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知事

    中國人對后妃干政向來十分忌憚,中國人在古代吸取了大量女人干政導致亡國的教訓。

    商朝末年,帝辛寵信妲己,最終導致商朝的滅亡。對此,周武王時期就留下了“牝雞司晨,國之禍也”的警誡。

    類似的,夏朝的滅亡賴在了“妺喜(moxi)”的頭上。

    周朝末年,又有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褒姒”成了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

    還有,東周晉國出現了“驪姬亂政”的情況,重耳後來成為晉文公,重耳這個後媽成了一代妖姬。

    西漢武帝時,為了立幼子弗陵為皇帝,漢武帝無故幽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理由是“母壯子幼,國之禍也”。漢武帝可以說是,防範女人干政做的最徹底的。

    可是西漢朝的女人干政卻最嚴重,前有呂雉和竇漪房,後有王政君和侄兒王莽。西漢最終滅亡在外戚手裡。

    不過,防範外戚干政這件事上,還是朱元璋最徹底!朱元璋說“後宮不得干政,違者斬”。為了徹底根除外戚干政的根源,朱元璋規定明朝皇帝只能娶平民女子為妻。明朝皇帝中,只有造反出身的朱棣是徐達的女婿。朱允炆的生母不是常遇春的女兒。在明朝,母親高貴,就意味著將來你很沒前途的!

    清朝皇帝十分忌諱后妃干政,清朝的后妃制度規定:“後宮眾女上至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應一律不得處理前朝大臣官員事務,不得私入南書房、上書房等處,不得私下議論朝政為談資,否則視作干政。”

    然而,清朝末年卻出現了女子干政的最高峰——慈禧三度垂簾,當政47年。我覺得,原因主要是:

    1,清朝末年出現了多次皇嗣斷絕的情況!

    漢朝末年,皇嗣斷絕三次,王政君多次垂簾聽政,王家子侄眾多,王莽尤其有才,最後篡奪皇位!

    清朝末年,可能是近親結婚的問題,後面幾個皇帝都越來越不會生孩子。同治是最後一個皇子,同治梅毒而死,風流無子。光緒醇王府過繼而來,後來也不會生孩子。最慘的是溥儀,居然是天閹之人!

    作為清朝最後80年唯一生過皇子的女人,慈禧必須是最有權力的人啊!

    2,清朝末年沒有一個敢擔當的男人。

    在清朝末年,最有可能結束慈禧垂簾聽政的可能是奕訢、曾國藩、李鴻章。

    奕訢沒有能夠挑戰慈禧權威,原因很簡單,清朝對藩王的防範高於任何一個群體。尤其是奕訢這樣曾經參與過皇位競爭的“賢皇子”!奕訢能自保就不錯了,要挑戰慈禧,根本不可能!

    第二個能夠挑戰慈禧的曾國藩和左宗棠,如果曾國藩和左宗棠換一下位置,也許左宗棠那個二桿子還能讓慈禧動搖一下。曾國藩那樣是慫貨,給個空帽子就高興一個月,快躲遠點把!

    第三個有可能挑戰慈禧的是李鴻章。可是李鴻章權利極盛時期,慈禧卻謀求退位,修個頤和園花光了海軍軍費,這就是牽制!如果李鴻章真的能打贏甲午戰爭,或許慈禧真的要退位了。

    3,列強虎視眈眈,渴望穩定,而慈禧是唯一能夠保障中國穩定的人。

    慈禧掌權的47年中發生多次政變,這些政變的特點是,要麼是慈禧弄死別人,要麼是慈禧指使別人弄死別人。

    第一次是甲申易樞。慈禧罷免軍機大臣奕訢。奕訢委屈的說:“你能罷免我的軍機職位,不能罷免我的皇子身份”!

    第二次是戊戌政變。慈禧囚禁光緒通緝康梁,把“圍園殺後”的政變扼殺在搖籃。原因很簡單,老情人榮祿掌握著直隸所有軍隊的權力!

    第三次是庚子國變。慈禧逃跑中帶著光緒,藉助失勢的李鴻章保住權位。而列強瓜分勝利成果的同時,居然因為內訌完全忘了當初侵華的目的(藉口)——扶光緒滅慈禧!

