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武士階層總體而言處於日本的上層,他們不參與耕作,也不能經商,一般指擁有武力、通曉對抗搏殺,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當時黑人遠在非洲,能不能跑到日本參戰成為武士呢?帶您認識一位黑人武士。
黑奴貿易
一、黑人武士從非洲到日本的路線
日本戰國時代的第一位黑人武士,日本人把他稱作“彌助”,說起他的故事,必須從15世紀歐洲在非洲的黑奴貿易談起。當時歐洲殖民者根本不把黑人當人類看待,只把他們當作可以任意買賣的商品,他們把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大批黑人被運到美洲。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佔得先機,於是從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侵略非洲。15世紀末,葡萄牙為開啟西歐通往東印度的航路,來到莫三比克。16世紀中葉莫三比克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許多黑人被當作奴隸運往世界各地,黑人彌助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彌助到達日本的準確時間和地點在日本還存在不少爭議,但是彌助被義大利傳教士範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1539—1606)帶到日本,因此範禮安去日本路線就就是彌助去日本的路線。
1574年3月21日,範禮安與40名耶穌會會友乘船離開葡萄牙,8月9日在莫三比克逗留一日後離港,此時應該是彌助被買後帶上船的時刻。9月6日一行人到達果阿,從1575年到1577年的兩年時間內,彌助跟隨範禮安在印度考察傳教情況。1577年9月20日,他們離開果阿去乘船去馬六甲,10月19日抵達馬六甲。1578年9月6日,他們抵打澳門並開展第一次傳教考察。1579年7月7日,範禮安離開澳門去日本,7月25日抵日本巡視後設立副主教區,彌助此時也跟隨範禮安到達了日本。
二、織田信長為黑武士命名“彌助”
當時日本生產力低下,交通十分不便,而且國內處於戰國的亂局,日本人沒有時間關注其他國家的情況,對世界也瞭解甚少,特別是遠在非洲的有色人種更是一無所知。範禮安將黑人彌助帶到日本,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日本人,特別是織田信長開開眼界,讓他們知道還有黑人的存在;二是把彌助當作禮物想送給織田信長。當時,黑奴貿易猖獗,西方殖民者把人數眾多非洲黑人當作獵奴的物件,根本不把他們視為人類,這種歧視性販賣活動是人類歷史上悲慘的一段歷史,也是非洲黑人的血淚史。
織田信長初見彌助時吃了一驚,他心想世間怎麼可能有黑色肌膚之人,因此他對範禮安帶來的黑人彌助非常懷疑,認為是傳教士在彌助身上塗了墨汁糊弄他,於是當即命令手下,給彌助清洗身體,看看面板能不能變白。可憐彌助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脫光沐浴,還有好幾個人拼命揉搓,檢查彌助身體是不是染成了黑色。信長也瞪大雙眼,看看能不能“見證奇蹟”,可是最終彌助還是沒能變白,信長也感嘆“世間真有黑人”,這可真是百年難遇啊,於是要求範禮安將彌助賣給他,範禮安最後同意將彌助跟信長,因信長不知彌助在非洲的姓名,於是賜給他一個日式名字“彌助”。
三、“彌助”將日本人徹底“迷住”
雖然彌助來自非洲,但跟著傳教士範禮安在九州一帶傳教多年,逐漸學會了一些日常交流的日語,跟信長也能溝通,信長非常喜歡他,就將他留在身邊當做貼身侍衛,成為守衛信長武士團中的一員,由此彌助成為日本第一個黑人武士。據說彌助身高182cm左右,在戰國時代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54cm左右,彌助的出現真是“鶴立雞群”特別引人注目,信長出巡時也常常讓彌助陪伴左右,在京都大街上出現一黑大漢,引得眾多市民駐足觀望,經常被圍觀的人擠得水瀉不通,熱鬧非凡。
不過彌助在跟隨信長之前已經是小有名氣,他在京都的南蠻寺(基督教會)中協助範禮安傳教時,市民聞聽有黑人傳教士,紛紛前來一睹風采,常常把教會的門窗擠壞,甚至由於過度擁擠,導致觀眾有時被擠倒摔傷,現代人看來他們是少見多怪,但是在當時可謂難得一見,爭相一睹黑人風采。彌助的到來日本不僅迷住了信長,而且也迷住了許多日本人。
四、信長要讓彌助當“城主”是真的嗎?
