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歷史來

    華盛頓紀念碑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的,紀念碑內牆鑲嵌著188塊由私人、團體及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其中一塊刻有中文的紀念石是清政府贈送的,其上也就是徐繼畲在《瀛環志略》中有關介紹美國和推崇華盛頓的文字。也就是下面這塊:

    那麼徐繼畬幹了啥能讓他這名清朝官員出現在華盛頓紀念碑之上呢?

    徐繼畲,晚清名臣、學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偉大先驅之一,之所以他的名字會出現在華盛頓紀念碑之上,總而言之,是因為一本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瀛環志略》。

    《瀛環志略》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完成初稿,那時候還叫做《瀛環考略》。其後,他繼續收集西方各種知識,參閱魏源《海國圖志》(初版),補充疏漏,使《瀛環考略》日臻完備,最終定名為《瀛環志略》,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初刻於福建撫署。該書分10卷,分裝6冊,總分圖共44幅。書中先為總說,後為分敘,圖文並茂,互為印證,於各洲之疆域、種族、人口,沿革、建置、物產、生活、風俗、宗教、盛衰,以及列國比較,皆言之頗詳,亦間有議論。

    《瀛環志略》一經出世便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傳往日本之後,日本人認為有助於他們的維新變法,因此,他們多次刊印此書。咸豐三年(1853)六月,浙江寧波府集《瀛環志略》書中有關介紹美國和推崇華盛頓的文字,鐫刻贈送美國,被砌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紀念塔第十級內壁上。後來,徐繼畲的名字被美國收進了《世界名人錄》。

    他在書中介紹對華盛頓的介紹是這樣的,也就是上面鐫刻於石碑上的文字:

    "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餘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即美利堅)合眾國之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 2 # 歷史流域

    徐繼畲是晚清時期的重臣、學者,《紐約時報》曾經稱其為東方伽利略。

    徐繼畲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官宦之家,父親徐潤第是進士出身,曾任內閣中書、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職。徐繼畲自幼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學的薰陶,師從著名文學家高鶚。三十二歲中進士,朝考第一,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從此仕途順暢。

    道光年間徐繼畲任福建布政使,道光帝讓他辦理開放廈門、福州兩口通商通行事宜,徐繼畲也因此有機會和美國傳教士雅裨理在廈門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知道了西方現代民主政治思想和制度,也知道了透過選票取得合法性、創古今未有之局的美國共和政體和美國國父華盛頓。他還廣泛接觸了西方來華人士,對封建國家的專制制度的合法性和永恆性深表懷疑。他所編寫出版的《瀛環志略》,率先突破根深蒂固的天朝意識和華夷觀念,將中國定位於世界的一隅,引進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價值體系,宣揚西方民主制度和理念,後來光緒年間的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也深受《瀛環志略》的影響。

    徐繼畲在《瀛環志略》中還敘述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盛讚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豐功偉績及其創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創舉,對華盛頓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徐繼畬對華盛頓的評價,在美國領導人中已經眾所周知,美國第十七任總統約翰遜請著名畫家普拉特製作了一幅華盛頓畫像,贈送給徐繼畬以表達敬意,《紐約時報》用大篇幅對此作了報道。

    後來,在徐繼畲任閩浙總督期間,美國為華盛頓紀念塔奠基,並向各州、各國徵集紀念物。在來華美國傳教士幫助下,浙江寧波府向美國贈送了一塊花崗岩石碑,上面用中文刻有徐繼畲在《瀛環志略》中讚美華盛頓總統的兩段話。這塊石碑至今鑲嵌在該塔內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成為中美早期友好關係的里程碑。

  • 3 # 秉燭讀春秋

    在我們印象中,閉關鎖國的清朝好像和美國沒打過交道,美國總統和清朝皇帝好像沒交集。

    然而早在100多年前,有一個清朝官員的名字卻刻在了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的紀念碑上了,要知道華盛頓相當於美國的國父。

    這個清朝官員的名字為何刻在華盛頓紀念碑上了?

