這一點是公認的。
楊廣是個基建狂人,在修運河的同時,另外一個巨大工程也在進行——營建東京(洛陽)。每月徵用民工二百萬人,歷時十個月,隋朝一共才多少人口?頂多幾千萬,動用如此數量壯丁來修工程,民力損耗可想而知。
不只如此,為了享樂,在各地大興土木,建造顯仁宮、江都宮、晉陽宮、西苑等行宮,無一不是極盡奢華。另在內蒙修建長城,共徵用一百二十萬人,記載“役死者過半”。楊廣在位期間,動用徵發民力超過一千萬人次,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況,至隋亡時,全華人口只剩兩百多萬戶。
再來說說徵高句麗。楊廣在位十四年,共徵三次。第一次出動兵力一百多萬,連帶運輸保障的民伕數量是兵力的兩倍。而且仗打的窩囊,楊廣說此戰是“弔民伐罪,非為功名”,為了防止將領搶功勞,要求敵方請降之時,不得再行攻擊。於是在攻打遼東城時,每當城破在即,高句麗則詐降,隋軍不敢再攻,需上奏隋煬帝等命令。如此反覆多次,遼東城一直沒能拿下。其餘戰場,隋軍也是損失慘重,失敗而歸。
再來看看李世民徵高句麗。當時北韓半島有三個國家,高句麗、新羅、百濟。高句麗最為強大,領土甚至已經包括如今遼寧省大部。新羅是親唐的,因此遭到高句麗和百濟的聯手打壓,甚至隔斷新羅與唐朝的通道,新羅王由此向唐求援。
對於高句麗的騷擾挑釁,644年李世民兵分兩路,海上兵力約4.3萬,陸上兵力約6萬,征伐高句麗。共計十萬軍力,比之隋煬帝動輒用兵百萬,天差地別。隋煬帝時期,老百姓為了躲避兵役,不惜打斷自己手腳。而唐軍出征,都屬自願,募十得百,募百得千,那些沒能隨軍的人,還遺憾鬱悶。這,就是最顯著的區別。
唐軍攻高句麗戰績,克十城,斬首高句麗四萬餘,補充一句,斬首數量是小於殺敵數量的。另內遷人口七萬餘,收復大片遼東土地,而唐軍死亡近兩千人。只是打到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時,天氣漸冷,糧草漸盡,唐朝從容退兵。如此驕人戰績,放到隋煬帝那要大加慶賀的,而李世民卻對未能滅掉高句麗遺憾不已。
由上,只能歸納一句“人作孽,不可活”,不作不死的隋煬帝和雄才英武的唐太宗,又如何相提並論呢?
-
10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僅從修大運河與東征高句麗兩方面看,唐太宗可說是佔了個大便宜。
如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般,隋煬帝掏錢買了樹苗化肥,還僱人把樹給栽上,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了,還沒等得上把工分給賺回來,自己就先倒下了。
當了皇帝的唐太宗,連句客氣話也沒說,笑嘻嘻地順手把樹給佔了。還時不時地拉把椅子,翹起個二郎腿,嗑著瓜子在樹下乘涼。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
隋煬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全長兩千多公里,也是世界上水道最長的人工河道。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流經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連通了海河、黃河、長江、淮河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隋煬帝開鑿通濟渠,西自今天洛陽郊,將谷、洛二水引入黃河;東在蒙陽東北引入黃河。並將黃河的支流沁水引入到今天的衛河,溝通永定河與北京相連。 使大運河的江南河經無錫、蘇州嘉興到達杭州。
至此,由水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河組成的大運河全部竣工。
經濟上
因隋朝的軍事政治中心在關中地區,與南方經濟中心相距較遠,要將南方豐富的物產轉移到北方,補充北方生產力不足產生的物資短缺,又成了當務之急。同時,水運作為最為廉價和方便的運輸方式,必須開鑿一條大運河,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北方物資短缺的問題。
軍事上
在隋朝的北面,分別有突厥和吐谷渾。為了防備他們突如其來的侵襲,隋朝政府在文帝統治時期就開始在邊境線上屯積重兵,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數萬守邊官兵的糧食問題,也必須要有一條運輸通道。而大運河水濟果一段,就是為了這一目的而開鑿的。
對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主要有“交通說”、“經濟說”、“政治說”、“軍事說”四種說法。 不難看出,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並非如唐《開河記》或明末《隋史遺文》中所述,只為了遊玩之用。 而唐太宗,不費多大氣力,就全盤接收了隋煬帝打通南北水上交通的勞動成果。
打仗打的就是錢
隋煬帝三打高句麗,先不管輸贏,交戰兩方必定都會花費大量的金錢。隋煬帝打了三次,國庫必定空虛,而高句麗也好不了多少,起碼幾十年也難以恢復。
換言之,隋煬帝這三場仗,等於換來了唐太宗往後幾十年,在對高句麗的邊境上的安寧。
因此,唐太宗在位之時,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來發展經濟治理民生,唐太宗開元盛世的背後,應該也有隋煬帝的一份功勞。
-
11 # 簡單平凡123123
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兩人的經歷十分的相似:都是在皇子中排名第二,繼位之後幾乎也做了一樣的事情。但就是這樣的相似,結果卻很不一樣:一個使國家強盛起來,自己也成為了千古一帝;另一個卻使得國家衰落,最後還滅亡,自己還落了個亡國之君的稱號。你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呢?
