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燕數學
-
2 # Ray的英語世界
你好我是Ray, 看到這個問題感觸有點多,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確實如題主所說,現在物質條件好,家庭教育也很重視,反而學生問題多了。這背後有什麼深層次的緣由呢?
一。 我們關注生活品質,是否關注心理品質
如今的我們搭乘了中國發展的高速列車,我們的國力日益強盛,人們從關注溫飽快速過渡到了關注提高生活品質。我們不愁吃穿,不愁享受。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進我們所能的給孩子一切合理的和我們可以給的。但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品質。
每年,因為各種原因有那麼一定數量的孩子明明生活在蜜糖罐裡,卻不愛學習; 有些孩子僅僅是中小學生,卻去跳樓自殺以結束生命的方式來回報父母。每次看到這樣的資訊,心裡總是隱隱作痛。
這無不突顯了學生對於生活之外的追求,很可能是“懂我”這兩個字,我們的父母是否“懂我”; 我們的老師是否“懂我”。
怎麼才能“懂我”?
1. Ray個人覺得要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也許這個工作並不好做,但我們想想辦法,多花時間,總能找到突破口。
2. 多給與生活之外的關心。學生的喜怒哀樂,他的切實感受很重要。也許我們成人覺得很能理解的東西,他們真的不懂,為了迎合我們的需要,他們在裝懂。
二。 我們重視讀書,但是否真的重視育人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個極其注重教育的國家。現在的家長比以前的家長更重視學生的教育,但是,我們往往把教育簡單地定義為讀書,而忽視了育人的重要的。
我們的學生每天沉靜在題海和實驗中,卻很少有人能讓他們停一停,來正確的認識生命,認識人生,認識希望。所以,就有那麼一些學生,他們迷茫了,疑惑了,沒人能給他們一條出路,他們憑藉自己的能力也看不到出路, 所以他們委屈。
如何育人是個大問題,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但我們也能從小處著手,淺談三個小點:
1. 尋找時間,讓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生命,認識世界
2. 陪伴孩子,說說理想,說說目標,說說困惑,說說措施
3. 給一些任務,讓他們完成並尋找成功的樂趣
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是有疑有惑的,時而懵懂不知,時而惴惴不安,我們作為師長,若能早發現,早干預,早陪伴,早溝通,早解決,那麼學生也就不會積壓這些委屈,他們的路才能走的更長,更久,更穩!
-
3 # 三樂語文
新時代的學生不同於之前時代的學生,時代在發展,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重視。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重視,出現在孩子身上的壓力也隨之變大。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上學階段會有不同的壓力帶給學生。這時身為學生,在這些壓力之中也會受到委屈。
首先是來自家庭的委屈。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叛逆心理,對家長的忽視或者過度管轄都會感到不適。有些家長很忙,經常不在孩子身邊,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人關心,心中感到委屈。還有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父母會專門有一個人負責孩子的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的私人空間,被過度管轄的孩子也會委屈,因為這些孩子嚮往自由的空間。但是父母卻不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
其次是來自上學的委屈。校園中,委屈的來源會有很多,同班的同學,任課的老師,甚至是上課的一道難以解答的題,都會變成學生心中委屈的來源。學生都處於身心還在發展的階段,心情很容易受到影響,也許是同學無心的一句玩笑,或是老師的一句批評,再或者是數學課上一道非常難的方程題,都會讓學生感到委屈。無法言說的壓力在他們心中難以平復。
最後小編想說,現在的孩子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心思細膩的多,作為家長我們要多多關心孩子,與孩子多交流,參與孩子的日常成長。作為老師,多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作為學生自身,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面對壓力時,可以頂住壓力。在出現壓力時,可以找到好的方法調節壓力。多和家長老師身邊的同學交流。
-
4 # 長安風格
就怕升學幾個段選擇民辦學校,就怕品德素養0分,秒殺了學生的自尊,傷害了幼少的心靈,這叫挫折教育嗎?我這6年白學了,我感到很恥辱。還有比這個打擊更大的嗎?現在不光你交著高昂的學費。想要入門兒,你還得再找人交錢。你還得找人把錢心甘情願的奉上。啞巴吃黃連,誰讓你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哈哈
-
5 # BooksJing魏也靖
學生受委屈……應該說只要是生活在世上,都會受委屈。
不清楚是幾年前到現在,《人間失格》都會比較火,實際上也是因為《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映,加上太宰治出自《二十世紀旗手》的這句話。
如果真的看過,我想不至於受了一點點委屈就說出這句話的。
學生受的委屈,比如幫老師跑腿被同學背地裡稱“狗腿子”,對喜歡的人開始追求被舍友戲稱“舔狗”,太活潑被說“戲精”,太內向被說“不合群”……
一堆一堆不同的標籤都在不同的時期被貼在身上,有關係嗎?沒關係的,活出自己的樣子,我就是熱心的人,喜歡輔助老師;我就是喜歡她,我就是要對她好;我就是活潑,這樣我很開心;我就是不合群,這樣我能自已一個人思考……
人生在世,委屈隨影。我希望大家堅強些,受了挫折不要氣餒,不要輕易說出那“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都還不至於到這地步的。
不要認輸,大家!!!