織田信長非常器重彌助,給予他武士身份後,在日本已經是高規格。日本社會階層分“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士就是指武士,在當時只有武士有權利“苗子帶刀”,即有姓名,並佩戴武士用刀,在四個社會階層中地位居首。彌助可謂從黑奴身份華麗轉身,平步青雲,命運徹底改變。據日本耶穌會的記錄在甲州征伐之後“信長要任命彌助為城主(信長は彌助を殿にしようとしていた)”,關於這種說法在日本存在一定的爭議,日語中“殿”是一種敬稱,可以理解為日本古代的“城主”,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身份。具體來說,當城主有相當苛刻的條件,彌助無論從資歷到其他方面都不具備城主的實力,因此信長不可能讓他當城主,而是給予武士身份後,再次提高他的待遇和規格,允許他買房置地、結婚生子,“殿”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在當時的日本已經是莫大的榮耀,這也體現出信長對他的特別關照。
本能寺之變
五、彌助對信長忠心不二
雖然信長對彌助關愛有加,但是對其他家臣或部下不留情面、手段殘忍,這導致信長數次被人揹叛。信長對部下明智光秀多次羞辱和虐待,使其懷恨在心,決意謀反。1582年6月21日,明智光秀趁信長入住本能寺疏於防備之際,派大軍圍攻本能寺,製造本能寺之變。此時,彌助就在本能寺陪伴在信長身邊,他曾多次幫信長打退來犯之敵,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信長被迫自殺。彌助僥倖不死後,並沒有逃跑,而是跑去支援信長兒子織田信忠,繼續對抗明智光秀軍隊,但是信忠所退居的二條御所已被圍得水洩不通,身邊有力戰將接連斃命,眼看大勢已去,信忠被迫自殺,彌助被活捉。據說明智光秀當時沒有把彌助當做正常人類看待,最後網開一面沒有殺掉他,最後把他送回了南蠻寺。之後彌助的去向變得撲朔迷離,出現了各種傳說。有人說1584年的沖田畷之戰中有黑人參與作戰,那個人可能就是彌助,但也沒有可靠依據;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回到了老家莫三比克,但這種說法也沒有史料證明。總之,彌助去向的謎團從此無人能解,彌助也成為日本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彌助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黑人武士,頗具傳奇色彩,當代日本有不少作品描述他的傳奇故事,文學作品中如《黑助》(くろ助)、《結城秀康》(結城秀康)等;影視作品如《戰國八咫鳥》(戦國八咫烏)、《信長協奏曲》(信長協奏曲)、《秀吉》(NHK,1996)、軍事官兵衛》(NHK、2014年)、《大帝之劍》(東映、2007年); 遊戲如《婆裟羅2》(2001年)、《信長的野望・創造》等。總之,無論他的結局如何,他註定是一個傳奇,他既是日本第一個黑人武士,也是最後一個,從此日本再無黑人武士。
參考文獻:
1.亨利·伯納德:《16世紀在中國大門口的傳教士》,天津:1993年。
2.松平家忠:《家忠日記》(第2巻),文科大學史志叢書,1897年。
3.近藤瓶城:《信長公記》(第19巻),史籍集覽,1926年。
4.藤田みどり:《アフリカ「発見」日本におけるアフリカ像の変遷》,巖波書店,2005年5月。
5.金子拓:《織田信長という歴史 『信長記』の彼方へ》,勉誠出版,2009年。
古代日本武士階層總體而言處於日本的上層,他們不參與耕作,也不能經商,一般指擁有武力、通曉對抗搏殺,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當時黑人遠在非洲,能不能跑到日本參戰成為武士呢?帶您認識一位黑人武士。
黑奴貿易
一、黑人武士從非洲到日本的路線
