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胖關vlog

    大家好我是喜歡先秦史的胖關,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秦國的先祖因為護送周室東遷有功,周平王讓秦先祖在西捶阻擊西戎,所得土地盡歸秦公所有,秦人經過百年與西戎爭鬥,練就了秦人奮勇好戰、崇尚武力的風尚,秦國的國土面積在穆公時期達到鼎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國地處關中平原,土地肥美、渭河從秦國經過,適合農作物的澆灌,民風淳樸,有自然的天險關塞,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散關,天然屏障任憑東方五國如何攻秦,大秦依舊不倒。

    雖然秦穆公時期,秦國綜合國力有提高,但穆公之後,秦國國君碌碌無為、霸主地位逐漸動搖、秦國開始衰落下去了。

    魏國自吳起變法之後,軍事實力迅增,屢次在秦國河西之地,挑起事端,到秦獻公時期河西之地盡被魏國奪走,魏國想透過河西,進入秦國的函谷關但沒有進展,哪怕是魏國的特種兵魏武卒也沒有能夠打通函谷關,滅掉秦國。

    春秋戰國時期,只要有一國獨大,周圍的弱國和貧國就相互報團取暖,大家達到一種平衡,相互制約,秦國也一樣在危難之時就會聯合楚國對抗魏國,只是相對比較被動,但不至於滅國。

    所以變法之前秦國不可能被某一國滅掉,就算秦國願意亡國,但是其他幾個國家不會視而不見的,唇亡齒寒的道理作為政治家,大家都懂得。

  • 2 # 農民看笑話

    那也得有實力去滅啊!秦這個諸侯從上到下與生俱來的就是戰鬥,打不過,忍著,打的過繼續打,魏武卒巔峰時期由吳起率領和秦開打都沒滅的了,更何況其他時候呢?

    有人會說三家分晉之前的實力,那更是不可能被滅的,不是沒人想過,而是秦楚這倆諸侯沒事的時候聯姻,有事的時候就是打架,無論從春秋還是戰國,這倆國家一直從夾縫中生存發展,楚更牛,我服從你周天子,但是我也是王,楚國是繼周王之後的諸侯中第一個稱王的,戰國的魏國稱王都是後來的!

    再說秦的老鄰居晉國,沒事就和中原開撕,開撕之前先和秦商量好,西邊的大門你看著我放心,缺少啥你說話,北邊的戎狄你也繼續打,需要支援你也說話,這就是秦晉之好這個成語的來歷,雙方互相照顧互相幫助所以,除了地廣人稀的楚國有拼死一戰的勇氣敢和秦叫板之外,其他諸侯在秦眼裡那就是肉,餓了就吃兩嘴的現象。變法後更是這樣,幾代人除了蠶食發展之外,真沒有啥實力去進行滅國之戰,直到秦始皇出現,才結束六國紛爭的亂局!

  • 3 # 歷史方位

    這個問題問得好!秦國變法之前為何沒被滅,這不僅與秦國所處的時代背景、諸侯相持的態勢有關,而且和秦國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關係。

    秦國變法之前,國力羸弱,雖然有穆公霸業在先,但仍不能改變秦國積貧積弱的現實。秦國地處西陲之地,東有強大的魏武卒據守河東,西有義渠頻繁騷擾,北有胡服騎射的趙國,南有國富兵強的楚國。那麼,在商鞅變法前百餘年的歷史中,秦國為何沒有被滅亡呢?

    1.從時代背景來看,春秋時期,少有滅國戰爭

    春秋時期,周天子逐漸衰微,但是以周禮為基礎的禮儀制度,仍舊深入人心。因此,列國間的戰爭往往點到為止,有禮有節。兩軍交戰,先下戰書,選定良辰吉日之後,再行交戰。春秋時期的戰爭,更像是兩軍之間的“約架”。戰車在陣前衝鋒,周圍跟隨十幾個勇士,直到一方戰敗退出戰場。

    晉楚爭霸之時,楚莊王發起了對晉國的邲之戰,邲之戰以晉國的失敗而告終,楚軍倉皇逃竄。在楚軍逃跑過程中,晉軍的戰車陷入深坑之中,於是逃跑中的晉軍發生了嚴重的“交通堵塞”。負責追擊晉軍的楚軍將士見狀,立即下馬幫助晉軍逃跑,他們手把手教晉軍怎樣利用橫木將戰車拉回正軌。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春秋時期很少有滅國的大戰發生。