    第四次是丁未政潮。慈禧在庚子國變中新提拔的瞿鴻機和岑春煊,挑戰實力派老油條奕劻和袁世凱,被擊退。如果成功,或許慈禧地位會更鞏固!

    慈禧垂簾聽政最大的特點是重用實力派,牽制實力派,同時沒有啟用外戚,用宗室牽制漢官。除了各種客觀因素外,慈禧確實是很有實力的。

    不誇張的說,慈禧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精通權術的政治家!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 2 # 憤怒野虎

    這其實是慈禧歷經後宮鬥爭後,利用“垂簾聽政”獲得短暫時間權力後,迅速剪除政敵而獲得的結果。1.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咸豐帝積勞成疾,病困而死。幼皇(同治)年小,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雖然咸豐帝安排了載桓等八王攝政。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經驗豐富的慈禧利用巧妙手段剪除攝政的八王。至此,慈禧太后實權在握。2.在長達四十多年的政權鬥爭中,慈禧太后利用手中之權,剪除了多股“威脅勢力”,使她大權穩握。在幼帝同治長大後,即使親生的兒子,在威脅她的權力時,也被“罷廢”,同治帝實際上是無權的皇帝,直至同治染梅毒,也不許用先進藥物治療,結果他最後染病身亡。從歷史窺視及思考可知,雖然歷代王朝都有“女人不得干政”要求。然而,特殊的條件下,利用母憑子貴而獲得短暫性權力,利用手段剪除政敵,是慈禧太后獲權統治的結果。

  • 3 # 龍臨閣

    拋開其他原因不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利用了年幼的君主,玩起了老人政治,以至於她連續立了幾個小皇帝,而達到她垂簾聽政的目的,這是大清最終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所在!

  • 4 # 詩劍雨魂

    帝能有為,權無旁落,政不可幹;帝不能為,近者代之,親者取之。近莫過妻,近則易染;親莫如母,親則疏防。先帝之妻,嗣帝之母,既近且親,順取易耳。竊之能用,才幹也;取之能守,權謀也。順者能馭,手腕也;逆者能誅,殺伐也。四者皆備,大勢在手,雖為女流,亦是人主。羽翼豐滿,黨羽遍佈,權傾天下,莫之能御。寧贈外邦,不予家奴;寧使國亡,權柄不讓。似此女主,既有天下,天不奪壽,權不易手!

  • 5 # 歷史雜貨鋪

    所有朝代都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可是權傾朝野的女性也依然是不時出現,慈禧能夠干政除了她個人能力之外,也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的。這個運氣便是清朝後來這幾個皇帝都比較短命,他們的子嗣繼承帝位的時候都比較年幼,年幼的皇帝是無法治理國家的,肯定是需要專門的人來輔佐。

    咸豐死後清朝實行的是垂簾輔政,蓋兼有之的機制,垂簾指的是太后,輔政則指的是八大臣,也就是說慈禧垂簾聽政是合理合法的,並不違背祖制。接下來就是慈禧的權利之路,首先慈禧聯合恭親王進行了一次政變,接下來新皇帝就是兩宮太后和恭親王一起輔政,這個時候慈禧只是稍微的嶄露頭角。

    隨著歷史的發展,慈禧先是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接著就是架空慈安,慈安便是另外一個太后,接下來對慈禧最有威脅的人便是恭親王奕訢,慈禧透過種種手段,逼著奕訢交出了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利,這個時候的慈禧才真正開始自己的統治,有人要說了,在慈禧做這些的時候怎麼就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呢。

    首先皇帝年幼,他還是慈禧的兒子,按照清朝的制度,慈禧垂簾聽政是合法的,沒有人能拿這件事來說慈禧,有趣的是同治去世的時候,慈禧還差點被拉下馬,當時所有的大臣都開始從同治的子侄輩裡選新皇帝,唯獨慈禧愣是不同意,最終選擇了光緒,光緒是同治的同輩兄弟。

    這代表什麼呢?假如說真的是同治的子侄輩繼承帝位,那麼慈禧便成了太皇太后,按照祖制她是絕對不能垂簾聽政的,沒有了合法性,肯定有人站出來推翻她,選擇同治的同輩,這樣一來她依然是太后,拋開手段不說,最起碼是合理合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小時候沒追到結尾的動畫片?