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zll城市之光

    是有一些關係,但不能全面肯定了。是有一些醫生說話態度不好,激發了患者的不滿情緒,患者本來就著急,醫生說話態度一不好,就激發了,就會起衝突。但也要為醫生考慮,當一個醫生每天接診上百個病了,有些病了啥都不懂,醫生要慢慢解釋,說多了醫生也累,在加上有些患者說話不客氣,很莽撞,這就導致醫生很難好好和你交談。總之,要醫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患者看病是著急,但也不能莽撞,不然更耽誤事,還有就是醫生也要進步,不僅要提高自己醫術,同時提升自我素質。只有雙方都改變,都努力,才會有更少的醫患矛盾。

  • 2 # 暱稱叫個啥好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都有幾方面的原因,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醫患問題確實有許多是由於醫生個人說話的態度導致的,但也只能說是一方面。我們作為一個有感情、有思維、有自尊的人,都想被溫柔以待,俗話說要想人敬你,首先得你敬人。在醫患關係裡,患者總是處於弱勢群體的一方,什麼都是聽醫生的,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對,而是說作為人來講,你不能控制自己行為,只能選擇服從,從心理上來講時間久了必然會有逆反心理。這也是容易導致患者情緒不穩定的原因,所以在這個關係裡,醫生是佔絕對主動的,他的一言一行,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患者及其家屬產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謹言慎行,暖人一句勝千金。矛盾自然也就減少了

  • 3 # 耳科趙醫生

    (耳趙問答20180423)人與人之間發生糾紛和交通事故很像,有些是一方全責,有些是一方主要責任而另一方是次要責任,有些是雙方同等責任。在一方全責的糾紛當中,醫患雙方都有可能是全責方。患者疾病的正常發展,家屬不理解,打砸醫院、攻擊醫務人員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同時也有案例是醫務人員翫忽職守、違反醫療常規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上級主管部門包庇隱瞞、受害者家屬求告無門。在雙方都有責任的案例中,往往先是患方不配合檢查、治療,或者沒有告知醫生其有關疾病的詳細資料,而醫生在診療過程當中未能考慮充分,導致了病情的延誤甚至加重。醫生說話的方式錯誤是激化醫患矛盾的一個常見因素,很多糾紛的起因很小,就是因為話趕話越鬧越大。醫患關係錯綜複雜,完全杜絕糾紛不現實,在出現糾紛後需要有第三方及時公平公正的處理,這樣才能將糾紛及時化解,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在交流溝通時都應注意說法的方式,講話都是橫著出來,不只是在醫院,在哪都容易惹事。

  • 4 # 星辰99996

    絕對有關係,因為我本人去過一家醫院,從收銀的人,到護士都是不耐煩的那種,護士更厲害,一副我欠了她百八十萬沒還,有時候還不搭理你,我肚子疼到快暈了,我爸媽帶我去的醫院,從收銀開始就沒給人好臉色,我爸忍下來了,結果問護士是去哪裡哪裡檢查嗎,她也是不耐煩的說該去哪裡去哪裡,說話的語氣很衝,跟欠了她錢一樣,我爸就跟她吵了起來,後來被我們攔下來了,所以之後有什麼醫生護士被打的,我根本不同情,被打的醫生護士在說話的溝通方式肯定很有問題,患者本身就是有病痛去到的醫院,作為家屬的心情肯定很擔心很緊張,作為醫生護士,連好好說話都不行,冷言冷語不耐煩的碰到脾氣暴躁的,那就肯定打起來,別說什麼壓力大,誰壓力不大,患者去醫院看到醫藥費的單壓力更大,這個社會沒有誰的壓力不大,個別醫生護士還是應該反省自己對待患者的態度。

  • 5 # 王忠142207887

    這事情我深有體會,11年我爸摔到了頭,進了醫院,醫生說額葉壞了,在醫院2個月。後來又轉院去了廣州39腦科,還是沒有醒過來,錢花了將近20萬。有一次錢送來慢了,馬上就把藥停了,因為我頭天晚上我就問了,我說明天中午就去交錢可以嗎,醫院的人說可以,結果第二天早上我媽發現其他床的病人都上藥了就我爸沒有上藥,我媽就把我叫起來(我照看晚上,我媽照看白天),讓我去問,結果還是頭天的那個人說,是可以啊,什麼時候拿錢來什麼時候上藥。我一下子就發火了,就問她昨天怎麼不說清楚,他說你明天拿錢來都可以,要不是旁邊的人拉住就打他了。我覺得可能是醫生們見慣了生老病死習慣了,可能就已經理解不了我們這些病人親屬的心了吧。