    2.諸侯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獨大

    分封制的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能夠讓諸侯相互制約,有效的防止諸侯一家獨大。為什麼在春秋時期,乃至戰國早期,較大的諸侯之間都會結盟攻打某國,但卻很少導致滅國的發生。一旦有哪個諸侯國違反了這個規則,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例如,齊國滅宋之後,五國伐齊致使齊國差點被滅。在這樣的時代裡,諸侯國各自心懷鬼胎,都不願意某個諸侯一家獨大。因此,其他諸侯既防止秦國的崛起,又不會坐視秦國被滅,春秋戰國正是在這樣的制衡之中尋找平衡,進而延續下去。

    3.列國的綜合實力,很難輕易滅掉秦國

    秦始皇一統六國,並非只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勞,而是奮六世之餘烈。秦國六代君王,連續努力積累了雄厚的實力,才為秦始皇的滅國之戰奠定基礎。而商鞅變法之前的列國,雖然有雄居一方的霸主,但是無論是誰,也很難保證輕易滅掉秦國。沒有足夠的實力輕易滅秦,就會變成長期的拉鋸戰、消耗戰,就很有可能被別國趁虛而入。

    4.秦國地理位置絕佳,可進可退,戰略縱深得天獨厚

    秦國的根基在雍地,處於中原文明之外的西陲,擁有秦嶺和黃土高原的保護,當大兵壓境之時,秦國儘可以退居西陲以待時機,因此秦軍具有絕佳的戰略縱深。當吳起在魏國領兵時,建立了堅不可摧的魏武卒兵團,魏國處於鼎盛時期。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在河西之地,以摧枯拉朽之勢大敗50萬秦軍。當秦國在河西受挫之後,迅速收攏拳腳向西退卻,秦國像彈簧一樣,依仗獨特的地理條件伸縮自如。

    總結:

    我認為,春秋時期到戰國早期,秦國變法之前沒有被滅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春秋時期很少有滅國之戰的發生。另一方面,諸侯之間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獨大,既阻止秦國的崛起,又防止別國吞滅秦國。而且,在此之時的列國,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可以輕易滅掉秦國。另外,秦國沒有被早早滅掉的原因。還在於秦國的地理位置,秦國戰略縱深極佳,能夠依仗地勢獲得喘息的機會。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秦國沒有變法之前一直不弱,雖然被晉國堵在函谷關以西,不能與晉楚等中原霸主相提並論,但是秦國在秦穆公時期就已經向西部發展,滅國十二,擴地千里,以此被周王室頒發“西伯”榮譽稱號,表示承認秦國是西部的諸侯領袖。

    秦穆公死後,秦國的落後的殉葬制,使得秦國的優秀人才都迫於社會輿論壓力追隨而去,秦國的精英人才斷層,所以導致了秦國的國力開始衰弱。但是即使如此,秦國仍然能在春秋末期出兵救楚。

    (秦穆公成為西伯)

    秦國一直是晉國的心腹大患,晉國也是秦國東出的最大阻礙。所謂的“秦晉之好”是假,雙方“既生亮何生瑜”的關係才是真。三家分晉後,對秦國造成最大威脅的就是魏國。

    魏氏的封地就緊挨著秦國,韓趙是三晉盟友,魏氏若想擴張,首要目標即是秦國。秦國不滅,魏國不強。魏文侯清楚秦魏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不打垮秦國就無法挺進中原。

    魏國對秦國的作戰可謂是十分成功,不僅在少梁成功築城,建成了對秦作戰的軍事基地,在吳起任將後,魏軍更是衝破秦軍西河防線一路西進,兵臨秦國都城。

    對於吳起瘋狂的進攻,秦國舉國震動,秦國不得不派遣使者請齊、楚出兵攻擊魏國,減輕秦國的壓力。齊楚兩國見魏國主力在秦,也樂得揀便宜賣人情,所以出兵魏國在中原的幾塊飛地。魏文侯對齊、楚兩國進攻魏國中原飛地的事情完全不予理睬,督促吳起繼續攻秦,滅秦之心堅如磐石。吳起最終擊潰秦軍主力,完全佔領西河地區,把秦軍死死地壓制在了洛水以西。

