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比較為人知的幾個小宗入繼大宗的皇帝,就是漢景帝,嘉靖,宋徽宗,崇禎,漢廢帝,和前者相比,劉賀應該是最慘的一個,不足一個月就被廢了。而劉賀真的是荒淫無道嗎?
1
回覆列表
  • 1 # 文心悅史

    海昏侯劉賀,漢武帝之孫,其父為昌邑哀王劉髆,五歲劉賀嗣父位,成為第二位昌邑王。

    劉賀是西漢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在位27天被廢,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下面分四點講述劉賀為何做皇位不足一個月被廢。

    一、生活不檢點,授人以柄

    昌邑王劉賀日常生活極不檢點,據史書中記載,“吃喝玩樂無度,賞賜沒完沒了”,漢武帝治喪、以及昭帝患病期間,照常跑馬打獵射鳥,到處尋歡作樂。

    好享樂生活不檢點對於一個皇家諸侯王來說不算大問題。但若成為一國之君,就是大問題,輕者傷身,重則亡國丟掉皇位,成為政敵攻擊把柄。但長於深宮中,不學無術的劉賀自然無法滲透這些道理。

    從接到入京詔書開始,劉賀已是準國君,一舉一動均會記載在冊,必須以君王標準行事。然而幼稚年輕的他仍然是昌邑王的思維、以及生活習慣。

    劉賀進京主要有二件大事:其一為漢昭帝奔喪、其二承接皇權。但他在此期間的表現可謂辣眾人眼睛:

    進京路上,一路尋訪玩物、強搶民女,他當入京是去度假呢。

    到了京城外郭門、城門時,按奔喪禮制應大哭,然而他以咽喉痛為由,拒哭喪。

    在為孝昭守孝期間,大開葷戒,終日遊戲,笙歌娛樂。那有一點奔喪的樣子?

    在皇宮驅車打獵,擅用皇太后馬車,到後宮嬉笑娛樂,姦淫宮女,活脫脫一個小混混,何來半點做皇帝樣子?

    二、過早表現了對皇帝權力興趣,引起霍光警覺

    劉賀在京城政治根基為零,應該靜觀其變,待機而動。而劉賀的做法,正好相反,“打草驚蛇,當斷不斷”,被政敵一舉鏟徐。

    其一,過早表現了對皇帝權力興趣,大力拉攏官員。如,“開啟璽印不再封上”,“送侍中君卿黃金一千斤,賜十個妻子”,“給昌邑國郎官佩戴綬帶,免為良人”

    其二,給家人皇室待遇,違反禮制。“設九賓之禮,會見姐夫昌邑關內侯”,”祭祀其父昌邑哀王陵園宗廟,自稱嗣子皇帝“。劉賀是漢昭帝過繼子,然昭帝屍骨未寒,他就不認昭帝爹了。

    劉賀是個紈絝子弟,但只要不太過火,權臣們求之不得,你開心地玩樂,我”幫“你打理國家政事。但劉賀太早向皇權伸手,觸動霍光政治利益,早早引起霍光警覺、反感。

    三、急於培植自己勢力,站到朝廷大臣對立面

    劉賀進京時帶了親信約200人,大肆封賞破格任用。進京後派出一千多人次到各級官署下達詔令,徵索物品(實際上是劉賀拉攏各級官員)。這些做法給大臣們一種感覺,劉賀打算讓昌邑國屬官全盤接管朝廷,那原朝廷大臣們都得讓位。讓大臣們感到心裡恐慌。

    所以當霍光號召廢帝時,很容易就得到大臣們支援,聯合向15歲的上官皇太后彈劾劉賀一百多件罪行,新皇帝無德不配為君,要求另立新君。於是劉賀在位僅27天帝位被廢,200多個屬官除了王吉、龔遂等少數正直臣子外,全部被拘捕殺掉。

    四、豬隊友害慘16、17歲的劉賀

    劉賀做皇帝時,年約16~17歲。他5歲嗣父王位,含著金鑰匙出生,自小缺乏父親管教,沒有社會歷練,沒經歷殘酷的政治鬥爭,典型的紈絝子弟,合適無憂無慮地做他的昌邑王。

    但是天掉下一個皇帝帽子,把劉賀砸暈了,他天真地以為當上皇帝可以馬上收回霍光手裡的權力。從上面所列的第二、三點來看,他的政治素質十分幼稚,缺乏政治鬥爭基本常識

    他的200多個屬官被處死時哭泣呼喊:“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說明劉賀當時確實想對抗霍光。只可惜他僅一個回合就被霍光搞定,被廢了皇帝位。而他的親信屬官看不出他政治鬥爭能力的幼稚,支援他向霍光動手,可謂是一群豬隊員。