  • 6 # 揚州金盛潛水艇衛浴

    有很大問題,醫生態度差是公認的。但是情有可原,一是專業知識不對等,就像老有人問你1+1是不是等於2,問了1000遍你也嫌煩,但是對於患者來說我才問了第一遍啊,體諒一下吧!二是福利待遇不到位,醫生本碩連讀是起點,博士三甲也常見,比別人學歷高那麼多,工資就幾千(獎金暫不提)當然心裡有怨言,醫療本不應該太商業化

  • 7 # 春方歸

    上午去醫院看腳,腳崴了疼,一瘸一拐的,去收費口繳費,那個大媽,態度真是要命了,前年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可想而知,會不懂會慢,給人家愛理不理的,弄得老頭也可無助!白眼翻的啊!

  • 8 # 醫務管理小能手

    首先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兩組資料:在我國醫務人員在聽患者稱述時,平均18秒就打斷患者的稱述,中國的患者就醫的普遍感受是:無法得到醫生在“聽”的感覺。據中華醫學管理學會的統計:我國醫務人員83%以上不懂得如何和患者溝通。透過這兩組資料我們可以顯而易見的得出:醫患問題肯定於醫生個人說話態度有關!

    既然我們得出此結論,那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怎樣來提高我們醫務工作者的語言溝通能來降低醫患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是指以醫務人員:醫生、護士、醫技人員為主體的群體和以患者為中心的群體(包括患者、家屬、監護人、代表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醫療供求關係,也是指現代的醫患關係。

    鼓勵病人告知他/她所以有關治療的故事,以便識別主要問題

    ◢“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些問題中哪一個最令你煩惱”

    ◢“您這次治療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

    允許病人不被打斷的說下去

    ◢住院醫生平均每隔18秒就打斷一次病人。

    ◢家庭醫生在病人說話23秒再打斷他們。

    ◢如果不被打斷,病人平均的說話時間會超過60秒。

    如果病人停頓或說話減慢

    ◢醫生不要顯得不耐煩,如果顯得匆匆忙忙,就算診治再正確,病人也可能不滿意。

    在這裡為大家提供一張圖片,患者最不喜歡醫生說那些說:

    不管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還是患者,我們心裡都很清楚一個人的說話態度會在相互溝通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醫患問題中除了醫生的說話態度以外,還有很多方面也是醫患問題的重中之重,比如:

    醫院(診所)形象個人形象目光語言溝通肢體語言溝通只有高質量的醫患溝通才會產生積極的結果。

    最後我堅信只要我們醫務工作者對待患者態度正確,技術過硬,一定會讓患者就診舒心。就讓我們讓我們一起齊心協力改善中國醫療行業的醫患矛盾!讓中國醫療行業更加有所提升!

  • 9 # 羅達32

    跟病人談話要有技巧的,勾通很重要,你態度好點,說活和氣,解釋清楚,跟病人說幾個治療方法,說明利敝教病人及家屬選擇治療方案,就算出點小事,病人及家屬也不會找你嘛煩,反之你態度差,工作沒出差錯,病人也要找你嘛煩,做醫生難,醫囑關係太緊張,三十年前,如果出了醫療事故,死人了,大家講的明白沒什麼事了,現在你試試。

  • 10 # 曉雨不是曉宇

    確切的是和他們的情緒有關。不過可以理解面對這麼多的患者,一一解答確實很累,但是患者對病情狀況的瞭解是他們最重要的!

  • 11 # 呱呱呱9592601

    我在醫院最不滿意的就是交費開條檢查要走很遠的路,希望可以使用資訊化手段讓人少跑路。至於態度問題,多理解,同時提高自己的語言交往能力是,不是太大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蠍子養殖中如何防治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