日本戰國時代的第一位黑人武士,日本人把他稱作“彌助”,說起他的故事,必須從15世紀歐洲在非洲的黑奴貿易談起。當時歐洲殖民者根本不把黑人當人類看待,只把他們當作可以任意買賣的商品,他們把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大批黑人被運到美洲。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佔得先機,於是從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侵略非洲。15世紀末,葡萄牙為開啟西歐通往東印度的航路,來到莫三比克。16世紀中葉莫三比克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許多黑人被當作奴隸運往世界各地,黑人彌助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彌助到達日本的準確時間和地點在日本還存在不少爭議,但是彌助被義大利傳教士範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1539—1606)帶到日本,因此範禮安去日本路線就就是彌助去日本的路線。
1574年3月21日,範禮安與40名耶穌會會友乘船離開葡萄牙,8月9日在莫三比克逗留一日後離港,此時應該是彌助被買後帶上船的時刻。9月6日一行人到達果阿,從1575年到1577年的兩年時間內,彌助跟隨範禮安在印度考察傳教情況。1577年9月20日,他們離開果阿去乘船去馬六甲,10月19日抵達馬六甲。1578年9月6日,他們抵打澳門並開展第一次傳教考察。1579年7月7日,範禮安離開澳門去日本,7月25日抵日本巡視後設立副主教區,彌助此時也跟隨範禮安到達了日本。
二、織田信長為黑武士命名“彌助”
當時日本生產力低下,交通十分不便,而且國內處於戰國的亂局,日本人沒有時間關注其他國家的情況,對世界也瞭解甚少,特別是遠在非洲的有色人種更是一無所知。範禮安將黑人彌助帶到日本,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日本人,特別是織田信長開開眼界,讓他們知道還有黑人的存在;二是把彌助當作禮物想送給織田信長。當時,黑奴貿易猖獗,西方殖民者把人數眾多非洲黑人當作獵奴的物件,根本不把他們視為人類,這種歧視性販賣活動是人類歷史上悲慘的一段歷史,也是非洲黑人的血淚史。
織田信長初見彌助時吃了一驚,他心想世間怎麼可能有黑色肌膚之人,因此他對範禮安帶來的黑人彌助非常懷疑,認為是傳教士在彌助身上塗了墨汁糊弄他,於是當即命令手下,給彌助清洗身體,看看面板能不能變白。可憐彌助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脫光沐浴,還有好幾個人拼命揉搓,檢查彌助身體是不是染成了黑色。信長也瞪大雙眼,看看能不能“見證奇蹟”,可是最終彌助還是沒能變白,信長也感嘆“世間真有黑人”,這可真是百年難遇啊,於是要求範禮安將彌助賣給他,範禮安最後同意將彌助跟信長,因信長不知彌助在非洲的姓名,於是賜給他一個日式名字“彌助”。
三、“彌助”將日本人徹底“迷住”
雖然彌助來自非洲,但跟著傳教士範禮安在九州一帶傳教多年,逐漸學會了一些日常交流的日語,跟信長也能溝通,信長非常喜歡他,就將他留在身邊當做貼身侍衛,成為守衛信長武士團中的一員,由此彌助成為日本第一個黑人武士。據說彌助身高182cm左右,在戰國時代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54cm左右,彌助的出現真是“鶴立雞群”特別引人注目,信長出巡時也常常讓彌助陪伴左右,在京都大街上出現一黑大漢,引得眾多市民駐足觀望,經常被圍觀的人擠得水瀉不通,熱鬧非凡。
不過彌助在跟隨信長之前已經是小有名氣,他在京都的南蠻寺(基督教會)中協助範禮安傳教時,市民聞聽有黑人傳教士,紛紛前來一睹風采,常常把教會的門窗擠壞,甚至由於過度擁擠,導致觀眾有時被擠倒摔傷,現代人看來他們是少見多怪,但是在當時可謂難得一見,爭相一睹黑人風采。彌助的到來日本不僅迷住了信長,而且也迷住了許多日本人。
四、信長要讓彌助當“城主”是真的嗎?