    綜上四點所述

    劉賀萬想不到有一天一頂皇帝帽子從天而降砸中了他;更想不到由於生活不檢點,缺乏成熟政治鬥爭經驗,急於求成奪取皇權,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在歷史上留下荒淫昏亂之名,在位27天被廢,貽笑後人。

    番外:劉賀是聰明人或是荒唐人之爭

    劉賀一生經歷了王爺、皇帝、庶人、侯爺,人生跌宕起伏。但幸運的是,劉賀雖然帝位被廢,還能全身而退,保有家財生活無憂,有16妻22子。

    劉賀之後的皇帝位由從小坐牢,無父無母,長期遊歷於長安市井,無任何勢力後盾18歲的劉病已(後改名劉詢)接位。劉病已深知不是霍光對手,但有年輕資本。他一直隱忍不發,直到6年後霍光死去,方才著手削除霍光一門權力,不到2年一舉將霍氏勢力連根拔起。漢宣帝劉詢剷除霍氏一門才是成熟的政治表現。

    劉賀政治鬥爭能力與劉病已相比,猶如學渣比學霸。

    有好事者根據2016年3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地出土大量的物品確認,就是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推測,劉賀那些荒唐行為是霍光黑他,或者劉賀故意裝瘋賣傻,但我還是堅持上面四點分析。因為:其一,劉賀在帝位被廢后聲譽盡毀,如果他真是聰明,飽讀詩書的儒生,絕不可能自譽名譽,苛且偷生。其二,且看以下歷史名人評價,絕非霍光能控制為其所用。

    夏侯勝等:使人簿責勝,縛嘉繫獄。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班固: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盧植: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宮。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過千餘,故霍光廢之。蔡東藩:荒淫酒色太神昏,狂悖何能望久存,多少廢王捐首去,得全腰領尚蒙恩。

  • 2 # 小編虎哥

    元平元年(前74),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去世,他在位十三年,在大臣霍光的輔佐下將國家治理的很好,百姓從漢武帝時的窮兵黷武中得到了休息,農業生產再度回到正軌,國力也逐漸得到了恢復,天下呈現“治世”的景象,但昭帝年紀輕輕就病重,隨後撒手人寰。

    昭帝的倉促離世帶來了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皇位的繼承問題。由於去世太早,昭帝還沒來得及生下接班人,於是主持朝政的霍光便從皇室宗親中尋找,將劉弗陵五哥劉髆的兒子劉賀選為新任帝王。不過,劉賀只當了不到一個月皇帝,便因為無惡不作而被廢黜,此後,霍光擁立劉詢,是為漢宣帝,他與昭帝共同開創了“昭宣之治”。那麼,漢廢帝劉賀究竟幹了什麼壞事才被廢呢?

    武帝徵和元年(前92),劉賀出生在父親的封地昌邑,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一帶,四年後,父親去世,劉賀守喪後於始元元年(前86)繼位,成為了新任昌邑王。據《漢書》記載:“賀動作多不正”,也就是說,劉賀常常行為不端。

    他手下的郎中令龔遂性格剛直,便多次指出劉賀的錯誤,劉賀卻每每“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後來,龔遂苦苦相勸,劉賀終於同意讓龔遂叫來一些品德高尚的人輔佐和監督他,不過僅僅過了數天,劉賀就把他們又趕走了,劉賀性格頑劣又屢教不改,可見一斑。

    後來,漢昭帝患重病,劉賀卻絲毫沒有作為臣子的樣子,而是“弋獵馳騁如故,與騶奴、宰人遊居娛戲,驕嫚不敬。”昭帝去世後,霍光叫劉賀前來主持喪事,然而,劉賀乘車路過濟陽時,“求長鳴雞,道買積竹杖”,經過弘農時,又“使大奴善以衣車載女子。”

    朝廷的使臣用此事質問劉賀,劉賀卻說沒有此事,並把他自己派出劫掠女子的奴僕善交出,聲稱是善自己所為。到了長安城外,龔遂提醒劉賀說,按照禮制,前來奔喪的臣子應該要看到國都就開始哭,但劉賀卻以嗓子痛推辭說:“我嗌痛,不能哭。”

    來到長安,劉賀先是被立為皇太子,而他“常私買雞豚以食。”更過分的是,他還“引內昌邑從官騶宰官奴二百餘人,常與居禁闥內敖戲。”作為剛去世皇帝的親屬,劉賀卻絲毫沒有悲傷之色,只顧著自己開心,昭帝的靈柩在停在前殿時,劉賀“發樂府樂器,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完全不尊重死者。

