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財經典

    少林寺

    那時候是村子放電影,先是大隊的喇叭吆喝,然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吃完飯集合出發,拿著板凳去大隊廣場那兒看電影。

    那時候挺稀罕的,人多也熱鬧,當然老人們早先到場,我們擠破了頭也沒擠進去,後來我們爬到牆上看的,真是滿滿的回憶啊

  • 2 # D小熊先生

    成龍主演的(殺手壕),這個對於我自己來說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

    因為在農村家庭長大,家境相對來說比較普通,在6.7歲的時候才一次接觸到電視,堂哥結婚買的,還是黑白的電視,沒有動畫片可看,因為村裡面沒有通電,晚上用的燈還是煤油燈,電視機需要用電瓶通電才能看,我還清晰的記得那時候村裡面每6天會到鎮上面趕集一次,所以每次趕集都會給電瓶充滿電,然後再帶回家,電瓶很重,但是為了能看電視,大家都沒有任何怨言,要知道那時候趕集沒有車,走路一個多小時才到鎮上。

    到了晚上電視劇快開始的時候村裡面的男女老少都會聚集在堂哥家,饒有興致的等待電視劇的開始。因為每次在鎮上充滿電的電瓶帶回家頂多能用3.4天就用完了,平時不上街,只有等到趕集的時候才上街給電瓶充電,所以當電瓶的電用完了,大家為了能看上電視,就各自把手電筒的電池拿出來接到電瓶上使用,每次都需要接7.8節電池才能帶動電視。這也是小時候接觸電視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還記得第一次看的電視劇是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過了兩年後來小叔家買了臺彩色電視機和DVD,因為那時候小,第一次接觸的電視劇就是武俠劇,雖然看不懂,但是就是喜歡。後來我和哥哥上街趕集,買了個光碟,反正也不認識明星不明星的,就聽別人說成龍的很好看,所以就買了有一個叫(殺手壕)的光碟,應該還是盜版的,拿回家放在DVD裡面看,需要是新的光碟,還是有些卡。但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興趣,這就是我看的第一部彩色電影。雖然不是在電影院,卻很有樂趣。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真正第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是大學時期,應該是2011年的時候,具體看的啥已經忘了

  • 3 # 姬伯昆

    小學的時候家裡的電視是黑白的,媽媽開的小賣部後面有一個露天電影院,我記得是不要錢的,印象中在那裡看過幾部電影,但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唯一還有印象的就是

    《黑太陽》——

    原因可能大家也都能猜到,因為裡面的鏡頭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難以置信,期間幾度反胃,毫不誇張地說——地獄級的童年陰影。之所以加上”童年“做界定,不過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看過的影片越發多了,如果要說”一生之陰影“的話,這部電影倒要往後排了。

    不想做過多的回憶,至今在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場景是:鬼子把犯人的手指全部凍得如冰晶般,然後用榔頭(全憑記憶不知是否準確)一節一節敲下來,像製作刨冰般,直看得我兩手哆嗦,不寒而慄。

    我應該還在那個電影院看過幾部電影,卻是怎麼都想不起來了……

  • 4 # 66電影隨筆

    第一次看的彩色電影那確實不記得了,我們家買彩色電視機的時候,我還只有幾歲大。只記得那個時候,我們這裡就只有一個電影院,而且每一次看電影都覺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不過看電影的次數也不多,那時候經常租光碟看,和我老弟老姐一起看林正英的殭屍片,還有成龍的電影。雖然那時候特效比不上現在,但也是電影發展的基礎,非常經典。

  • 5 # 鏗鏘電影

    我在鄉下農村看過的第一個彩色電影是當時的轟動全國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電影是打仗的片子,當時看得我特別激動呀!

  • 6 # xin星辰剪輯

    只記得那個時候,我們這裡就只有一個電影院,而且每一次看電影都覺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不過看電影的次數也不多,那時候經常租光碟看,和我老弟老姐一起看林正英的殭屍片,還有成龍的電影。雖然那時候特效比不上現在,但也是電影發展的基礎,非常經典。

  • 7 # 凡哥看電影

    《媽媽再愛我一次》《世上只有媽媽好 》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你聽過一首歌嗎?《世上只有媽媽好》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世上只有媽媽好》正是這部電影裡的歌曲。小學入學的第一個兒童節,學校組織看的,那是93年,如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這部電影真的非常感人,雖然那時的我們還是孩子,但隨著電影的劇情慢慢深入當時一半的同學都看哭了,場面很震撼所以至今我記憶猶新。最感人的片段是電影中的小強生病了一直高燒不退醫生說不好治,如果今晚退燒不下去就很危險,媽媽非常無助又不知如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只有祈禱,她一步一磕頭一直磕到王爺廟,滿頭的鮮血和淚水。

    電影劇情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其父林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第二天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現在的孩子都是蜜罐里長大的,爺爺疼姥姥愛的打不得罵不得,更體會不到媽媽的用心媽媽的愛,建議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給孩子看一遍,這是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 8 # 炎炎赤子心

    我看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是在縣城錄象廳看的周星弛的《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當時太小,看不太懂,看到白晶晶在周星弛心臟裡那一段,嚇壞了。現在想想挺搞笑的。

  • 9 # 洛維123

    我看過的第一部彩色電視劇是動畫片《葫蘆娃》那時候還小,當時家裡條件不好在那之前一直都沒有看過電視,我記得很清楚那是我家第一臺電視,彩色的,是姑姑給買的。那時候彩色電視很少的,電視裝好那天好幾個鄰居來我家看,當時感覺可自豪了

  • 10 # 海潮劃影視

    我們那個年代(80年代)家裡都比較窮,尤其是住在農村的我們就更困難,我家1989年才有了第一臺12寸黑白電視機,就這都每天晚上一屋子人來看,什麼《西遊記》啦、《小兵張嘎》啦,雖然都是黑白的,但是我們看的都是津津有味、其樂融融。記得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到縣城電影院看電影,就是這部《燭光裡的微笑》,那天好像還下著小雨,但是對我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孩子來說那都不是事兒,心情無比激動的奔赴電影院。

    電影《燭光裡的微笑》開播之後,好傢伙,大影幕、彩色電影,第一感覺很新鮮,比看黑白電視機過癮多了!下面更吸引人的是電影裡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影片透過最普通的校園生活讓一群天真無暇的孩子和偉大老師的光輝形象走進觀眾的心,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累,教育和影響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給了孩子們無私的愛,這樣的老師值得我們點贊!“立德樹人”是教師的職責,一心為了孩子的老師們辛苦了!

    希望現在的老師和學生也看看《燭光裡的微笑》這部電影,從電影中能領悟到點兒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只有金毛、哈士奇、柴犬可以養,你會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