    (魏國疆域擴張圖)

    秦國此時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沿洛水西岸構築防禦工事,國內進入一級警戒,嚴查來歷不明之人,官吏都被武裝起來時刻準備戰鬥,全國上下一派即將亡國的景象。

    魏文侯之後的魏武侯繼續保持了對秦國的進攻,先後在注城、陰晉、武下大敗秦軍,吳起帶領魏軍進一步朝秦國腹地進行推進。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秦惠公去世,年僅兩歲的公子昌繼位,秦國朝廷權力爭奪混亂不堪,是為“四世之亂”最為衰弱的時期。如果此時魏武侯專心攻秦,秦國未必能夠保全。

    可是魏武侯卻四面出擊,與秦國、齊國、楚國、趙國同時交戰,竟然都取得了勝利,由此可見,魏國當時的實力之恐怖,完全可以以一敵四,且都是當時的大國。

    可是一個國家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合理的外交策略和清晰的戰略目標,盲目的南征北戰最後只能是外交上的失敗。秦國終於在魏武侯自我消耗的錯誤國策下生存了下來,最終迎來了自己的翻盤。

    (秦獻公:秦國崛起的轉折點)

    那如果魏武侯秉承魏文侯的策略一直堅持對秦作戰, 是否可以完全吞併秦國呢?畢竟當時的秦國還沒變法,秦弱魏強的態勢並沒有改變。

    怕是很難。

    《史記·張儀列傳》說:“地四平,諸侯四通輻湊,無名山大川之限。從鄭至梁二百餘里,車馳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萬。梁之地勢,固戰場也。梁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魏國西有秦韓,南有楚,北有趙,東有齊,地處中央,地理形勢易攻難守,是亡國之地形。

    魏文侯時期,魏國有清晰的國策,以三晉聯盟為外交基本國策,以伐秦為基本軍事國策。秦國當時地處西陲,魏國攻秦不為中原各國重視,可以悶聲發大財。可是,儘管魏國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功把秦國壓制在華山以東,但是接下來的推進卻異常緩慢。

    秦人已經被魏國逼迫到亡國邊緣,連公務員都要上戰場了。秦人尚武善戰,在逆境中反擊魏軍,竟然還屢次能夠獲得勝利,這使得魏國始終不敢以全部家底放手一搏。如果魏國以全國軍力雷霆一擊,秦國必亡,但是魏國主力盡皆西調,那麼中原地區和中山就將無力守衛。中原膏腴之地,比起秦國來要富裕的多,魏國不敢冒險。

    (秦國編練新軍,劍指河西)

    秦人好戰且善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即使魏國滅秦,但是秦人不會服輸,他們本身就善於養馬,他們完全可以退到西部,征服當地少數民族,再次建立國家,實施反攻。秦國已經被壓迫到極限,魏國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這對魏國來說,是一場很不划算的戰爭。征服秦國的邊際效益越來越少,魏國越來越少動機去征服貧弱的秦國了。

    這其實是魏國的短視,他們只是從經濟的角度看待國事,可是從政治和國家前途的角度來說,拿下關中平原作為根基,就可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方可爭霸天下。魏武侯四面出擊的邏輯起點即是征服越來越難打的秦國越來越不划算,不如把征討重點放在中原,對齊國、楚國進行作戰,後來還跟趙國又打了一仗。

    後來的魏惠王時期,秦國已經緩過勁兒來了,不僅在戰場上擊敗了魏國,還奪走了少梁城,秦國開始收復河西故土。而此時,魏惠王還在與趙國、南韓、楚國交戰,最後敗於齊國。

    (孟子見梁惠王)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秦人自身的悍不畏死,勇猛善戰,使得魏中國產生了攻秦畏難的情緒,因而退而求其次,開始陷入中原爭霸的是是非非中,徒耗國力。

    這誠所謂自助者天助之啊!