    更荒唐的是,劉賀在昭帝下葬後,“駕法駕,皮軒鸞旗,驅馳北官、桂宮,弄彘鬥虎。召皇太后御小馬車,使官奴騎乘,遊戲掖庭中。與孝昭皇帝宮人蒙等淫亂,詔掖庭令敢洩言要斬。”不但是身為太子但僭越禮制,用天子規格的出行方式,還在先帝親屬居住的掖庭肆意嬉戲,和宮人行淫亂之事,並警告洩密者受腰斬之刑。

    史書評論劉賀道:“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在做出種種惡行後,劉賀被群臣反對,霍光將其綬印剝奪。班固在《漢書》中稱:“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如此看來,作惡多端的劉賀被廢實在是合情合理。

  • 3 # 挑劍論古今

    史書記載劉賀是因為荒盈無道而被霍光所廢,而前幾年江西南昌出土的劉賀墓所反映出的墓主人是一位知書達理、求知若渴的謙謙君子形象,在看史書記載霍光之後的一系列行徑,不難猜測霍光可能是覺得劉賀年齡較大又有自己的主見不好控制,所以找理由把他廢了,史書都是又勝利者書寫,作為當時的大將軍想怎麼寫還不是他一句話,而作為後來的皇帝為了自己得位的正統性也不會反駁霍光,為劉賀平反,只是霍光沒有想到他選出來的小皇帝,比劉賀心機要重,最後清算了他的家族。

  • 4 # 豫北老崔

    通過歷史我們知道有一個皇帝只做了短短二十七天皇帝卻做了上千件壞事,以至於被大將軍霍光廢除,史稱漢廢帝。在仔細翻看歷史之後,在按照常理分析,完全可以得到一個不同的認知,其實劉賀真正被廢原因是威脅到霍光才被廢除的。

    為何昌邑王劉賀可以登基為帝

    劉賀為漢武帝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元平元年二十一歲的漢昭帝駕崩。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由於漢昭帝並沒有子嗣,選擇誰繼承皇位成了當時大漢王朝的頭等大事。

    大將軍霍光請太后徵昌邑王劉賀為帝。

    劉賀在年少時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作為大將軍霍光不可能不知道劉賀的為人,還要堅持劉賀繼承帝位無非有幾種原因,

    第一 劉賀為劉佛陵侄子,劉賀繼承帝位合理合法外又不影響上官皇后的權威。

    第二 劉賀為昌邑王生活在屬地內,在漢朝內部並沒有什麼根基,沒有根基代表沒有勢力威脅不到霍光的地位。

    第三 昌邑王劉賀為人整天吃喝玩樂,根本不識大體,對政治沒有一點興趣,這樣的皇帝容易被霍光掌控在手裡。

    劉賀登基為帝都做了什麼

    昌邑王劉賀接到詔令知道自己要去朝中奔喪並繼承大統,一路那是高興至極,並把自己全部親信帶入朝中。沿路讓親信搶奪民女,在奔喪之時居然毫無哭聲,稱自己嗓子疼哭不出來,這樣的劉賀著實讓霍光滿意。剛開始劉賀也像霍光期待的一樣,整天飲酒作樂簡直跟昏君一樣,朝中大事皆有霍光把持。

    後來霍光看到這個昌邑王表面昏庸其實內心清楚無比,所謂的昏庸都是做給自己看的。

    劉賀大肆分封自己的親信為官,想慢慢架空霍光,這是霍光對於劉賀的舉動已經有所察覺,劉賀親信建議秘密剷除霍光,但是劉賀謹慎,認為此時還不是霍光的對手以至於遲了一步。

    在後來霍光認為劉賀已經不在是自己的傀儡之後,毅然決然的先下手為強,以劉賀昏庸無道之名廢除劉賀。這是劉賀才知道自己的猶豫不決鑄成大錯,只能不斷的往自己身上破髒水來保全性命,霍光並沒對劉賀太過火,只是將劉賀親信全部斬首,廢除劉賀讓其繼續為昌邑王並監視起來。當劉賀親信被斬首之時大乎,當斷則斷不受其亂,足以證明劉賀昏庸是表面,實則要爭奪權利。劉賀被廢以後,劉病已即位借鑑了劉賀之事韜光養晦,最終在霍光死後從權臣手中爭奪到屬於自己的權利。

    歷史對待劉賀是不公平的,如果劉賀戰勝霍光也許漢朝會有不一樣的局面。劉賀在即位之初,在恩威未施,根基未穩之時就與權臣展開角逐實屬不智,加上自己優柔寡斷才敗下陣來給後世留下了一個二十七天干千餘件荒唐事的漢廢帝。