織田信長非常器重彌助,給予他武士身份後,在日本已經是高規格。日本社會階層分“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士就是指武士,在當時只有武士有權利“苗子帶刀”,即有姓名,並佩戴武士用刀,在四個社會階層中地位居首。彌助可謂從黑奴身份華麗轉身,平步青雲,命運徹底改變。據日本耶穌會的記錄在甲州征伐之後“信長要任命彌助為城主(信長は彌助を殿にしようとしていた)”,關於這種說法在日本存在一定的爭議,日語中“殿”是一種敬稱,可以理解為日本古代的“城主”,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身份。具體來說,當城主有相當苛刻的條件,彌助無論從資歷到其他方面都不具備城主的實力,因此信長不可能讓他當城主,而是給予武士身份後,再次提高他的待遇和規格,允許他買房置地、結婚生子,“殿”只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在當時的日本已經是莫大的榮耀,這也體現出信長對他的特別關照。
本能寺之變
五、彌助對信長忠心不二
雖然信長對彌助關愛有加,但是對其他家臣或部下不留情面、手段殘忍,這導致信長數次被人揹叛。信長對部下明智光秀多次羞辱和虐待,使其懷恨在心,決意謀反。1582年6月21日,明智光秀趁信長入住本能寺疏於防備之際,派大軍圍攻本能寺,製造本能寺之變。此時,彌助就在本能寺陪伴在信長身邊,他曾多次幫信長打退來犯之敵,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信長被迫自殺。彌助僥倖不死後,並沒有逃跑,而是跑去支援信長兒子織田信忠,繼續對抗明智光秀軍隊,但是信忠所退居的二條御所已被圍得水洩不通,身邊有力戰將接連斃命,眼看大勢已去,信忠被迫自殺,彌助被活捉。據說明智光秀當時沒有把彌助當做正常人類看待,最後網開一面沒有殺掉他,最後把他送回了南蠻寺。之後彌助的去向變得撲朔迷離,出現了各種傳說。有人說1584年的沖田畷之戰中有黑人參與作戰,那個人可能就是彌助,但也沒有可靠依據;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回到了老家莫三比克,但這種說法也沒有史料證明。總之,彌助去向的謎團從此無人能解,彌助也成為日本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彌助作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黑人武士,頗具傳奇色彩,當代日本有不少作品描述他的傳奇故事,文學作品中如《黑助》(くろ助)、《結城秀康》(結城秀康)等;影視作品如《戰國八咫鳥》(戦國八咫烏)、《信長協奏曲》(信長協奏曲)、《秀吉》(NHK,1996)、軍事官兵衛》(NHK、2014年)、《大帝之劍》(東映、2007年); 遊戲如《婆裟羅2》(2001年)、《信長的野望・創造》等。總之,無論他的結局如何,他註定是一個傳奇,他既是日本第一個黑人武士,也是最後一個,從此日本再無黑人武士。
參考文獻:
1.亨利·伯納德:《16世紀在中國大門口的傳教士》,天津:1993年。
2.松平家忠:《家忠日記》(第2巻),文科大學史志叢書,1897年。
3.近藤瓶城:《信長公記》(第19巻),史籍集覽,1926年。
4.藤田みどり:《アフリカ「発見」日本におけるアフリカ像の変遷》,巖波書店,2005年5月。
5.金子拓:《織田信長という歴史 『信長記』の彼方へ》,勉誠出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