-
6 # 發現美耕耘美
現在的學生學習不是盡力而為而是拿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拼命而為。現在的孩子,缺少太多的快樂,沒有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快樂了。
-
7 # 使用者我愛涇陽
平時作業太多,沒時間玩。週末作業太多,沒時間看課外讀物。垃圾教材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什麼收穫和價值。家長忙於生計把娃放到託管,食品安全無法保證……
-
8 # 王雪裡紅
托幼小童不想早起,刷牙吃飯,是委屈,小學作業做不完受罰是委屈。中學早戀成績玩手機考不出理想的成績受訓是委屈。高中備考大量題海淹沒了睡眠,考不好受責怪而委屈。
-
9 # 朱燕芳452
現在說自己委屈的學生都是嫌老師沒讓他玩手機,不應該制止他玩手機,他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表揚不應該批評更不應該懲罰他們,他們課堂搗亂老師也聽之任之,別教訓他們,因為他們還小是未成年人有法律保護,另外孩子感覺家長沒讓自己過上好日子,沒給他們足夠的錢讓他們揮霍,一般感覺自己委屈的孩子都有這種心態,感覺全世界都欠他的。
-
10 # 杯酒訴離殤
不同時代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委屈”,老實說也談不上委屈,只是過著不同的生活方式。
的確,現在的小孩子物質生活上肯定比過去的好的太多太多,當然也要面對一些來自家長們的“安排”,可能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太少了吧。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給他們報的各種輔導班不要太多好嗎!都怕自己家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孩子們雖然有一顆想去玩耍的心,但也不得不老老實實的去被安排
-
11 # 默唸滄桑
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待遇,也就會遇見不同的委屈。現在家長攀比厲害,把學生們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不管你個人喜不喜歡什麼興趣班,給你報了就得上。缺少了童年或青年時代的樂趣,會不會等上了年紀回憶的都是再學習中。班級和班級的對比也非常厲害吧,老師總會跟家長施加壓力。讓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補習課,一個字,累。
-
12 # 古箏然久久
首先我覺得受委屈這個事情都會經歷的,每個人脾氣性格都不一樣,做事方法也不一樣,受委屈就很正常了。作為家長來說一定要及時疏解孩子這種情緒不能忽視讓這種情緒越積越多。
其次在我跟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委屈主要來源於學校同學之間比如打小報告,被欺負或者老師的不理解。我有一個學生,在學校是大隊委,老師很喜歡,但她老師有個問題,大概是為了讓她更有責任感就讓她負責輔導她們組裡學習比較差的,那個學生又不聽她的,然後她就被批評,每天來練琴都是一臉疲憊,跟她聊天還沒聊兩句就開始流淚(๑ó﹏ò๑。來源於家庭的委屈一般就是家長的不理解,強權,跟其他孩子的對比,每個學生基本都有一個別人的孩子在對比,成績沒人家好,習慣沒人家好,等等。
最後我想說,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多,思想相對來說要成熟一點,所以,心裡壓力也會大一點,作為家長一定要經常梳理下孩子的情緒,讓她(他)們把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以免孩子們情緒崩潰。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感謝閱讀️
-
13 # 育心福生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凡事與人相處久了尾巴就露出來了。與學生朝夕相處,你才會瞭解學生受什麼委屈。
委屈一:民以食為天,孩子更不例外。你看有的家長多捨得給錢,孩子大包小包麻辣往回拿,咋天有個家長訴苦,我愛人脖子起個瘤子,去醫院花去幾千元,家裡沒錢了,可兒媳婦照樣為兒子每天花十幾元,怎麼勸呢?
有的孩子的委屈就來了,奶奶,別人有吃的,我叫你買兩元錢包子,你都有意見,你叫我做事我不做了。這樣一來,本是愛做家務,愛做作業的孩子一反常態,與爺爺奶奶對著幹。長此下去,委屈不斷。
委屈二:學生來到學校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剛開始,高高興興地穿著新衣服,揹著新書包上學,由於感覺新鮮,上課專心致志,作業一絲不苟。老師開心,家長滿意。可好景不長,有的搗蛋生不完成作業了,孩子愛比,也不高興作業了。
為什麼要我完成?別人有玩的時間,你卻把我關在家裡做作業?我也要玩,以致別的孩子有了手機玩,孩子的委屈更是逐級上升。爺爺奶奶氣不打一處來,身在廣東的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
可見,孩子在這個染缸裡,委屈越來越多。可對於家庭教育真正管理到位的家長來說,由於孩子的好習慣已動力定型,他家孩子的委屈卻不怎麼顯山露水,好像圍了銅牆鐵壁一般,在校守紀律,勤學習,佼佼者非他的孩子莫屬。
回覆列表
委屈談不上,不順心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父母過於重視孩子學習,週末和節假日全部被安排補課父母重視孩子的學習本是好事,可是過於重視孩子學習,不給孩子報個班上就感覺對不起孩子。結果報了這個還想報那個,甚至有時候家長和家長之間還互相比較誰報的班多,家長們生怕自己孩子被別人落在後面,已經沒有時間了,想盡各種辦法擠時間,還是讓孩子補課。
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每個老師留的作業都不多,但是所有老師的作業加起來就很多了。佈置很多作業當然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可是也要參考孩子的時間啊。學生畢竟不是老師,做題速度沒有老師快。老師們往往是按自己的做題速度來留作業。這樣定出來的作業量,學生們就很苦惱了。
家長和老師過於重視分數,忽略了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分數固然很重要,但是作為學生,更應該全面發展。學校不應該是培養做題機器的地方。很多學校快到期末考試的時候,語數外三科老師,想盡一切辦法去佔體育老師、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的課。
作為學生,一方面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要努力全面發展。尤其是自己的正常的興趣愛好,不應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