  • 5 # 南朝居士

    某國古代有個制度,叫做攝 關 政 治,指外戚專政,“攝關”是攝政和關白的合稱,關白是官職,一詞來自於霍光傳。

    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也就是說任何大事皆先陳述或稟報給霍光知道,然後上奏於皇帝。

    這裡的天子是誰?漢宣帝,

    如果把這句話的語境列出來,是這樣的。

    “光自後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御天子。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霍光從後元年間(漢武帝末年)起掌握國事,到宣帝就位,才歸還政權,宣帝謙讓不肯接受,凡事都先彙報霍光,然後才奏給天子。霍光每次朝見,宣帝都虛懷若谷,神色敬肅,禮節上屈己退讓到了極點。

    霍光“歸政”,宣帝“謙讓”不肯接受,“虛己斂容”,“禮下”。

    如果翻譯一下,這段話的意思是,霍光從漢武帝死開始專政,漢宣帝剛做皇帝,霍光假意歸政(主要是試探一下),漢宣帝很懂事,拒絕了霍光的好意,霍光看到漢宣帝這麼懂事,很滿意,

    以後朝政,霍光處理完了,給皇帝打個招呼,就算完事了,每次朝會,霍光說的宣帝都同意,宣帝在上面坐著,一副非常尊敬的樣子,其實如坐針氈,如芒在背(主要是嚇得),

    六年後,熬死了霍光,宣帝開始親征。

    這才是傀儡皇帝的逆襲之路,熬死了權臣,就可以親征了,

    光緒就是這麼想的,結果。。。因為慈禧知道光緒怎麼想的。

    霍光權利多大呢?舉個例子,內 褲就是霍光發明的,因為他要限制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活,不讓他臨幸宮女,所以發明內 內,昭帝長大了,不聽話了,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從昭帝時起,霍光的兒子霍禹和侄孫霍雲都是中郎將,霍雲的弟弟霍山任奉車都尉侍中,帶領胡騎、越騎。霍光有兩個女婿是東、西宮的衛尉,兄弟、幾個女婿,外孫都得以定期朝見皇帝,任各部門的大夫、騎都尉、給事中。親族連成一體,植根盤踞在朝廷中。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說了這麼多,對霍光的權力有個認識,漢朝當時真正的主人是霍光,皇帝得看霍光的臉色,當時的太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五歲做皇后,十四歲做太后。

    漢昭帝不明不白的死了後,霍光立昌邑王劉賀,劉賀把他昌邑國二百多人都帶來了,霍光一看,這小子莫不是想奪權?

    於是霍光假意歸政,劉賀假意推辭都不做,直接接受了,霍光就回家了,劉賀開始親政,

    劉賀的謀士就龔遂暗示他,霍光執政二十多年,政治經驗豐富,我們應該都聽他的,那些擁立你的老臣,你應該給他們加官晉爵,不應該賞賜沒有功勞的昌邑舊臣。

    劉賀沒聽懂,或者說,劉賀認為,他已經是皇帝了,何況,當年漢文帝就是這麼幹的,我只是效仿文帝。

    霍光都不屑於跟劉賀鬥,於是派個小弟去點撥點撥他,結果劉賀不吃這一套,一個勁的安排昌邑國帶來的人。

    霍光一看,本來想找個傀儡,結果他想奪權,於是霍光就廢了劉賀。

    劉賀本人私德沒有什麼問題,至於那1127件壞事,那純粹扯淡。

    劉賀被廢,根本原因在於急於奪權,操之過急了,奪權的方式錯誤。

  • 6 # 春秋風雲

    漢武帝劉徹生有6個兒子,按照嫡長繼承製,武帝駕崩後,應由他與衛皇后的長子劉據繼位。劉據一家陷入巫蠱之禍,衛皇后子孫及衛氏一族慘遭滅門之災,僅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孫子,也被投入官獄。

    三子劉旦上書武帝,希望擔當皇宮守衛,得立太子。武帝大怒,斬殺傳書使者,減少三縣封地。四子劉胥為人奢侈,好遊樂,行事無法度,不能立儲。五子劉髆,寵妃李夫人之子,貮師將軍李廣利外甥。公元前90年,李廣利與丞相劉屈氂合謀,欲立劉髆為太子。事情敗露後,李氏一族抄斬,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漢武帝對5歲的六子劉弗陵情有獨鍾,劉弗陵身體壯碩,聰明伶俐,特意立他為太子,囑奉車都尉霍光,象周公輔成王一樣輔佐太子。劉弗陵為鉤弋夫人所生,為防止主少母壯,太后干政,武帝賜死了鉤弋夫人。