    華盛頓紀念碑建在美國國會大廈和林肯紀念堂的軸線上,這座碑斷斷續續建了40年,最終於1885年建成。

    令人奇怪的是,在華盛頓紀念碑的第10層內壁上,有一塊刻著漢字的神秘石碑,上面刻著一段漢字:“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寫這段漢字就是晚清名臣徐繼畬(yu),刻在華盛頓紀念碑上的就是這個名字。

    有人就問了,為何徐繼畬的名字刻到了華盛頓紀念碑上了?

    這件事還要從徐繼畬所著的《瀛環志略》這本書談起。徐繼畬是山西五臺縣人,也就是今山西忻州人,生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

    徐從小是一個神童,5歲識字,7歲能詩,19歲中舉,31歲中進士,後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45歲時到福建、廈門、福州沿海地區做官。

    期間他結識了一些美國傳教士,在傳教士的影響下,徐繼畬開始開眼看西方,他對美國史產生了濃厚興趣,講真徐繼畬是中國史上第1個研究美國史的人。

    透過研讀美國史,他發現華盛頓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華盛頓在建立美國以後,人們要推舉他為皇帝,華盛頓堅決不幹。他說建立一個國家並把權力傳給子孫後代是自私的事,華盛頓讓人們透過選舉來選出領導人。也就是華盛頓提倡民主,反對帝制。

    徐繼畬說華盛頓很像中國的俠客,“事了佛衣去,深藏身與名”。感慨之餘他寫下了石碑上的那段話,表現出了對華盛頓的崇敬之情。

    之後徐繼畬開始研究西方制度,經過5年的筆耕不輟,幾易其稿,最終寫出了《瀛環志略》這本書,。

    書中對清朝的封建專制制度深表懷疑,對華盛頓的票選制和議會制大加讚揚,並說華盛頓是開創西方文明的第1人。

    到後來這本書透過傳教士帶到了美國,《瀛環志略》這本書在美國很有名,當時美國紐約時報盛讚徐繼畬為東方的伽利略。

    誰料到徐繼畬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在西方受追棒,在清朝他的這種看法和思想被道光皇帝所忌恨,道光一怒之下就把他罷官去職。

    道光去世後咸豐繼位,徐繼畬這才逐漸復出被重用。咸豐三年,也就是1853年,美國政府向海外徵集與華盛頓紀念碑有關的物品,當時浙江寧波府就向美國贈送的一塊花崗岩石碑,並用中文刻上徐繼畬書中的那段讚揚華盛頓總統的文字,美國政府就把這塊石碑放在了華盛頓紀念碑的第十層,徐繼畬的名字就這樣刻在了華盛頓紀念碑上了。

    1867年,美國第17任總統約翰遜特意請畫家臨摹了一幅華盛頓的肖像,託當時的駐華大使轉贈給了徐繼畬。約翰遜總統還給徐繼畬寫了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句話:“華盛頓與中國人民一樣,堅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氣。”徐繼畬答辭:欣羨之餘,彌殷欽佩”。

    徐繼畬一生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敢於擔當,眼界開闊,順應時代不拘於現實,他的《瀛寰志略》被百日維新派的領軍人物康有為、梁啟奉為教科書。他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實屬鳳毛麟角。

  • 4 # 著作等生

    大清國浙江寧波府鐫贈美國華盛頓紀念塔碑是美國華盛頓紀念碑中的一塊紀念石碑,來自大清國浙江寧波府,文字內容選自徐繼畬所著《瀛寰志略》。

    石碑為華盛頓紀念碑中唯一的中文石碑,於1853年由美國傳教士製作,並於1853年7月12日至1864年3月7日間捐贈給華盛頓紀念碑,目前石碑安放於華盛頓紀念碑內第十層。長時間以來,這塊石碑並未引起中國公眾的注意,直至1998年,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訪華時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後方才引起廣泛關注。

    原文全文如下:

    “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餘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大清國浙江寧波府鐫 耶穌教信輩立石 咸豐三年六月初七日 合眾國傳教士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不會花一萬多元去買件衣服?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