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強歌迷
-
2 # 勤樂安康
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其實春節年前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俗有“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買壇酒,年三十包餃子”的說法。
除夕夜,吃餃子,放鞭炮,晚睡,叫熬年,又叫守歲,第二天早晨又要吃餃子放鞭炮。大年初一這一天,人人皆著新衣,晚輩一大早給祖父母、父母和鄰里各家的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幼少兒)發壓歲錢。人們相見互祝“新年好”、“恭喜”、“發財”等吉利話。從正月初二開始,逢雙日老輩少輩都要置辦禮品到親戚家拜年;親戚家有喪葬不滿三年者,則逢單日前往拜年和致祭。
同時也會開展各種民間文藝節目等等。
-
3 # 流曦yang
對於春節習俗保留,其實我老家保留還挺多的
春節前後最多的就是結婚進新房了,一個原因可能是親朋好友過年期間有空,另一個還是因為春節前後喜慶一年福氣積攢。(結婚我們這還保留坐婚轎,等一系列習俗)
春節從除夕前後就開始進行,
臘月二十三會送灶神
除夕會熬製一鍋由芋子山藥老豆腐等簡單食材做成的“憶苦餐”,其實就是當地說祖輩那時窮苦過年沒啥吃的,一年年終變將收成的這些燉一鍋好過年,現在變成一種傳承在繼續著。
除夕還有點守歲燭等
凌晨十二點開門迎春放鞭炮
大年初一吃齋去廟裡拜年
初二需外公家先拜年
還有立春時也需要放鞭炮啥的
元宵前一天就開始舞龍燈提花燈
……
過完元宵一般整個春節基本落下帷幕了,忙碌的人們也陸陸續續出遠門拼搏奮鬥
-
4 # 新聞257088109
春節團聚年味濃,
歸心似箭宜奔騰。
吃喝不是重要事,
互動交流加深情。
壓歲金錢不宜多,
表示點到即為呈。
傳統家菜親自做,
都到飯店也不行。
-
5 # 懷冰先生
過年的習俗可以說是古老相傳的,幾千年的風俗到現在依然還有,下面我可以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
一: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不管是臘月二十四還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但是在除夕之前清掃房屋這點是肯定的。這個習俗按《呂氏春秋》中的記載可以追述到堯舜時代。掃塵意味著把舊的一年晦氣,窮氣統統掃地出門。
二:貼春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句詩可以說耳熟能詳了,其中的桃符也就是現在的春聯,它還有很多稱呼如: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學藝術形式表達對新的一年美好願望。
三:除夕守歲,守歲可以說也是一個古老的習俗,最早見於西晉,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這個習俗在我們老家還有,大家吃完年夜飯,歡聚一堂,吃著瓜果零食,看著春節晚會,圍坐閒聊,等待著辭舊迎新的那一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
五:拜年,拜年是新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領裡祝賀新春。大年初一先到自家長輩和村裡長輩拜年,從初二開始就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長輩們準備好壓歲錢分給來拜年的小輩。
過年的習俗還有很多如貼窗花,貼年畫等等。這裡不一一細說了。
-
6 # 車市急先鋒
其實,過年的習俗南方與北方都有所不同,並且南方與北方的不同省份與地區有會有差別,就拿北方來說,許多省份都會有區別。我老家是寧夏的,對於寧夏過年的習俗我還是比較清楚的,小時候對於過年是特別期待的。
過年前的幾天就是大人們忙活的日子,首先要準備過年吃的饃(我們方言叫--拖羅子)。大人們用規則的土塊建成一個烤爐,整夜發酵的麵粉經過母親的揉捏和擀,製作成或方或圓的形狀,表面經過精心的裝飾,然後用鐵盤整齊的擺放好,父親將烤爐升溫,將一塊塊擺好饃的鐵板放入烤爐中烤制,烤制30分鐘左右就能出爐了。這只是烤制的饃,還有油炸的饃,有油果子,麻花子,饊子,面果子,都是我們這裡過年招待客人以及年後種田食用的乾貨。
大年三十貼春聯,貼門神,吃團圓飯,放鞭炮,祭奠祖先等。首先,貼春聯我想是全國各地都流行的過年習俗,一直保持到現在,吃年夜飯之前,會將自家大門徹底清掃乾淨,將選好的對聯整整齊齊的貼在大門的兩邊,兩扇大門中間也少不了門神(父母輩說是為了保護家庭平安的意思),然後還要在自家的堂屋裡供奉糕點水果來祭祀先祖。
我們這裡大年初一的早飯,絕大多數人家都是吃餃子,吃完餃子就到大街上去觀賞各村組織的社火表演,划船的,扭秧歌的、舞龍舞獅的,敲鑼打鼓好不熱鬧!我記得很清楚,在以前大年初一是絕對不去串親戚,不給親戚朋友拜年的。現在不同了,人們生活節奏快,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初一就要去親戚家拜年了。小時候 初二早必須吃麵條,初三才能出門拜年。還有一條比較搞笑的習俗,意思是從大年初一開始到初三,家裡面不能掃地打掃衛生。大年初五還要吃餃子,意思是“填窮坑”。
現在長大了,年味也有越來越淡了,小時候的一些習俗也沒有了,除了大年三十貼對聯,吃團圓飯、祭祖外,大年初一吃餃子之外,幾乎就沒有什麼保留下來了。小時候還能領壓歲錢,放鞭炮,現在已經不可能了。還是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南方的過年習俗都有哪些呢?小夥伴說來聽聽唄!
回覆列表
1除塵
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屋子裡裡外外,還有傢俱,歡歡喜喜迎接過年到來,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2貼春聯
跟除塵差不多,在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準備著貼春聯,貼福字,貼門神窗花等,吉祥喜慶出入平安的寓意。
3擺供桌
供桌上面美食香菸等是為了接神,供神的,到年終歲時對神佛的感謝和酬勞。
4備年貨
這一般都是主婦們在過年之前要做的事,從吃,用,到穿都要備,尤其是年菜哦。
5燃放爆竹(鞭炮)
王安石的古詩《元日》中頭句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就是在新的一年到來之時,家家戶戶開始放爆竹迎新春。氣氛很喜慶熱鬧,也代表慶賀。
6穿新衣
大年三十一早起床,都要穿上乾乾淨淨的新衣服哦,以示辭舊迎新歡歡喜喜過新年。
7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圍在餐桌上吃年夜飯,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8拿紅包
吃完年夜飯後,家裡的長輩都會給晚輩包紅包,也就是所謂的壓歲錢,一般工作的不收紅包,反而要給長輩紅包以示孝敬。
9守歲
守歲也是過年的一個習俗,一般是在吃年夜飯後,家家戶戶大小都在家裡看聯歡晚會守歲到午夜。
10祭祖
新的一年,家家戶戶一早或者將近中午時候都會去古厝祭祖,或者在家裡將祖先的牌位依次擺在正廳,擺設供品,上香跪拜,有對祖先思念敬重的寓意。
11串門拜年
初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到親戚,親朋好友那邊去相互拜年,相互祝賀。
12出嫁女兒回孃家
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帶丈夫兒女一起回孃家,給家人拜年團聚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