  • 5 # 世界史圖鑑

    秦國變法之前總體來看實力是較弱的,尤其是在戰國初期魏國最先變法以後。而在當時最有實力滅掉秦國的就是魏國。作為三家分晉以後率先崛起的國家,魏國處於四戰之地,自身的領土,除了與趙國和南韓交錯以,與當時的齊國魯國宋國楚國都有接壤。而且在其他國家之間還穿插著諸多飛地很難管理。但是架不住,魏國在戰國時期最先變法。使得魏國的國力空前強大,一直碾壓周邊各國。但周邊各國並不弱,魏國一直無法興起滅國大戰。魏國處於四戰之地與周邊任何一個國家大打滅國之戰必然導致群狼食虎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秦國一直沒有被魏國滅掉的原因。

    具體說來秦穆公死後秦國就已經衰落,而且出現人才斷層。但即便如此,秦國的豐厚家底依然保證秦國作為二流強國存在。周邊任何一個國家和戎狄部族,想要真正打敗秦國都難上加難。在魏文侯時期,魏國變法魏文侯奉行的戰略便是聯合三晉進攻秦國。為什麼魏文侯會這麼做呢?首先,魏文侯作為三家分晉的最大獲利者,他知道晉國的分裂會直接導致韓趙,魏三家各位其主相互削弱,也會導致周邊各國的干涉以及武裝進攻。站在國家戰略的角度想,魏文侯決定聯合三晉。當然,這並不是說內部完全協調一致,沒有矛盾。而是在戰國初期矛盾還沒有蓋過共同利益。在爭霸大戰中,韓趙魏三家聯合,無論是楚國齊國還是秦國都無可奈何,而且作戰之後的利益基本均攤,或者是按照出力的大小進行分配。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的聯盟基本主導了戰國格局的形成。就當時而言,列國都想在中原爭霸,但受制於韓趙魏三家的聯盟,各國都難以實現,這一目標而也正是由於魏國最先變法又有韓趙魏三家的聯盟,所以魏國的霸主地位一直不可動搖。但即便如此,魏文侯也知道魏國還沒有到達獨自稱霸天下的目的,所以就將軍事鬥爭的矛頭指向秦國。當時秦國是各國之中內亂最為頻繁的國家。雖然軍事實力較強,但受制於內部的動亂,使得國力無法凝聚在這個時候打秦國師最划算的。而且秦國遠離中原地區,攻打秦國也不會招致列國的干涉可以悶聲發大財。事實也是如此,各國受制於韓趙魏三家的聯盟。在三家合兵或魏國獨自攻打秦國時,並沒有在背後補刀。秦國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故土河西之地被奪。尤其是在吳起率領魏武卒進攻秦國大破70萬軍隊。

    當然有人說這70萬軍隊是虛張聲勢。但就當時秦國的實際情況而言,70萬軍隊可以說是秦國舉國之兵,原本就是農耕與遊牧相結合的秦部族,河西之地對於秦人而言極為重要,除了有豐厚的牧草和耕地之外。還是天然猛火油的產地,猛火油就是現在的石油。當然當時人們無法自行開採,但是在河西之地由於地質變化,石油可以經過簡單的開採獲得,而在戰爭中猛火油也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失去河西秦國就意味著失去了東方的屏障,失去了最肥沃的土地,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基本就相當於滅掉了半個秦國,而魏文侯時期打了這一場勝仗,又在此地修建城牆。秦國基本被封鎖在了西部邊陲之地。

    而之後的魏文侯也並沒有放鬆對秦國的軍事進攻,但是程度遠遠不如其父。此時的魏國由於實力強大,又奪秦河西之地,開始進行真正的中原爭霸與列國爭雄。由於魏國是當時實力最強的國家,所以幾次軍事鬥爭下來魏國雖然四面出擊,但結果卻是魏國大獲全勝。這時魏國的領導人開始輕視列國,而秦獻公剛剛繼位之後為了整頓內政向魏國稱臣。這也給魏國以假象,給秦國已緩衝的時機。隨後秦獻公任用輔佐他的甘龍等秦國老氏族進行新政國力有所恢復,就死咬魏國不放一打便是20年。

    無論是魏文侯時期,還是魏武侯時期,魏國舉全國之力,當然可以一舉滅秦,甚至可以滅掉當時任何一個國家。但是當這場大戰一旦爆發。其他國家並不會坐井觀天,而且這種事情本就發生過多次,在魏國起初滅秦之時,秦國就向趙國齊國楚國等求援。雖然最終的戰爭結果是秦國失敗。但列國對魏國的牽制也是實打實的。而秦國在河西一直咬著魏國不放也直接導致魏國在中原爭霸方面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也一直是魏國所頭疼的大事。

