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尚能飯否?
9
回覆列表
  • 1 # 三日軒主人

    長平之戰後,廉頗主要有兩個事蹟

    1、破燕

    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慄腹同趙國交好,慄腹回國後向燕王提議:“趙國的壯丁都死在了長平,遺孤還沒長大,可乘機進攻。”燕王於是出動了兩支軍隊,兩千輛戰車,命慄腹率軍進攻鄗城,卿秦率軍進攻代地

    趙王派廉頗領兵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了卿秦、樂閒,之後又包圍了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座城請求講和,趙王才答應停戰。經此一戰,趙王把尉文封給廉頗,封為信平君,並任假相

    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則同仇敵愾,對來範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2、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了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

    同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廉頗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並不信任和重用他。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再被趙國任用。

    於是,趙王派遣使者去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大梁去慰問廉頗,看廉頗還是否可用。廉頗的仇人郭開卻唯恐廉頗再得勢,暗中賄賂使者,讓他說廉頗的壞話。

    趙國使者見到廉頗以後,廉頗在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有用。但使者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時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也就沒再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廉頗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廉頗死後不久,趙國便被秦國滅亡。

  • 2 # 一個孤單的夜行者

    悲慘,因為廉頗在趙國其實樹敵眾多,而且武將一般政治方面都不高,而且廉頗是被替換下來的,換句話說,廉頗是因為受最高領導階層的猜忌,所以廉頗最好的結局就是卸甲歸田,如果不這樣,只能身敗名裂

  • 3 # 尚宮女史

    長平之戰後,廉頗雖受了一段時間的冷落,但趙孝成王仍舊離不開廉頗,他領兵反擊燕國,包圍燕都,被封信平君;他又攻下魏國的繁陽。

    然趙悼襄王繼位後,廉頗被換下,不得已跑去了魏國,最後在楚國鬱鬱而終,留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千古遺恨。

    反擊燕國,攻打燕都,攻魏國繁陽

    長平之戰以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而結束,要說廉頗雖在前期採取堅壁不出的防禦戰略,不算失當,也不能不說沒有一點錯處,戰後,趙孝成王就免了廉頗的職。秦國乘勝追擊,第二年就包圍了邯鄲,楚國和魏國感唇亡齒寒,出兵援助趙國,秦國撤兵。

    此後,趙國的軍隊遭到重創,不得不休養生息,重新整備軍事力量,五年後,燕國落井下石。燕國的宰相慄腹曾在趙國考察,知道趙國的軍備力量尚不充足,此時攻打趙國,勝算很大,於是燕王命慄腹領兵攻打趙國。

    趙國都城無將可用,趙孝成王重新啟用廉頗,領兵迎擊燕軍,在鄗城大敗慄腹,並將其殺死,廉頗乘勝反擊,包圍了燕都。燕國派人議和,割了五座城池才換得廉頗的撤軍。

    經此一戰,一掃趙國的陰鬱氣氛,趙孝成王遂將尉文封給廉頗,封其為信平君,代理國相。

    六年後,廉頗又出兵攻下了魏國的繁陽。這是長平之戰後廉頗的兩次帶兵,後來再也沒有了機會。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攻下繁陽不久,趙孝成王去世,趙悼襄王繼位,隨即讓樂乘代替了廉頗,廉頗氣不過,帶兵攻打樂乘,樂乘逃跑,廉頗一氣之下也出走,跑去了魏國的大梁,魏王雖好吃好喝的招待他,終是不敢真的讓他帶兵打仗,這樣的情況下,廉頗越發的想念在趙國帶兵打仗的日子。

    而趙國國內的情況也不樂觀,秦國頻繁攻打趙國,趙悼襄王想要重新啟用廉頗,又怕廉頗年老已經不能勝任將領之職,遂派使臣去魏國探問廉頗。

    然而郭開的干涉,卻徹底斷了廉頗的回國路,郭開暗地裡賄賂使者,讓他在趙王面前說廉頗的壞話。使者見到廉頗,廉頗頗為激動,為了證明自己還能帶兵打仗,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穿上盔甲上馬。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了一段話:

    “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趙王一聽,廉頗果然老了,不中用了,便收起啟用廉頗的心思,廉頗在魏國眼巴巴等著趙王的召見,卻最終失望,楚國探知廉頗的近況,派人將廉頗接到了楚國,並封了將軍,只是廉頗再也沒有上陣殺敵,建立戰功。最後在楚國鬱鬱而終。

    一代名將,晚年淒涼,客死他鄉,而同為四大名將之一的趙國李牧,也在後來被郭開陷害而死,趙國不堪一擊。

  • 4 # 中國歷史探索者

    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領導邯鄲保衛戰。

    長平之戰後秦王被忽悠,白起被阻止,秦趙停戰議和,趙國緩過氣後反悔不割地,秦王大怒發兵,白起拒絕領兵,估計是氣不過加時機過了。

    秦國五十萬進攻趙國各地,廉頗領十萬死守邯鄲,秦軍集中力量圍攻但損失慘重,初期就陣亡四到五萬,數次增兵集中了四十五萬,整整兩年,傷亡過半。

    後期白起還是不肯領兵,並勸秦王,長平以來傷亡過半,府庫空虛,結果被殺。最後就是毛遂自薦和竊符救趙的故事,三國合擊,秦軍大敗,先後損失三十多萬,兩萬集體投降。

    秦國被迫求和,把上黨地區還給趙國,河東地區還給魏國。

    這一戰是廉頗的巔峰戰役。

    第二件是破燕國拜相。大家都知道就不細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個說愛你的女孩子卻很少主動聯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