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郝孩子
-
2 # 我在美國等你來
出國,需要適應新的語言、新的教育模式,一切都是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離開了父母,負面的情緒只會更加濃重。
1 如果你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可能會想得死去活來吧,天天想回家,生活停滯不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如果真的這樣了,一定要疏導自己,避免抑鬱了,國外有很多有意思的你沒有接觸過的事情,鼓起勇氣,放開心去接觸,會好很多。
2 如果你不是那麼戀家,也會想念。但是應該不至於死去活來,更多的是忙著交新朋友,適應新環境,接觸新的事物,找到新的自己,開啟一段新的生活。
別太擔心了,只要心態積極一點,離開父母訓練自己獨立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
3 # 李浪浪是個人兒仙
隨著父母年齡增大,你會想著給他們陪伴。就算父母告訴你,你未來的人生比較重要,但是最後的陪伴也是你未來的生活的一部分。
-
4 # HyoriV
出國超過十年,從求學到工作,現在長居國外。
年紀小的時候,其實蠻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有種終於自由了的感覺。可能是我爸媽從小都培養我自主獨立,剛出國的時候,什麼想家,想回國,在我身上,不存在。
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漸漸就意識到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現在自己也工作了,一切都穩定下來,每年至少要回過一次,看看父母,和爸媽旅旅遊,爸媽也會來歐洲走走看看。
總得來說,我個人很感謝我的父母給我提供了出來看看世界的機會,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經濟上,感恩!
-
5 # 拳打鎮關西腳踢蔡英文
沒有感覺,壓根兒就沒出去過,也曾未想過。因為我的根早已深深的紮在神州的大地上而茁壯成長,正吸著新鮮的空氣,閒時在陽光下沐浴,微風輕輕從臉頰拂掠,使我舒適而甜美的生活著,我怎麼能輕易離開生我養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
6 # 快樂山姆愛寶貝
沒出過國,但是自己離開父母已經13年了。說實話,之前沒有什麼太多想法,父母身體也好,最多打打電話問候一下。
近幾年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多小毛病,父母也想我們都回去。自己也會不斷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是無解的。因為自己現在有家,在拖家帶口又有工作回去不現實。真想把父母接到自己身邊,好好孝順他們照顧他們!就像他們照顧我們從小長大一樣。
-
7 # 定慧堂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不是孩子在為難父母,就是父母在為難孩子。如果彼此換個角色,或許問題也並不是問題。
孩子出國,需要改變的不僅僅只是孩子,同時也包括父母!孩子的選擇和幸福,才是家長最大的心願。
其實在哪兒生活都有利有弊,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怎麼去權衡,要知道孩子們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
孩子們不管在哪裡,都要明確他們自己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只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輕易的跟隨別人,也不輕易的放縱自己,自由的活著,父母才會放心和快樂。
孩子只有到了國外,才能明白人生不止有一種活法,“和別人的孩子不同”也並不是不好的。如果孩子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著,也會樂在其中。
在國外,沒有人對你的孩子人生指手畫腳,做他們想做的、愛做的事,隨心而活。這不正是年輕一代所向往的生活嗎?
在國外,孩子們可以選擇去嘗試不同的事,接觸不同的人,只要他們開心就好。這不正是當初父母們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初衷嗎?
現在的所謂老人都不過50多歲,很多甚至都是60-70年代的大學生,改革開放以來,本身就是見過世面的知識份子,外語、生活、經濟都不成問題。
再說,換一種生活環境,又可能給父母們增長更多的知識,見更多的世面,有什麼不好?
另外,現在老人的故土在哪裡?傳統意義上的家鄉早已不再存在,國內孩子們大學畢業很多也都留在大城市工作,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不也都是離開鄉村去了北上廣和中心城市?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哪都得隨孩子,孩子才是永遠的牽掛,而不是去讓孩子牽就父母。老觀念才是老人們阻礙年輕孩子們發展的最大障礙!
對於孩子是否該回國這個問題,也千萬別拿什麼偉光正、愛國主義說事。家、孩子、父母,是一個具體生活的現實。
現在很多人又說到國內條件已經很好了,誰還去國外發展?這是一種典型的以偏概全,即便中國的北上廣已經很發達了,難道全國各地的小城市、鄉村人都要湧入北上廣?
另外,說這種話也否定前提。既然你認為國家越來越好,那還為何送孩子去國外?自己都矛盾了,也就無法再繼續談下去了!
很多父母如果強調去孩子們喜歡的地方自己都不能適應,這恰恰說明你的父母觀念老化,也不代表別的父母都這樣!
我們這裡非常強調的是改變父母觀念,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今日之中國,發展雖然很快,但所謂老人的思想觀念則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不改變,帶來痛苦的則是孩子和父母雙方!
當然,這裡也有個前提,就是孩子願意留在國外,而且在國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再讓孩子來照顧自己的養老,豈不是眈誤了孩子的前程?
在中國,很多家長總喜歡給孩子設計未來,這種想法在送孩子出國之初尚還可以,但在孩子去國外見過世面後,家長的這種設計未必適合孩子們現在的實際情況!
比如,有父母原以為,先送孩子去國外鍍金,學成歸國後再給他們找個體面的工作,成家生子。這些父母在孩子年輕時,支援鼓勵孩子出去闖蕩,但等自己上了歲數難離故土,孩子也在異地站穩了腳,卻要求孩子回到自己身邊,以孩子那裡沒有熟人為由,拒絕搬到孩子那裡,讓孩子左右為難。
殊不知,孩子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他們完全有可能在國外生活四年後而產生新的想法,這時候如果父母再按照他們的意願去決定孩子的未來,難免有些自作主張,反而剝奪了孩子們的自主權。
其實,孩子小時,父母在哪,家就在哪;父母老了,孩子在哪,家就在哪!現在的交通、通訊都十分發達,國外的養老條件也不差。
人老了,只要有兒女陪伴,有孫子帶養,有超市生活,有新鮮空氣,有貓狗相隨……有什麼不好?
“山不過來,我過去,孩不回來,父母就過去”。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孩子自立。父母一味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導,反而拖孩子的後腿。如果用愚孝去綁架孩子,才是父母的自私。
現代社會,只要孩子想著父母,父母在國外照樣也有能力養活自己: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人老了,寧靜、和諧、安逸、團圓,就是幸福快樂的基礎,什麼方言呀、美食呀、親戚呀、廣場舞呀、打麻將呀……,可以放一放了,人生不過是一個過程,換一種活法,何嘗又不是一次新生?
記住:人終有老的哪一天,真正值得信賴的只有兒女,而給兒女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就是給父母一個美好的未來!
-
8 # 靜莫菜都
純是有錢燒的,不是偽心,有多少不勞而獲的錢白白送給國外,不易之財必定輕易散去。還是多關心關心貧困農村的孩子吧,他們渴望走出山溝,渴望知識,渴望學成改變家鄉,更會永遠記住家鄉人渴望好生活的眼神。出國農村的孩子不敢想,但國家應該多扶持農村教育,他們才是共和國的根。
-
9 # 幸福平安9942
對著影片會和父母說爸媽放心,我這裡什麼都有,吃的好工作好不用擔心我,感謝主,你倆好好的我就好,看看這是我們一起工作的某某,我們很好放心,影片結束通話了,就會心酸一會兒。有句話說,爹孃想兒女,兒女想爹孃,都是一樣,這句話是真的,只有出國的人才有體會……
回覆列表
我只去了四個月,所以新鮮勁還沒過去,就回來了。
會想家,但是不會想的死去活來。將注意力放在現有生活上,有時間就影片聊天,完全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