    而堅持了近20年的持續戰爭,秦國的國力再一次衰落。這也是秦孝公釋出求賢令時所說的天下悲秦,醜莫大焉,諸侯不與秦會盟的原因。因為在列國看來經過長期的動亂和長時間的軍事消耗秦國已與戎狄無異,變法前很多國家都不把秦國視作華夏一員,而是將其作為蠻夷對待。可以說魏國封鎖和削弱秦國的戰略目的達到了,但是最後一步並沒有做,反而還送給秦國一個經天緯地的商鞅。

  • 6 # 零玖貳零的小丸子

    秦國沒有想象中的弱:

    秦莊公時期,兄弟五人憑藉周王室撥調給他們的七千名士兵,大敗西戎,奪回故地。周宣王將包括大駱犬丘之地的大片土地賞賜給他們,並封莊公為“西陲大夫”和西戎競爭,秦國開始變強。

    秦襄公時期,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諸侯,賜予封岐山以西之地。秦國正式成為諸侯。襄公為了穩固岐西之地,“伐戎而至岐”,揭開東進序幕。

    秦文公時期,他把岐東的土地獻給周天子,自己經營岐西,收編西周遺民。但是周朝根本就無力經營,發展農耕,逐步在關中西部站穩了腳跟。

    秦穆公時期,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大力擴充套件國土 ,坐擁關中,東面與晉國結成“秦晉之好”,西面討伐戎狄,最終“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西秦成為了春秋時期五霸之一,也實現了秦人驅逐、降服戎狄的夢想。

    國力衰敗時有睿智的君主:

    在君主之位交接時,秦孝公處理得順利,沒有貶黜殺戮一個前朝大臣,順利整合朝野,不動聲色地鞏固權力。沒有給山東六國做文章的機會。

    在繼位後,大膽走出秦獻公以來的既定國策,併成功遏制部族勢力和秦人急於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向魏國割地求和,使秦國拜託年年戰火,得以喘息。

    在政權趨於穩定後,立即謀求強國之道,不侷限於向本國求賢,歷數各代君主缺陷、釋出誠懇的《求賢令》,廣招天下人才。

    能夠慧眼識珠,對不切實際的治國之道嗤之以鼻,在商鞅陳述變法強國之道後,立即重用商鞅。

    東方國家自己也很忙

    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之間,戰亂不斷,都忙著打對方或者小國的主意。趙、魏、韓三家將老東家晉一腳提出門外。齊國、燕國、楚國都在陸續的吞併各自周邊小國。

  • 7 # 欲雲談史論今

    在東周列強中,秦國建國最晚,也是最為神秘的諸侯國。

    歷史由西周向東周的轉換過程中,秦國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非常值得懷疑。《史記·秦本紀》記載,秦襄公在西周覆滅時,“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如果這裡的“周”是指周幽王,那麼西周已經覆滅、周幽王都被殺了,秦人有何功勞可言?可如果這裡的“周”是指周平王,就意味著秦人是與周幽王作對,在幫助周平王弒父篡位!

    種種跡象表明,後者的可能性更高。

    正因為秦襄公主政期間加入了周平王政權,秦國才能在西周覆滅的浩劫後留在渭河平原而毫髮無損。後來周平王東遷,不但將秦襄公封為諸侯,還送給他一塊大畫餅:“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此後,秦國默默征戰九十三年,到秦武公時,已經把領土擴張到華山腳下,基本控制了整個渭河平原了!

    渭河平原三面環山、一面臨河:北部是群山組成的北山山系,南部是延綿不斷的秦嶺,西邊是六盤山,東邊是黃河。相對於中原,渭河平原呈高屋建瓴之勢,來往於中原依賴於一條狹長的函谷之道,所以向來是易守難攻。當年周人能戰勝商人奪取天下,渭河平原這一形勝之地,至關重要。

    秦國控制了整個渭河平原,進可攻、退可守,首先就佔據了地理上的先天性優勢。任何諸侯國想要攻入渭河平原來消滅秦國,都相當困難。

    公元前559年夏,為報復秦國的入侵,已經成功稱霸的晉悼公派六卿出征,聯合齊、魯、宋、衛、鄭、曹、莒、邾、薛、杞、倪等等諸侯國大軍一起,前往討伐秦國。這麼多諸侯國軍隊合力殺入秦國,這在秦國曆史上是絕對是最為危險的一次危機!

