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心吾思
-
2 # 一絲不掛273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是失敗者,李淵也是。太宗殺了兄弟,也逼得父親退位,並不是太宗有多殘忍,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前進就無法停下。
不可否認,太宗皇帝確實是位偉大的帝王。但玄武門之變畢竟是他得位不正,必須粉飾,所以要突出父兄的無能,這是政治正確。
玄武門之變影響了太宗後來的人生,也影響大唐的政治風氣,太宗在遴選繼承人時一再努力後輩重蹈覆轍,最終選擇了仁厚的李治,可是帝王親情淡薄,後來的大唐的權利更迭往往喋血。
-
3 # 榮耀歷史
《起居注》記錄的是皇帝的日常生活,是研究歷史的最好材料,但是《起居注》從不外傳,只是珍藏於國史館,未來作為修史依據,所以真正傳承下來的起居注並不多,《大唐創業起居注》就是其中最出名的。
《大唐創業起居注》我國現存的最早的起居路,由著名史學家溫大雅編纂,記錄的是李淵從太原起兵一直到即位為帝,總共357天。因為溫大雅一直跟在李淵身邊,這段時間的大事都被記錄在內,所以是研究初唐歷史的重要依據,可靠性頗高。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唐朝正史的《舊唐書》、《新唐書》以及後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為什麼會有很多內容和《大唐創業起居注》相左?
相左的歷史清朝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就直接提出幾個主要疑點:
1、在《起居注》中,太原起兵的主謀是李淵,而在新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鑑》中,太原起兵的主謀是李世民,因李世民的勸諫以及精心設計了李淵夜宿晉陽宮女的事件,李淵被逼起兵,首倡義旗的功勞全部給了李世民。
2、在進軍長安途中,恰遇大雨,道路阻塞,而且後方傳來訊息劉武周想要聯合突厥人進攻李淵大本營太原,於是李淵就想退兵,《起居注》中記載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死諫,李淵才繼續進攻長安,最後攻下長安,成就帝業。而在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中,勸諫的只有李世民一個人,而此時的李建成早已領兵撤退,是李世民追上去帶回了大軍繼續進攻長安。
從這兩個差異就可以看出點味道,那就是貶低了李淵、李建成,拔高了李世民。
為什麼歷史會相左這就和玄武門之變有關係了!
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後面又逼迫李淵禪位,這等黑歷史放在哪兒都是大逆不道,是要被綁在歷史恥辱柱上的。
這一點李世民很清楚,所以一方面他工作勤勉,想要用卓越的功績來掩蓋黑點,在這方面他做得很成功,另一方面就是篡改歷史。
李世民篡改歷史並不是抹掉他玄武門之變的歷史,而是改變李淵和李建成的歷史形象。當時史官在修纂李淵起居注(創業起居注只記載到稱帝),李世民覺得有必要給予指導,於是讓房玄齡拿來起居注(皇帝是不允許看起居注的,李世民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提出了諸多修改意見。
最後成書的《高祖實錄》裡面,太原起兵功勞是李世民,打下長安功勞是李世民,李淵只是一個沒有主見,一直被李世民推著往前走的老人,而李建成更是成了品行不端的無能之輩,所有的一切總結下來就是如果李世民不做皇帝,唐朝就會是另外一種景象,是上天選擇了李世民,是李世民拯救了唐朝。
很明顯新舊《唐書》以及《資治通鑑》在編纂的時候參照了修改後的《高祖實錄》,而不是更為真實的《大唐創業起居注》,主要原因可能是李世民的功績太大,後來者都要為尊者諱,而且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
4 # 詳侃歷史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大唐創業起居注》的性質
《大唐創業起居注》成書於武德年間,由溫大雅撰寫完成,記錄的是從義寧元年(617)晉陽起兵,到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淵稱帝這大約1年的歷史。
該書成書於武德年間,這就決定了這本書的立場不會很客觀,它必然存在美化當時的皇帝李淵、以及太子李建成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後世史官在編寫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時候,雖然也會參考《創業起居注》,但是,對它採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
二、《大唐創業起居注》的不實問題舉例
(一)美化李建成在河東的經營成果
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
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豪友。太子及王,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按照《創業起居注》的說法,李淵命李建成在隋朝的河東郡“潛結英俊”,而李建成經營的效果還不錯。
實際情況如何呢?實際情況是,河東郡成了反抗唐朝統治最為堅固的堡壘,自義寧元年(617)九月開始抵抗唐軍,一直堅持到武德三年(620)正月,硬生生的打了將近兩年半,打到隋朝早已不存在了還不投降,這難道就是李建成在河東“潛結英俊”的成果?
(二)增加李建成在霍邑追師事件中的戲份
義寧元年(617)八月,李淵與隋軍宋老生在霍邑對峙的時候,李淵曾動過撤軍回晉陽的念頭,按照《創業起居注》的說法,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勸說李淵,李淵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唐儉墓誌》出土後,根據該墓誌記載,最先提出反對撤軍建議的是唐儉,而當時唐儉是李世民的僚屬,因此,按照正常彙報層級,唐儉只可能把這個建議告訴李世民,不可能同時告訴李建成。因此,最先正式反對撤軍的人必然是李世民,而不可能是李建成,但是,《創業起居注》卻說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時反對撤軍,顯然在給李建成增加戲份。
(三)美化李淵義寧二年(618)第一次征討洛陽
義寧二年(618)正月,李淵在沒有徹底解除西線薛舉威脅的情況下,貿然命令李建成和李世民率軍東征洛陽,結果在四月無功而返,同時給了薛舉喘息之機,使得薛舉在西線對李淵重新構成威脅。
對此,兩唐書和資治通鑑均記載的非常清楚,但是,《創業起居注》卻只用了一句“時逼農月,遂奉令旋師宜陽、新安二郡而還”,似乎李淵撤軍是為了不耽誤農時,明顯是在美化李淵。
綜合以上分析,《大唐創業起居注》是在特殊時期(李淵當政的武德年間)、出於特殊目的(美化李淵、突出李唐正統性)而寫的一部特殊的作品。
對於《創業起居注》,無論是後晉史官,還是北宋史官,都看到了,而且也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但是,由於它的侷限性,其很多記載的可信程度是不夠的,因此,後世史官沒有全盤採信。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就很詳細的分析過《創業起居注》靠不住的地方,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胡三省注的《資治通鑑》。
回覆列表
因為他有一個太厲害的兒子李世民,李世民透過玄武門之變殺害了太子李建成及另外一個兄弟李元吉。,接著逼迫李淵禪位成了太上皇。
自從李世民成為皇帝以後,就拼命的弱化李淵在大堂歷史裡的功績,以此抵消透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弟而造成的不仁。將李淵塑造成一個膽小怕事,謹慎小心,只想偏安於太原一隅的唐國公,將起兵隋的功勞以及歷次大戰的戰功大部分都安在李世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