    武帝駕崩後,年僅8歲的劉弗陵登基稱帝,是為漢昭帝。14年後,年僅21歲的漢昭帝駕崩。昭帝沒有留下子嗣,必須在皇族中選出合適的人選繼位。這時侯,昌邑王劉髆己死,劉髆之子劉賀是漢武帝嫡孫,加上劉賀的母族己死,毫無其它牽絆勢力,便於控制,就象當年陳平、周勃輔立劉恆是一樣的道理。因此,第二代昌邑王劉賀是託孤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的最佳人選。

    以霍光為首的託孤大臣,滿以為劉賀會乖乖聽活,不料,他有很多地方太不象話。在奔喪進京的路上,虜掠民女藏於衣車之上。被使者發現後,拒不承認,全部推到名善的奴僕身上,害得奴僕善被斬。聽見長聲打鳴的公雞,忍不住就要收購。望見國都了,按進京之臣的禮儀要放聲大哭。忠臣龔遂提醒他“要哭了”,他以嗓子疼為由搪塞。劉賀是作為昭帝嗣子名分進京主祭的,昭帝靈柩還停在前殿,劉賀作為親屬毫無悲傷之情。不僅如此,還不顧喪期吃齋的戒律,買雞子、豬肉開暈。又帶領200多昌邑隨從出入宮廷,嬉戲逗鬧,有時還請倡人唱歌跳舞。太后的專車被他們召來騎乘,宮殿成了他們玩耍的場所。劉賀用他非比往日的權力發號施令,要東要西。更有甚者,他居然跟昭帝的宮人蒙淫樂,並且威協下人:誰膽敢告密,一律腰斬。

    霍光苦於他的胡鬧,又惱於他的無禮。劉賀當皇帝才10多天,霍光就與左將軍張安世商量廢掉他。霍光請示太后(太后是霍光的外孫女),太后自然同意。傳詔那天,太后臨朝,文武百官到齊。劉賀一進殿,侍衛將宮門關閉,昌邑隨從隔之殿外。一大臣歷數劉賀登基27天來,犯有1127件罪行。上官太后宣佈廢除劉賀皇帝稱號,發回原籍,將昌邑國降為山陽郡,僅留湯沐邑1000戶。霍光親自上前,奪去劉賀皇帝璽印和綬帶。劉賀不服:“我犯了什麼法,要廢黜我?我聽說只要有七諍臣,天子就不能失位!”,意思是說,只要有七個正直的諫臣,皇帝再不濟,也不會失天下。你們怎麼不做諫臣,而直接把我廢了呢?

    霍光吩咐左右好生看管劉賀,又親自將他送回原籍,免得劉賀有個三長兩短,不好向天下交待。

    劉賀真的如霍光所言“淫亂迷惑,失帝王禮宜,亂漢制度”嗎?”

    根據劉賀身世,以及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來看,大有可能屬實。劉賀的父親劉髆,是有傾國之美的李夫人的兒子。愛屋及烏,漢武帝將膏腴之地昌邑國(山東荷澤鉅野縣一帶)封給了劉髆,平常又多賞賜,劉髆20多歲去世後,將鉅額財產留給了唯一的兒子劉賀。不算玉器等貴重物品,海昏侯墓僅出土金器478件,總重115公斤。可想可知,出生皇親國戚的豪門大戶,身為獨子的他,是何等受寵愛。而過分寵溺的結果,必然會養成驕奢淫逸的性格。一旦養成了驕奢淫逸的性格,自然會貪吃、貪玩、貪色。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後,名正言順的妻子就有16個,子女22個,其中男11個,女11個,由此可見其富有程度。不過,生活在16朵鮮花之中,也夠他累的,可惜33歲就英年早逝世了。

    霍光等人在指責劉賀的罪行中,有一條說他不學無術,這一點冤枉他了。海昏侯墓出土了孔子肖像屏風,說明他是尊孔的;同時出土了失傳2000年的齊《論語》、《孝經》、《易經》等等,說明他是鑽研學術的。劉賀被廢的主要原因,並非前面提到的問題,而是他不把霍光等權臣放在眼裡。劉賀一上位就提拔昌邑舊臣,一副急於擺脫控制的樣子,霍光豈能容他?正如他的臣子龔遂所言:“宜進先帝大臣子孫親近以為左右,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讒諛,必有兇咎”。霍光在殺劉賀隨從200多人時,隨從噌怪劉賀:“當斷不斷,以致今天”,證明劉賀對霍光等人起過殺心,只不過未實施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吃鴿子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