我想說的是:這看似奇怪的事情,其實是不奇怪的。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用不同的方法,結果都有可能會不一樣。同樣做一件事,有的人會被稱讚、被誇耀;有的人卻被指責、被懷恨在心。隋煬帝和唐太宗,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為帝王,要能發現人才、重用人才。作為一個帝王,他肯定要懂得要怎麼識人、怎樣用人,才能更很為自己服務。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你不懂別人不一定就不懂,比你厲害的人多了去了。因此要能夠發現人才、重用人才,這是作為一個皇帝來說是非常關鍵。李世民有非常出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些都是李世民從全國各地積累下來的牛人,也都非常出名。 而且我們知道科舉制在唐太宗手裡發展的越來越完善,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出身怎麼樣,只要你有本事我就歡迎你,我就可以重用你。因此在唐朝,人才源源不斷,有這麼多的人才,何愁創造不了盛世呢?
隋煬帝楊廣和李世民相比,識人用人這方面就差了很多,比如說像忠心耿耿的李渾,楊廣一直把他當做是奸臣,卻把反叛心十分明顯的宇文化及一家人看得非常重。奸臣多了,忠臣少了,朝廷能不危險嘛。在人才選拔方面,隋煬帝首創科舉制,想要為國家招攬更多的人才,本身是很好的。但是他卻沒能夠很好的將士族勢力安撫好,當時的士族勢力是很大的,楊廣沒有將這方面安撫好,士族們不高興,天天跑出來鬧事找麻煩,從某種意義上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做為帝王,做事要沉穩,不能操之過急。作為帝王,做事要沉穩,要慢慢來,做事急躁、操之過急很可能會害死自己。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有寫過楊廣他其實很多的改革方案很多的政策都是很好的,但是他太急功近利了,他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有的東西是十年才可能完成的,你硬要把它在五年之內完成,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像千里大運河的修建,明明要幾十年的時間,楊廣卻硬是在七年就修建好了,搞得百姓們是疲憊不堪,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接的失去的民心。而民心失去了,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綜上,方法不同、心態不同,結果也不同。相似的經歷,一個造就盛世,一個招致亡國,這足以讓我們慢慢思考。
回覆列表
歷史從來都是後人書寫。
隋煬帝被罵了這麼多年,直到近些年才有不同的聲音冒了出來。我認為這裡面很有些彎彎繞繞。
首先一點,隋煬帝早年的政績逐漸被人肯定。被人罵了千年的運河工程,也被肯定是功在千秋的。
科舉制度沿用至今,其利不言而喻。
但有些事情,在不同人眼中,利弊都是不同的。
屁股決定腦袋。
屁民的眼裡,吃飽穿暖,空了思思淫慾,這就是生活。
但你個做皇帝的,沒事鼓搗出條河出來,這給當時為了吃飽飯還要挖空心思的屁民們添了山大的壓力。
皇帝一句話,累死一城人。
這條運河修建難度之高舉世皆知。屍骨堆出來的河堤。從上至下,每個人都活在運河的陰影裡。
為了造運河而抽調出原本要種田的壯勞力,導致沒人種田,沒人種田就沒糧食,沒糧食就會餓死人,死了人更沒人種田。
惡性迴圈,人民被逼造反。
三徵高麗,從大義上講沒有錯。但不顧民生而發兵,這在本質上講就是捨本逐末之舉。
總的來說,隋煬帝最大敗筆就是操之過急。諸多舉措皆已超出國力所能支撐。
隋煬帝一生功過,本屁民只能借用“歷史”來聊騷一番。
雄主李世民和隋煬帝比起來,更重視基礎發展。
民安則國安,民哀則國難。
大力發展經濟,鞏固民生,這就是李世民高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隋煬帝和李世民兩人相似點非常之多。
兩人得皇位的方法都不光彩,一個玄武門之變,一個搞陰謀把自己哥哥搞廢了自己上臺。而晚年生活都是糜爛奢侈。
只不過一個有政績撐腰,生活再糜爛也是被稱頌千年;一個政績稀爛落得個國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