    為阻止諸侯國大軍前進,當諸侯聯軍進攻到涇水河邊時,秦人竟然不惜在涇水上游放毒!可最終,當諸侯聯軍進攻到棫林(今陝西涇陽涇水西南)時,就不得不撤退了。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晉人內鬥、不得不撤退;另一方面也是秦國佔據極大的地利優勢,使得諸侯聯軍進展困難,不得不知難而主動撤退。

    這次晉國伐秦,是關外諸侯國對秦國最為深入的一次入侵。

    在秦穆公時期,秦國又得到了一次重大發展機遇。

    因為晉獻公晚年的亂政,造成了太子申生被逼自殺、公子重耳與公子夷吾被迫出逃的內亂。晉獻公死後,晉國內部擁護不同公子的黨徒展開了激烈的內部鬥爭。憑藉晉國女婿的身份,秦穆公在晉國這場內亂中佔據先天性優勢地位,可以從容地按秦國利益而選擇晉國國君。最終,他扶持公子夷吾成為國君,是為晉惠公。

    公元前645年韓原之戰後,秦穆公俘虜了晉惠公。在晉國答應以河西五城作為交換後,秦穆公放回了晉惠公。韓原之戰的勝利,足證當時秦國足以與晉國相抗衡。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河西五城,秦國就控制了渭河平原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這對於秦國東擴無疑具備極為重大的戰略意義。可奇怪的是,秦穆公似乎完全意識不到這五城的重要地位,在晉國將太子圉送來作人質後,竟然將這五城又還給了晉國!

    公元前628年,因為秦穆公被攻佔鄭國的美夢衝昏頭腦,派軍東出函谷準備偷襲鄭國,卻不想走漏風聲,不得不半途撤軍。在崤山之下,秦軍被晉人伏擊,全軍覆沒!從此,秦、晉成為死敵,秦國東擴之路被強晉完全阻擋住,在整個春秋時期都無法踏出崤山了。也許直到這時,秦穆公才感覺到一絲後悔吧?

    東擴之路被堵,秦穆公唯有西進。他重用由余,向戎狄發起了猛烈進攻。《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向西擴張到了今天的甘肅蘭州,向北擴張到了今天到甘肅慶陽,稱霸西戎。

    因此,雖然與晉國決裂後,秦國長期被排斥在中原核心圈之外,但秦國實力卻仍然相當強大。

    到了公元前546年,晉、楚二強進行了第二次弭兵之會,其他諸侯國紛紛派代表參加,可秦、齊二國卻無人前來。這兩國之所以不參加,最重要的原因正如晉國正卿趙武所說,“晉、楚、齊、秦是匹敵之國”,秦、齊不可能侍奉任何國家。

    二次弭兵之會後,晉、楚二強就開始由盛轉衰:此後五十年內,楚國被吳國攻陷了國都,晉國則失去了霸主地位。東南方的吳國、越國先後崛起,但距離秦國已極為遙遠。這樣的情形下,還有哪個諸侯國敢滅秦國?

    楚國、晉國兩個鄰國走向衰落,對秦國而言卻是戰略轉折機遇的降臨。

    特別是晉國失去了霸主地位後,內亂不斷,先是六卿混戰,範氏與中行氏先亡;然後又韓、趙、魏攜手滅了知氏,三家分晉。從此,雖然秦國仍然經歷了魏國在戰國初期的強大,但最為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之戰,成為秦國變法前最後一次遭遇外來危機。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終於痛定思痛,重用商鞅,開啟了變法之旅。秦國走向強大,從此再也不可阻擋!

    因此,為什麼秦國變法之前沒有被其他諸侯國消滅?

    最為核心的因素就是在變法之前,秦國就已相當強大。而秦國能如此的強大,秦穆公所作貢獻巨大。然而,秦穆公輕率地偷襲鄭國、使得秦國在數百年內失去了東擴機會,又稱得上是秦國的歷史罪人。從這個角度來說,秦穆公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這恐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他美的奶粉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